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治疗.docx
- 文档编号:30288612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4.74KB
负离子治疗.docx
《负离子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离子治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负离子治疗
负离子治疗仪
1负离子治疗仪概述
2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3设备与治疗方法
4适应症
5空气负离子对常见疾病的效果
1负离子治疗仪概述
2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1.2.1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2.2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2.3(三)对血液的作用
4.2.4(四)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5.2.5(五)对皮肤的作用
6.2.6(六)对物质代谢和组织呼吸的影响
7.2.7(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8.2.8(八)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9.2.9(九)对消化功能的作用
10.2.10(十)释放电子,消减自由基
11.2.11(十一)杀菌功能
12.2.12(十二)负离子可以加强头发的保湿度
3设备与治疗方法
1.3.1
(一)仪器设备
2.3.2
(二)治疗方法
4适应症
5空气负离子对常见疾病的效果
1.5.1空气负离子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效果
2.5.2空气负离子对神经系统的效果
3.5.3空气负离子对呼吸系统的效果
4.5.4对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6特性
7负离子疗法的优势
8负离子疗法的疗效特点及规律
负离子治疗仪-负离子治疗仪概述
一种生态级负离子治疗仪
负离子治疗仪是一种通过生成空气负离子,应用产生的空气离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负离子生成机,空气离子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外界物理因素。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不完全是以分子方式存在,其中一部分是以离子状态存在。
空气负离子就象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又称空气维生素由于空气中天然存在的离子数量易受地理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广泛加以利用,所以研究出多种人工的空气负离子生成技术,并制成各种类型的空气离子生成器,广泛用以治疗和预防疾病。
据光明日报和新华社报道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已经达到生态级,是一种应用负离子转换器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的负氧离子生成机,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负离子。
负离子治疗仪-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空气负离子通过促进单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降低脑及组织内的5-HT水平,引起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明显的生理变化,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从而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并有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而正离子的作用与此相反。
所以长时间逗留在烟尘弥漫、通风不良的地方,常感困乏,头昏,头痛、甚至恶心等,而在海滨,瀑布和喷泉附近,使人觉得头脑清醒,心情爽快。
在空气负离子作用下,脑电图有改变,适当剂量的负离子可使脑电波频率加快,振幅加大,而正离子之使之减慢。
负离子可使感觉和运动时值缩短,而正离子则使之延长。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空气负离子有降低血压的治疗作用,而正离子作用相反,可使血压升高。
吸入负离子后,负离子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作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心肌的功能,调整心率使血管反应和血流速度恢复正常,缓解心绞痛,恢复正常血压。
通过心电图X线记波摄影等研究证明,负离子可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营养不良状况。
(三)对血液的作用
空气负离子可使血沉减慢,正离子则使其加快,这是由于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荷负电,负离子加强了这一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
同样,由于血中纤维蛋白元和血浆蛋白的带电状况的改变,可使凝血时间缩短,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带正电荷,如果血液中带正电荷多了,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
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红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
负离子对造血功能有一定刺激作用,有人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贫血动物在吸入负离子后,周围血液中的幼稚型红细胞、白细胞数均增加。
国内有人用空气负离子治疗单纯性周围性白细胞减少症和放射治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取得一定的疗效。
