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汪沦》实录.docx
- 文档编号:30285558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7.26KB
《增汪沦》实录.docx
《《增汪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汪沦》实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汪沦》实录
2000年12月8日
驶出去飞起来
——《赠汪伦》教学实录
薛瑞萍
背景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伦送我情。
从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结束之日起,学生们就在我的牵引下开始了日见其深、日见其广的课外阅读。
仿佛山泉总要流经秀谷——刚上三年级,他们中的佼佼者就把小小触角探进古典文学的广袤空间:
方思佩、夏璇读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周楠、江嘉辉、晋申诸男生比赛似地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少儿版);汇报课上,沈冠楠声情并茂的《爱莲说》,震住了全班,令一帮要强的小家伙大受刺激!
孙添于是不甘示弱,打擂似地诵起了“关关雎鸠”,就连程度较差的郑丹东,也在摇头晃脑地唱读《三字经》。
所以——这节课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赠汪伦》原本浅显,背诵、理解1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剩下的大半节课干什么呢?
我当然可以接着往后上,可是,既然课时宽松,既然学生不求甚解、率性而为的阅读需要提升和引导,那么——在“家里”,在自己孩子中间,我且以“完成任务”为起点,和他们一道,乘着李白的扁舟,踏着汪伦的歌声:
驶出去,飞起来。
为此,在后面的30分钟,我们——
现场
一、为彰显《赠汪伦》的与众不同,回顾读过的同题材唐诗(课文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为讨论做准备。
师:
人生自古伤离别。
对于健康幸福的人生而言,友情、亲情和爱情,一个都不能少!
(笑声)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是惧怕孤独的。
离群索居是孤独;抛亲别故,住在陌生人群中间也是一种孤独。
孤独滋味最难熬——所以,自古以来,离愁别恨成了文学创作永恒的话题。
这样的作品,唐诗中就有不少,谁能背来听听?
学生(1):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孟浩然)
学生(2):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高适)
学生(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学生有的记得牢些,有的记不清了,于是,当一个人站起来大声背诵时,其他孩子努力回忆着,轻轻跟着念。
是相对低沉的声音使然,更是诗歌不可言传的感染力使然,念着念着,渐渐的——课堂气氛变得有些低回黯然。
二、讨论:
两种人之常情
师:
当我们把这几首送别诗放在一起读时,有什么共同感觉?
学生(1):
凄凉。
依依不舍。
学生(2):
悲壮、苍凉。
还有些伤感。
师:
对。
凄凉,辛酸,依依不舍,淡淡忧愁——这是大多数离别文字的基调,也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
大家知道,刘晓辉同学的父母早就要把她转到上海去了,可是刘晓辉呢,拖了又拖,总也不肯走,为什么?
学生(1):
我知道,她不愿意离开这儿的老师和同学,她怕上海的新老师、新同学不喜欢她。
学生(2):
老师,昨天我和刘晓辉通电话了,她说她在那里过得很好。
师:
我也接到她的信了,薛老师很为她高兴!
我早就说过:
刘晓辉同学勤勉善良,到哪里都不会缺少友谊,到哪里都不会孤独的。
可是,这依然不能减少我们对她的牵挂和思念——为什么?
学生(1):
因为她是我们的好朋友。
学生(2):
因为她宽容大度,从不斤斤计较,和她在一起,我们特别开心。
学生(3):
临走的时候,她爷爷请我们去她家玩了一个晚上。
看DVD,唱歌,喝饮料,开始还挺高兴的,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都哭了……
师:
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感人的友谊——谁说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懂感情?
我觉得我的学生最懂友谊了。
但是生活中也不缺乏相反的例子,你们能说说吗?
学生(1):
汪燃下课老打我,这学期他终于转学回老家了,我很开心。
学生(2):
表哥最不懂礼貌了。
一到我家就翻箱倒柜找吃的,还霸占电视,拿着遥控器乱按。
他一来,我们全家都头痛!
