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考闭卷整理.docx
- 文档编号:30250495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2.68KB
历史会考闭卷整理.docx
《历史会考闭卷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会考闭卷整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会考闭卷整理
历史会考闭卷整理
I、中国历史
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等。
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传说虽然与历史事实不尽相同,但保留着许多真实的历史信息,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农耕文明特色。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式房屋;黄河流域的半坡人种植粟、黍,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禹治水成功,保障了人民安全,有利于农业发展。
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盘庚迁都殷后,商朝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建立西周。
西周为了有效统治辽阔的领土,实行分封制。
西周还实行以血缘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
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中国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甲骨卜辞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价值。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
金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秦朝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一系列措施:
创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官僚机构,实行郡县制,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修筑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
秦的暴政激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
为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沟通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是西域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经过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最终形成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局面。
北魏政权实行一系列改革,孝文帝迁都洛阳,把改革推向高潮。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为纸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造纸术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秉承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产生于东汉的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
道教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世和人生的特点。
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逐渐中国化,佛教在中国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81年建立的隋朝重新确立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
隋朝的统一虽然短暂,但承上启下,为唐朝的繁盛创造了条件。
初创于隋朝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官吏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并在唐朝得到充实和发展。
科举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公平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教育和文化发展。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618年,唐朝建立,唐太宗是奠定唐朝盛世局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周边关系融洽,“贞观之治”。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为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控制,便于把南方的物资运往北方,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成为联系南北经济的大动脉,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兴盛和经济的发展,在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唐太宗被西北各民族奉为“天可汗”。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唐朝中央与吐蕃的政治关系,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日本派“遣唐使”前往中国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
鉴真东渡日本,推动了日本佛教发展,传播了中国的科学技术。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1038年,西北地区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
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后与金达成“绍兴和议”。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设立“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是对中国社会影响至深的一项制度,它是多民族国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政治体制调整、完善的产物。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指南针的应用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战国时期,人们制作“司南”用于指示方向;北宋时,人们创造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漂浮式指南针最早应用于航海,后制成“罗盘”。
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明改变的了战争的形式。
元代最有创造性的文艺作品形式是元曲,主要是指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杂剧作家。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统治。
明成祖创立内阁制度。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1405至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以和平方式与各国进行友好往来,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代表人物利玛窦。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康熙时,清朝进军台湾,设台湾府,进一步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
清朝初期,清政府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认定与册封制度。
乾隆年间,清政府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并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些措施有利于西藏政局的稳定和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明清八股取实施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的产物;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清时期的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发展,文字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大浩劫。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输入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使吸食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破事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
中国各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伤害五个通商口岸等。
中银《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破坏。
1856年,英法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军起义。
洪仁玕撰写《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处理与列强和西学有关事务。
1876年,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
江南制造局是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事业。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1888年,远东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海军练成。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
1895年,北洋海军覆灭,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重庆等4个通商口岸,允许外资在华开矿办厂。
李鸿章兴办的洋务事业最多,成为晚清影响最大的洋务派官僚。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1898年,光绪帝接受维新派建议,下“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口号是“扶清灭洋”。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
赔款4.5亿两白银;北京东交民巷辟为外国使馆区,由外国军队驻防;拆毁从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从山海关到大沽的战略要地由外国军队驻守等。
《辛丑条约》是鸦片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不仅使中国人民背上沉重债务,而且是中国政府直接受到列强的严密监视和武力威胁。
1895年,孙中山创立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来孙中山把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共和、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移风易俗的政策法令。
同年,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策划洪宪帝制,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不得不取消帝制。
军阀张勋进京拥傅仪复辟,上演“丁巳复辟”闹剧。
上海的《申报》是近代主要中文报刊。
1904年,清朝颁布“癸卯学制”,奠定了我国近代学制的基础。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
袁世凯称帝的失败和张勋“丁巳复辟”的失败说明了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恢复帝制不可能成功。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新文化运动把矛头直接指向维护专制制度的纲常礼教。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逐渐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五四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在群众爱国运动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巴黎和约》。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意义深远的伟大事件。
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爱国学生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一批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爱国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创立黄埔军校。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发动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1927年,在陈独秀、周恩来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发动武装起义。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随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基本完成中国大陆的统一。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发动南昌起义。
同年,毛泽东在湘赣边境领导秋收起义。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4年,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挑起“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等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内战,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松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迷梦,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摧毁中国军民抗日意志,有组织地展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余万中国人遇难。
