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docx
- 文档编号:30283039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9.37KB
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docx
《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恙虫病(scrubtyphus或tsutsugamushi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tsutsugamsushi,Ot,原称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ltsutsugamushioi)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
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各国流行较为广泛。
恙虫病在我国呈广泛分布,大部分省份都曾有病例报告。
我国恙虫病疫情在80年代末期达到高峰,年报告约2500例。
1989年后不再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
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始网络直报,全国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北方地区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多次出现局部暴发疫情。
由于医务人员对该病缺乏认识,故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发现、报告、诊断、治疗、个人防护、实验室检测和疫情调查与处置工作,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正确开展恙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恙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恙虫病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原属于立克次体科(Rickensieae)的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后经研究发现,该病原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该属其它立克次体,从而将其另立一属,称东方体属(Orientia),将恙虫病立克次体改称为恙虫病东方体。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恙虫病东方体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附近的胞质内寄生,行二分裂繁殖。
经Giemsa或Guneinez染色光镜下可见立克次体,大小为0.3-0.5µm×1.2-3.0µm,在电镜下可见其多形态,呈圆形、椭圆形、短杆状及哑铃状等。
(2)培养特性
恙虫病东方体的分离和鉴定常采用小白鼠,培养多采用鸡胚卵黄囊和组织细胞。
鸡胚培养时,多采用7-9日龄,行卵黄囊接种,濒死收获即可获丰富的恙虫病东方体。
恙虫病东方体多采用Vero和L929培养。
2.恙虫病东方体的分型
(1)血清型
恙虫病东方体存在抗原型的多样性和混合型。
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已从患者、媒介昆虫及啮齿动物中分离到百余株恙虫病病原体,公认的标准型为Karp、Kato和Gilliam3个血清型,在中国均有分布,据目前文献报道,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以Karp型为主,长江以北地区以Gilliam型居多。
(2)基因型
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尚无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导致传播的报道。
3.人群易感性
人对恙虫病东方体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
流行地区居民多经感染而获得免疫,通常表现为散发,外来人群进入疫区常易发生流行。
田间劳作的农民、野外作业人员(伐木、筑路工人、地质勘探人员等)、野外训练部队和野外旅游者等受恙螨侵袭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
4.地理分布和发病季节特点
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各国流行较为广泛,日本、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报道发病较多。
恙虫病在我国呈广泛分布,除内蒙古、青海、宁夏和***外,其余省份都曾有病例报告。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流行季节有显著差异。
长江以南地区以6-8月为流行高峰,属于“夏季型”,宿主动物以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主,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长江以北地区以10-11月为流行高峰,属于“秋季型”,宿主动物以黑线姬鼠、社鼠和褐家鼠为主,主要媒介为小盾纤恙螨;此外,福建1-2月也曾出现流行高峰,以小盾纤恙螨为主要媒介生物。
(三)主要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1.病理改变
此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炎,导致器官的急性间质炎、血管性炎和血管周围炎。
造成实质器官的充血、水肿、细胞变性,以致坏死。
被恙螨叮咬的局部皮肤先有充血、水肿、形成小丘疹,继而形成水疱,然后坏死和出血,形成黑色痂皮,称为焦痂,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
内脏普遍充血,肝脾因充血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而肿大,心肌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肺有出血性肺炎,肾呈间质性炎症,脑膜可出现淋巴细胞性脑膜炎。
2.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
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
由于本病造成全身的小血管广泛受损,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较多见。
发热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体温可达38.5~41℃。
发病初期于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成为水泡,以后形成黑褐色焦痂。
可出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焦痂临近的局部淋巴结最为明显。
皮疹先于躯干散在性出现,后蔓延至四肢,轻症患者可无皮疹,重症患者皮疹可密集融合,甚至为出血性。
三、诊断、治疗和报告
医疗机构应按照《恙虫病诊疗技术要点(试行)》(附件1)做好诊断和治疗。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恙虫病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可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恙虫病”。
