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问题设计简案五年级上册.docx
- 文档编号:30251999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55.78KB
小学语文有效问题设计简案五年级上册.docx
《小学语文有效问题设计简案五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有效问题设计简案五年级上册.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有效问题设计简案五年级上册
闻喜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
闻喜县教育局
2013.10
课题领导组
组长:
李俊
副组长:
刘晨龙
成员:
崔仙鱼薛明忠柴瑞娟
张国辉李琴
课题实验机构
县课题负责人:
薛明忠
课题组组长:
课题实验单位校长
课题副组长:
课题实验单位分管教学副校长
课题组成员:
课题实验单位实验教师
课题实验单位
三年级实验区:
东镇中心校、河底中心校、东镇西街小学;
四年级实验区:
礼元中心校、薛店中心校、南街小学;
五年级实验区:
桐城中心校、阳隅中心校、西街示范小学;
六年级实验区:
郭家庄中心校、神柏中心校、明德小学。
写在前面的话
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是什么?
我认为是享受语文。
如何把语文课本知识讲得精彩,不在于教师的讲解,而在于教师本堂所设计的问题,好的问题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
针对一些教师备课中抄教案重复无效劳动多、课堂提问随意效率低、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学习时间少等问题,2011年10月始,我们着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旨在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方面找到一种可行的途径。
课题开展两年来,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1、理念决定方向。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建立实验教师队伍。
我们进行开题培训,强调课题实施须围绕一个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抓好两条主线——以问题引领,以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一线贯之;坚持三项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为主轴,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2、问题设计有效。
实验教师进行问题有效性教案设计工作。
我们要求:
①按课时备课,标题处要注明课时;②教学目标与问题设计达成目标要一致;③以问题设计教案作为实验教师的备课,教研组交流常态化,各单位定期组织研讨,解决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指出设计要围绕课标,紧扣教材,抓好标题文眼、关键句段、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思想内涵、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切入点,一问中的,提纲挈领。
3、网络交流研讨。
我们成立了网络教研qq群,引导教师交流总结课堂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大家总结指出:
课堂教学要注重激发兴趣、引发问题、诱发思考、启发思维、开发智力;提出实施的策略:
趣味性、目的性、整体性、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
4、课堂实践验证。
2012年4月份,我们组织课题校分片进行课堂研讨,总结经验。
2012年11月份,我们开展语文素养大赛,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
实践中我们渐渐清晰了课堂问题有效性设计的常态模式:
创设情境有效提问→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点评升华→检测总结巩固拓展。
两年来课题研究,强化了教师教学设计基本功,推动语文课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课题实验单位的校长一班人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广大实验教师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教案集几易其稿,在融合了同年级实验教师教案设计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县直和一类校骨干教师认真筛选、整理整合、完善修改,初稿终于出炉。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心中忐忑。
如果某篇教案设计能在今后教学中给教师一点点启示和灵感,足以欣慰不已了。
有效性问题教案的设计初稿交付,这只是我们在语文改革的大海边的浅足尝试,一切才刚刚开始,需要有志之士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只有孜孜不倦的探索者,才能收获硕果累累的秋天。
朋友们,让我们携手一起向前。
小学教研室薛明忠
2013.10
第1课窃读记(第2课时)
设计教师
赵咏梅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一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姚村小学
教学分析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最后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初读课文,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结合有关语句交流,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语句交流,培养学生概括和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课文情感的能力。
)
2、再读课文,讨论:
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
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
(在讨论中,从具体的语句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
3、结合实际,想想: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4、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
评议
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设计教师
赵咏梅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一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姚村小学
教学分析
本文是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
主题鲜明,内容具体,语言通俗易懂。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会认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学生自读、分角色读、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感受苗苗的稚气与礼貌,季老的平易近人,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的关爱。
(重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难点)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仔细默读课文,找一找苗苗向季老先生提出了几个问题?
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略读课文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苗苗和季老先生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文章中谈到有哪些闲书?
你对这几本书了解吗?
请介绍给大家。
(这一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在说听故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方面有利于理解季老先生说的多读书能把文章写好这句话。
)
3、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个问题关注了更多的学生,发散他们的思维,谈自己知道的,谈自己感受最深的,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
4、从对话中你得到哪些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学生在充分的交流后,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游刃有余,再次强调了学习方法,对学生启发很大,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
5、品味题目的寓意。
(在读书、讨论、交流后让学生品味题目寓意,体会作者巧妙的表达方法。
)
评议
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2课时)
设计教师
赵咏梅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一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姚村小学
教学分析
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
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比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多少遍。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写法,培养阅读的习惯。
(重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通过品读、讨论、交流感受作者的读书方法以及对书的热爱,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抓住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在作者的心中,书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
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一问题是考察学生浏览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
2、讨论交流: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
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
这一问题能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深切体会到,而且也可以学到读书的方法。
)
3、作者对书有着浓厚的感情,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
(作者的读书之乐、爱书之情表达很独特,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假设句、设问句、反问、列举、比喻等修辞法来体会,也给学生的写作有了很好的启示。
)
评议
第4课我的“长生果”
设计教师
赵咏梅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一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姚村小学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感情真挚,层次分明。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认识12个生字,写会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抓住主要事件独立思考,谈谈自己的体会,悟出道理。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在作者看来什么是“长生果”?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课堂一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急切读课文的兴趣,带着问题读文,目的性更强。
)
2、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从书中找到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做批注。
(让学生自读自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
3、你有哪些好的读书和习作的方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看法,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明确了学习的方法。
)
评议
第5课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
设计教师
梁晖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二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东宋小学
教学分析
《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会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写法。
(重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重视朗读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说明:
新课标要求重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理解能力。
)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作者是怎么样表达的?