学生(3):
一天晚上,我家来了个客人,是爸爸同事。
从6点钟一直坐到10点半,高喉咙大嗓子的,废话那个多!
茶喝涨了,上过卫生间,又坐到了沙发上!
妈妈恨死啦,警告爸爸:
下次再带这种人来家,跟他没完!
(笑声)
师:
听听,多丢人。
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检讨自己,千万不能像这三位,否则,人见人厌,很可怕,很没面子哦——所以,有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的离开使我们感到万分高兴,那说明什么?
学生(1):
这人很烦。
学生(2)他爱欺负人。
学生(3):
或者我正忙。
学生(4):
或者我有自闭症,根本不好客!
(笑声)
师:
大家说得很好,也很全面。
古人云: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投缘的两个人之间是绝对不会为离别而伤心的。
伤心什么?
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三、扣住“踏歌”,真切体会汪伦的心情。
用事先准备好的磁带播放《小白菜》《红蜻蜓》《中国少年先锋队歌》,它们分别是凄凉、抒缓和激昂欢快的。
经过一番令人捧腹的尝试,学生找到了“踏歌”的感觉,发现可以“踏而歌之”的只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它是轻松、欢快,令人振奋的。
由此可以想见:
汪伦所踏之歌必定也是轻松、欢快者;汪伦心情必定也是轻松、欢快的——绝无好友远别“应有”的伤感。
一片笑声中,三两个学生提前退出“踏歌”激起的浪花,面露困惑。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一等,再等一等!
四、讨论:
从后两句体会李白其人其诗
师:
如果换作我,看到朋友因为自己离开而高兴,我会很伤心的!
可咱们瞧瞧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呵,感觉好着呢!
在他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又深厚、又真挚——这中间必定是有原因的,否则,我们可以说李白这人自作多情、恬不知耻啦!
(笑声)
学生(1):
我觉得李白的感觉是对的。
如果汪伦不喜欢李白,就不来送行了。
学生(2):
汪伦仰慕李白,所以才特意请他。
能结交鼎鼎大名的诗人,他已经感到很荣幸、很满足了。
学生(3):
在新华书店,我看到签名售书,场面真火爆。
爸爸说,那些人都是追星族。
汪伦也是追星族——李白来了,大笔一挥,他也跟着出名了!
能不高兴吗?
师:
追星族这个比方很有意思。
不过我认为汪伦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比起赵薇、谢霆锋的崇拜者,要高明得多,也体面得多。
学生(4):
我同意前一个同学说的。
是仰慕,不是追星。
送李白的时候,《赠汪伦》还没写呢。
学生(5):
老师说过,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所以汪伦要用快乐的歌声为他送行、为他祝福。
学生(6):
李白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离别是常有的事。
如果分别一回就伤心一回,那他还怎么云游,怎么写《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和……和《望天门山》呢?
学生(7):
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他们谁也不为离别忧伤。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把我原先准备说的许多话都给说了!
所以我常讲:
给你们上课真轻松、真享福。
同时,这也让薛老师感到压力很大,我得用功再用功,否则,你们就不用我教,也不要我教啦!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
在离愁别恨之外,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友情在:
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说它是——
学生(1):
潇洒。
学生(2):
豪放。
学生(3):
这就是浪漫!
师:
对。
这就是李白,这就是浪漫。
它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
所以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当我们读一首好诗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读一颗真诚美丽的心灵,在读一段鲜活生动的世俗人情。
世界有多么广阔,人的心灵就有多么广阔——千万不要以为李白只有乐观豪放的一面。
这里是李白的两首死别诗,大家可以借助资料或通过讨论来读懂。
我相信,前一首会让你们笑破肚皮,而后一首呢——读了就知道啦(出示预先板书好的内容):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也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于何人!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学生记录,朗读,议论。
教师巡视,有问才答。
)
铃声响,下课!
