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docx
- 文档编号:30241874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32KB
论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docx
《论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ERP条件下的成本管理
一、ERP的发展过程
ERP管理思想与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从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到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发展到企业资源计划ERP,逐渐成熟。
ERP技术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20世纪60年代,MRP是基于物料库存计划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
MRP系统的目标是:
围绕所要生产的产品,应当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通过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定货与生产日期,以避免造成库存积压。
(二)20世纪70年代,MRP经过发展形成了闭环的MRP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闭环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的问题。
(三)20世纪80年代,MRP经过发展和扩充逐步形成了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的生产管理方式
MRPⅡ的基本思想是:
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制定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按时进行生产。
MRPⅡ主要环节涉及:
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与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管理、物料管理、产品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
从一定意义上讲,MRPⅡ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集成。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MRPⅡ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与MRPⅡ相比,ERP除了包括加强了MRPⅡ各种功能之外,更加面向全球市场,功能更为强大,所管理的企业资源更多,支持混合生产方式,管理覆盖面更宽,并涉及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从企业全局角度进行经营与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的综合的集成经营系统。
ERP所采用的计算机也更加先进,形成了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二、ERP对企业成本管理思想的创新
(一)概念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既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其主导思想是在企业管理的各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中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它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二)ERP技术创新特点
ERP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它将供应链管理功能包含了进来,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的新的伙伴关系;并且支持企业后勤管理。
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
2.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完善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这使得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资金流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
ERP较多地考虑人的因素作为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人的培训成本等。
3.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MRPⅡ与JIT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离散制造、连续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式。
ERP是一套融合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至今,很快被企业所认同和接受,并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ERP系统被看作是管理的革命,也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平台。
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需要及时更新管理观念,通过实施ERP来促进其转变管理模式,根据ERP中所隐含的先进管理思想来指导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三、ERP对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ERP是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用信息化的平台表现出来,它在企业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是信息化改造过程,更重要的是企业成本管理思想变革的过程。
(一)ERP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运用
第一,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这使得企业适应市场与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增强。
第二,它将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同时将分布在各地所属企业的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
ERP系统提供了可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功能,这些环节包括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
(二)ERP系统对企业运营的作用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实施ERP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趋势。
