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正式版.docx
- 文档编号:30252129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29KB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正式版.docx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正式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正式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编制者:
张斌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总结文言知识,归纳实词“寻、萃”等和虚词“为、其”等意义用法。
2、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3、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4、通过阅读文与可的的几个事件,把握文与可形象。
【学习重点】
归纳掌握寻萃为等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学习难点】
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知识链接】
1、文与可(1018~1079),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
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
著名画家、诗人。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
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享年61岁。
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2、东坡居士曾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3、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夯基固本,质疑发难
一、基础落实: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畴昔()缣素()
笔砚()飞鹘()
以书遗余() 蹑足()
喷饭()轮扁()
寒梢()斫轮()
筼筜()箨龙()
2、翻译课文,圈点批注疑难问题。
3、整体感知文本。
二、文本自主探究
1、题解:
筼筜yúndāng谷,地名,在现在汉中盆地东面的洋州,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包括今洋县、佛坪以及西乡的一部分。
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洋州城内外开辟了南园、横湖、冰池、蓼屿、荻浦、望云楼、吏隐亭、披锦亭、筼筜谷等三十个风景点,合称洋州三十景,其中尤以筼筜谷最为著名。
筼筜谷在洋州城以北十里,位于傥水河与贾屿河的交汇处,这里溪泉清冽,修竹蔽天,环境极为幽雅。
文与可在此建造亭榭,培植花木,开掘水池,公余之暇,常来此吟咏休憩,画竹写生。
他在《筼筜谷绝句》中这样写道:
“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两岸烟蒙蒙。
寻幽直去境渐野,宛尔不似在尘中。
”
苏轼也有诗道: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tuó)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
偃竹,倾斜的竹子。
2、文言知识归纳整理:
(一)重点掌握词语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投诸地而骂
3、以为口实4、而读书者与之
5、余因而实之6、月落庭空影许长
7、近语士大夫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
1、与可没与陈州2、少纵即逝矣
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2、月落庭空影许长
3、废卷而哭失声4、吾将以为袜
5、发函得诗6、而读书者与之
7、以书遗余曰
(三)词类活用现象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余因而实之
3、与可厌之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5、初不自贵重
(四)虚词
为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
5、吾将以为袜
乃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乃见其所欲画者
其1、乃见其所欲画者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6、岂独得其意
然1、自视了然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
以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
之1、竹之始生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4、临事忽丧之
5、士大夫传之6、而读书者与之
(五)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足相蹑于其门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6、吾将以为袜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11、岂复有竹乎:
12、世岂有万尺竹哉?
三、小结,整理学案,完成课后题。
四、我的疑问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
突破重点,训练思维,提高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一、导入课题:
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二、文本探究:
1、梳理文章结构(请在文章中标出相应的层次):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2层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1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3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①、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
②、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
③、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
④、文章第一节描绘了那幅画,其用意何在?
⑤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
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3、分组展示,各组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集体讨论后,由一名代表讲解,并由组长和组员负责答疑。
三、问题探讨: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四、感悟与思考: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
五、作业,完成课本第一题。
达标测试
查漏补缺,巩固消化,提升能力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袜材当萃于子矣萃:
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略:
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妄:
荒谬。
D.苏子辩则辩矣辩:
有口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②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
B.①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C.①与可无以答,则曰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二、课内阅读: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
①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③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④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⑤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⑥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的体会和主张;再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意与道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本文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与作者亲厚无间的情谊。
C.“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D.作者与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③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④、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⑤、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⑥、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⑦、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⑧、袜材当萃于子矣。
三、延伸拓展:
文与可画竹
我国宋代画家文与可,以擅长画竹子出名。
他画的竹子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而且他画竹的时候,从来不打草稿。
他的朋友晁补之称赞他说: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意思是说,他作画时竹子的形象早在心里酝酿好了。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文与可画画是怎样做到胸有成竹的呢?
原来这是他对竹子进行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
为了观察,文与可在他的窗前种了一片竹林。
无论阴晴雨雪,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文与可总是对着摇曳多姿的竹林,看呀看呀。
有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达到了入迷的程度。
文与可不仅每天观察他窗前的那片竹林,而且还常常跑到山野去观察大片的各式各样的竹子。
盛夏的中午,烈日炎炎,许多人躺在树荫下还大汗不止,文与可却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前观察竹子。
他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
一会儿摇摇挺拔高耸的楠竹,一会儿俯身摸摸低矮的水竹,或者拂一拂干枯的竹叶。
闷热的竹林里,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仿佛丝毫也没有感觉到。
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文与可浑身感到一阵清爽。
他抬头望天,乌云已吞没了山头,一场暴雨眼看就要到来,他想赶快离开这也到山脚下找个避雨的地方。
可是那飒飒的竹叶声又吸引住了他。
他想:
我只在家里看过暴风雨中的竹子,还没在山野看过呢!
