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古道暨大西山访古穿越.docx
- 文档编号:30292604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06KB
妙峰古道暨大西山访古穿越.docx
《妙峰古道暨大西山访古穿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峰古道暨大西山访古穿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妙峰古道暨大西山访古穿越
妙峰古道暨大西山访古穿越
在完成了对西山两大要道——京西古道和关沟(八达岭居庸关)——的穿越之后,堪称北京后花园的西山便成为我的下一个目标。
从开发程度来说,西山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靠近市区,目前已经开发为八大处、香山、百望山、大觉寺、鹫峰、阳台山和凤凰岭等景区;内部开发较少,人气较旺的路线都集中在斋堂以西,有百花山、黄草梁、东灵山等。
外部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适合春秋徒步,内部海拔在2000米左右,适合夏天登顶。
在外部西山中,根据难易程度又有大小西山之说。
小西山泛指从香山到八大处这一块,是西山山脉深入市区最近的一段,最高海拔只有500米左右,著名的“香巴拉”徒步路线就是对小西山的穿越,之前我和GM已经走过几次,以后再对这一路线进行总结。
大西山泛指南起大觉寺北至凤凰岭这一段,最高海拔超过1000米,由于是近代京城去往妙峰山的必经之路,大西山就成了妙峰进香古道的集中地,古道、防火道和小路串联起来,就组成了大西山庞大的徒步路线网。
利用5月的3天时间,我完成了对3条进香古道以及阳台山、妙峰山的穿越,虽然还有些路没有走到,但基本上能够做到“胸中有沟壑”了。
西山地区徒步路线示意图
第一次穿越(5月9日,多云转阴转雨转雪)乘车路线:
去时346路公交至周家巷站下车,回时北安河路西口346路徒步路线:
大觉寺—萝卜地—萝卜地北尖—妙儿洼—阳台山主峰—阳台山公园古道—北安河
由于预计大西山徒步会占去整个5月,五一从宁夏回来之后,我和GM没有休息,第一个周末就向大觉寺进发了。
虽然知道此行会走古道,但一开始并没有太多了解,直到回来后读了一些妙峰山的资料,才算对整个大西山的进香古道有了梗概认识。
三次穿越和三条古道路线示意图:
明清以至民国以来,京津地区民间信仰香火最盛的就是妙峰山娘娘庙了,每年四月上旬妙峰山庙会期间,经由妙峰古道前往妙峰山的人达到数万、数十万之多,这一影响巨大的民俗现象吸引了顾颉刚于1925年前往实地考察,1995年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也派出小组去搜寻遗迹。
根据历史记载和他们的考察,妙峰山进香古道主要有四条:
1、老北道,从海淀区聂各庄开始,向西穿过车耳营村开始上山,到达大风口后一路西行至妙峰山。
2、中北道,从海淀区北安河村开始上山,经现在的阳台山公园到达妙儿洼,之后下到涧沟村再到妙峰山娘娘庙3、中道,从海淀区徐各庄村开始上山,经过大觉寺上到萝卜地,再下到涧沟村到妙峰山4、南道,从门头沟区三家店村起,经仰山十八盘至涧沟村再到妙峰山在历史上,“南道山景幽胜,中道、北道亦佳,中北道次之,以道里计,则中道最近,中北道稍远,北道又远,南道最远”。
经过我的实地穿越和驴友的攻略,现在的情况则是中北道最远但风景最好,中道距离最短风景次好,老北道次远但风景最差。
南道大部已经被柏油路代替,且开采石灰破坏了环境,目前已经基本被排除在徒步路线之外了。
另外,除南道外的三条古道都已经丧失了进香功能,只有驴友在走,中北道完全被收进了阳台山公园,老北道和中道只能自生自灭。
曾经在古道上辉煌一时的茶棚现在基本荡然无存,偶尔会看到几条破边墙守卫在古道旁。
我的第一次穿越是从中道上,中北道下。
