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290684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64.99KB
山东省聊城市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聊城市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市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
第I卷选择题
1.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
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
这反映出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B.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
C.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D.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正确理解材料中“政务官”的含义——政府权力的官僚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时间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再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准确判断最后一个选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未体现即可做对此题。
2.墨子曾提出:
“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墨子意在说明
A.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B.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
C.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D.金属生产工具迅速普及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墨子认为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即意在说明国家建设应做到人尽其力、各尽其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对题意的片面理解,没看清材料的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各阶层应相互合作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金属生产工具迅速普及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影响,正如钱穆先生所说:
‘治宋必始于唐.”这说明
A.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B.理学未能传承佛教思想
C.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D.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追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形成的特点是糅合了佛、道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
“治宋必始于唐”说明唐朝的思想演变对理学的产生有深远影响,故材料说明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故D选项正确;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没有突出唐代的思想影响,故A选项错误;理学融合了佛教思想,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唐朝的思想演变对理学的影响,不是说明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4.明代思想家顾炎武曾说:
“昊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此话虽有所夸张,但苏南一带盛行租佃制当是事实,这反映当时苏南
A.土地呈现高度集中B.地主圈占大量土地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农产品商品化加快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田者什一,说明土地呈现高度集中,租佃制盛行,故A选项正确;“圈占”多指封建统治者强行占有土地,故“地主圈占大量土地”的说法不妥,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租佃制盛行与农产品商品化加快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有二:
一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即当时苏南地区土地主要集中于十分之一的人口;二是理解A选项“土地高度集中”的含义,即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5.梁启超曾说史学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明确指出,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现厉史事实,这是新史学的灵魂,对此必须坚持到底、绝不动摇。
这表明梁启超治史
A.看重史料来源B.重视分析史实
C.善于借鉴历史D.力求真是真非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出,在梁启超看来,“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求真,即科学精神,是新史学的灵魂。
这表明梁启超治史力求真是真非,故C正确;材料与“史料来源”“重视分析史实”“借鉴历史”无关,排除ABD。
...
6.1902年,盛宣怀上奏清政府称:
外国商人在上海争相开设工厂,导致棉花价格日益上涨,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之间相互倾轧,而中国商人财力单薄,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则必定失败。
这一“上奏”可用以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A.受清政府政策的严格限制B.在国际市场中举步维艰
C.在与洋商竞争中无利可图D.受列强资本输出的冲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列强的压制,列强的资本输出冲击中国的民族工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受列强资本的压制而非受清政府政策的限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受列强资本的压制而非举步维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在与洋商竞争中必定失败而非无利可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非常多的,但本题只是强调外国商人的冲击即列强资本输出的冲击。
7.1953年《选举法》规定:
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按照选举权汁算,即8个农民等于1个工人。
1982年后,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4:
1。
直至l:
1。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农民的政治怠识在增强B.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想
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工农政治联盟逐渐巩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4:
1,直至1:
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比例变化说明农民人大代表的人数增加,体现了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故A选项正确;改革开放解放国人思想主要在经济方面,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工农人大代表比例变化与工农政治联盟巩固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8.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统一经营和个体农民生产相结合,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故C正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故A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没有保留计划经济残余,故B错误。
材料主旨不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故D错误。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师点睛】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将继续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9.柏拉图指出:
遵守习惯和法律是掌权者的首要职责;习惯和传统法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真知识;尊重法律。
他还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这说明柏拉图
A.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B.认为法律源自生活习惯
C.寻求城邦管理的有序D.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遵守习惯和法律”、“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柏拉图对于希腊城邦管理主张法制、有序,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律和习惯的关系问题,故B选项错误;近代最早明确提出权力制衡理论的思想家则是英国人约翰·洛克,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城邦管理的法制有序,不是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1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
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B.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
C.占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D.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肯定人、肯定人性,歌颂自然与人性,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不涉及软弱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古希腊罗马文化是维护奴隶主专制统治的,没有反专制色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后仍然有神学世界观,文艺复兴并未摧毁神学世界观,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内涵——歌颂自然与人性。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当然是要歌颂自然与人性。
11.美国情报研究室前主任希尔斯曼把美国政府称为第一圈的政策制定者,政党和利益集团属于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新闻媒介则是政党和利益集团争取政治权力的舆论工具。
据此可知美国...