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订正。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四、实验室检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病例时,应认真按照《恙虫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附件3)进行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当地实验室无检测条件或无法鉴定时,可将原始标本及病原分离物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鉴定。
五、流行病学调查
当地首次出现恙虫病疫情或发病水平明显增高时,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按照《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试行)》(附件2)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主要调查病人的临床表现、传染来源、相关暴露因素及诊疗经过等,填写《恙虫病个案调查表》(见附件2)。
出现暴发疫情时,应开展病例的主动搜索,掌握病例数量及其三间分布,对宿主动物、传播媒介和暴露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六、专题调查
有条件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当地疫情的特点,参照《恙虫病专题调查方案(试行)》(附件4),组织开展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专题调查。
七、预防控制措施
(一)加强病例的诊断和规范性治疗
各地应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恙虫病的能力,合理治疗,减少危重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二)宿主动物与媒介的控制
降低环境中鼠类和恙螨密度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流行地区要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经常清除居住地、作业场所及道路两侧的杂草、填平坑洼,以增加日照,降低湿度,使之不适于恙螨的生长繁殖。
对不能除草的区域可用化学杀螨剂喷洒。
同时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药物毒杀为重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控制鼠密度。
(三)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恙螨主要栖息在草丛或灌木,应避免在此类环境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减少恙螨的附着或叮咬。
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含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避蚊胺等成分的驱避剂进行防护,如驱蚊灵、蚊不叮等。
野外作业后,及时拍打衣物,抖落附着的恙螨;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可减少被恙螨叮咬的机会。
(四)做好公众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要点是指导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减少或避免恙螨的暴露,以降低感染风险。
有恙螨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恙虫病诊疗技术要点(试行)
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规范地开展恙虫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减少危重病例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1.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14天。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和皮疹。
1.1发热:
体温多在38.5~41℃,最高可达42℃,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有畏寒,偶有寒战。
1.2焦痂或溃疡:
是恙虫病特有的体征,发生率多为50%以上。
恙螨幼虫叮咬处首先出现粉红色小丘疹,约3~10mm大小,其后逐渐变为水泡,水泡破裂后中心部位发生坏死,形成褐色或黑色焦痂。
焦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稍隆起,周围有红晕,痂皮脱落后中央凹陷形成小溃疡,无脓性分泌物;一般无痛痒感。
焦痂或溃疡可全身分布,但多见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肛门等隐蔽、潮湿且气味较浓的部位。
多数1个,偶有2~3个及10个以上者。
因此仔细查找疑似恙虫病病人的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是临床诊断恙虫病必须的。
1.3淋巴结肿大: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恙虫病常见的体征之一,焦痂或溃疡临近的浅表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
一般在发热前就可以触到。
常见的部位是颈部、腋窝、腹股沟。
肿大的淋巴结孤立、游离无粘连、有压痛,触之可动,多如黄豆或蚕豆大小、也有鸽蛋大小者,有的甚至于隆起皮肤表面。
1.4皮疹:
皮疹的发生率有较大差异,可能与病原体的型别不同、病情轻重、就诊早晚等因素有关。
多出现在发病后3~6天,充血性斑丘疹多见,持续3~7日后逐渐消退。
皮疹呈暗红色,压之退色。
形态大小不一,一般3~5mm,散在性分布,以胸、背和腹部较多,向四肢发展,面部很少,手掌脚底无皮疹。
1.5其他表现:
全身不适、头昏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纳差乏力等,可有咳嗽咳痰,肝脾肿大、结膜充血。
1.6并发症:
有支气管肺炎、脑炎或脑膜炎、中耳炎、腮腺炎、血栓性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心肌炎、心功能不全、DIC、感染性休克等,孕妇可发生流产。
死亡病例多发生于病程的第2~3周。
2.实验室检查
2.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分类增多或正常,可有单核细胞分类增多或血小板减少。
2.2尿常规:
尿液中常见少量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或上皮细胞,
2.3生化表现: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可有心肌酶谱异常,血沉或C反应蛋白升高。
2.4外斐氏试验:
单份血清OXK效价≥1:
160有诊断意义。
病程第一周,一般仅1/3的病例呈阳性反应,第二周阳性率可达90%,至第四周后阳性率又开始下降,2~3个月后转为阴性。
2.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M、IgG抗体。
病程第一周末即可检出特异性抗体,至第二、三周阳性率最高,两月后逐渐下降,但仍维持一定水平达数年之久。
如果同时检测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即可诊断。
单份血清IgM抗体滴度≥1:
32、IgG抗体滴度≥1:
64有诊断意义。
2.6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特异基因片段,具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可用于早期诊断。
2.7病原体分离:
取发热期患者血液0.5~1ml,接种小鼠腹腔、鸡胚或细胞,培养分离病原体。