(四)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空气负离子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而产生作用,同时对呼吸系统生理功能有明显影响,在电离空气过程中,氧原子易得到电子而产生大量的氧负离子。
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在氧负离子的作用下加强,而在正离子的作用下减弱;负离子可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加强对游离的5-羟色胺的氧化,二氧化碳正负离子可提高游离的5-羟色胺的含量、破坏粘膜的功能。
吸入负离子可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呼吸系数增加(吸收O2增加20%,排CO2增加 14.5%)。
负离子可使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并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活量、调整呼吸频率、镇咳等。
负离子还能促进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恢复粘膜的分泌功能。
呼吸道粘膜广泛分布着许多神经末梢,空气离子进入呼吸道后,通过机械或电荷的刺激,使这些神经兴奋,通过一系列神经反射而产生生理效应。
(五)对皮肤的作用
在负离子作用后皮肤血管短暂收缩,继而扩张,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加快上皮再生,而有抑菌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
动物实验证明,吸入空气负离子可使伤口愈合速度加快20%。
(六)对物质代谢和组织呼吸的影响
空气负离子对正常情况下的某些代谢有加强作用,对病理状况下的某些代谢有调节作用,对机体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及水、电解质代谢都有一定的影响,吸入负离子可激活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如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脂酶、胰蛋白酶、碳酸酐酶等,加强对氧的吸收、氧化还原和新陈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调节体内维生素A、B1、C、D、PP等的含量,故可促进机体发育,增强体质;并可降低血糖和胆固醇、减少血钾含量,增加尿量及尿素氮和肌酐等的排出量,是血中NPN含量下降等。
降低血中乳酸含量、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空气离子可以透过肺泡上皮层进入血液,以其本身电荷对血液中的胶体和各种细胞的电代谢的影响。
胶体质点的吸附层和扩散层之间存在电位差,这种电位一般在几十毫伏左右。
当吸入负离子时,肺泡内空气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仍是敏感的,血液中带电粒子的组成和分布可受到它的直接影响。
在肺泡内的空气离子,通过静电感应的作用,可隔着肺泡上皮细胞影响肺毛细血管内血液的电荷,从而影响血液的电代谢活动。
(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负离子可加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使血中抗体含量增加,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具有脱敏作用,有人给过敏性休克的动物吸入空气负离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能减轻病情并缩短病程。
还有人发现空气负离子能增强机体对白喉毒素的抵抗力。
(八)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实验证明空气负离子对切除卵巢或睾丸动物的内分泌障碍有良好的作用。
能通过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功能,如提高性腺功能和改善甲状腺功能等。
可改善机体的反应性,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有的停经妇女在应用空气负离子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往往有重新出现月经的现象。
说明空气负离子对内分泌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九)对消化功能的作用
吸人空气负离子可加强胃液的分泌,改善胃肠道的功能,增加食欲。
有人曾在离体巴甫洛夫小胃上研究电离空气对胃分泌功能的影响,发现可促进胃的分泌。
(十)释放电子,消减自由基
自由基被称为万病之源,化学上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
由于缺乏电子,因此自由基就到处夺取其他物质的一个电子,使自己形成稳定的物质。
在化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氧化”。
生命科学家发现,人体的衰老与铁生锈的过程相似,是受氧化的结果。
人体代谢过程产生“自由基”便是一种衰老因子,它作用于皮肤引起“锈斑”,作用于内脏器官形成类似“体锈”。
体内自由基过剩,多余的自由基不断攻击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令DNA所受到的氧化性损伤越积越重。
这便是发生衰老及疾病的主要原因。
(十一)杀菌功能
负离子和细菌结合后,使细菌、病毒产生结构性改变或能量转移,导致细菌、病毒死亡,不再形成新菌种。
(十二)负离子可以加强头发的保湿度
一般情况下头发表面呈散开的鱼鳞状,负离子可以使头发表面散开的鱼鳞状收复从而使头发看上去更具光泽,同时可以中和头发之间存在的静电防止头发开叉。
(本节摘选自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主编介绍:
陈景藻、主任医师,博士导师。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195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55~1959年在前苏联基洛夫军事医学院理疗学、疗养学教研室做研究生,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
1959年以后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军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副部长、副校长;第一军医大学校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
负离子治疗仪-设备与治疗方法
