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名词解释及其问答题.docx
- 文档编号:30295299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5.87KB
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名词解释及其问答题.docx
《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名词解释及其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名词解释及其问答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名词解释及其问答题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导言
1.语言学:
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专语语言学:
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共时语言学:
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历时语言学:
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普通语言学:
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语文学:
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小学”: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应用语言学:
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历史比较语言学:
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
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
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
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
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
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
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语言符号:
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语言符号依存性: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
音位Ø语素à词à句子
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
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10.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聚合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
1.语音:
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2.音素:
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
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3.音节:
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4.音标:
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它的制定原则是: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5.国际音标:
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6.宽式标音:
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
7.严式标音:
又叫做“音素标音”,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8.基音/陪音:
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
9.乐音/噪音:
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整数倍的比例关系的声音,它的波形总是有规律的叫乐音;不具备整数倍关系,波形不规则的叫噪音。
10.共振峰:
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
11.语音的社会属性:
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12.音高:
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13.音重:
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14.音质:
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15.音长:
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16.元音:
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
17.辅音:
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18.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
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
19.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20.发音方法:
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
21.音位:
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22.音(质)段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23.非音(质)段音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24.音位体系:
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25.区别特征:
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26.音位变体:
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27.对立和互补:
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
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
28.音位条件变体:
各个音位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等条件的制约。
29.音位自由变体:
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
30.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31.同化:
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
32.异化:
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
33.弱化:
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
34.脱落:
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
35.元音舌位图:
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
36.四呼:
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
齐口呼:
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
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
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
没有韵头而以/aoe/为韵母的主要元音。
语言学纲要问答题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1.什么是语言?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主要侧重于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认识考察语言。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人类语言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功能都是相同的,即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按照我们的教材给语言下一个定义就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2.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即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
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
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3.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1)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
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
2)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时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3)语言是社会的,说话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说话则是个人行为。
4)说话推动语言的发展。
说话不断为语言提供新鲜的材料,充实语言,促进语言的发展。
说话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说话,没有社会全体成员对语言的运用,语言也不可能自行发展起来。
所以,语言是材料库,而说话则是材料库的最重要的补给手段。
4.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
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语言作为社会大众的交际工具决定的。
每种语言,其语言单位的组合顺序是有一定规则的,同时,不同的语言虽然有不同的音义组合关系,但各种语言音义组合关系相对而言是固定的,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
5.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
因为:
(1)词语的组合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句子。
(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可以重复使用,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6.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1)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社会现象,而语言就是属于社会现象。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与此密切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2)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
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
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3)语言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4)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
5)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
社会以外不但没有语言,即使是人,只要离开了社会,也会失去语言能力。
人类大脑特有的语言能力与生俱来,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
但如没有后天的社会环境,不在适当的时期同实际的语言相接触,就不能激发出大脑语言能力的内在机制。
因此,语言的习得同样具有社会性,离不开社会。
7.语言的社会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认识?
1)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标志,不同语言的不同的音义关系只能从社会性角度才能得以圆满解释。
2)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这是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是因为不同的社会集团选择确立了不同的音义关系。
3)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4)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所以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
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反复学习才掌握的。
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如果离开社会,没有了这种需要,人们就会逐渐地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
8.为什么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
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
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
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9.语言是不是自然现象?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不可否认,语言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一方面,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声音的一种,也是因为物体振动周围空气而发出声音来的,语音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这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
正因为语言有这些自然属性,所以也有人把语言看成是自然现象,而且历史上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把语言当作自然现象的观点还十分风行。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如果语言是自然的,其产生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会给语言造成任何的影响,而实际上恰恰相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受人类的约束。
自然的东西只能利用,不可能创造,而语言却是人类创造的,同人类一道发展的。
比如古代汉语没有电视、电脑、广播等词,而现代汉语有这些词,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客观世界有了这些事物,语言中才相应地有了这些词。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词汇系统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差别。
可见,语言是完全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
语言与社会的联系是如此密切,对人类社会有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那么世界上就不应该有这样多的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达5千多种,还有许多没有发现,这都只能从社会性方面才能加以解释,从自然现象角度就无法解释清楚,无论有多大学问的专家也无法解释。
10.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
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个特点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不是为某一阶级服务的。
因为社会里的人不论属于哪个阶级和阶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交际,都要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11.语言没有阶级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表述认识?
语言没有阶级性
1)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面前人人平等,有自由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权利,这是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只是一种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看法的工具,但它本身没有阶级色彩。
2)从语言自身结构看,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之类,词汇中的词语、语法中的结构单位、结构规则等等,都谈不上有阶级性。
3)从语言的产生的社会大环境看。
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语言是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并在生产劳动中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逐渐地加以完善的。
语言具有全民性。
1)具有阶级色彩的词语在整个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只占很少的分量,基本词汇仍然是全民的;
2)构词材料依然是现成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是具有全民性特点的;
3)没有独立的语法结构和语音形式,仍然是大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4)具有阶级色彩的词语使用范围很小,如“朕”、“崩”,对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小,根本改变不了语言没有阶级性的特质。
12.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交通工具,甚至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3.怎样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中,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不会说话人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与动物无异。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
2)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它如文字、手势表情等也都能实现交际的任务,也是交际工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重要性就要差多了。
根本上说人类各种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总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其他交际工具,可以说是语言的补充,是用来辅助语言交际的。
14.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
思维是复杂的,多形态的,一个人同时并存着几种不同形态的高度发达的思维。
一般把思维分为三种类型:
1)直观动作思维:
这种思维指思维时能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通过思维者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
例如像工程设计师、体育运动员等的思维活动都具有直观动作特点,教练员讲解有关体育战术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也要用直观思维。
2)形象思维:
这种思维指在思维时用唤起形象并在想象中对形象进行加工改造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人。
艺术家和文学家思维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就充分地进行着这种形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的活动。
比如构思一幅画、一座雕塑、一个情节、一个戏剧场景等,都要进行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也叫逻辑思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
通常我们所说的思维、思维能力,主要地是指这种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思维类型。
这种思维只有人类有,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没有语言。
这三种类型的思维活动,语言在其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前两种思维很少语言的活动,一般称为非语言思维,第三种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所以是语言思维。
1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怎样?
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1)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
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
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
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2)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 纲要 导言 第一章 第二 第三 名词解释 及其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