3.病例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进行诊断。
在恙虫病流行区内、流行季节时,凡是有不明原因发热或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恙虫病可能。
3.1流行病学史
流行季节,发病前3周内曾在或到过恙虫病流行区,并有野外活动史,主要有田间劳作、农村垂钓、野营训练、草地坐卧、接触和使用秸杆等。
3.2临床表现
3.2.1发热
3.2.2淋巴结肿大
3.2.3皮疹
3.2.4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3.3实验室检查
3.3.1外斐氏试验阳性:
单份血清OXK效价≥1:
160;
3.3.2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
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
3.3.3PCR核酸检测阳性
3.3.4分离到病原体
4.诊断标准
4.1疑似病例
具备3.1和3.2.1,加3.2.2、3.2.3任何一条,且明确排除其他疾病;
或无法获得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同时具备3.2.1、3.2.2和3.2.3三项;
4.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2.4;
或同时具备3.1、3.2.1、3.2.4三项;
4.3实验室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3.2、3.3.3、3.3.4中的任何一项;
或临床诊断病例加3.3中的任何一项;
5.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伤寒、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相鉴别。
5.1斑疹伤寒:
多见于冬春季节,无焦痂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斐氏试验OX19阳性,OXk阴性。
流行性斑疹伤寒患者,普氏立克次体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莫氏立克次体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5.2登革热:
急性起病,有高热、头痛、皮疹。
外周血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明显减少,血清中登革病毒抗体阳性。
5.3流行性出血热:
起病急,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肾脏损害。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或正常,血小板减少,蛋白尿。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
5.4疟疾:
在流行季节有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出现间歇性或规律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恶性疟热型不规则,可引起凶险发作。
外周血或骨髓涂片疟原虫阳性。
5.5钩端螺旋体病:
发病前有疫水接触史,眼结膜充血、出血,腓肠肌疼痛明显,无焦痂和溃疡。
血清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5.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青少年多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皮疹,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嗜异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抗体阳性。
5.7伤寒:
起病缓慢,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胸、腹皮肤可见玫瑰疹,无焦痂与溃疡。
标本中培养出伤寒杆菌,肥达氏反应阳性,外斐氏试验阴性。
5.8皮肤炭疽:
有牲畜接触史,毒血症状较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增高。
溃疡性黑色焦痂多位于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取焦痂或溃疡的分泌物染色镜检可发现炭疽杆菌。
5.9粟粒性肺结核:
由结核杆菌发生血行播散引起,临床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但通常有结核病的全身中毒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5.10败血症: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血培养阳性。
6.治疗
6.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多饮水,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和能量平衡;加强护理和观察,以便尽早发现各种并发症。
6.2病原治疗
恙虫病东方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应选用脂溶性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对恙虫病的治疗无效。
目前临床上较常应用的抗生素有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一般以多西环素为首选。
6.2.1强力霉素
目前较常应用的是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类):
成人100mg,每12小时口服1次,退热后100mg/d顿服;8岁以上小儿每日2.2mg/kg,每12小时1次,退热后按体重2.2mg/kg,每日口服1次。
强力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脂肪肝变性,同时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
孕妇不宜服用强力霉素,8岁以下儿童禁止服用强力霉素。
6.2.2大环内酯类
常用的是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
成人每次150mg,1日2次,退热后150mg/d顿服;儿童每次2.5~5mg/kg,1日2次,退热后剂量减半。
克拉霉素:
成人每次500mg,每12小时1次,6个月以上的儿童每次7.5mg/kg,每12小时口服1次。
阿奇霉素:
成人每次500mg顿服,退热后250mg/d顿服,儿童10mg/kg(1日量最大不超过500mg)顿服,退热后剂量减半,亦可静脉滴注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头晕和头痛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慎用。
6.2.3氯霉素:
成人患者2g/d,分4次口服,退热后0.5g/d,分2次口服;危重病人亦可静脉滴注。
儿童每日25~50mg/kg,分3~4次服用;新生儿每日不超过25mg/kg,分4次服用。
氯霉素类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可能诱发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过敏反应等。
在泰国、缅甸和我国都曾发现对氯霉素耐药的恙虫病东方体株。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用上述3类药物,疗程均为7~10日,疗程短于7日者,可出现复发。
复发者疗程宜适当延长3~4日。
6.3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予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相关并发症时加强对症、支持处理,病情危重者可进行重症监护治疗。