A.社会结构等级色彩显著B.权力实现了均衡分配
C.权力的设置体现竟争性D.人们拥有行政监督权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媒介处于不同的政治权力的圈子和地位,这说明美国权力的设置体现竞争性,故A选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权力实现了均衡分配,因为政府称为第一圈的政策制定者,故B选项错误;政党和利益集团往往利用新闻媒介争取政治权力,故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结构等级色彩显著,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人们拥有行政监督权,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材料涉及了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媒介三种力量,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者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据此即可正确判断生容易错选B,其原因在于权力的制衡理论的影响。
12.英国学者吉登斯认为:
“全球化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主导性现象,我们不仅要把全球化理解为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更要把它理解成生活方式的转变。
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全球化现象是一个错误。
”材料说明全球化
A.是一个心理认同的过程B.使世界各民族文化趋同
C.必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应该全方位地进行交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不仅要把全球化理解为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更要把它理解成生活方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全球化是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社会的,故C选项正确;材料不仅仅限于心理认同的过程,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各民族文化趋同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和要求,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
“畋不掩群,不取麋天。
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荀子·天论》中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汉代淮南王刘安指出:
”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
”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断其手”。
秦汉以后,山林川泽归少府管理,其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和畴官等。
宋大祖下“禁捕诏”,宋真宗下“禁捕山鹤诏”。
明清时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煤得到广泛使用,煤然烧时释放的滚滚浓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特色。
纷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人们不久就发明了将氯转化为漂白剂的技术。
钢铁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
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各种疾病困扰着人们。
面对日益产重的环境污染,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调查委员会,倾听社会声音。
在各地设立卫生医官,负责治理地方环境。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l)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异同。
【答案】
(1)主要内容:
合理利用大自然,不过度索取;顺应自然规律;利用宗法力量。
历史背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君主专制加强;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政府贯彻重农抑商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2)原因:
煤碳的大最使用及化工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助推了砍伐树木的现象;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设施及管理不健全。
相同:
利用法律加强管理,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专门设置管理环境的人员。
不同:
古代中国以服务农业发展为目的,带有浓厚的“农本”色彩;近代英国以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目的,具有强烈的“工业化”特征。
古代中国完全由政府专制;近代英国除由政府主导外,还听取社会人员的建议。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是强调合理利用大自然,不过度索取,“制天命而用之”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宗族制定族规”则是强调利用宗法力量进行环境保护。
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背景主要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方面多方面分析,例如,政治方面要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君主专制加强的角度分析。
(2)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突出工业革命,还可以总结出城市自身设施不健全等原因。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实践的相同点主要包括都利用法律、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环境保护,而不同点主要包括中国环境的保护着眼于发展农业的需要而英国环境保护则着眼于工业发展的需要,材料二最后可以看到英国的环境保护还倾听社会声音即听取社会人员的建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意味着妥协。
在政治中,我们需要选择最不坏的方案,因为它是可行的方案,我们不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了。
而道德的正当意味着不能妥协,我们必须选择出正当来,用不着去管是否可行。
”健全的政治实践与良好的政治理想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
站在21世纪,回望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就政治妥协发生的背景看,大都是被迫无奈的选择;就政治妥协的政治动机来看,妥协一般都是权宜性的、策略性的,妥协不过是达到更好地斗争从而消灭对手的手段。
从妥协的程度来看,各方的让步都是十分有限的。
总之,“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
——祝天智《论民国时期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妥协》
分析材料,以“政治妥协”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近代民国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
观点:
