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考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30246885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218.78KB
政治常考知识点.docx
《政治常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常考知识点.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常考知识点
消费[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决定了这一问题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
结合近几年高考对消费的考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消费等的现状,对该问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
意义类
常见设问1 分析发展某种消费的积极作用
常见设问2 谈谈某种消费的重要性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如何增加和扩大某种消费
常见设问2 请你为增加和扩大某种消费提出建议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为什么要重视发挥消费的作用
(1)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2)改善消费结构,提高生活水平。
(3)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4)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怎样增加和扩大某种消费
(1)国家
①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②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③努力扩大和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完善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⑤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
(2)企业
①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
②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3)消费者(居民)
①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四、答题用语要“高”(用时政用语答题得高分)
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有利于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企业[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该考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主要考查方式如下:
原因类
常见设问1 企业为什么要重视做某件事
常见设问2 企业做某件事对企业发展有何意义或影响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某企业的成功经营对企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常见设问2 企业经营者怎样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企业为什么要重视做某事
(1)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2)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4)有利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的配置。
(5)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6)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7)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企业经营者怎样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5)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6)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自觉遵循价值规律,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依法生产和经营。
(7)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8)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9)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坚持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增强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0)要利用好国家宏观调控的各种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四、答题用语要“高”(用时政用语答题得高分)
1.化解产能过剩,增加有效供给。
2.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财政[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财政和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种重要经济手段和杠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考点。
主要考查方式如下:
原因类
常见设问 分析说明我国实施某种财政政策的依据、理由或合理性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分析说明做好某件事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
常见设问2 说明如何发挥税收在解决某一问题中的作用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我国为什么实施某种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重要经济手段。
(2)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3)经济增长滞缓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经济过热,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怎样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1)财政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这一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⑤减免税费可以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发展。
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⑦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
(2)税收
①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如果经济发展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②通过调节税收,可以调节居民消费行为。
③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④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市场与宏观调控[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离不开发挥市场的作用,也离不开科学的宏观调控。
高考对该问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
原因类
常见设问1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政府做某件事的理由
常见设问2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明做某件事为何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明做好某件事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
常见设问2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做好某件事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做某事
(1)政府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
(2)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3)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4)政府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有利于+具体的事情。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怎样才能做好某件事
(1)国家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调控商品价格,引导企业生产;通过财政和税收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国家通过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关系,减轻企业负担,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3)通过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简政放权”的同时,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4)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必要的行政等手段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答题用语要“高”(用时政用语答题得高分)
1.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可以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2.通过财政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3.发挥财政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生产。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近几年高考命题重点,题型常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选择题以体现类和启示类为主,非选择题以意义影响类和措施类为主,并常选取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等时政材料为背景。
在高考命题中,对该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如下:
意义影响类
常见设问1 分析说明实施某种战略或做某件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或作用
常见设问2 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一些做法、措施谈经济意义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我国的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常见设问2 我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我国为什么实施开放型战略,有何意义
(1)有利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2)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3)有利于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4)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5)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6)有利于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7)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8)有利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2.我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1)基本战略: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2)基本目标: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基本原则:
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4)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宽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5)对外贸易: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6)利用外资: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7)规则意识:
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8)企业自身:
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9)从科学发展观方面:
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政治[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政府的依法行政及职能的履行不仅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发展等,而且也与民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成为高考持续关注的命题热点。
高考全国卷对其考查的主要角度有:
原因意义类
常见设问1 分析说明政府某种行为、措施的原因或依据
常见设问2 分析说明政府某一行为的积极影响或意义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说明政府在解决某问题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常见设问2 说明政府如何做某件事情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政府为什么实施某种行为
(1)由国家性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3)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我国政府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5)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6)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7)有利于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建设廉政、高效政府。
(8)有利于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2.政府如何做某事
(1)履行职能(根据设问灵活选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或转变政府职能,做好管理和服务。
(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题目,回答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4)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6)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及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行使其职权和权利,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该考点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考全国卷对其考查的主要角度有:
原因
意义类
常见设问1 分析说明人大及人大代表为什么做某件事或做某件事的依据
常见设问2 分析说明人大及人大代表某一行为或做法有何积极影响或意义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分析说明人大及人大代表如何推动某件事情
常见设问2 分析说明人大及人大代表在解决某一问题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分析说明人大及人大代表为什么做某事
人大:
(1)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决定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2)全国人大在中央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3)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4)所考查主体在材料中的行为或措施本身的积极意义。
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人大代表行使权利的表现(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3)是人大代表履行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的体现。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2.分析说明人大及人大代表在解决某一问题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
人大:
(1)认真行使权力(根据设问选择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反映民意,认真听取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
(1)积极行使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2)自觉履行好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中国共产党[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其地位决定了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高考命题中的重要地位。
高考全国卷对本考点的主要考查方式如下:
归因类
常见设问1 分析说明做某件事为何要重视发挥党的作用
常见设问2 分析说明党这样做的原因或依据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说明在做某一事过程中,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常见设问2 中国共产党如何推动某一工作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分析说明做某件事为什么要重视发挥党的作用
(1)是由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决定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
(2)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要求。
(3)是由党的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决定的。
(4)是党的作用(三个只有…才)的要求。
(5)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
(6)材料中党的具体行为、措施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2.说明在做某一事过程中,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发挥好领导核心的作用(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4)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5)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6)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国际社会[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国关系正在经历着深刻调整。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高考全国卷对本考点的主要考查方式如下:
归因类
常见设问1 在国际社会中,我国为什么要(或为什么坚持)做某事
常见设问2 分析我国这样做的原因(或依据、理由)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在国际社会中,我国如何做(或解决)某件事情
常见设问2 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上如何发挥作用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在国际社会中,我国为什么要做某事
(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4)符合时代主题或潮流或多极化趋势。
(5)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意义:
①对我国:
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等;②对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
2.在国际社会中,我国怎样做某事
(1)行使主权国家权利,履行国际义务。
(2)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
(4)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5)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尊重他国的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文化的作用[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文化的作用包括对社会和对人两大方面,国家对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视,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主要考查方式如下:
意义类
常见设问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挥文化的作用
措施类
常见设问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在做某件事上,怎样发挥文化的作用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一)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挥文化的作用
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传统文化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精神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在做某件事上怎样发挥文化的作用
回答“怎样发挥文化的作用”时,调用的知识与上面“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一致。
文化创新[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文化创新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推动文化创新。
主要考查方式如下:
意义类
常见设问1 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创新
常见设问2 重视文化创新有何意义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回答某件事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常见设问2 上述材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
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
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6)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类题通法]
一、命题方向要“明”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是高考的考查重点。
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常以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为命题背景,如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等。
主要考查方式如下:
意义类
常见设问1 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时代楷模”先进事迹的宣传
常见设问2 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措施类
常见设问1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常见设问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入脑、入心”
二、知识辐射要“宽”
三、知识调用要“准”
1.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现实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