应慎用激素,但中毒症状明显的重症患者,在使用有效抗菌素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激素。
7.病人管理
不需要对病人实施隔离。
8.预后
早期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极少发生死亡。
高龄、孕妇、有其他慢性疾病者预后相对较差。
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试行)
为做好恙虫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描述疫情分布和分析危险因素,科学制订防控策略和措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了解病例临床特征、暴露史和感染危险因素。
(二)为核实诊断和制定有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个案调查和标本采集
发现恙虫病病例后,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转归、活动史和暴露史、家庭及居住环境等(见附表《恙虫病个案调查表》),并采集相关标本(见附件3《恙虫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
1.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住址、职业和文化程度等。
2.临床资料
通过查阅病历及化验记录、询问经治医生及病例、病例家属等方法,详细了解病例的发病经过、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治疗、疾病进展、转归等情况。
3.病例家庭及居住环境情况
通过询问及现场调查,了解病例情况、家庭居住位置、环境等。
4.暴露史及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
询问病例发病前3周内劳动、旅行或可疑暴露史,了解其是否到过有恙螨生长的场所、防护情况,是否有恙螨叮咬史。
(二)暴发调查
出现暴发疫情时,应注意调查感染来源,组织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采用查看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开展病例的主动搜索,并对搜索出的疑似病例进行筛查、随访,必要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
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等方法,了解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媒介分布,以及相关的人口、气象、生产、生活资料等情况,特别是发病高峰前3周内当地的庄稼收种等农事活动情况等。
三、调查要求
(一)调查者及调查对象
应由经过培训的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
现场调查时,应尽可能直接对病人进行访视、询问。
如病人病情较重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时,可通过其医生、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者进行调查、核实或补充。
(二)调查时间及调查内容。
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见附表《恙虫病个案调查表》。
调查表应填写完整,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人转归等情况应及时填补到调查表中,以完善相关信息。
(三)调查者的个人防护。
在到农田、池塘、草地等高危场所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调查者应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恙螨叮咬。
四、调查资料的分析、总结和利用
(一)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后,应及时将疫情调查报告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疫情调查结束后,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及调查报告及时整理归档。
附表恙虫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地区国标编码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1.一般情况
1.1姓名:
(若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
)
1.2性别:
①男②女
1.3年龄:
(岁)
1.4职业:
①幼托儿童②散居儿童③学生④教师⑤保育员⑥餐饮食品人员⑦公共场所服务员⑧商务人员⑨医务人员○10工人○11民工○12农民○13牧民○14渔(船)民○15海员及长途驾驶员○16公务人员及职员○17离退人员○18家政家务及待业○19不详○20其他
1.5文化程度:
①学龄前儿童②文盲③小学④初中⑤高中⑥大学及以上⑦不详
1.6现住址:
1.7工作/学习单位:
1.8联系电话: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
年月日
2.2发病地点:
2.3首诊时间:
年月日
2.4首诊单位:
2.5首诊疾病:
(病名)
2.6是否入院:
①否②是(入院时间:
年月日;出院时间:
年月日)
3.临床资料
3.1临床表现
3.1.1发热:
①有②无
3.1.1.1发热持续天,最高体温.℃
3.1.1.3热型:
①稽留热 ②驰张热 ③不规则
3.1.2寒战:
①有 ②无
3.1.3头痛:
①有 ②无
3.1.4结膜充血:
①有 ②无
3.1.5皮疹:
①有 ②无
3.1.6特异性焦痂和溃疡:
①有(数目个) ②无
3.1.6.1部位(多选):
①腹股沟②肛周③会阴④腘窝⑤腋窝
⑥胸部(或乳房)⑦腰带压迫部⑧背部⑨其它
3.1.7淋巴结肿大:
①有②无
3.1.7.1主要部位(共用3.1.6.1选项)口口口口
3.1.8有无下列表现:
脾大口 肝大口 谵妄口 昏迷口 呕吐口
3.2有无下列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口 心肌炎口 心力衰竭口
其它(注明):
3.4实验室检测结果
3.4.1临床检验结果
(1)血常规检测
检测日期 白细胞计数
(×109/升)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 嗜酸性粒细胞
(%) 红细胞计数
(109/升) 血小板计数
(109/升) 其它
(2)尿常规/肾功检测
检测日期 尿蛋白 白细胞 红细胞 肌酐
(μmol/L) 尿素氮(mmol/L) 其它
(3)肝功能检测
丙氨酸转氨酶ALT:
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U/L
总胆红素TBLL:
µmol/L直接胆红素DBLL:
µmol/L
(4)血沉:
mm/h C反应蛋白:
mg/L
(5)外斐氏反应:
检测日期年月日,检测结果:
①阳性②阴性
3.4.2特异性检测
检测日期 检测单位 标本类型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备注
*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②PCR③病原体分离④其它(注明具体方法)
4.暴露及危险因素(发病前3周内)
4.1外出或旅游史:
①有(何地)②无
4.2有无下列户外活动:
(频次:
①经常②偶尔③无④不详)
户外活动种类 具体地点1 频次1* 具体地点2 频次2* 具体地点3 频次3*
①田间作业
②放牧
③接触柴禾
④钓鱼
⑤野营训练
⑥坐卧草地
⑦野外或公园晨练
⑧草地晾晒衣物
⑨其它1
其它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恙虫病 预防 控制 技术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