大觉寺是上山时遇到的第一个景点,寺院其实并不大,但寺里有两件老宝贝,一件是两株千年银杏,号称“西山之冠”;另一件是两株明清玉兰,号称“名噪京华”,所谓春看玉兰秋看银杏,寺里还有许多古董值得一瞻。
另外,大觉寺里还发生过花边逸事,据说冰心和吴文藻结婚时曾在寺内禅房洞房花烛,如若为真,则显得我辈太过拘谨了。
绕过大觉寺之后,进香古道就开始上山了。
根据记载,古道之上还有许多传说,关于王三奶奶的,关于道家先祖谢映登的,关于张果老的,等等,但这些如今都已看不到了。
不过初夏时节的古道已经郁郁葱葱,整个行程基本上是在树林中穿行,偶尔会有一丛丛的野花相伴。
从大觉寺走半个小时后就达到妙峰古道牌楼,古道从这里开始急速上升,这一段也是三条古道中坡度最陡的,大约一个小时就能爬到山顶的萝卜地垭口。
因为在所有古道中距离最短,此道是进香者最多的一条路。
妙峰古道牌楼
正在修缮的古道,估计以后要被开发为收费景区
崎岖盘旋的上山路
萝卜地垭口
萝卜地垭口又叫冷风口,徒步路线在这里出现分支。
向西下山去往涧沟方向,向北沿山脊去往萝卜地北尖、阳台山方向,向南据说与南道相通。
此时海拔已经上升到1000米左右,向东看北京城尽在眼底,沿着山脊大可快意行走。
萝卜地得名于其地形像一片种满萝卜的菜地,在这一个个的“萝卜”中,萝卜地北尖是最高的,海拔1088米。
翻过萝卜地北尖就能看到山下的妙儿洼和远处的阳台山主峰了。
从萝卜地垭口看通往萝卜地北尖的路
北尖上的玛尼堆
北尖上的花儿
北尖海拔1088米
从北尖看阳台山主峰,阴天已经变成雾蒙蒙要下雨的样子了
从萝卜地北尖下去就是妙儿洼了。
妙儿洼以前是古道上的一个茶棚,现在仍然有人在此售卖茶水煮饭。
由于处于阳台山主峰的低洼处,而阳台山主峰又叫妙高峰,所以被称为妙儿洼。
此地既是萝卜地通往阳台山主峰的中间站,也是中北道的最高处。
从妙儿洼沿古道向东下行就是中北道,向西下行就达到妙峰山下的涧沟村,向北沿防火道可通往阳台山主峰。
我们走到这里时天气突然下起了雨,阳台山主峰也钻进云中,但还是决定冒雨攀登。
可是随着海拔上升,雨水渐渐变成了雪花,5月的天气硬是变成了12月的天气,登上峰顶后我们的双手都要被冻肿了,大风又呼呼地吹,没呆几分钟我们就赶紧下来了,此时下山的路已经变得泥泞不堪,又冷又饿的我们几乎要虚脱了。
好在下到妙儿洼后雨水减弱,双手渐渐缓了过来,我们就从妙儿洼进入阳台山公园走中北道下山。
阳台山上的玛尼堆,海拔1276米
正如我在前文所说,中北道是三条进香道中距离最长的,但我之前并没有想到这条路光是下山就用了三个小时,如果经由这里上山的话不知要用多久。
而且从妙儿洼一直出阳台山公园全程都是石板路,其完整程度令人惊讶。
我们两个打着伞在雨中下山,边吃冰凉的烧饼夹蛋边有野花为伴,回头看看下来的路已经消失在雨雾中,现在想起来也是醉了。
在快出阳台山公园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些景点,才了解到这条古道原来被称为“金阶”,是清朝太监为方便慈禧前往妙峰山专门修建的,一块石头一两银子,怪不得这么经久耐用。
后来这条路还被八路军游击队开辟为交通线。
此道沿途还有响墙茶棚、骆驼石、瓜打石、金仙寺等景点。
从阳台山公园大门出来需要一直走到北安河村才有公交站,但现在北安河与京西古道附近的村子一样在搞拆迁,整个村子几乎要被夷为平地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洗过澡的叶子分外新鲜
与云雾为伴的石板路
喜来金阶
骆驼石,相传有一天杨六郎在望儿山(现在的百望山)下与辽军厮杀后经过这里,下马休息后竟然睡着了。
在睡梦中,他梦见身旁的战马变成了硕大的骆驼,惊醒后才发现原来是旁边的巨石酷似骆驼。
傻哥哥茶棚鹫峰公园门口第二次穿越(5月16日,晴)
乘车路线:
去时346路周家巷站下车,回时凤凰岭346路上车
徒步路线:
大觉寺-萝卜地-妙儿洼-阳台山主峰-大风口-凤凰岭南线-龙泉寺
由于第一次穿越长度超出预期,此次穿越路线更长,GM决定休息一周,我便约ZC一起出行。
后来了解到ZC并不在最佳状态,但仍能轻松完成全程,可见平时锻炼多么有用。