(一)仪器设备
目前所用的人工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种类很多,按其发生原理分类如下:
1.生态级负氧离子生成机
由单极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构成,能生成小粒径、高活性、迁移距离远的生态级负氧离子,能形成负离子森林浴环境(生成的负离子能够不用风机就可以覆盖4-5米的距离);生成的负氧离子纯度高、没有臭氧等衍生物产生
2.传统无声放电型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由高压直流电使空气分子电离,在阳极处即可聚集较多的空气负离子,在阴极处即可聚集较多数量的空气正负离子,电极制成多极针状,以增加空气电离的数量,形成的正负离子被装置中的高压电场负极部分所吸附中和,形成的负离子被风扇吹出供治疗应用。
3.水动力型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此型机器是根据Lenard效应(喷筒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Lenard效应是指液体在气体中喷散成雾状时本身可变为一种带电小滴的过程。
研究发现,水滴是一个带电系统,常形成内外双电层,内层带有正电核,外层带有负电荷,水喷出或溅出时,由于水滴机械性分裂而致双电层分离,水滴的外层与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结合形成空气负离子,在空气中扩散.而水滴的内层则重新变为带双电层(外负内正)的小滴,并因较重而下沉,因此在喷散气雾的范围内便可得到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目前多用一定配方制成的药物溶液或矿泉水代替普通水,通过发生器所产生的带电药物微粒,称为电-气溶胶,其直径在10-5~l0-6cm,大于重空气负离子,每一微粒带电荷可达1600个电荷单位。
(二)治疗方法
1.空气负离子疗法的场所 空气负离子疗法应当在通风良好、空气清新的室内进行,室温15~18℃为宜。
室内不得吸烟、燃点煤炉、煤气炉和蒸煮物品,以免污染空气,使空气中的重负离子含量增多,从而降低疗效甚至对机体带来不良影响。
2.剂量 空气负离子疗法的剂量大小取决于:
①治疗机所发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单极系数:
②病人距发生器的距离,距离越近,浓度越高;③治疗时间;④病人的呼吸频率及每次的肺换气量。
由于剂量大小与疗效有很大关系,因此实施空气负离子疗法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
首先须进行空气负离子浓度测定,并计算其单极系数。
通常患者面部距机器出口处的距离为30~40cm,治疗时间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T′=
公式中D为每次治疗要求所吸入的空气负离子数(个),C为空气负离子浓度(个/m3),R为呼吸频率(次/min),VR每次呼吸所吸入的空气量(一次换气量,m³),T′为治疗所需时间( min)。
例如:
治疗一支气管哮瑞的患者,肺功能测定此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0次/min,一次换气量为500ml,按要求该患者每次治疗以吸入 (100~150)×l09个空气负离子较有效,已测知某型机器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为100万个/m³,将各数值代入以上公式,则T= (100~150)×l09/l×l06×20×500=10~15min。
3.治疗方法
(1)吸人法:
治疗时患者采用舒适体位,面部与发生器的距离一般为30~40cm,进行缓慢而自然的呼吸,最好是吸气之末停顿片刘(1s左右)再呼出,以便空气负离子在肺泡内得到有效的吸附及透入,每次治疗吸入的空气负离子总量约100亿~200 亿,浓度为10万~200万/(cm3·s),时间为10~30min,治疗神经系统疾患或变态反应性疾患时,剂量应逐渐增加,1次/d,20~30次为 1个疗程,隔2~3个月可重复疗程。
(2)局部作用法:
作用于伤口或创面等,距离为20cm,负离子浓度可在50万/cm3以上,时间为20~30min。
负离子治疗仪-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咽喉炎、鼻炎(过敏性、萎缩性)、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栓塞、冠心病。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失眠、神经性头痛、胃肠神经官能症、三叉神经痛、癫痫。
皮肤病:
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烧烫伤、各种伤口愈合。
内分泌系统疾病:
更年期综合症、经前期紧张症、性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
代谢、血液、泌尿系统疾病:
糖尿病、白内障、缺氧症及其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根据国内外近期的实验表明,空气负离子对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负离子治疗仪-空气负离子对常见疾病的效果
陈景藻:
主任医师,博导、少将, 1949~195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55~1959年在前苏联基洛夫军事医学院理疗学、疗养学教研室做研究生,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
历任第一军医大学校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成员。
曾当选为解放军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6年国务院批准发给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的专业为理疗学、疗养学,有较丰富的教学、医疗、科研经验。
主编《现代物理治疗学》、《康复医学》、《疗养学》、《现代临床医学词典》等专著和教材7部,参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理疗学、康复医学分卷、《医学物理学》、《现代疗养学》、《疗养技术常规》、《特勤疗养学》、《现代军事病理学》等专著15部。
发表论文100余篇。
其主编的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中对空气离子疗法做出详细阐述:
空气负离子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效果
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
