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docx
- 文档编号:30269381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3.67KB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docx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
(一)》、《植物的叶
(二)》、《植物的茎》五个课题组成,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
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
本单元在整套教科书的总体编排上还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殖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也有紧密联系。
《植物的身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感受植物的多样***;后面几课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课时安排:
5课时
8、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
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
课件、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
《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
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
2.展示学生作品:
问:
你画的是什么植物?
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
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
8、植物的身体
二、学习新课
1.研究植物的组成
⑴讲述: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
(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
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
指出:
你们可以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
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
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
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
⑶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
(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
问:
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
(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
⑷谈话:
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
(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
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5)小结: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板书: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6)问:
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
你有办法来解决这道题吗?
请你快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
(学生继续分组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
学生汇报答案。
讲述:
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三、总结评论
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9、植物的根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及相关的工具(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师: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
有什么发现?
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自己的发现。
(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尽可能的都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引导)
二、设置疑问,大胆猜测
师:
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
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
植物的根。
教师随机板书。
师出示在课文《高梁情》里也看过对高梁根的描述:
高梁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梁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
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
师:
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板书: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师:
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
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活动一:
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
师:
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
(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
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拔。
)
师:
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小组找代表汇报。
师:
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起来?
(不封起来,筒内的水会蒸发,水也会减少。
)
教师适当点播:
1、可用橡皮泥封起来。
2、也可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植物,另一个量筒里不放植物,让它们的水面相平,然后看看一段时间后水面是不是相平。
3、也可把这棵植物放在量筒里,倒进一些水并在水面处作一记号,然后又滴上一层植物油,最后用棉花把植物固定住,再来观察水面的情况。
)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水位的变化,那就先把你们的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
生把实验装置放在室内向阳处。
(也可以放在室外,视情况而定。
)
活动二:
引导学生观察根
师:
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现在,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再来更细致的观察一些植物的根,看谁还能发现根的其他秘密。
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提示学生作好观察记录。
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
(教师巡回指导)
(准备的植物有:
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多种。
培养皿里有:
绿豆或豌豆的幼根。
工具有:
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
汇报观察结果
(发现不同植物的根形状不一样,但数量都很多。
有的根还特别嫩,小根尖端有白色的绒毛。
)
师:
刚才同学们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几种植物的根,发现它们的根都很多,事实上,植物的根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挖取植物时,把很多小根都留在了土壤里,那么,一棵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呢?
投影资料卡,师进行简介。
师:
这么多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呢?
1、可以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地上。
2、植物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3、就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养分……
师:
根到底能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呢?
(生想起刚才的实验)去看看你们的实验吧!
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水位下降了一点儿,说明根确实能吸收水分。
师进一步讲解:
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师并板书:
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师:
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植物的根对植物体来说作用可真不小!
四、自由活动
师:
植物的根还有其他用途吗?
(投影:
几种植物的根:
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人参等)
谁能根据图中植物的根,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1、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都能吃。
2、人参可以做药材。
3、地瓜能做淀粉。
4、甜菜能加工糖。
……)
师:
这节课你的收获多不多呢?
(在课本“我的收获”栏里标出)
五、拓展活动
师:
各小组把刚才根吸收水的实验装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能发现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
生将装置放在一起观察,发现水位下降的幅度不同。
师:
水位下降幅度不同,说明什么?
(1、说明根吸收水的多少不同。
2、说明不密封的量筒里的水也在蒸发。
)
师:
根吸收水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课下同学们继续研究。
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10、植物的叶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教学准备:
1、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分组实验材料:
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了解了根的作用。
那么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板书:
植物的叶
(一)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
(1)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
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
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③提问:
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2)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
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
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
(3)启发学生思考:
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学生讨论回答:
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
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
②讲述:
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
下面,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
蚕豆叶面是什么样的?
叶面上有什么?
