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天气和气候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0277672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99.47KB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天气和气候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天气和气候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天气和气候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天气和气候选择题训练解析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选择题训练
1.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以下代表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2.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下列做法能够有效遏制雾霾天气的是( )
①实行私家车限号②禁止焚烧秸秆③改煤为电,集中供暖④出行佩戴防雾霾口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会让空气质量变差的是( )
A.骑自行车B.对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防尘覆盖
C.焚烧农作物桔杆D.使用清洁能源
4.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
A.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B.晴转阴,东南风3级
C.多云转晴,东南风3级D.晴转阵雨,西北风6级
6.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在湖南省发生的概率较小的是( )
A.
B.
C.
D.
7.如图中天气符号表示多云转阴的是( )
A.
B.
C.
D.
8.读德州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
B.最高气温是37℃,出现在周日中午12时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五气温日较差最大
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
表示南风四级
9.“气候”和“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10.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的是( )
A.海洋B.陆地C.云区D.平原
11.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B.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C.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
D.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12.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B.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
C.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D.该市很可能是拉萨
13.下列关于气温与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B.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C.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D.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14.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4时左右B.12时左右C.14时左右D.20时左右
16.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站好排。
体育老师说:
“通常这个时候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高的,同学们要注意防暑。
”体育老师说的“这个时候”最有可能的是( )
A.2点B.1点C.14点D.11点
17.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同纬度地带,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D.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1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分布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
C.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D.气温分布大致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19.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雾B.降雪C.冰雹D.降雨
20.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本校某月全部四次降水,统计出当月的降水量是( )
日期
2日~3日
6日~7日
25日~26日
30日
降水量
6mm
10mm
8mm
12mm
A.6mmB.9mmC.12mmD.36mm
21.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 )
A.AB.BC.CD.D
22.关于世界降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中纬度地区降水少B.大陆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降水多D.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23.读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
A.全年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炎热干燥
24.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夏季凉爽B.降水年际变化小
C.冬季寒冷D.雨热同期
25.关于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B.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
C.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D.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26.读图,分析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温和湿润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7.如图是地中海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D.全年炎热干燥
28.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29.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表植被D.海拔高
30.冬季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
31.“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3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33.读图(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虚线表示海岸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北半球的海洋B.乙地为北半球的海洋
C.甲地为南半球的陆地D.乙地为南半球的陆地
3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主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35.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 )
A.0.8℃B.0.6℃C.1.2℃D.6℃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选择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A表示的天气是雾,B表示的天气是霾,C表示的天气是冻雨,D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2.【分析】有利于保护空气,减少污染的做法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
【解答】解:
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可减少空气污染,故做法正确;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禁止焚烧秸秆做法正确;改煤为电,集中供暖,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做法正确。
结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分析】焚烧农作物桔杆会加剧空气污染,不利于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解答】解:
焚烧农作物桔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此做法错误。
故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此题理解解答即可。
4.【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解: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5.【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
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
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6.【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A表示的天气是阴,B表示的天气是雷雨,C表示的天气是多云,D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植被良好,不易发生沙尘天气。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7.【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A表示的天气是多云转阴,B表示的天气是晴转小雨,C表示的天气是多云转大雨,D表示的天气是晴转雾。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8.【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A正确;
最高气温是37℃,出现在周日约14时,B错误;
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日气温日较差最大(37﹣23=14℃),C错误;
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南风四级的符号是
,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9.【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解:
据各诗句的意思可得:
ACD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冷热变化,属于天气;B描述的云南的多年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者的区别,理解解答即可。
10.【分析】在卫星云图上有白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不同含义:
白色代表云雨区,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
【解答】解: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
故选:
B。
【点评】基础性题目,在于考查卫星云图的基本含义。
11.【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解答】解:
图中所示气温向南降低,该图所示的是南半球气温分布图,故A错误;
图中等温线反映出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故B错误;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乙气温高于甲气温,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即7月,故C错误;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乙气温高于甲气温,此时该地区是夏季,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读图解答即可。
12.【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周一气温日较差最大(37﹣25=12℃),A正确;
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约14时,B错误;
未来七天以雨天为主(周三雷雨,周五中雨,周六大雨),C错误;
该市不可能是拉萨,因为拉萨海拔高,气温低,一年中气温都没有这么高,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13.【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解答】解: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A正确;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测量四次,然后求四次测量气温值的平均值,B错误;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C正确;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和降水的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14.【分析】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解答】解: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说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风到达不了内西北陆,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变化快的特点。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5.【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解:
读图可知,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C叙述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牢记即可。
16.【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解: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牢记即可。
17.【分析】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解答】解: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盆地气温高;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
①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
A。
【点评】考查气温和降水的规律,要理解记忆。
18.【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解答】解:
读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故A正确,D错误。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故B错误。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故C错误。
根据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
19.【分析】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统称为降水,它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解答】解:
降水的主要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降雨,能占到降水的80%以上。
故选项ABC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主要形式,牢记即可。
20.【分析】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解答】解:
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题干中当月降水量=6mm+10mm+8mm+12mm=36mm。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月降水量的计算,要理解记忆。
21.【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解:
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22.【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解: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牢记即可。
23.【分析】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
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24.【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
哈尔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武汉、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城市的气候共同点是雨热同期。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25.【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
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
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
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解答】解: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
①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
C。
【点评】考查世界的降水规律,要理解记忆。
26.【分析】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
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27.【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解:
依据图中的气候资料来看,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少雨,在地中海地区此气候最典型。
故选:
C。
【点评】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分析,认真读图分析解答。
28.【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
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A错误。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所以同一纬度,一般高山、高原地区气温低,平原、盆地地区气温高;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故B正确。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C、D都错误。
根据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29.【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解: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了青藏高原、大小兴安岭和天山之外南北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随之下降,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可见青藏高原成为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地势高)。
故选:
D。
【点评】考查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30.【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
所以我国冬季(1月)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故选:
B。
【点评】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要理解记忆。
31.【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天气和气候 选择题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七 年级 地理 上册 天气 气候 选择题 训练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