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
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
临床实验表明:
负离子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整心率使血管反应和血流速度恢复正常,从而对缓解心绞痛,恢复正常血压有良好效果,通过心电图X线发现,负离子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营养不良状况。
基于以上两种机能,空气负离子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
《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组编著的《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一书中收录了大量空气负离子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病的实验及研究文献,现部分展示如下: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所作临床实验结果表明:
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匹配高浓度负离子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降压作用,同时具有降血脂作用,能减少药物服用剂量及不良反应,适宜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
《低强度运动匹配负离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济南部队青岛第二疗养院所对65例高脂血症患者用空气负离子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后,甘油三脂降低非常明显,总胆因醇降低不够理想,但亦达显著程度。
《空气负离子治疗高脂血症65例》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作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疗法对人脑血流图疗前阻值较高或较低者,可以使其趋于中等值,对脑血管的充盈度及弹性有调理作用,对植物神经有良好的影响。
《空气负离子疗法对人脑血流图的影响》
●广州市岭头疗养院应用空气负离子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100例,其有效率为99%,显效率为61%,并通过对脑血流对照研究,证明有肯定的疗效。
《空气负离子吸入对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人脑血流图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空气负离子对神经系统的效果
临床试验表明:
空气负离子通过促进单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降低脑及组织内的5-HT(5-羟色胺)水平,引起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明显的生理变化,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从而有效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食欲,对改善睡眠、神经衰弱有良好效果。
空气负离子对呼吸系统的效果
临床研究发现:
负氧离子能有效加强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活量、调整呼吸频率、镇咳等功效。
负离子还能促进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恢复粘膜的分泌功能。
对哮喘、气管炎、儿童百日咳等疾病有良好效果。
首先,众多医学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
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
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
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
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
而当自由基或畸变分子抢夺了基因的电子时,人就会直接得癌症。
人体得到负离子后,由于负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最近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抗氧化治疗对于肿瘤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最重要的癌抑制基因之一负离子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另外,负离子通过调节因恶性肿瘤引起的体内的酸碱失衡及氧化还原状况失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正常的细胞代谢,减轻,消除化疗的不良负作用,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益。
最后,由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现代家装造成现代都市家庭环境中甲醛、笨等致癌物超标,导致近几年癌症发病率明显增高,医学机构调查表明:
现代家装污染是导致癌症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负离子能有效消除家装污染、分解甲醛、笨等致癌物质,分解产物是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和水。
综上所述:
负离子不仅对癌症有良好改善效果,而且还可从根本上预防癌症的发生,是一种标本兼治的自然疗法。
《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中收录了空气负离子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实验及研究文献,现部分展示如下:
●1994年“中国肿瘤临床”发表医学学者 李克亮、赵永荃、王翔麟所作临床实验报告表明:
每天大量吸入空气负离子,绝大部分动物可不发生肺内转移瘤。
原发瘤亦受到抑制,早期应用远高于晚期应用,但晚期应用也有一定效果。
因此,这是一个控制瘤转移的可喜苗头,而且简单易行,对机体无任何损害。
《空气负离子抑制癌转移实验的初步报告》
