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30241876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719.05KB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练习题.docx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练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练习题
1.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
0表示什么?
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
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
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中学要更深入的学习。
补充
3.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讨论题:
a.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b.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c.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d.说一说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各自的含义。
说明:
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各个计数单位所站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练一练:
填空(口答)。
27046=2×()+7×()+0×()+4×()+6×()
说出4004.04这个数中的三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数中的三个“0”各起什么作用?
4.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举例说明。
从整数、小数、分数三个方面回答。
整数、小数的比较方法。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从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三个方面小结。
非0自然数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非零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分成偶数和奇数;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分成
质数和合数。
什么是奇数、偶数?
什么是质数、合数?
第2课时数的认识
(2)分数和小数。
1.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a÷b=
(b≠0)
3.通过直观图形.导入对小数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出示下面各图形.要求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阴影部。
4.问题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
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5.
6.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别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举例说明。
0.1=0.10=0.100=……
=……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因为小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
练习:
填空(口答)。
说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他们有什么规律?
0.1081.0810.81081080
第3课时数的认识(3)百分数
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1.比较系统的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数的认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一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80%”也可以说“已经完成了
”.我们能不能因此就说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呢?
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百分数常用%来表示。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第3课时数的认识(3)
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百分数常用%来表示。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第4课时数的运算
(1)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
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③有24m的彩带.用
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
④有24米的彩带.用
做中国结。
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
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
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8+36=36-28=36÷28=28÷36=
0.9×40=40÷0.9=24×12=12÷24=
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错误分别是:
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
③前两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
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
(2)复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对照下面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②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
1.42×2.3.4.282÷1.23.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③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小数乘除法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分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
(3)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②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是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不同点是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
说一说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5-3.96(小数点对齐)
27.5×1.4(积是两位小数)
3.12÷15+4.71(0占位)
12.5×28-19.3(先乘法后减法)
(要先通分)
(转化成分数乘法一次性计算)
答案:
69.0938.54.918330.7
第4课时数的运算
(1)
第5课时数的运算
(2)
1.整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2.能够准确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
学习了六年.已经学习了几级运算?
几种运算?
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
1.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
5400-2940÷28×27
这是两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题.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复习简便运算:
3.87+2.9975.2-19.8
10.47-5.68-1.325.39-2.88-1.39
4.37+
+0.63+
1.25×72
38×56+44×3894×101
把简算的式题进行分类.怎么分?
(1)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运算。
3.87+2.9975.2-19.8
=3.87+3-0.01=75.2-20+0.2
像这类题目简算的时候一般先加上或减去整数.多加了几就减几.多减了几就加几。
(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运算简便。
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a+b=b+a(a+b)+c=a+(b+c)
计算下面的题。
4.37+
+0.63+
这样结合的目的是什么?
(凑整)
(3)根据减法性质.使运算简便。
说出减法的性质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a-b-c=a-(b+c)a-b-c=a-c-b
10.47-5.68-1.325.39-2.88-1.39
为什么要把后面两个数加起来?
(凑整.也就是必须在能凑整的情况下才能用这个性质.否则就弄巧成拙了。
第二个题目交换位置也是为了凑整.所以一道题到底怎样计算简便还是要认真分析题目的特征.再选择适当的性质来计算。
)
(4)根据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运算简便。
板书:
a×b=b×aa×b×c=a×(b×c)(a+b)×c=a×c+b×c
1.25×7238×56+44×3894×101
1.25×72=1.25×8×9
(算式中有125应想到8.因为125×8=1000.乘积得整百整千的数.算起来方便。
)
38×56+44×38=38×(56+44)
(两个不同的因数相加组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这样计算起来简便。
)
94×101=94×(100+1)=94×100+94×1
(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整百.拆成和或差的形式。
)
(5)除法的运算性质(除数不为0):
a÷(b×c)=a÷b÷ca÷(b÷c)=a÷b×c
3900÷(39×25)5700÷(57÷9)
=3900÷39÷25=5700÷57×9
=100÷25=100×9
=4=900
例1:
计算:
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答案
第6课时数的运算(3)
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算一算。
(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①六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六年级
(一)班捐款105元.六年级
(二)班捐款98元。
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故事书.借给五年级
(一)班48本.还剩多少本?
③农具厂每天能够生产56件农具.7天能够生产多少件农具?
④水果店有24筐苹果.要6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苹果?
⑤成绩展览会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张桌子上放8本.需要几张桌子?
⑥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5/8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从以上的应用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
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
如果是一道复合应用题我们又该怎样入手呢?
怎样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呢?