(根据课后记录整理)
后记
这节课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般性学习(本文略去)——深入发掘——向课外拓展。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跳起来摘到果子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教材”出发,进入更深更广境界的过程。
钻进去需要力量,飞起来需要激情——教师惟有厚积薄发,预先具备了较深的内功、预先蕴积了真诚的感动,才有可能调动这种力量,唤起这股激情。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家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是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教师的底蕴和学养则少被提及,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
我们当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当然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但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交会,对于那些蕴涵深刻的美文,我们首先要的是知人论世,是动情。
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动情的感悟永远比动脑得来的答案更难忘、更真切、更具孕育性和扩张力——那感悟也许是朦胧的,比不上“分析”来得透彻。
但其可贵也正在于朦胧——因为“理解”总是局限在有限的知识范围之内,而感悟或莫名激动却将人引向无边的未来和无限广阔的空间。
有些老师可以从自己的教学预计到学生能考出多少分,那是我所不能及的“硬功夫”。
我所可骄傲的是:
一再惊喜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他们由此而来的思辨能力。
由于我的“漫谈”(也有同行斥为“散扯”),学生由《北京的四合院》读到《穆斯林的葬礼》;由《秋天的怀念》读到了《我与地坛》——当然,能这样做的,总是“一些人”,这就足够了,社会的前进总是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整个集体读书境界的提升,也必定要依赖于一部分人的捷足先登。
佛说:
自度度人。
这也是我的远航和飞扬。
点评
窦桂梅(北京清华附小语文特级教师)
这是一节有些“另类”的语文课。
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它。
我想,这节课给予我的启发就是——教师的素质永远是最重要的。
正如教者所说: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家仍然陷在方法技巧的探索与改进上。
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教师的底蕴和学养则少被提及,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
”
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
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手段,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新星”,而是那些认准方向、劳作不息的普通教师。
从背景介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薛老师是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老农”,她在用文化经营自己的“庄稼地”。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就这样,在四季的轮回中,伴随着学习、鉴赏、思维、表达的快乐,学生成长着,幸福着。
这种经历和感受,必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薛老师的教学是在传递文化,也是在传递激情。
尽管她的力量还很单薄,尽管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都缺乏薛老师这样的内功,但我们在追赶她的时候,已经和她一起去远航,去飞扬了。
最后的整合——薛瑞萍与陈莲根共同备课
李白诗歌《赠汪伦》
一、为彰显《赠汪伦》的与众不同,回顾读过的同题材唐诗(课文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为讨论做准备。
(看云设计)
二、“飞出去”想象,“沉下去”咀嚼。
(陈莲根设计)
(一)备课思考:
仅举一例,“忽”字:
作为符号语言,“忽”字的词典意义是“突然”、“迅速”等;作为情感语言,“忽”字的含义是伤感中的惊喜。
“忽”的惊喜是瞬时情态,但它连接着前后的情态变化:
从“将欲行”的伤感、依依不舍到“忽闻”的惊喜到看到“深千尺”之潭水的欣慰到“不及”的感叹,诗人的心情由低落到高升到平缓,“将欲行”、“忽闻”、“深千尺”、“不及”之诗歌语言涌动的是诗人起伏不平的心绪。
教师要重视诗歌的语言张力之特征,如诗歌的表层语言显示,诗中只有“离去者”,但诗歌的语言张力已经暗示了“送行者”的存在;如诗歌语言平白如话,但诗歌语言的张力已经蕴涵了深情厚意。
(二、)教学操作: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心理特征,可以从艺术想象入手进入语言咀嚼,先让学生反复吟诵诗歌,感知“将欲行”、“忽闻”、“深千尺”、“不及”。
1、想象指导:
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通过想象再现诗人与汪伦别离的画面,具体指导要紧扣“将欲行”、“忽闻”、“深千尺”、“不及”来进行,描写短文(或句子),要求语言具有诗歌语言的美感。
把“踏歌声”与“桃花潭”作为别离的背景,写一段描写,以烘托渲染别离的气氛,写出“踏歌声”的轻快,以烘托村民淳朴真挚的感情;写出“深千尺”的徐缓的涌动,以烘托“不及”的深沉。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只要求分别写一个描写句。
把李白与汪伦别离作为特写镜头,写一段描写,以具体生动地再现挚友别离的画面。
重点描写李白在“将欲行”、“忽闻”与临桃花潭时的神情、心理,以生动地演绎诗人情感的流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只要求分别写一个描写句。
把回忆汪伦用美酒款待李白的描写插进去,以具体生动地演绎“不及”的深层含义。
2、咀嚼指导:
在想象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诵诗歌(或者教师范读),要求用准确的语调表现诗人情感的起伏涌动。
以“忽”字为例,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
平常我们对“忽”的理解是什么?
