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模拟试题精编十七.docx
- 文档编号:30268227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09.34KB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模拟试题精编十七.docx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模拟试题精编十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模拟试题精编十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模拟试题精编十七
模拟试题精编(十七)
(考试用时:
45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
该物质是( )
A.熟石灰 B.草木灰
C.明矾 D.漂白粉
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Fe(NO3)2试样已变质
B
向甲苯中滴加少量酸性髙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苯发生了氧化反应
C
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pH:
Na2SiO3>Na2CO3
非金属性:
Si>C
D
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出现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CO2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B.46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1mol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C-O键的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产22.4L四氯化碳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4NA
10.元素X、Y、Z、W、Q、M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是目前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Q
M
A.对应氢化物的沸点Y>Q是因为Y的非金属性比Q强
B.XM4的比例模型为
其二氢取代物有两种
C.W的氧化物,常温下可以和Z、M的氢化物反应
D.Z的单质能将Y的单质从他的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1.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例如桂皮含肉桂醛(
),杏仁含苯甲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肉桂醛和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B.肉桂醛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
D.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12.“银针验毒”在我国有上千年历史,银针主要用于检验是否有含硫元素的有毒物质。
其反应原理之一为:
Ag+2H2S+O2→Ag2S+H2O。
当银针变色后,将其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复原。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银针变黑时,所检验的物质有毒
B.银针验毒时,Ag被氧化
C.上述验毒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银针复原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3Ag2S+2Al===6Ag+Al2S3
13.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的几种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溶质
pH
NaF
7.5
Na2CO3
11.6
NaClO
9.7
NaHCO3
8.3
A.同温度同浓度下,酸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F>H2CO3>HClO
B.水解方程式:
F-+H2O
HF+OH-的平衡常数为1×10-13
C.将CO2通入0.1mol/L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
2c(CO
)+c(HCO
)=0.1mol/L
D.等物质的量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HF)>c(Na+)>c(F-)>c(H+)>c(OH-)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14分)某研究小组探究在加热条件下FeSO4分解的气体产物及相关性质。
已知:
SO2的沸点为-10℃、SO3的沸点为44.8℃。
Ⅰ.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分解FeSO4生成的气态产物。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a→________。
(3)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则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将稀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滴入品红水溶液中。
观察到前者溶液颜色变浅,但未能完全褪色,后者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实验2:
在滴有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通入SO2。
观察到前者溶液逐渐褪色,后者溶液很快褪色。
实验3:
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
(1)由实验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________性。
(2)由实验2、3可推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若将SO2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试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溶有Na2SO3的品红水溶液,发现不能恢复红色,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3分)利用化学原理对废气、废水进行脱硝、脱碳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对构建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
Ⅰ.脱硝:
(1)H2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
已知:
N2(g)+2O2(g)===2NO2(g) ΔH=+133kJ·mol-1
H2O(g)===H2O(l) ΔH=-44kJ·mol-1
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在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H3催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4NH3(g)+6NO(g)
5N2(g)+6H2O(l) ΔH<0
相同条件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选用不同催化剂,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计算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NO)=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
Ea(A)>Ea(B)>Ea(C)
B.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D.若反应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当K值不变时,说明已达到平衡
(3)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现代化氨氮去除技术。
下图为MFC碳氮联合同时去除的氮转化系统原理示意图。
①已知A、B两极生成C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解释去除NH
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脱碳:
(4)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可消除CO污染。
常温下,将amol·L-1醋酸与b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8.(16分)碳酸锰(MnCO3)是制造电信器材的软磁铁氧体,也用作脱硫的催化剂,瓷釉、涂料和清漆的颜料。
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Fe2O3、CaCO3、CuO等杂质)制取碳酸锰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还原焙烧主反应为2MnO2+C
2MnO+CO2↑。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pH
1.5
6.5
4.2
8.3
沉淀完全pH
3.7
9.7
7.4
9.8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步骤A,需要用到的仪器为________,步骤B中若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硫酸(密度ρ=1.26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步骤C中得到的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_,步骤D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步骤E中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G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Mn2+沉淀完全时测得溶液中CO
的浓度为2.2×10-6mol/L,则Ksp(MnCO3)=________。
(5)实验室可以用Na2S2O8溶液来检验Mn2+是否完全发生反应,原理为:
Mn2++S2O
+H2O―→H++SO
+MnO
,
