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 诗歌鉴赏.docx
- 文档编号:30282656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7.23KB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 诗歌鉴赏.docx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 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 诗歌鉴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8诗歌鉴赏
专题8诗歌鉴赏
【复习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古诗词阅读的要求是: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复习古代诗歌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诗意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理解。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深入到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2.意境分析。
它包括景和情两个方面。
解答时,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然后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位练字。
这是要求品位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解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4.名句赏析。
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时要着眼于诗句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5.技巧分析。
这是对诗歌写作特点的考查。
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阐释,最后分析该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习题训练】
诗歌鉴赏A1.(2015东营)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
辛夷,木兰树的花。
⑴.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分)
⑵.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分)
2.(2014东营)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⑴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⑵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2分)
3.(2013东营)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
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⑴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2分)
⑵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4.(2012东营)
咏路
[宋]邹浩①
赤路②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③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
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
诤臣,敢直谏。
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
本诗便写于
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
②赤路:
炎荒之路。
③伊:
句首语气助词。
⑴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
(2分)
⑵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诗歌鉴赏B
(一)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5分)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
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
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二)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1分)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2分)
(三)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
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
(四)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
南宋爱国词人。
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
②黏天浪:
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
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5.“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1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分)
17.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2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七).阅读《樵夫词》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九).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洮西捷报①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
(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
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
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
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
⑤此处指边塞。
⑥指宋朝廷。
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
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
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
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
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
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
②黄河:
代指故乡.③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
1.从首联、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
(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
(3分)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两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
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3分)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
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①”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成了诗人
②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十三).兰(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
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
秉,量词,束,把。
25.①诗中的“兰”比喻,“野香”比喻;
②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
距离很近。
比喻春天的短暂。
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这是一首咏物诗。
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十五).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
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
(1分)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第二板块阅读
专题8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A1.⑴答案示例:
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评分:
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⑵答案示例:
构思一全诗
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
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
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
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
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
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评分:
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言:
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
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评分:
答对得2分,共2分。
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⑴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魄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⑵语言:
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写法:
①衬托。
人物的落魄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
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
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
③寓情于景。
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构思:
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3.⑴①姿致轻盈:
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
②形小色艳:
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
娇美。
评分:
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⑵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
流露出
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评分:
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
即可。
4.⑴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
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
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
评分:
特点1分,含义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⑵答案示例:
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②表达了诗人
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
评分:
共2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意思对即
可。
诗歌鉴赏B
(一)19.
(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1分)
解析
(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
能力和表达能力。
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
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二)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
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
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
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三)
9.⑴示例:
(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
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
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
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
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四)
15.答案:
听、听见、听到(1分)
解析:
根据语句的整体含义释义即可。
16.答案:
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共2分,每点1分)
解析:
“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
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片段。
17.答案:
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
(2分,每点1分)
示例:
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解析:
“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的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这种感情正是作者无力报国的抑郁之情的反映。
(五)、
一、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领悟。
梅花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
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渲染了一种寂寞的氛围。
“已是黄昏独自愁”描写的是苦闷而凄清的氛围。
【答案】寂寞、苦闷、凄清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写出“孤傲、隐忍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
【答案】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六)、
一、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赏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
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应在了解全诗感情的基础上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答案】示例:
“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中意境的描绘。
颈联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
在理解
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来描绘画面。
【答案】示例:
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七)、
三、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
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答案】白云堆深林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
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
,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答案】
(八)、
六、1.【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知识的积累及对诗中信息的梳理。
填写第一空时,应从字数句数方面来确定体裁。
第二空要求填写的季节可根据“卢橘花开枫叶衰”一句来判断。
【答案】绝句(或:
七言绝句)秋季(或:
深秋)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感悟。
“出门何处望京师”显示了报国之情,“不为愁人住少时”抒了了忧愁苦闷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
(意思对即可)
(九)、
七、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诗的尾联,意思是我被放逐外郡不能亲见皇帝欣喜的面容,但惊喜地看到草木忽然春意盎然,在欣喜的心情下,似乎大地回春,相比之下,D项的陈述有误。
【答案】D。
2.【解析】本题是对诗人思想情感体会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题,要联系时代背景作分析,从诗的后两句可以体会到,草木无情,尚知为捷报传来而“回春容”,何况有感情的人呢?
作者用感情移入法,借草木之喜写人之喜,把一片爱国忠君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答案】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十)、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第1题要求根据关键词语推断节日名称,按民间习俗,九月初九这一天,中国人都要登高望远、怀念亲人,所以,从两句中的行为动作可推断出节日是重阳节。
第2题要求回答诗词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答案】1.登高;望远;重阳。
2.“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
(十一)、
1.【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意境的描述。
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更好。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本事的前两句写景,所以描述画面时应抓住前两句描述即可。
【答案】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
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诗歌常用表现手法:
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此类题作答时应注意三点: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运用拟人和反衬。
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十二)、1.【解析】此题考查字词赏析能力。
根据提干提示,关注前两句,理解其大意;然后采用逐字比较排查的方法,抓住“柳外凉”三个字前面是“追”字可确定
(1)的答案。
(2)处,需要结合诗的意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角色体会诗人找到了心仪的纳凉之处,一边纳凉,一边观景的悠然、闲适、自在心境。
【答案】①追②(纳凉时)悠闲自在
2.【解析】此题考查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
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人笔下诗情画意的美,以及心境的悠然、惬意,再根据“风定池莲自在香”中“风”与“莲”的常用寓意,即可领悟诗人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
【答案】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十三)
25.①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②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人形象的把握。
第①题,熟读这首诗,第一句可知诗中诗人把兰比喻为君子,天下美传,把野草比喻成那些伪文人和诗人所不齿的那些人,不值五文钱。
第②题结合这首歌的内容可知,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态度。
(十四)、
一、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识记能力的考查。
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提示,马上就可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来,但要注意默写时不能有错字。
【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
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
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
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
(答到三点即可)
3.【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
解答这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句子中“翅湿”“泥香”等重点词,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切忌只作句子翻译。
【答案】示例:
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意近即可)
(十五)
7.
(1)只似当时初望时
(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
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
可见“望”者一往情深。
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
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
“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
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
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
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
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
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3)B.
考点:
本题是对古诗词理解和赏析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
(1)“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
(2)重点是指出“望”的三层不同意思。
(3)“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 诗歌鉴赏 中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诗歌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