(词典义)
在本诗中,“忽”字除了“突然”之外,还包含着怎样的心情?
把“忽闻”换成“遥闻”好不好?
“忽”字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
等等。
“忽闻”、“深千尺”、“不及”不再详细介绍。
三、讨论:
从后两句体会李白其人其诗(看云设计)
四、课堂审美活动。
(陈莲根设计)
我的初步设想是,搞一个诗句、音乐、美术的组合活动:
1、设计三种不同心境的别离情境(用语言表述);
2、选三个分别与上述心境相统一的画面;
3、选三首分别与上述心境相统一的音乐歌曲(一首古典民乐、一首现代音乐、一首通俗音乐);
4、选三组分别与上述心境相统一的语言材料(三组审美短语、三组诗句、三组朗诵)。
用多媒体的形式,分别展示上述的活动材料,并让学生欣赏感悟上述艺术形式:
美术形象、音乐形象、文学形象,然后让学生把这三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按照心境有机地组合起来,并适当地引导学生简单地说明组合的理由,素质高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外做一个有关友情、亲情、乡情等的“诗+画+乐”的幻灯片。
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熏陶,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审美境界,实际上就是审美比较活动。
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
1同意“沉”之说。
可是陈老师在本诗的沉,例如对“忽”“不及”等字的揣摩,似乎超越了小学生的兴趣范围。
在教学中实行起来,可能会使孩子们觉得兴味索然。
而兴趣,对小学生而言,是第一重要的。
2同意陈老师重生活轻诗意的批评。
在本诗教学里,我的轻浅既是出于对诗本身的理解,也和读过的《李白传》关系很大。
从那里我知道,在没有稿费的年代,只会作诗的李白,其实生活得一点不潇洒,经常是听说某对朋友将别,代写离别诗,从而蹭一杯酒喝——估计“万言不值一杯水”就有这个意思。
所以,陈老师品出来的别愁,被我个人的、主观的认识给滤掉了。
这固然有损于教学的“客观性”,可是若干年后,当大家看到:
薛的学生有薛的习气,陈的弟子有陈的风范,那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知人论世有助鉴赏。
生活是我们不能超越的艺术之母亲。
“春来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这是艾青作品,革命的战斗的诗。
少年读之,几乎没有感觉,可是当我做了母亲之后,再读此篇,泪落如雨!
还有孟郊的《游子吟》,想到写此诗的时候,也就是孟郊远赴微官的时候,诗人已经50岁了,心中的酸楚,何可言哉。
有了这样的了解,对于“郊寒”之讥,自然有了公允的看法。
如果是在中学,“生活部分”肯定要简缩;有关诗鉴赏本身的“艺术部分”将增加。
3关于朗读。
很高兴,大家的讨论常常“离题”,于是我们从中得到有关诗歌教学和鉴赏的许多教益。
干干的意见偏颇得甚。
不仅是诗,一切好的文字,都应当是悦耳的;小学的诗歌教学,尤其需要从诵读中培养兴趣和对韵律的感觉。
美国伦比亚大学有一门“大书”课,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在那里修习从荷马到《圣经》到《共产党宣言》的所有影响和历史进程和人类精神的“伟大的书”。
学到《神曲》时候,老师一再强调:
在人们精神枯闭的中世纪,这是一部世俗的、“甜美”的诗。
和座中学生一样,我大惑不解——因为太多有关地狱、炼狱的描述,其实是恐怖和令人毛骨耸然的。
老师请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学生用诗“自己的”语言朗读,于是,大家知道了:
她确实是甜美、温柔——因为它的声音。
原来。
对于种种恐怖景象的描述,是透出但丁对不幸受苦的人们的无限悲悯。
其实表达思想也好、抒发感情也好,大多数情况下,诗歌能做到的,其他文学类型也能做到,可是惟有“声音之美”是诗歌能做得最好的。
大家都喜欢的海子的诗,吸引很多人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他的文字、他的声音。
《面朝大海》,祝福也好、批判也好,其意义去新鲜远矣,可是普通的意义,经他的语言传达出来,就透着近乎死亡的宁静了!