①请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认Mn2+离子已经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考生在第35、36两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15分)【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
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
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写出D元素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________。
(2)D可形成化合物D(NO3)3。
D(NO3)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
NO
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3)已知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两种。
这两种化合物中________(填化学式)为非极性分子。
另一种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
(4)由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
如下图所示为A、C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
晶胞中距离一个A+最近的C-有________个,这些C-围成的图形是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A+的离子半径为________cm(用含NA与ρ的式子表达)。
36.(15分)【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丁苯酞(
)是国际上首个作用于急性缺血性脑猝中多个病理环节的创新药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丁苯酞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H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I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试剂,条件为________,反应②的类型是________。
(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M(C8H7OBr)含有和C相同的官能团,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M的结构简式:
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醇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制备CH3CH2COOCH2CH3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十七)
7.解析:
选C。
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明矾中铝离子水解,Al3++3H2O
Al(OH)3+3H+,产生氢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所以纸质会变脆,破损,故选C。
8.解析:
选B。
A.加水溶液后加稀硫酸酸化,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检验是否变质,故A错误;B.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C.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Na2SiO3>Na2CO3,则酸性:
H2SiO3<H2CO3,则非金属性Si<C,故C错误;D.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的白色沉淀可能为亚硫酸钙,所以该气体可能为SO2,不一定是CO2,故D错误。
9.解析:
选B。
A.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mol,故A错误;B.N2O4看作是NO2,因此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6×3/46mol=3mol,故B正确;C.如果是乙醇,即结构简式为CH3CH2OH,含有C—O键物质的量为1mol,如果是醚,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含有C—O键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C错误;D.四氯化碳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因此不能用22.4L·mol-1,故D错误。
10.解析:
选D。
其中Z元素是目前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为F元素,根据元素X、Y、Z、W、Q、M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则X为C元素、Y为O元素、W为Si元素、Q为S元素、M为Cl元素。
A.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不是因为O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A错误;B.四氯化碳是正四面体结构,二氢取代物只有一种,故B错误;C.常温下二氧化硅不能和氯化氢反应,故C错误;D.氟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故D正确。
11.解析:
选A。
A.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甲醛中不含碳碳双键,因此两者不互为同系物,故A说法错误;B.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醛基能发生加聚反应,故B说法正确;C.两者含氧官能团是醛基,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C说法正确;D.苯环空间构型为平面正六边形,醛基中碳原子是sp2杂化,属于平面结构,因此苯甲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说法正确。
12.解析:
选D。
A.当银针变黑时,说明Ag氧化为Ag2S,则说明所检验的物质有毒,故A正确;B.银针验毒时,Ag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B正确;C.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氧化产物为Ag2S,还原产物为H2O,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正确;D.将其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复原,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正极为Ag2S,负极为Al,总反应式为3Ag2S+2Al+6H2O===6Ag+Al(OH)3↓+3H2S↑,故D错误。
13.解析:
选A。
A.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强碱弱酸盐的碱性越大,说明弱酸根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的酸越弱,则酸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3>HClO,故A正确;B.常温下0.1mol/NaF的pH=7.5,水解方程式:
F-+H2O
HF+OH-的平衡常数K=
=
=1×10-12,故B错误;C.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
)+c(OH-)+2c(CO
),溶液呈中性,则c(H+)=c(OH-),所以c(Na+)=c(HCO
)+2c(CO
)=0.2mol/L,故C错误;D.等物质的量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HF的电离大于F-的水解,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c(Na+)>c(HF)>c(H+)>c(OH-),故D错误。
26.解析:
Ⅰ.
(1)验证分解FeSO4生成的气态产物,气体制备或检验气体的产生实验,在实验前必须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
(2)先将高温分解气体通过丙装置的冷却收集得三氧化硫,再通过丁的品红水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最后用乙装置吸收尾气,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a→d→e→f→g→b→c;(3)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则产物有三氧化硫;装置丁中溶液变无色,则产物中有二氧化硫,则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Fe2O3+SO2↑+SO3↑;Ⅱ.
(1)加入稀盐酸时品红颜色变浅,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颜色几乎不变,说明酸对品红溶液影响大,则由实验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碱性;
(2)实验2:
SO2通入盐酸中不反应,以亚硫酸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溶液中电离出的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都很小,品红水溶液逐渐褪色;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较大,品红水溶液很快褪色;可能是由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引起;实验3:
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
进一步说明是由亚硫酸根离子引起的褪色而不是亚硫酸氢根离子;即SO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是亚硫酸根离子,若将SO2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溶液中不存在亚硫酸根离子,则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不褪色;(4)加热溶有Na2SO3的品红水溶液,Na2SO3溶液中的c(SO
)大,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但仍无法除尽,不能使品红水溶液恢复红色。
答案:
Ⅰ.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d→e→f→g→b→c
(3)2FeSO4
Fe2O3+SO2↑+SO3↑
Ⅱ.
