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
- 文档编号:30248888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12.38KB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燃烧的定义、条件及灭火的原理、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案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案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案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教案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
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展示:
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燃烧的定义、条件
1A.回忆以前所做的常见物质的燃烧实验,填写下表:
可燃物
助燃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硫
木炭
铁丝
镁条
2A.联系上表,阅读课文125页第一段,理解燃烧是指,
由此推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思考与交流】
3B.根据燃烧的条件推测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填写下表:
实验
物质
能否燃烧
是否是可燃物
是否有氧气参与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是)
试管1中的红磷
试管2中的白磷
热水中的白磷
通过实验探究可知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①;②;③。
当三个条件(填“同时具备”或“只具其一”)时,燃烧才能发生。
4B.请说出上述演示实验与课本124页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哪个实验更好?
其主要优点是什么?
5C.根据课本125页表7-1分析,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6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盛满水的纸杯,一直到水沸腾而纸杯完好无损。
请解释这一现象。
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
【思考与交流】
7B.通过实验填写下表:
家庭实验
看到的现象
灭火原因
实验1:
将纸卷燃着的一端用剪刀剪掉
实验2:
将燃着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实验3:
用书扇正在燃烧的蜡烛
由实验1、2、3可得出灭火的原理有、、。
灭火实质上是破坏了燃烧的。
8B.试着将灭火的实例与有关的原理用短线连接起来:
A移去可燃物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隔绝氧气
②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扑灭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③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
知识点三、火灾中自救
【思考与交流】
9C.⑴用烧杯倒扣两只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过一会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上述现象说明:
在火灾现场我们可采取的自救措施有
沿楼梯迅速下移
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封闭房门
迅速转移阳台,用绳索下坠
跳楼
⑶在上述合理的自救措施中选取一种,说明采取这种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反思与小结】
燃烧要发生需要具备条件,缺一不可,而灭火只要破坏燃烧的个条件,如果破坏了燃烧的多个条件,扑灭火灾的速度会。
三、自我测评:
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
A.狭小的空间B.与氧气接触C.温度达到着火点D.物质具有可燃性
2.将燃着的木柴头部朝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处二氧化碳浓度大
C.火柴梗处接触氧气少 D.火柴梗的着火点较低
3.在本节课的实验中,老师从瓶中取出的白磷是保存在,其主要目的是。
4.我国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用本节课所学化学知识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
釜底抽薪 杯水车薪
5.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
如果室内着火,在逃离火场时,可用湿棉被盖在身上,躬身出去或爬出去。
如果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请你根据灭火的原理说明湿棉被的作用。
课后反思: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常见灭火器,知道其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2、能说出可燃物爆炸的原因及条件。
3、能运用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
教案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
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展示:
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
设问: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发生火灾时,如何灭火呢?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1A.阅读课本127页表7-2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后填写下表:
灭火器
内装主要物质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灭火器
2B.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已知碳酸钠与碳酸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思考课本126页【活动与探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简易泡沫灭火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气体能够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知识点二、爆炸的条件
3A.阅读课本128页第一段,我知道可燃物爆炸是因为。
4A.由第3题看出可燃物爆炸的条件是:
,
,
③,同时还要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
【思考与交流】
5B.在本节课【实验7-3】中,面粉属于,鼓气的目的是,蜡烛的作用是,这个实验发生了爆炸,除了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还因为燃烧是发生在。
6B.可燃物爆炸属于变化,轮胎爆炸属于变化。
知识点三、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
7A.常见的可燃气体如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可燃固体如、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
在生产、运输、使用、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是要注意安全。
其中盛装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容器要,容器外要有,并标有名称、和 。
8A.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都要严禁烟火?
【思考与交流】
9B.下列图标各表示什么?
常出现在什么地方?
请各举一例。
【反思与小结】
燃烧是化学变化,爆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燃烧可引起爆炸,因此防止可燃物爆炸必须首先防止。
三、自我测评:
1.为确保生命安全,处理事故的正确方法是( )
A.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B.厨房内管道煤气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C.桌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档案室内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关于易燃物、易爆物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
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要远离闹市区,还必须贴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3.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
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
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除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下列混合气体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氢气和氧气 D.液化气和氧气
课后反思: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三大化石燃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案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及对人类所起的作用。
2、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案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案方法:
探究学习多媒体教案
一、教案教程:
情景导入:
设问: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化石燃料
【阅读】课本131-136页回答下列问题:
1A.化石燃料都是由生物遗骸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
它包括、、,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A.煤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主要含有元素,还含有H、N、S、O等元素。
3A.石油中主要含有元素。
在生产中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不同,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可作为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变化。
4A.“可燃冰”是 ,外观像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如果甲烷气体泄漏到空气中也会引起。
【思考与交流】
5B.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得到、、,这个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B.煤气是家庭中常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是、、,它们都属于可燃物,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中毒。
7B.请设计实验证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阅读】课本136-137页回答下列问题:
8A.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因此化学反应可分为和。
例如:
属于放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
9B.通过课本136页【实验7-5】发现:
试管的外壁,说明该反应过程是(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它是把能转化为能。
10B.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
11B.为什么煤球要做成“蜂窝”状且使煤炉下面的进风口尽量开的大点?