这是声音的魔力使然。
不好听,绝对不是好诗。
是好诗,就须反复诵读。
干干可以因为他的特殊经历而拒绝,可是他也因此而失去了很多的乐趣。
4在讨论中,关于这首诗值不值得细品,大家谈到各自的看法。
我的意见是不必把唐诗神化,不必像梁山好汉见了宋江似的,纳头就拜。
作为整体,它是美伦美焕、丰赡渊深的,可是作为具体作品,自有高下优劣之分。
使我明白这一点的,是多年前《名作欣赏》上一篇文章《张旭<桃花溪>——坏诗的榜样》。
它的作者,是一位西方的汉学家。
当然,理性的批评,绝对不是“炮轰**”似的撒泼谩骂,只要批评得对,古人也当惊知己与地下,不胜快乐。
再致谢意
走近薛瑞萍
[2007-7-2613:
25:
00|By:
春芽儿]
走近薛瑞萍
张方伟2007-7-2521:
47:
00
我喜欢读书,但对教育书籍,我却始终抱有一种敬远感。
总觉得自己与那些大师距离太远,在钦慕他们敬业精神的同时,那种无私追求与忘我奉献让我感觉可望而不可及。
因此,每每看到此类书籍,我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也只好搁下读它的念头。
直到有一天,我捧起了它——《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竟然深感相见恨晚,同时,薛瑞萍这个名字如斧凿般印在了我的心上。
因为真实,她的教育充满诗意。
薛瑞萍,安徽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她是那样普通,她的简历只有“任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多年”几个字。
然而她又是那样不平凡,独具魅力的课堂教学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使她成为另类名师。
真实、自然、朴素,使她的课堂充满魅力、张力与活力。
摒弃冗长复杂的形式,亦没有花哨新奇的教法,她在自己的园子里“要怎么掘,就怎么掘”!
她厌恶一切毫无意义的形式,在她眼里,那些“把一篇不深不美的课文掰开了,揉碎了,百样红紫地演绎解说”的授课,是以末当本的做法。
对一节课从遥遥北国讲到秀丽南疆却丝毫没有变化的现象尤其痛恨。
她认为,大多数的公开课不是讲给孩子,而是讲给评委听的。
是啊,每每要上所谓的精品课,事前我们反复斟酌的是教法的设计、教具的使用等,甚至还要考虑评委的“口味”。
而薛瑞萍不会,她的一节《猴王出世》,曾经上过三次,因为是不同地点,面对不同学生,同一节课竟是三个不同版本。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形式的日新月异,她自岿然不动,以自己的“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应对外界的瞬息万变。
她更像一位诗人,守望着自己的园子,悠然地侍弄一株株花草,只管耕种,不问收获,欣然享受“鲜花灼灼开放,小树蓬勃生长”的甜蜜与幸福。
正是这样的个性十足,特立独行,使她的课堂始终充满灵动隽永的诗意,正如她的学生所说,“我们的语文课就像一首歌,一幅画。
我坐在里面,光是听,就觉得好幸福”。
在课堂上,她与学生一起,全身心地投入书海,尽情汲取高品位书籍的营养,咀嚼语言大师们的灵魂与思想。
那是真正的阅读,“是无关考试的与书籍的亲密接触”。
她的课,真正做到了“真实、朴实”,是最常态的,毫无修饰的。
可以说,薛瑞萍的课,使语文回归了本位,是“真语文”。
语文是什么?