●西安医科大学、陕西省肿瘤医院选择临床晚期恶性肿瘤56例,其中肺癌30例、食管癌8例、恶性淋巴瘤10例,乳腺癌8例,随机分层抽样,实验组(吸入空气负离子加化疗)3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26例。
半年后,结果显示:
吸入空气负离子的实验组改善总体疗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为65。
38%,表明吸入空气负离子的实验组总体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空气负离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通过临床研究结果发现,空气负离子可以明显诱导肝癌SMMC— 7721肿瘤细胞的凋亡,S期细胞在各期细胞中所占有的百分率明显下降,这说明空气负离子通过使细胞周期阻滞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这种效应是通过 P38MAPK这条信号通路传导的。
《空气负离子对体外培养的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信号传导机制》
第四军医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发表的研究文章中阐述:
癌症的形成是缓慢的,潜伏期有的要 10几年或数十年,所以它的治疗期一般也比较长,在日本与中国正式临床采用负氧离子治疗癌症还是近几年的事。
一般患者在接受这种慢性的特殊物理治疗后,均无恶化倾向,多半均有好转,尚在继续治疗,已解救了一批传统医疗放弃的晚期癌症患者。
〈负氧离子与癌症防治〉
对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负离子可加强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使血中抗体含量增加,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具有脱敏作用,专家发现给过敏性性休克的动物吸入空气负离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能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负离子治疗仪-特性
负离子治疗是现代医学疗法之一,从负离子自身的特性,作用机制和治疗作用,结合其长期临床应用的总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述负离子治疗的特性。
(一)整体性
人们在接受负离子治疗时,就是使身体置于负离子环境空间中,负离子进入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对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和代谢系统等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
可见负离子治疗不只是针对某一个组织、器官或某一个系统具有治疗作用,因而它是整体性的,产生全身性作用,全面调理,防治疾病。
(二)基础性
细胞功能状态的好坏及内环境的恒定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健康的基础。
负离子治疗可改善细胞的新陈代谢,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负离子治疗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和恢复“恒定状态”,其作用具有基础性。
(三)自然性
负离子治疗是通过人工设备产生负离子场作用于人体,负离子治疗时,治疗仪周围产生的空气离子流,既改善了机体外环境,同时也调节了内环境,促进了自我抗病能力,提高了“自然治愈率”,达到了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与治疗药物相比,避免了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顺应了自然治疗的先进理念。
(四)便捷性
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治疗设备日趋小型化,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更加适合社区医疗或家庭自我治疗,大大方便了患者。
(五)前瞻性
当今许多疾病仍以药物治疗做为主流治疗的同时,其给人类带来的损害却越来越猛烈,不容回避的不良反应,极其昂贵的治疗用药等许多现实问题日渐突出,“万病不离药”的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否认。
选择既有效,又安全、经济的方法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成为现代医疗的趋势,负离子治疗从作用机制和设备特点,都顺应了这种趋势,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和电子工业的日新月异,其前景更被看好。
(六)普及性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人们的健康水平遇到挑战。
全球的一些实证研究表明:
社会发展越不平衡,健康问题越突出。
我国亚健康人群的急增,“成人病”发病率不断提高既是佐证。
负离子疗法对亚健康的调节,对“成人病”的预防为这一广大人群提供了综合方法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又因其具有保健和治疗的双重功效,使其具备了广泛普及应用的前景。
负离子治疗仪-负离子疗法的优势
(一)负离子疗法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用药品种增多及用量加大,带来的副作用不言而愈。
负离子治疗的积极参与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负离子治疗与降压药、降糖药协同作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了这些药物用量及其副作用。
(二)负离子疗法符合高血压“长效平稳”的降压原则
负离子疗法对高血压的治疗,在降压的同时可降脂、降粘,作到“长效平稳降压,全面改善组织器官功能”。
(三)负离子疗法治疗与预防一体
负离子疗法的特性,使得机体发生根本性基础改变,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有效地防范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和预防有效地结合一体,保障健康也具有保健意义。
负离子治疗仪-负离子疗法的疗效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负离子 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