政治妥协是暴力之外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
论述: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兵谏”,在中共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解决时局转换的关键,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首先围绕“政治妥协”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近代民国时期的史实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从时间上来看西安事变是符合题意的,然后回答出西安事变这个政治妥协的积极意义即可。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
隋炀帝对开皇时所定的各种制度作了一些修改。
官制方面,大业三年,改内侍省为殿内省,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并为五省。
尚书省各曹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
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
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有所发展。
经济方面,炀帝即位之初,因府库盈溢,下令免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男于年二十二成丁,对赋役略有减轻。
大业五年,又下招“天下均田”,继续推行均田制。
又以户口多漏,用“大索貌阅”的办法,普遍检查户口。
用这种争取劳动人手的政策,来加强官府的经济力量。
文化方面,炀帝即位,恢复国子监,四门学和州、县学。
隋炀帝对征集的图书命写副本,藏在东都观文殿东西厢。
东厢藏甲(经)、乙(史)两部,西厢藏丙(子)、丁(集)两部,对历代藏书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l)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隋炀帝的改革。
【答案】
(1)内容:
政治上,中央官制采取五省制;改进选官制度,设立进士科。
经济上,减轻赋役负担,推广均田制,检索全国户口,增加政府收入。
文化上,重建教育体系;进行文献收集与整理。
(2)评价:
隋炀帝改革为唐王朝制度的完善和封建盛世提供了借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隋炀帝进行改革,表明隋炀帝是一位图谋发展的政治家,但最终由于其暴政影响了其改革效果,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政治上,根据“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井为五省”“始立科举。
炀帝时设进士等科”概括;经济上,由“对赋役略有减轻”“天下均田”“普遍检查户口。
用这种争取劳动人手的政策,来加强官府的经济力量”概括;文化上,由“恢复国子监,四门学和州、县学”“对历代藏书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归纳。
(2)结合隋炀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联系隋朝制度对唐朝政治、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价,再联系隋朝短命王朝的特点分析评价。
【名师点睛】
对隋炀帝改革的评价,应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的分析隋炀帝的功过,既看到隋炀帝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要注意到隋炀帝暴政导致隋朝短命而亡的消极一面。
16.[历史-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和平团体信奉的是一种“积极和平”的理念,他们大都受到威尔逊国际主义的影响,即试图通过国际合作和跨国的努力建立某种秩序来实现和平.作为当时最为关心外交事务的社会精英,和平领袖积极传播并参与塑造了战后的“和平共识”。
他们将人类可以通过理性设计以及制度构建来维护世界和平的理念广泛推广,说服美国政府与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并协助创建了战后和平机制,主要包括国联和世界法庭等国际仲裁机构以及一系列国际条约。
(l)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积极和平”运动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t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战后美国的‘积极和平”运动的积极意义。
【答案】
(1)背景:
一战产生了巨大破坏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威尔逊国际主义的影响。
(2)积极意义: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促进了和平理念的发展与传播;推动了美国参与创建战后国际和平机制。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战后”积极和平”运动形成的背景主要从一战后的世界形势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例如,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受到威尔逊国际主义的影响、一战的灾难使人们渴望和平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
(2)从材料后半部分的具体内容来看一战后美国的‘积极和平”运动的积极意义主要从塑造了战后的“和平共识”、世界和平的理念广泛推广、美国创建了战后和平机制等多角度的分析即可。
17.【历史―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永福(1837~1917),广东人,早年参加天地会组织,建立农民武装黑旗军。
晚清时期,统治者昏庸腐败,愚妄闭塞;国家败象日益显现,国运日蹙。
西方列强趁机入侵我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面对严峻的形势,众多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力图以自己的理想来改造国家和社会,刘永福深受影响,对外来侵略者有着深仇大恨,在抗击法军和日军中,顽强奋战,宁死不屈。
1867年.他率军进入越南抗击法国侵略者,取得了胜利,并获得清政府重用。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调刘永福帮办台湾军务,抗击日本侵略者。
1903年,刘永福辞去官职,回到故乡,祭祀祖先,关注家乡教育,兴办学校。
刘永福常常为民请命,主持公道,扶弱制强。
辛亥革命爆发后,刘永福深受革命影响,于1912年在家乡成立光复会,积极了解民主革命思想,逐步参与到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
——摘编自林家全《冯子材、刘永福爱国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水福个人精神的品质。
(2)根据材料,指出刘永福立场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
(1)品质:
富有斗争和反抗精神,钟爱故土,建设家乡;敬爱百姓,为民请命,热爱祖国,为国献身。
(2)转变:
由农民起义领袖到封建政府官员,最后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原因:
内优外患的社会现实,救亡图存和革命运动的影响;个人爱国精神的推动。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刘永福深受影响,对外来侵略者有着深仇大恨,在抗击法军和日军中,顽强奋战,宁死不屈”可归纳为富有斗争和反抗精神、热爱祖国,为国献身;根据材料“刘永福辞去官职,回到故乡,祭祀祖先,关注家乡教育,兴办学校”可归纳为钟爱故土,建设家乡;根据材料“刘永福常常为民请命,主持公道,扶弱制强”可归纳为敬爱百姓,为民请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聊城市 学年 第三次 模拟考试 文科 综合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