此次路线从大觉寺到阳台山主峰一段与第一次穿越相同,用时也差不多,不同的是上一次还完好的周家巷站候车棚已经完全被拆掉了,正在重修的中道也快要修好了,这种大拆大建的中国特色连延续百年的古道也难以幸免。
另外,上次的阴雨天气也变成了艳阳高照,我这种怕热的人都快中暑了,当看到夹在北京城和蓝天之间的一层黄色雾霾逐渐下沉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
中午12点时我和ZC登上了阳台山顶,由于能见度很高,我才发现妙峰山就在阳台山对面,那条通往娘娘庙的拦腰公路也看得分外清楚。
在此驻足几分钟后,我们没有多停留,下到山后的废弃基站吃了午饭,之后继续下降,走到一个岔路口后选择右行去往大风口凤凰岭方向,左行应该是去往三界石(门头沟、海淀、昌平)妙峰山方向。
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大风口,这里是老北道的地段了。
如果继续沿大风口下山就是老北道的石板路(第三次穿越所走路线),向左沿小路上山就是凤凰岭方向。
过妙儿洼后沿防火道前行会遇到一个观景台,在观景台的北侧有下山通往凉水背车耳营的小路
防火路边通往阳台山主峰的小路
站在阳台山顶看对面的妙峰山
大风口,小树方向是老北道,近处大石头左侧通往凤凰岭
过大风口之后,通往凤凰岭的路还需要爬过一个山头,但整段路难度不大,且由于是在山脊上行走,大可放心地娱乐耳目。
极目远眺时,凤凰岭周边的平原尽收眼底,昌平县城在东北方向隐约可见,北边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我依稀可以辨出南口和八达岭长城的位置。
西边山纹里静卧着几个山村,远处应该就要到灵山那边了。
左右顾盼时,未过花期的山花还在坚持烂漫,几个女驴友试图与它们一起花枝招展,凤凰岭独特的山体风貌看起来犹如盛大的屏风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伴着山野求助牌的指示,不知不觉中就走到凤凰岭景区地界了,那里有四个并排而立的基站,犹如四大天王一般守护神山,从此便可以下山了。
这次走的是凤凰岭方向,下次可以走漆园方向
凤凰岭的四个基站,从此下山可到凤凰岭景区南线,继续前行可到上方寺遗址、凤凰岭景区北线
凤凰岭这边已经不属于古道范围了,所以路上基本没有石板,纯粹是驴友走出来的土路,很多地段还被冲毁了。
尤其是下到一片大石堆后,下山的路线好像忽然中断了,一条绕山腰直行的路反而更加明显,但是这条路是死路,我和ZC亲自去走了一遍也没找到出路,不得已返回后在大石堆南侧攀爬跳跃总算下去了,前行不久发现一眼泉水,饮之甘甜,但不知引水管是谁人所设。
此后路面多有风化的细沙,稍不留意就可能滑向地面,就这样小心移步,跨过一道欲立未成的铁丝网就正式进入凤凰岭景区了,所以这条路也成为了逃票路线。
进入凤凰岭景区的第一站是黄普院和金刚石塔,从这里下山出景区需要到聂各庄找公交,我当时翻看攻略说从凤凰岭景区中线出坐公交比较近,于是和ZC又从南线翻到了中线,相当于逛了半个凤凰岭景区,但全程走下来发现路线其实并不近,只是在景区内外走的区别。
回来后我在资料中发现凤凰岭南线和中线的景点其实都是老北道上的风景,只是现在被划到了凤凰岭景区,因此有些后悔当时匆匆赶路忽略细赏了。
另外,凤凰岭还是我和GM第一次出玩之地,伊当时的羞涩犹在眼前,此次未能携手重游故地,只能留待下回了。
黄普院内有一明照洞,院内石碑上曾有“自塌自修,银子满沟,不在东沟在西沟”的碑文,因此引来众多寻宝人。
解放前后,一位樵夫在此歇息,突然狂风大作,樵夫在风中发现两只蜡扦,顺手便带回家。
同村铸铧人听说后低价买走,拿去淬炼时发现里边居然是金的,从此发了大财。
金刚石塔,据说此塔原有一宝葫芦塔顶,还有一支歌谣说:
“远七里,近七里,宝贝就在七七里”。
上世纪20年代有几个文人政客到此,听闻歌谣后就猜测塔内有宝贝,便于一天深夜雇人爬上塔顶,取下宝葫芦,果然发现里面有一漆匣,内装一对金鸽。
从此宝贝被盗,宝葫芦消失,只剩下塔身稳居巨石之上。
巍峨耸立