(1)碱
(2)SO
(3)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不褪色
(4)Na2SO3溶液中的c(SO
)大,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但仍无法除尽
27.解析:
Ⅰ.
(1)由已知得:
①N2(g)+2O2(g)===2NO2(g) ΔH1=+133kJ·mol-1
②H2O(g)===H2O(l) ΔH2=-44kJ·mol-1
③H2(g)+
O2(g)===H2O(l) ΔH3=-285.8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4-①-②×4得反应:
4H2(g)+2NO2(g)===N2(g)+4H2O(g) ΔH=4ΔH3―ΔH1―4ΔH2=-1100.2kJ·mol-1;
(2)①结合反应4NH3(g)+6NO(g)5N2(g)+6H2O(l),根据图中信息可计算v(NO)=
v(N2)=
=0.375mol·L-1·min-1
②A.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越难进行,单位时间内产生氮气的量越少,故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
Ea(C)>Ea(B)>Ea(A),选项A错误;B.增大压强,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有效碰撞的机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选项B错误;C.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选项C正确;D.若反应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当K值不变时,说明各反应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了,反应已达到平衡,选项D正确。
(3)①图示分析可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氢离子移向B电极,说明A为原电池的负极,B为原电池的正极,硝酸根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CH3COO-在原电池负极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氧化反应,环境为酸性介质,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COO--8e-+2H2O===2CO2↑+7H+;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
+12H++10e-===N2↑+6H2O;若产生5molCO2转移电子数为20mol,则产生的氮气为2mol符合题给信息,故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②NH
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硝酸根离子:
NH
+2O2===NO
+2H++H2O,硝酸根离子在MFC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
2NO
+12H++10e-===N2↑+6H2O,从而除去NH
离子。
Ⅱ.(4)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c(Ba2+)+c(H+)===c(CH3COO-)+c(OH-),因此根据2c(Ba2+)===c(CH3COO-)可知,溶液中c(H+)===c(OH-)。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2c(Ba2+)=c(CH3COO-)=bmol/L,因此溶液中醋酸分子的浓度是0.5amol/L-bmol/L,则醋酸溶液的电离常数Ka=
=
=
×10-7mol/L。
答案:
Ⅰ.
(1)4H2(g)+2NO2(g)===N2(g)+4H2O(g) ΔH=-1100.2kJ·mol-1
(2)①0.375mol·L-1·min-1 ②CD
(3)①CH3COO--8e-+2H2O===2CO2↑+7H+
②NH
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
,NO
在MFC电池正极转化为N2
Ⅱ.(4)2b/(a-2b)×10-7mol/L
28.解析:
(1)固体焙烧应在坩埚中进行;步骤B中若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硫酸(密度ρ=1.26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4.5mol/L;
(2)步骤C中得到的滤渣是不溶于水的Cu和微溶的CaSO4,步骤D中加入MnO2氧化溶液中的Fe2+,其中Mn从+4价降为+2价,Fe从+2价升高为+3价,Fe2+是还原剂,根据电子守恒,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由图表可知为了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而不影响Mn2+,步骤E中调节pH的范围为大于3.7小于8.3;(4)在含有Mn2+的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生成MnCO3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
===MnCO3↓+CO2↑+H2O,若Mn2+沉淀完全时其浓度为1×10-5mol/L,溶液中CO
的浓度为2.2×10-6mol/L,则Ksp(MnCO3)=(1×10-5mol/L)×(2.2×10-6mol/L)=2.2×10-11mol2/L2;(5)实验室可以用Na2S2O8溶液来检验Mn2+是否完全发生反应,原理为:
Mn2++S2O
+H2O―→H++SO
+MnO
,①Mn2++S2O
+H2O―→H++SO
+MnO
中Mn从+2价升高为+7价,S从+7价降为+6价,根据电子守恒,Mn2+前系数为2,S2O
前系数为5,再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2++5S2O
+8H2O===16H++10SO
+2MnO
;②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滴入Na2S2O8溶液,溶液不变为紫色,可确认Mn2+离子已经完全反应。
答案:
(1)坩埚 4.5mol/L
(2)CaSO4和Cu 2∶1
(3)大于3.7小于8.3 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而不影响Mn2+
(4)Mn2++2HCO
===MnCO3↓+CO2↑+H2O
2.2×10-11
(5)2Mn2++5S2O
+8H2O===16H++10SO
+2MnO
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滴入Na2S2O8溶液,溶液不变为紫色
35.解析:
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为Na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B为P元素。
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D为Cr元素;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为第ⅦA族元素,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模拟 试题 精编 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