武汉会战是抗战中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会战,随后,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提高了八路军声望,鼓舞了全国人民去的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1945年,中共中央派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重亲谈判顺应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的要求,但由于国民党以谈判为战争准备的手段,缺乏诚意,谈判没有能够组织内战的爆发。
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军队由战略防御装入战略进攻。
1948-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政权的垮台,随后上海解放。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用公历。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任院长。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政府最高学术研究和评议机构,科学家们艰苦创业,奠定了中国近代科学和学术事业的基础。
抗日战正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表脱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1950年,中国政府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迫使美国于1953年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中国全面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基本完成,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1953年开始,中国政府对粮食、棉布等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1958年,开展了生产“大跃进运动”,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由于“大跃进”等原因,国家在1959-1961年间陷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加以利用,导致了长达十年的全国大动乱。
1971年,林彪集团企图抢班夺权,遭到彻底失败。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
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粉碎江青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成为新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的起点。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打破了长期被孤立、被封锁的局面,而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在确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中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就一系列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做出了决策。
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
安徽凤阳小岗村民实行“包产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首先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邓小平南巡深圳等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在香港的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在澳门的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代表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举行会谈,达成“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公式,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977年,国家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1995年,中央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
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希望工程。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的重大决策。
世界历史
二三百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石器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人类的诞生。
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西亚、中国和中美洲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原始农业中心。
洞穴壁画是原始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图画文字不是真正的文字,但它为人类传递信息创造了条件。
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文明的地区。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汉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希伯来人创立的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其主要经典是希伯来《圣经》。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波斯帝国成为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的棉花栽培者。
古印度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佛教发祥于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
佛教基本教义是“四谛”,主张“众生平等”。
爱琴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
在希腊众多城邦中,斯巴达克崇尚武力,雅典以创新精神和发达的民主政治著称。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雅典文化是古希腊文化的杰出代表。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发动布匿战争,征服了迦太基。
屋大维执政后,罗马帝国进入了长达两世纪的“罗马和平”时期,2世纪初,罗马矿长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基督教的经典分别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基督教后来成为罗马国教。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先后创造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西非的诺克文化是非洲铁器时代的代表。
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展示了古代非洲的文明成就。
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历山大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
公元五世纪,欧洲进入中世纪。
中世纪之初,西欧社会开始了封建化过程,最终形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西欧封建社会,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公元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的《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后来成为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的雏形。
8世纪中期的“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1054年,基督教分裂,形成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与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正教。
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开始复苏和兴起,大学也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兴起。
中世纪西欧文化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1453年,帝国为土耳其人所灭。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统一的俄罗斯国家是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1547年,伊凡四世称“沙皇”,近代沙皇俄国诞生;伊凡四世推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十字军东征是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西欧城市在兴起过程中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为以后西欧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7世纪,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继而在朝鲜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新罗王朝、高丽王朝和朝鲜(李朝)三个统一的政权。
日本孝德天皇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革新”。
古代日本与中国友好交流频繁,不断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名著。
印度的泰姬陵印证了莫卧儿帝国社会的繁荣。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纪元开始。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是阿拉伯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
,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中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故事集。
阿拉伯人民在吸收东西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国家制度;后经过征服战争建立了地域广阔的蒙古大帝国。
蒙古人西征战争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使人类文明从相互碰撞与冲突、交流与融合,开始逐渐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皇子午线是一条大西洋上人为划分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范围的分界线。
在欧洲各国的黑人奴隶贸易中,逐步形成了欧洲——非洲——美洲的航行和奴隶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体制。
黑人奴隶贸易虽然促进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但对非洲人民来说是巨大的灾难,非洲因此急剧衰弱。
14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经典作品中汲取养分,并加以新的创造发挥,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中心,推崇个性自由,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
17世纪初,斯图亚德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克伦威尔实行护国主军事独裁统治。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用力威廉为王,史称“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17至18世纪,欧洲已法国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欧洲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
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度;以狄德罗为首编撰《百科全书》,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天赋人权”思想。
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遏制了北美社会经济的发展,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华盛顿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后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法国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束缚,而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不能满足第三等级的要求,最终激起了革命的爆发。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恐怖手段打击国内外敌人,史称“雅各宾派专政”。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开始独裁统治。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9世纪上半叶,美国两种经济制度发生激烈冲突,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矛盾焦点。
《汤姆叔叔的小屋》激发了人们反抗奴隶制度的情绪。
约翰·布朗起义把废奴运动推到了顶点。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形势。
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秩序,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制定法典的蓝本。
拿破仑对外战争在保卫大革命成果的同时也奴役了别国人民。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其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林肯是美国人民永远敬仰的总统。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会考 闭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