朝阳洞,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龙泉寺,ZC曾在这里吃斋打坐
第三次穿越(5月29日,阴转晴)乘车路线:
去时346路聂各庄下车,回时涧沟村892路上车徒步路线:
聂各庄-车耳营-大风口-白宫-天池-妙峰山主峰-娘娘庙-涧沟(下图黄线)
临近5月底,北京开始进入高温模式,看到29日是阴天,我立即决定独自去走老北道。
去往聂各庄的途中在346路公交上碰见一个老头,见我一个人去,他就详细给我介绍了一下这条路线,虽然我后来还是经历了坎坷,但他的话却一一验证。
在聂各庄站下车后,我按着地图将信将疑地向西去找车耳营,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才到。
车耳营村是老北道进山的起点,以前叫做车营,据说戚继光曾在此训练战车部队,是否属实留待以后考证。
由于进村之后只见到几个老人,古道的入口无从打听,我只能摸索着往山的方向走,见到水泥路后本以为快到古道了,但没想到路的终点是一个废弃的厂子,倒是厂子旁边山崖上有人走的痕迹,我就尝试爬上去绕着厂子围墙走了半圈,竟意外走到了防火道上。
此时我已经是在山上了,眼看到处寻找石板路不得,我只好向在山上栽树的工人打听,得知要继续往前走。
谁知更大的麻烦还在后边。
我沿着防火道转过一个弯后发现一个防火的治安亭,里边两个大妈把我叫住问我去哪儿。
我说要去走老北道,她们就说现在还是封山期,6月中旬才开放,不能再向前走。
我告诉她们我要去采访妙峰山庙会,就向她们详细地确认了一下老北道是否在前方、有关老北道的一些说法,在交涉了一番之后,她们终于肯放我过去了。
可是我没走几步就发现前边拐角处还有一个治安亭,旁边停着一辆公安车,听那两个大妈说公安车肯定不会放行,我就果断地闪到旁边山头的一个小路上,试图从小路翻山绕过那辆车,这时我才发现这个山头就是公交车上那个老头说的要绕过治安亭的山头。
我沿着小路一路上山,走到后边路越来越不明显,最后都是在乱树丛中硬钻了,此时阴天变成了艳阳天,我坚持爬到山顶,在山顶的大石头上发现山的另一面有小路,以为即将柳暗花明,但小路下到一棵大核桃树后就断了,只见那棵核桃树上贴着一大张纸,上面写着“剥树皮死家人”之类诅咒的话,我顿时有种庞涓的感觉,没奈何决定原路返回。
此时已经10点钟,下山还要用去一个小时,我有点打退堂鼓,想着今天的老北道是走不成了,于是在下山的路上把带的水多喝了几口,下到防火道之前又把在山上做的登山杖扔了。
但我终究还是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决定去查看一下那辆车还在不在,如果在的话就回家,不在的话就继续去找古道。
在发现那辆车消失后,我屏住呼吸从那个治安亭旁走过,里面两个人看着我竟然没说话,我就加快脚步向前走,才发现刚才那辆车停车的地方就是石板路的入口。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决定继续上山,此时是10点45分,意味着接下来我将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开始攀登了。
聂各庄通往车耳营的路,远山便是古道所在
车耳营村口
走错山头的那条小路上发现的指示牌,这个意思明明是可以走通啊,为什么没找到?
走上石板路后就正式进入了老北道,从此一直到大风口保存得比较完整。
我之所以坚持走老北道,是因为老北道在三条进香道中最有特色,那就是它完全是在天津人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有句古话叫“妙峰山的娘娘,照远不照近”,照的就是天津人。
大概从明清时期起,天津人就开始从老北道前往妙峰山,为此天津的商人和香客花了大量银子修整老北道,并在老北道上盖起了一座座的茶棚。
由于进香要走夜路,天津商会还捐了汽油灯给古道照明用,其他三道用的都是煤油灯或者火把,一到晚上老北道就是整个大西山最明亮的一条火龙。
在京城没落的时候,开为通商口岸的天津显得财大气粗,天津人竟也成了北京山上的土豪,没人敢惹了。
那么,天津人大老远地跑到妙峰山来做什么?