【反思与小结】
可燃物燃烧条件和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可燃物若具备了燃烧条件即可燃烧,而只有当可燃物具备充分燃烧的条件时,燃料的利用率才会更高,而且产生的有害物质才会更少。
三、自我测评:
1.下列燃料不是采用化石能源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是( )
A.汽油 B.焦炉煤气 C.沼气 D.煤油
2.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3.下列变化中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D.电解水
4.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
C.提高煤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的通入量
5.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燃料。
下面是人类大规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
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
(1)上述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这些化石燃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的是。
(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石油的炼制得到很多产品,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填序号)。
①汽油②柴油③食用酒精
课后反思: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能说出常见的新型能源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实验室制取的氢气方法。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的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对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对燃料的运用来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案重点】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的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教案难点】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媒体与器材】
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金属条(如铁、镁等)、大理石
【教案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有什么用途?
情景导入
用课件展示多幅图片展示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阅读】课本139-142页,回答下列问题:
1A.煤中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
煤完全燃烧的产物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会形成酸雨的是和;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易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2A.多数汽车使用做燃料,汽车尾气中常含有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以及SO2、NO2、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污染。
【思考与交流】
3B.请举出酸雨危害实例(至少三个)以及防止酸雨的措施。
4C.西气东输改变了东部城市居民的气体燃料结构。
这里的“气”是指,其主要成分为。
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填充氮气的目的是。
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时常加入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质——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目的是。
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中较为清洁的能源,有人说天然气的使用可减轻温室效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请说明理由。
知识点二、新型能源
【阅读】课本142—145页,完成下列问题:
5A.乙醇俗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A.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什么?
7A.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作为新型能源的优点是什么?
为什么目前不能广泛使用?
8A.人们还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有、、、,其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能源是。
知识点三、氢气的制取
【阅读】课本143页,完成下列问题:
9A.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收集方法是和,用这些方法来收集H2的原因分别是和。
10A.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实验室中不用它来制取H2的原因是。
【反思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
汽车上用的汽油、飞机上用的航空煤油、做饭用的液化石油气或煤气或天然气、照明用蜡烛、铺路用沥青等都来自。
各种新型能源如:
、、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开发。
三、自我测评:
1.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有:
少用煤做原料
把工厂的烟囱升高
减少天然气的使用
开发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气体的新能源()
A.
B.
C.
D.
2.冬天空气中SO2明显增多的原因是。
3.如下图所示,总结出酸雨造成的危害是、。
4.按照“西气东输”计划,天然气已经进入我市。
我市原管道煤气用户将全部用上天然气。
(1)煤气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燃烧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证明,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相同。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
(3)燃气灶有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
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时,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
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直径应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
农作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请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现通过生物法制得的氢气中混有少量的CO2、O2和水蒸气。
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灼热的铜丝和干燥装置(盛浓硫酸)。
在排除氢气爆炸的前提下,该除杂方案是否正确?
为什么?
课后反思:
第七单元复习
一、学习目标:
1、熟练说出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与措施,并能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知道一些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4、知道生活中常见能源及其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会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二、自主探究:
考点一、燃烧和灭火
1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铁锈,该反应属于氧化。
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它们都有的相似特点是。
2A.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交流】
3B.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4C.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5C.干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
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性质。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因此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请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考点二、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
6A.燃烧的剧烈程度取决于可燃物的性质、、。
当
可燃性气体或和氧气(或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思考与交流】
7B.某师范学院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活动,活动进行中发生氢气球爆炸,导致12人受伤,其中4人面部伤势较重。
⑴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⑵可燃物发生爆炸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在煤炭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近些年国内屡屡发生矿难,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避免灾难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考点三、燃料和能量
【阅读】课本147页“拓展性课题”回答:
9A.被称为“工业粮食”的,“工业血液”的和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统称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思考与交流】
10B.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结合以往的知识,请举出两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11B.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非常重要。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哪些因素?
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因素并举出实例加以论证。
考点四、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2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3C.常见的新型能源有哪些?
你认为哪种能源最好?
原因是什么?
14D.某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为什么要实现燃料的更新,你认为理由会是什么?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你能通过该数据分析:
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是什么呢?
【反思与小结】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燃烧的个条件、灭火的个原理。
我们现在所用的燃料主要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新能源开发的主要原因。
三、自我测评:
1.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乙醇俗称,其化学式为。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
(1)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醇属于可再生性能源B.乙醇汽油不能用作汽车燃料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3.⑴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是指____、____、____。
它们都是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⑵化石燃料及它们的产品燃烧产生的_______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产生的__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污染严重的空气会使植物枯萎、动物死亡。
⑶报废的空调、冰箱散发的氟利昂会破坏,形成臭氧空洞,使太阳光中的____直接照射到地面,影响人体健康。
⑷为防止空气污染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4.现在我国农村正在推行沼气池的建设,对于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及改善农村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⑴沼气是动物粪便、秸杆等原料在沼气池中发酵而形成的,此过程不属于()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氧化反应D.缓慢氧化
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⑶沼气与煤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5.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2O2点燃CO2+2H2O和C3H8+5O2点燃3CO2+4H2O,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用天然气作燃料,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或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B.增加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的进入量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
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
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
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化学性质(答出一条即可)。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
A.提供氧气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即可)
课后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单元 燃料 及其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