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30267886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99KB
第3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
《第3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作者:
徐乾坤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3375更新时间:
2010-9-7
学科:
科学课题:
地球的运动课型:
新授教师:
徐乾坤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
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3、通过绘图训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激发对科学和个人内在美的追求志向。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关注的重点由宇宙空间转到了地球本身,主要介绍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长久的热点之一。
教材首先从研究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规律入手,然后有选择地介绍了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典型地理意义:
时差和季节变化。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如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与变化规律、太阳高度变化、四季的更替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副科”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
如何唤起他们的记忆和激发兴趣,是高一地理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节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
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是本章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发展,切实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方时的计算。
4、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6、昼夜长短的变化。
7、季节更替。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红线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
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等。
[教学方法]
解决重点:
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讨论,确定结论。
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结论。
研究创新:
教师设疑,学生分组研讨,解决问题。
[课时建议]
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
(板书)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第1课时
环节一
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
环节三
课堂评价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自传运动规律
1.自传方向
2.自传周期
3.自传速度
(二)地球公转运动规律
1.公转方向
2.公转周期
3.公转速度展示两则案例:
案例1:
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就可以得到一幅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的照片。
为什么照片上的恒星会呈现出这样的运动轨迹?
案例2: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
“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
”爸爸笑着说:
“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
”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
为什么?
(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的爸爸的年龄吗?
理由是什么?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
(活动探究)
教师:
将全班同学每4人分为一个小组,两人转动地球仪,两人把观察到的相关结果画在示意图上。
学生:
学生轮流转动地球仪,认真观察探讨,并把结果通过绘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周期
(1)一个恒星日
(2)23小时56分4秒
•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学生质疑、提问)
学生:
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
教师:
利用多媒体动画启发、点拨、讲解。
2、地球的公转
(活动探究)
教师:
任意挑选若干名学生上台表演,参与教学活动。
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和启发。
学生:
上台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纠错,逐渐掌握自转与公转过程中地球的运动状态特征。
学生自主总结: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周期
(1)一个恒星年
(2)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
(1)角速度——平均为1°/每天
(2)线速度——平均30千米/每时
(3)近日点速度快于远日点。
评价方案:
课后完成第15页活动2、3
(2)。
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导入新课。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在归纳总结中使师生共同提高。
第2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
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一、地球的自转与时差
1.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自传
(2)交替周期:
一个太阳日
2.地方时形成
3.区时、时区及区时的计算
4.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北京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
明明:
姑姑,晚上好!
姑姑:
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越时间的差异呢?
二、地球自转与时差
昼夜交替
(方案1:
动手演示)
(方案2:
用多媒体辅助演示)
教师: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共同完成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
首先观察地球仪,找到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上面立一根牙签,用橡皮泥粘住。
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明暗关系。
然后转动地球仪,使牙签处被手电筒照亮,继续观察明暗关系。
接着找到明暗半球的分界线(即晨昏线),观察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及移动方向。
教师讲解、点拨:
1、晨(昏)线的判断。
2、晨昏线与入射光线垂直。
3、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即晨昏线是大圆)。
4、昼弧与夜弧概念。
延伸拓展:
1、昼夜交替一定是自转产生的吗?
通过设疑质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2、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这部分可根据课时和具体条件灵活安排。
地方时
(演示观察)(方案2:
播放视频)
教师:
伴随着昼夜交替,地球上位于同一纬度且处于夜半球(非极夜)的两个地点A、B哪个先看到日出?
学生:
每组在地球仪上相应位置贴上A、B两字母,用手电照射,转动地球仪观测并回答。
相对偏东的地点比相对偏西的地点先看到太阳。
教师讲解:
地方时的计算公式和相关规律:
(1)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
(3)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4)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
说明:
东(+)西(-)
例题:
已知淮南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12分24秒,求淮南的经度。
(116.9ºE)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
(读图思考)
学生:
结合课本第17页图1.21和读图思考讨论。
教师:
讲清基本概念如时区和区时,区时与地方时,讲授区时的计算方法。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说明:
当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反之用“-”。
4、国际日期变更线
(承转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时区的划分和计算方法。
现在请大家思考:
教师提问:
当中时区是正午12点时,问东12区和西12区各是几点?
[指时区图]
学生回答:
东12区是24点,西12区是0点。
教师提问:
对。
如果中时区是9点呢,那么东、西12区各是几点?
[指时区图]
学生回答:
东12区是21点,西12区是前一天的21点。
教师提问:
好。
如果中时区是15点,东、西12区各是几点?