他们不是为妙峰山上的天仙圣母,而是为了王三奶奶。
王三奶奶何许人?
有的说是河北香河人,有的说是天津人,有的说是北京人,不管来自哪里,王三奶奶是嫁到了天津。
她出身贫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还经常为人免费治病,经她看过的病人很少有不好的,后来王三奶奶跑到妙峰山去上香,最终在妙峰山坐化。
天津人感恩王三奶奶,不仅在天津的天后宫等庙里供奉王三奶奶,还跑到妙峰山给王三奶奶续香火。
天津人中还流传一句话,叫“摸摸王三奶奶的手,嘛病都没有;摸摸王三奶奶的脚,嘛病全都消”。
石板路到大风口基本就中断了。
大风口海拔1120米,因山风强劲而得名,此地原有老北道上最大的茶棚。
从大风口向北去往凤凰岭,向西是妙峰山阳台山方向。
过大风口10米即是一个岔路口,向西直行通往妙峰山,向南上山到达阳台山主峰。
我这次走的是妙峰山方向,虽然很少需要爬升,但基本上都是在灌木丛里钻,沿途经过白宫和天池。
白宫以前是磕头岭茶棚,驴友因其残存的外墙是白色而戏称其为白宫。
从这里开始即进入妙峰山地界,虔诚的香客会从这里一路磕头至娘娘庙。
天池应该是以前修的一个蓄水池。
过天池后才开始急剧爬升,最终至妙峰山主峰峰顶,南面下山就是娘娘庙。
向大风口前进途中看到的茶棚遗址
白宫
通往妙峰山古道的路牌,要走妙峰古道方向,不要走阳台山脊方向
从海拔1291米的妙峰山主峰看上山小路在妙峰山顶看对面的阳台山
在经历了近3小时的努力后,我终于抵达此行目的地妙峰山,并舍了4个馒头吃。
大概从明朝起,妙峰山就形成了民俗庙会,后来发展成为北京乃至北方地区影响最大的民间信仰活动。
到清朝时,康熙钦赐“金顶妙峰山”,使妙峰山居于京城“五顶娘娘庙”之上。
嘉庆又赐名“敕建惠济祠”。
1873年,慈禧为给出痘的小同治祈福亲上妙峰山,并赐匾额三块。
我此行经过的聂各庄就有一首时令诗说:
“立春正好过大年,清明时节去上坟,种瓜点豆谷雨天,小满前后妙峰山”,可见妙峰山庙会深入民众之深。
顾颉刚1925年采访时,妙峰山庙会的规模还很大,但随着后来兵荒马乱、日本入侵,香客人数逐渐减少。
不过如今妙峰山香会又恢复了,今年是第23届,除了有民俗表演外,还会施舍4万斤馒头和33500包榨菜。
妙峰山娘娘庙供奉的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
据考证,碧霞元君最早出现于宋代,大概在元末被附会为泰山东岳大帝的女儿。
明朝时,民间关于碧霞元君的信仰大盛,碧霞元君的影响从此超越泰山大帝。
到清代,北京地区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约有280座,其中著名的有“五顶六庙”,即小关的东顶,蓝靛厂的西顶,大红门外南顶村的小南顶,马驹桥的大南顶,朝阳北顶村的北顶和草桥的中顶。
碧霞元君此时已经成为一位无所不能的女神,无论是祈福消灾,升官发财,还是生儿养老,婚丧嫁娶,都成为碧霞元君的业务范围。
金顶妙峰山
四月初一至十五为庙会期间,这是舍粥和馒头的摊点
庙会历史照片
我舍到的四个馒头、一包榨菜和一壶茶,最终只吃了一个当午饭。
从古道下山时看到的花
山下的涧沟村,对面山沟里就是万亩玫瑰园,现在正是玫瑰油、玫瑰花酱上市的时候。
妙峰山栽培玫瑰花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明代,至今享誉中外。
在三次穿越之前,我分别去过凤凰岭、妙峰山和大觉寺,但并没有想到可以将这些地方串联起来。
在穿越的间隙,我还阅读了一些关于妙峰古道的记载,从而将大西山构建为一个时空结合的模本。
5月很快就过去了,6月的目标是挑战北京长城三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道 西山 访古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