今天正是良机。
想到这里,他撩起衣襟,迎着怒吼的狂风,不顾飞沙走石,一气登上了山顶。
望着那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像醉汉似的竹子,艺术家的心也醉了。
随着一声山雷的轰响,大雨倾盆而下,文与可屹立在山巅,看了一会整个竹林朦胧迷人的雨中景象,又从山顶下来,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内钻去。
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跌倒了又爬起来,残竹峭石划破了衣衫皮肉,弄得浑身疼痛。
他望着风雨中千姿百态的竹子和竹叶上跳动着的晶莹水珠,欣喜异常,他的心神完全和竹子融在一起了。
画家画画,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事物本身的美,而且意在画外,通过所画的画,来表达画家的某种追求。
竹虽细,但是却长而直,这正是文与可自身气节的表达,尤其使文与可欣赏的是;冬天大雪纷飞,积雪压竹,竹子宁折不弯,这种精神,也正是文与可生所追求的。
可惜的是,南方竹子虽多,但是却很少下雪;即使下雪,雪也不多,很难看到上面所述的场面。
有一年,冬天已经快结束了,苦苦等了几个月的文与可本来都不抱下雪的希望了,老天却偏偏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雪染一大地,一片银白。
前几天,文与可因病倒在床上。
早晨,文与可睁开眼,觉得外面好亮,他心头猛然一惊:
莫不是下雪了?
他推开窗子,发现自己所种的竹子有一半已被积雪压断。
他忘情地观察着窗外的场景,一阵寒风吹来,他禁不住咳嗽起来。
妻子赶来关了窗户,扶他上床,又给他服了药。
文与可虽然身体躺在床上,可心却在窗外。
他一心想去野外看看那里的情景,就悄悄地下了床,瞒过妻子,独自一人出了门。
山间道路崎岖,坎坷不平,又被积雪覆盖,很难辨认,文与可就只好用手杖试探着慢慢往前走去,几次他都差点摔倒。
好不容易,来到山上,已是气喘吁吁,当地看到漫山遍野为积雪所覆盖的竹林时,什么都忘却了,竟一下子跌跌撞撞地奔跑着扑向竹林。
文与可就是这样,夏不避风雨,冬不避冰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细心观察着不同的竹子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中的不同姿态,并熟记于心中。
这样,他画画时,自然就做到“胸有成竹”了。
四、我的收获:
课外赏读
品读美文,点滴积累,升华自我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待月台》苏轼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组诗中的一首。
组诗共三十首,这是其中第十首,于1076年(熙宁九年)知密州任上作。
文与可,即文同,善画竹及山水。
他是苏轼的从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经常有诗交往来。
文与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时,曾寄给苏轼三十首《洋州园池》,苏轼皆依题和之。
根据宋代学者家诚之所编的《石室先生年谱》中“先生赴洋州,在熙宁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满还京”的记述,可知文与可守洋州是在1075年—1076年(熙宁八年至九年),其时正是苏轼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时期。
文与可的《待月》诗的原文是:
“城端筑层台,木梢转深路。
常此候明月,上到天心去。
”诗中写出了诗人对待站台的喜爱以及到待站台赏月时产生的悠然神往、飘然欲仙的心境,引起了苏轼的共鸣。
苏轼是继李白之后,十分喜爱明月并写有大量吟颂明月的诗、文、词的作家,藉此寄寓诗人特有的旷达胸怀。
正因为苏轼对月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才对别人的咏月诗有着敏锐的感受。
他对文与可遥寄心意给明月的一片深情,十分理解,所以和诗的第一句便说:
“月与高人本有期。
”不仅视文与可为知音,认为他是高雅之士,而且在苏轼心中,高雅之士都是爱月的,所以才说月与高人早有期约,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挂檐低户映娥眉”一句,既是眼前之景,心中之情,又是从前人诗句中化来的。
南朝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诗有“末映西北墀,娟娟似峨眉”之句,唐人李咸用也有“挂檐晚雨思山阁”之句。
前人诗句一经苏轼点化,不仅意境新颖,而且更加凝炼。
“挂檐低户映蛾眉”一句说明,由于月的侵檐入户,使月与人显得十分亲近,而娟娟似蛾眉的柔情美态,也就显得更为动人。
这看似写景的一笔,却使“月与高人本有期”的内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了。
诗人观月动情,从月的圆缺上想到人的命运。
“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二句,写出了因满招损的自然规律。
满月给人间曾带来无限美景和喜悦之情,然而月满即月缺的开始。
诗人久久伫立,眺望远海,等待着迟迟升起的一轮冰月,心中泛起淡淡的愁绪。
“冰轮”二字写出了月的光洁、纯净,同时也略带清寒之意。
此时诗人那官场失势的往事,正随着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现在犹如海波一样动荡不宁的思绪之中了。
诗人以人拟月,借月抒感,把月写得有情有思。
这种以人拟物、借物抒怀的高超技法,是苏轼诗的一个显著特征。
参考答案
1.B(大概,大致)
2.B(B项“蹑”①“踩”,②“跟踪,追随”;A项“与”都是“赞同,同意”的意思;C项“无以”都是
“没有用来”的意思;D项“发”都是“打开”的意思)
3.A(①是“胸有成竹”;②是“心手相应”;⑤是“尺幅千里”)
4.D(子由没有跟文与可学画竹,原文中有“子由未尝画也”为依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