“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铿锵有力,字字珠玑,薛瑞萍如是说。
因为真实,她的人格魅力无限。
她是名师,她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人。
她爱学生,更爱自己的孩子。
她说,对学生,她羞于言爱,那是在尽自己的职责,而只有对孩子的爱,是真正不计回报甘愿付出的。
她从不把工作上的事情带回家,她的业余时间多在“看电视、和孩子聊天、陪母亲散步”中度过的。
朴素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正常的女人,一个纯净坦诚得如此透明的女人。
她是名师,但她首先是一名教师,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
对后来的借读生,她也怀有偏见;对那些冥顽不化的捣蛋分子,她也束手无策,有时甚至扬起手臂,给以响亮的耳光!
……
读着这些,一种感动充盈在我的心胸:
原来名师也可以这样啊!
这与以前我所看过听过的“名师形象”简直格格不入。
然而我却觉得她与我如此亲近,就像一位邻家姐妹坐在我的身边,向我絮絮诉说她的教育故事,让我分享她教育事业的甘苦。
因为自己的真实自然,她抵触一切虚假、丑陋和言不由衷。
她的文字里,饱含着对时下教育某些不正常现象的强烈不满:
当然,牌坊上还会刻着别的字,比如“园丁”、“工程师”、“阳光下最受尊重的职业”等等,听起来,似乎比公然让教师做蚕做蜡烛含蓄了不少。
然而,谁都知道:
在中国,越是堆满了赞誉之辞的地方,就越有令人触目惊心的丑陋和不公需要掩饰——颂歌多是唱给“下面的人”。
如此狂妄、嚣张,却又如此犀利、一针见血!
“不识时务”如薛瑞萍,她的“我行我素”做到了极致:
为了保护门前的一点绿地,保护童心的温存美丽,她与号称铁嘴的学校书记据理力争,直到书记悻悻而去;她“绝不上违背理性的课,哪怕是为了获奖”,因为憎恨虚假,她曾经在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要求换题;曾经被无数次告知,“分数是硬道理,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可她仍然“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地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在应试的岩缝里寻觅播种理想的土壤,在旧有德育的盐碱地里栽种自己的教育之树”。
简单,却又如此丰厚。
薛瑞萍,她用一只素色的笔将自己的人生演绎得绚丽多彩,美丽动人!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诗人舒婷的几句诗:
我们的沉默化为石头/像矿苗/在时间的急逝中指示存在/但是记住/最强烈的抗议/最勇敢的诚实/莫过于——/活着,并且开口
薛瑞萍是诚实的,而且也毫无保留地袒露着自己。
她以自己知识的渊深广博、个性的纯净自我吸引着学生,也拥有了一大批志同者。
我常常想,当我们的教学陷入“一切为分数服务”的泥沼而无法自拔,当我们的老师困顿于应试教育的铁笼却浑然不觉时,我们的未来还有多少?
这样的教育还能走多远?
我不得而知。
而今我深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薛瑞萍”出现在教师队伍,并且不仅限于教师队伍。
这,岂不是一件幸事?
而且,这幸,又何止于教育!
薛瑞萍,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现安徽省合肥市六十二中学小学部语文老师、班主任。
她在这所不怎么出名的学校任教已经20多年了,可她在这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在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界声誉鹊起,著作并出版了《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等数部专著。
薛瑞萍老师认为“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因此,读书要从娃娃抓起。
当孩子们刚学习完拼音,她就开始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训练和督促,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让他们尽早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刚开始要求学生一天一篇儿歌的阅读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优秀的学生已达到每日流畅朗读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
由于语文的学习在于阅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汪沦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