③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
④出示“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挂图或幻灯片。
⑤讲述:
在叶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两边是两个半月形的。
这些小孔叫做“气孔”。
⑥观察:
对照挂图上气孔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再观察、辨认。
(5)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含义。
讲解:
通过推想,我们认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
在植物体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
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
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
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腾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板书:
叶有蒸腾作用)
2.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1)讨论:
“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2)出示叶的蒸腾作用示意挂图或投影片,启发学生对照图思考。
(3)学生讨论回答。
(4)教师讲解。
叶蒸腾水分具有以下作用:
①由于蒸发要吸热,就像人出汗可以凉快一些,调节体温一样,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不被晒焦。
②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
这样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
③可以使空气湿润。
三、应用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叶的蒸腾作用示意图”,自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四、拓展研究
选择下面问题中的1—2个问题,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1、叶的蒸腾作用与光照时间长短是否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2、叶的蒸腾作用与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3、叶的蒸腾快慢与根吸收水多少是否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11、植物的叶
(二)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
2、指导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投影片或挂图:
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
2、实验器材:
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浓度为70%一75%)、绿叶、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叶的其它作用。
师板书:
11、植物的叶
(二)
二、学习新课
1、了解赫尔蒙实验
①提问:
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也需要养料吗?
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讨论、汇报:
③讲述:
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
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是这样认识的。
这种认识对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赫尔蒙曾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我们称为“赫尔蒙实验”。
④阅读并思考:
赫尔蒙想通过实验证明什么?
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桶里?
为什么只浇雨水?
实验结果怎样?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⑤汇报。
⑥小结:
赫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
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
2、指导学生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
(1)认识叶片中含有叶绿素。
①出示投影片叶挂图:
叶的内部构造。
②讲述:
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吁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
③分组实验:
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
观察:
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
实验说明了什么?
④汇报。
⑤讲述:
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了解叶的光合作用。
①讲述:
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
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
②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或看教材中的插图)。
③讲述:
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
师板书:
叶的光合作用
3、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1)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外。
还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①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
②人与动物都要呼吸,吸进什么气?
呼出什么气?
③人和动物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人呼吸要的氧气又是从哪里来的?
假如没有绿色植物,人和动物会怎样?
(2)小结:
世界上只有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食物),动物和人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绿色植物制造的食物生活。
同时,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的含量才能保持平衡.供人和动物呼吸所用。
可见,人和动物得以生存,离不开植物,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应保护绿色植物,保护大自然。
三、应用实践
1、讲述: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叶的光合作用。
2、提问:
①什么是叶的光合作用?
⑧所有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为什么?
②假如自然界只有动物而没有被物,动物能生存吗?
为什么?
四、拓展研究
调查了解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12、植物的茎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茎运输水分的作用;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
活动准备:
1、提前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2、准备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镜、刀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探
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植物的茎。
师随机板书
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讨论:
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
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
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如果茎确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养料走的一条道路还是两条路?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
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茎可能具有运输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将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
另一种管子将叶制造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二、验证我们的猜想
谈话:
如果自来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那么切断植物的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在这颗植物上选择一嫩枝,剪下。
观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
讨论:
嫩枝截面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茎推放在红水中,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
为会么叶子变红?
讨论:
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把浸泡过的茎、横切、纵切、观察。
提问:
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了什么?
在茎的纵切面上又看到什么?
说明茎内有什么?
茎有什么作用?
小结:
以上实验说明茎确实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在茎的内部确实有运输水分的管子。
三、根据自己的研究,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自由活动:
叶制造的养料是通过什么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
运输养料的细管子在什么部位?
教师出示资料卡,引导学生认识筛管,使学生知道茎里还有一条运输养料的管子,它在导管的外面。
教师小结并板书:
在植物体内,茎担负运输作用。
在茎内有两种管子。
一种管子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的叶制造的养料。
四、实践应用
在两棵小树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捡钢丝的树皮上方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植物的营养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如果破坏了树皮,叶子制造的养料向下运输的通道就被切断了,养料通不过去便积存在破坏的树皮处,形成瘤状物。
)
有的小朋友爱剥小树皮,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五、拓展活动
用塑料袋罩住一株盆栽植物的茎叶,扎紧袋口,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三 单元 植物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