第6课时数的运算(3)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7课时数的运算(4)
1.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
(1)综合法:
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求出未知数。
(2)分析法:
从所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问题解决。
2.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本金×时间×利率=利息
第8课时式与方程
(1)
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BTVSOSkgNBA……
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意义吗?
说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越性?
用字母能简明的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2.练习。
(1)填空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
②b乘5.6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a乘h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
③a、b、c、d表示非0自然数.那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3.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4)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第二天卖出9台。
m-9表示()m+9表示()
ma表示()9a表示()
(m+9)a表示()(m-9)>a表示()
答案:
(1)
(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出的台数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卖的台数
第一天卖的钱数
第二天卖的钱数
两天一共卖的钱数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的钱数(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的钱数)
第8课时式与方程
(1)
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第9课时式与方程
(2)
1.复习方程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
哪些不是方程?
为什么?
(2)回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根据上面的练习.说一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
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必须含有未知数;②必须是一个等式。
两者缺一就不是方程。
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吗?
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数。
求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教师:
说一说.你怎样解方程?
解方程时应用什么知识?
2.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组织远足活动。
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的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①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②用方程解答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③在做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订正.汇报。
指名说思路。
算术法:
3.8×3÷2.5=4.56(km)
方程法:
解:
设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
实际的速度×实际的时间=计划的速度×计划的时间
2.5x=3.8×3x=11.4÷2.5x=4.56
答:
平均每小时走了4.56km。
(4)根据上题的解答.谁能说一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③解方程;检验.写答案。
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板书:
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计算结果不写单位名称。
第9课时式与方程
(2)
1.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含有未知数;
(2)必须是一个等式。
两者缺一就不是方程。
2.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
(1)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答案。
第10课时比和比例
(1)
比和比例
(1)。
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复习导入】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
学生逐一说出一些知识后.教师揭示课题。
【归纳整理】
1.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出示表格.通过提问进行填空。
引导提问:
什么叫做比?
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比例?
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举例说明。
(1)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汇报时注意举例说明.并进行集体评议。
(3)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指名学生回答。
练习:
解比例:
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复习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提问:
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出示表格: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组织学生认真填写表格.并议一议.相互交流。
用投影仪汇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教师举例:
5∶6=
=()÷()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3.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出示习题:
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请四名学生板演:
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做完后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说一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之处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填写表格。
(2)学生互相议一议.互相交流。
(3)指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板书:
4.复习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
=比例尺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①比例尺1:
3000000表示
②比例尺20:
1表示
③比例尺
表示
组织学生先想一想.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指名说。
(多点一些基础较差的人说)
(3)巩固练习。
①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m.在平面图上用7cm的线段表示。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cm。
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学生独立作业后再集体订正。
答案:
①1∶5000②400km。
【课堂作业】
教材85页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独立作业.然后再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0课时比和比例
(1)
第11课时比和比例
(2)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
(2)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归纳整理】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教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要点: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减少;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两种量的积一定。
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板书:
正比例:
(一定)
反比例:
xy=k(一定)
(2)举例说明。
①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说。
②每袋面包的个数与所装袋数。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组织学生审题并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3)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指出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由学生做在草稿本上.再集体订正。
要求每一题都要说出理由。
答案:
正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不成比例
(4)用比例知识解题:
大家回忆一下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概括:
①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③设未知数x;④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⑤解比例;⑥检验。
(5)教学举例。
①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要求按照解题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
教师:
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
路程(工作量)和时间。
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正比例)
说明理由:
=工作效率(一定)。
题中的等量关系应该怎样表示?
全部工作量∶全部时间=3天工作量∶3天
由学生列出比例式.教师指名回答:
解:
设未知数x.解比例。
(过程略)
解完比例要求学生注意检验。
②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84页例4。
【课堂作业】
教材85页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教师指名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1课时比和比例
(2)
正比例:
(一定)
反比例:
xy=k(一定)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2.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3.设未知数x;4.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5.解比例;6.检验。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教师:
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
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
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
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
圆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较差的学生多让他们说)
④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写一写。
指名学生把写的过程予以汇报。
教师加以总结.用课件展示教材第86页第1题的图示。
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9页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汇报.订正。
【教材释疑】
教师:
刚才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想必同学们可能还有些疑难.请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交流。
【课堂作业】
填空。
(1)一个等边三角形.从一个顶点起.用一条线段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2)圆的位置是由()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或()决定的。
(3)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高分开.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度和()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64°.顶角()。
(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50°.两个底角各是()。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它的顶角是()。
先独立思考.后指名一一回答。
答案:
(1)180°
(2)圆心半径直径(3)3060(4)52°(5)65°(6)3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
第2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2)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经历回顾平面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数学 整理 复习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