学生回答:
东12区是次日3点,西12区是当天3点。
教师提问:
很好,通过以上计算,我们知道东、西12区虽然紧相邻,但在区时计算上的特点是……
学生回答:
钟点相同,日期差1天。
教师提问:
对,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转动地球仪],如果转动地球仪让大家数一数转动了多少圈,也就是过了多少天,是否容易数?
学生回答:
不容易数。
教师演示、启发:
[拿出另一个做了日界线标志的地球仪]现在看这个中间粘了一条红线的地球仪,再去数转动了多少圈,是否就好数了?
大家看红线对着你,[转动地球仪]看,过了一圈了,又过一圈了,这就是说已过两天了。
为什么粘了这条红线就容易数了呢?
学生回答:
因为有了标志,作为一圈的起点和终点。
教师提问:
对,我们为了计算日期也应该在地球上确定一个人为的标志,作为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随着地球自转,自然地运行到24点进入新的一天,24点就是新的一天的0点,但全球还需要有一个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起点。
这就好比让大家排成一圈报数一样,必须有个排头才能开始报数。
排头与排尾之间有个界线,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也有个界线,我们叫作日界线。
我们了解了日界线的由来,就是新旧日期的分界,或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但是把它划在哪里最合适呢?
学生回答:
划在180°经线上,因为东、西12区相差一天。
评价方案:
第18页活动1、2。
提出设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
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互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使学生认识清楚国际日界线意义。
通过演示实验,老师的启发,使学生突破国际日界线这个难点。
第3课时
环节一
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
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1、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演示观察)
教师:
注意结合前面学生活动,运用多功能晨昏仪(或播放视频)演示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在确定直射范围和极昼极夜范围方面的意义。
学生:
观察、思考。
教师总结:
“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3,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播放视频)(方案2:
也可用多功能晨昏仪演示)
教师引导总结:
•夏半年: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冬半年: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学生:
读图思考完成有关昼夜长短部分的问题。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方案2:
用多功能晨昏仪演示)
教师讲解: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用示意图表达)
教师总结: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
(小结式过渡)
4、四季的形成
练习:
在下图中画出A.B.C.D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
学生回答:
略。
提问:
阅读教材P21页最后两段及P22阅读部分,回答:
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学生回答:
略
讲解:
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
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
时间上有先有后。
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春季:
3、4、5月
夏季:
6、7、8月
北温带国家秋季:
9、10、11月
冬季:
12、1、2月
[评价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方式的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由于课程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应范围不同,因此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地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
本节的评价建议如下:
1、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在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演示观察等活动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
评价时重点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布置实地观测、探究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作业。
例如日影的探究,测量学校所在地经度,简易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等。
使学生明白黄赤交角的存在是产生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基础。
为学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做好准备。
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说明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综合表现,通过练习可以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第4课时
复习课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探究学习
环节三课堂评价
一、复习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复习目的]
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规律,特点和地理意义。
2、熟练的运用地球运动的规律地理意义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最重要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
[复习难点]
(1)恒星日与太阳日。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太阳高度的计算。
(4)利用地运动知识解决实问题。
[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式教学法。
[例一]读恒星日与太阳日图1,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图中A.B两线段中:
表示恒星日,表示太阳日。
(2)恒星日比太阳日(长或短),原因是 。
(3)地球自转的真正期是 ,时间为 。
答案:
(1)B C
(2) 短 恒星日比太阳日少转59′。
(3)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说明]
(1)恒星日:
真正周期,自转360o,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科学研究用。
(2)太阳日:
自转360o59′,所需时间24小时,生活中应用。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
恒星日<太阳日。
(2)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
恒星日>太阳日。
(3)恒星日大小不变。
[例二]读图2,完成1-2题的要求(阴影为夜半球)
1.图中的M地时间是
A.3月21日12时B.3月21日8时
C.9月23日6时D.9月23日中午13时
答案A
[点拨]从图中信息可知,晨线与子午线重合,因此一定是二分日,然后就容易判断了。
M点所在子午线比晨线早6小时,即为12点,所以应选A项。
2.图中表示时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东北山区的河流有春汛B.我国的植树节马上就到来
C.M点的昼长夜短D.此时太阳直射点是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过渡
答案B
[点拨]我国植树节为3月12日,图中表示的时间为北半球春分日,即3月21日。
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大约在4月份左右。
图2图3
[例三]图3是6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读图并回答:
①这一天太阳直射 线。
②在图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的位置。