企业最核心的管理—财务管理也正在进行一场变革。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流,其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因此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但是传统的会计作业主要集中在事后财务数据的收集和反映,时效性差,企业大量人力投入得到的往往是过时、片面的甚至失真的信息。
电脑作业虽然增加了会计核算效率,但其分散的财务系统在企业组织发生变化时要花大量时间修改串接,而且财务系统的预算、规划能力薄弱,一旦企业发生危机时,财务危机就首当其冲。
ERP财务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核算平台,帮助企业实时进行客户、供应商、分销商等信息的搜集;辅之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企业能进行精确的成本分析、预测、监控和绩效管理,协助企业各项业务都面向市场运作;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所有职能部门,问题一旦出现就能被分离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面对国内企业参差不齐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战术化的经营方式,特别是小规模,多品种,多层次的产品生产和营销模式,国际、国内多数ERP产品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很难真正适应国内中小企业灵活性的需求。
2006年9月,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ERP自主平台MyERP,MyERP能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剪裁业务流程。
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繁杂、成本控制困难的特点,提供了多种辅助成本核算方法和多维的组合查询,使财务预算更为精确,管理控制更为快捷;并克服了传统财务管理事后结算时效性差的弊端,实现了从预算、核算、报表到决策分析的全面管理,管理者能及时掌握财务状况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财务运营风险,为中小企业构建了完备的财务管理。
四、ERP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
(一)ERP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从而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进行运作。
在典型的ERR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所有职能部门。
差异或有问题的项目一旦出现就能被分离出来,并可采取措施去纠正。
具体说来,典型的或高层次的ERP成本管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定单和项目会计、获利能力分析、标准成本等系统。
以定单和项目会计为例,它是一个全面网络化的管理会计系统,带有定单成本结算的详细操作规程。
该系统收集成本,并用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来协助对定单与项目的监控。
系统提供了备选的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方案,从而有助于优化一个企业对其业务活动的计划与执行。
再以标准成本为例,标准成本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步曲”的统一。
采用ERP标准成本体系,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并将差异自动结转出来,从而便于企业找到产生差异的直接源头,对症下药。
企业实施ERP系统的主要目的便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或控制生产和管理成本。
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在ERP系统下的成本控制更为科学。
下面让我们研究下实施ERP对企业成本控制的科学性:
1.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的成本核算往往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选择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中的一种,并分别辅以分类法、定额法、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进行的。
企业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而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由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的。
(2)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①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受到人力与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对各项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细化的分析,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虽然可以核算出成本,但对于成本的波动无法提供有力的解释,无法量化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材料价格变化、材料使用效率、开工率变化、工厂作业效率变化、制造费用变化等。
②由于在较高层次上就使用了分摊的方法,而不是认定的方法,使得数据只具有总量上的意义,而缺乏明细分析的意义。
比如在产品多、规模大的企业中,无法提供各种产品、各个生产批次的准确成本。
③由于核算过于笼统化,使得成本控制缺乏依据,决策缺乏重要的成本数据支持。
比如,假设一个公司同时面对产能不足和原材料涨价的问题,那么究竟是应该降价以争夺市场份额,还是提价增加毛利空间以提升品牌层次?
对于类似的决策,势必需要详尽的成本信息,而在传统的核算模式下,这样的信息是较难得到的。
④原始数据的票据制作困难,而且很难达到准确性实时计算产品成本,大量数据来自物流部门。
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在任何企业里都是一个难题,原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信息的质量。
⑤即使在较高的层次上使用了分摊的方法,财务部门的工作仍然是繁重和紧张的。
新的形势下传统成本控制体系面临的困境,传统的生产经营中,大部分企业拥有单一的生产方式,他们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通常采用较高层次上认定、较低层次上分摊的方法。
近年来,为了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和客户服务,将敏捷制造、按类个别生产、准时生产及供应链管理等新的管理思想融人企业实际管理之中,纷纷从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既组织“大批量生产”,又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从仅靠企业自己的资源生产经营向供应链管理的方向发展,把经营过程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客户、企业内部制造活动、分销网络等整合在一条紧密关联的供应链中,以有效的安排企业的供、产、销。