(说明:
为了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
朗读古诗应注意哪些问题?
(说明:
语文学习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古诗更能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感情。
)
学习古诗你有哪些好方法?
(说明:
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
)
评议
第5课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
设计教师
梁晖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二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东宋小学
教学分析
《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会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写法;搜集有关思乡的古诗。
(重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重视朗读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小组合作学习《秋思》
(说明: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有合作意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
2.学生自学《长相思》。
(说明:
运用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达到自读自悟的效果。
)
3.这三首诗词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说明:
通过比较发现诗和词的不同点;了解每首诗的特点。
)
4.你还搜集了哪些思乡的诗词?
(说明:
课程标准提出要善于积累古诗文,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
评议
第6课梅花魂(第2课时)
设计教师
梁晖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二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东宋小学
教学分析
本文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坚贞不渝的中国心。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句,通过品读、讨论交流体会情感。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
(重点)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说明:
默读更利于训练思维,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
梅花魂是什么?
梅花象征着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说明:
指导朗读,理解课题的象征意义,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
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些句子对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有什么好处?
(说明:
抓住重点语句,自渎自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4.搜集有关赞梅花的古诗。
(说明:
课程标准要求五、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积累古诗文,增长课外知识。
)
5、学习了课文后,你有哪些感受?
写一篇小短文。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评议
第7课桂花雨
设计教师
梁晖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二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东宋小学
教学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寄情于事。
通过对童年生活中“摇桂花”带来的无限欢乐和“桂花雨”让人的怀想,把作者的思乡之情寓于快乐的童年趣事,情感真切、自然。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认识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为主导,师适时引导、点拨。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
))
2.讨论交流“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说明: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3、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抄写下来。
(有感情地朗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背诵并抄写,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
)
评议
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
设计教师
梁晖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二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东宋小学
教学分析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故乡如画的风景和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表现了对故园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为主导,师适时引导、点拨。
(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题目“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哪里?
当读到题目是,你的脑海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说明:
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描绘的家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景象?
(说明:
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了解家乡的美景和生活情况。
)
3、举例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作者采用了哪些写法?
(说明:
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清晰、流畅。
)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的家乡。
(说明: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写景作文的技巧。
)
评议
第9课鲸(第二课时)
设计教师
乔小丽
实验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岭西东小学
教学分析
本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
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过程和方法
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体型、种类、进化和生活习性。
(重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难点)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课文讲了鲸的哪些方面?
2、课文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试着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说明方法,并知道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内容,提出第一、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成教学目标,提第三个问题是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练习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紧扣新课标理念,让学生把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学得有滋有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教育了学生要爱护自然,爱护动物。
)
评议
第10课松鼠(第一课时)
设计教师
乔小丽
实验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岭西东小学
教学分析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过程和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
(重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难点)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松鼠的?
3、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准确地写出松鼠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布封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运用文学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
提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理解,提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第三个问题是为了教育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紧扣新课程理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
评议
第11课新型玻璃(第二课时)
设计教师
郭洁敏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第三单元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南关小学
教学分析
课文具体介绍了新近出现的几种特殊玻璃的样子、特点、作用。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
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认真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做些点拨即可,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繁烦的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难点)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
我们来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
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的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
【设计这个活动,教师通过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使说与听互动,讲与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
2.你们能否也设计出一种新型玻璃,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填补玻璃发展史上的空白?
【这个问题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
评议
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设计教师
郭洁敏
实验年级
五
单元
第三单元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南关小学
教学分析
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
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
目标
⒈认识4个生字。
正确读记词语。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重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难点)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1、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它。
看到这个词语,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要点(灰尘),引导学生学抓关键词来学习课文的方法。
】
2、同学们设想一下:
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呢?
【设置悬念,通过造成疑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令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可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好习惯。
】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
今后你将怎样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设计目的是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灰尘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对比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体会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再从身边的实际例子出发,又一次点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直观地了解事物的两面性,突破难点。
】
评议
第13课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设计教师
任海鱼
实验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实验单位
桐城中心校
学校
冯家庄小学
教学分析
本文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仔细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从作者钓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有效 问题 设计 简案五 年级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