③图中有一处的画法有错误,请改正。
④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
[点拨]这道题目是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第一次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即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热带的范围是46°5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寒带的范围是90°-23°26′=66°34′,北温带的范围是66°34′-23°26′=43°8′。
假设黄赤交角减小到23°,热带的范围是46°,寒带的范围是90°-23°=67°,北温带的范围是67°-23°=44°,即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答案]①北回归线 ②黄道面的画法通过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与赤道的交点。
③正确的画法将北极圈向南移动与晨昏线相交。
④热带的范围缩小;寒带的范围也缩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例四]读中心点为地北极的图4,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题:
1.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进入雨季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图4,若图4
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
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A.6日8时B.7日8时C.6日20时D.7日20时
[点拨]此题重点检查考生在理解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之后,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逻辑推理和判断。
该题是一道一图两设问题,第一和第二设问中都提示中心点为北极,根据平时复习,学生可以确定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设问中已说明阴影部分为黑夜,因此可确定阴影和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进而判断甲地时间为晨线所在经线时间相差3小时,则甲地时间为9时,第①题正确选项是B。
图中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能在春秋二分,由此判断图中所给时间为春分或秋分,故第②题正确选项A。
第二设问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
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图180o的经线和时间为0时的经线,即甲地的时间为3时,北京时间和0o经线的时间相差8小时则时间为7日8时。
[例五]读图5(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
先判定经线的经度)
图5图6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 月 日。
3.A地地方时应在 时 分至 时 分之间
[点拨]此图右边第一条经线7月1日12时(因为每天太阳
直射的一条经线为地方时12时)。
此时北京(东经120o)为
7月1日20时,正午12时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东经120o-
(20时-15时)×15o),西线20o以东至东经160o为东半球,
A点应标在右边第一条经线(0o)与第二条经线之间(西经
30o)之间。
本初子午线此时是12时,西经20o与本初子午线相差20o,经度相差1o,时间相差4分钟计算,相隔20o相差80分钟,所以A点的地方时在10时40分与12时之间。
[答案]
(1)A点正确位置应在图中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如图6
(2)7,1
(3)10,40,12,0
[随课练习](备注:
此部分可以根
据学生实际灵活安排)
读图7回答1-2题
1.A点位于
A.北极点的西南方向
B.南极点的东北方向
C.北京的东南方向图7
D.中山站(科考站69°22′24″S,76°22′40″E)的西北方向
2.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下游出现凌汛
B.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行驶的船只正好顺水
C.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长江中正游平原农田中,油菜生长良好
3.图8为北京时间早晨6点的全球昼夜半球图,图8
分析回答:
(1)这天是 月 日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点,A点当日的
昼长是 时。
(3)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的是 点。
(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日点附近,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风和 气团,北印度洋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5)图中C点位于B点的 方向,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读太阳光照图9(阴影部分为夜半球,A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以下要求:
(1)该图表现出完整的 (洲或洋)范围,这里蕴藏丰富的
资源。
(2)此时地球上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3)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是 方向流向。
(4)在图上画出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与过去的一天的两条分界线,图9
并标注出经度。
(5)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 (略大于、略小于、等于)
过去的一天的.范围。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判断,A点位于南极圈附近,在北京南。
A点又在东经130o到东经160oE之间,因此可准确判断A点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2、A
3.
(1)6月22日 夏至日
(2)4点 16时
(3)B B(4)远日点 东南季风 热带海洋气团
(5)西南 60o34′
4.
(1)南级洲 煤炭
(2)北极圈以北地区(3)逆时针
(4)图略,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为当日12点,A点所在经线为180o,即日界线,另外可知0o经线此时为零点,因此新的一天与过去一天的分界线即为0o经线和通过A点的180o经线。
(5)等于
通过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节内容。
应用精讲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加强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素质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教
学
反
思本节内容我计划使用四个课时,内容较多,难度较大。
而且由于内容涉及很多数学的立体几何知识,但在讲解此部分知识同时数学并没有讲到立体几何部分,因此更增加了难度,基于以上原因,如何把新课改的思想更好的运用到本节课中,将成为完成好此节课的关键。
事实证明,把新课改的思想充分的运用到此节课当中是正确的,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这节内容的每一课时的难点都较多,如:
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公转的轨道,昼半球和夜半球,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等。
突破这些难点的办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课件和教具。
一边讲课本内容,一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
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升起,从西边落下,配上音乐“东方红、太阳升……”学生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好像太阳绕地球旋转,教师抓住这个司空见惯但又极易造成错觉的问题进行后面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在讲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地球 运动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