这样一来,传统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方法势必面临着一种困境:
一方面,如果企业继续按照原有的成本核算方式,选择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中的一种作为企业基本核算方法,则无法满足混合型生产的需要,无法按照不同的产品特点为企业的决策提供详尽有效的成本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生产方式,选择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则会大大加重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造成人力资源短缺,提高人工成本;此外,不一致的成本核算方法也增加了成本核算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2.ERP系统成本控制具体方案
与以往的财务工具相比,ERP系统最大的特点是:
以供应链思想为基础,融现代管理理论为一身,以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集企业的各项管理功能为一体,并能对供应链上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控制。
它在进行成本核算和财务预决算时的最大优势是:
在财务成本模块与系统的其他模块之间创造接口,使之能够相互集成。
从设计原理上来看,ERP系统主要是通过集成技术和管理会计技术来克服传统成本核算与控制中的缺陷,解决其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困境,实现高效优化的成本管理的。
ERP系统采用基于作业的成本法(ABC法),实现有效的控制成本。
按照各项作业消耗资源的多少把成本费用分摊到作业,再按照各产品发生的作业多少把成本分摊到产品,从而逐项追踪成本费用额,令那些不增加产品附加值却又增加成本、耗用资源的作业暴露出来,达到有效的控制隐性成本膨胀的目的。
在实现技术上,ERP通过成本对象控制子模块来完成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成本的控制。
其中集成的技术解决了数据收集的难题。
该系统几乎涵盖了企业运作的所有领域,是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平台,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工艺路线、成本中心和作业、物料主记录、生产订单、库存移动、工单等数据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了集成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及时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也适应了明细分析的需要。
应用作业的成本法(ABC法)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通过索本求源的方式将顾客对产品要求的功能价值与产品将发生的作业消耗的资源成本结合,在设计阶段便力求避免非增值作业、低效作业出现在产品中,追求的是最低作业、成本资源的耗费带来最大的产出价值,是一种前馈性的成本控制方式,是革新控制战略思想的一部份。
另外,ERP系统也保留了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中的科学性原理,并将其有效的发挥出来。
比如运用成本对象和成本流、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等管理会计中较成熟的技术。
从以上可以看出,ERP系统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实现成本核算的定量化分析并提高效率,极大的减轻了人员的负担。
同时,该系统还通过成熟的管理会计技术和集成化的数据库功能实现多方面的信息采集,从而满足了多角化生产的需要,解决了新形势下成本控制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二)ERP系统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财务会计中,我们通常会对会计科目进行一定的分类,比如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或损益类。
但在资金管理中对于会计科目存在另一种视角。
会计科目被置于三个层次之上。
ERP系统中资金管理对会计科目的分层使之相对于其他会计软件确立了绝对的优势:
即不需要任何人工分析,系统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
ERP中的资金管理模块是一个数据接收系统。
通过对财务会计中的科目分层,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被自动地转换成了资金管理的语言。
完成从财务会计数据到资金管理数据的转换并不需要额外的数据输入工作。
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日常财务工作的负荷,另一方面保证了财务会计和资金管理两个领域信息的一致。
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财务会计模块会定义会计科目表。
与此同时,资金管理模块需要对所有的科目进行上述的分层。
ERP通过整合企业内部流程,规范信息流转,保证了各部门的协同工作。
企业销售人员进行各种售前活动,签定销售合同。
ERP运行MPS和MRP,生成生产定单和采购申请,分别由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完成。
而库存管理部门通过系统集成管理库存,如采购合同收货,生产定单的收发货和销售发货。
采购合同的完成需经过收货入库和供应商发票校验等步骤,最终系统根据付款条款生成付款建议,由出纳审核后正式付款。
同样的,销售合同必须经过销售发货和财务部开票等步骤,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公司政策进行催款和对账,最终收到货款。
在上述流程运转中,有些业务行为需要用会计的语言记录下来,如销售环节的开票、发货、收款以及采购环节的收货、发票校验和付款。
这时业务和财务的集成体现在ERP的自动记账功能上-系统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在会计模块中自动产生会计分录并更新账簿。
总之,通过“业务->会计->资金管理”的信息流转,ERP中的资金管理吸收了来自企业各个方向的信息,保证了资金管理各种功能的实现。
综上所述,ERP这种即时性、集成性、远见性的技术特点应用在财务成本管理中有利于资金及成本控制,正确评价业绩,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有助于价格决策并且简化了会计工作。
五、公司ERP项目成功上线案例
(一)国内最大ERP财务系统建行成功实施
建设银行ERP财务系统于2006年9月正式切换上线,上线以来系统运行平稳。
这标志着中国金融行业最大的ERP财务系统已在该行成功实施。
据介绍,ERP财务(一期)项目包括总账、经营和资产三大模块,以改善财务信息披露和基础财务管理能力为目标,是目前建设银行信息规划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在国内各大银行中尚属首例。
建设银行有关人士表示,ERP财务系统的总账模块在全行38家境内分行及总行本部上线运行,标志着该行历史上第一个统一、集中、完整的会计总账的建立,极大提高了总账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据悉,系统总账模块还实现了总账数据和报表自上而下的发布机制,总行统一定制各类财务会计报表和管理报表,规范了总账数据的应用,首次实现了全行重要财务管理类报表的自动化生成,为全行各个层面查询、分析综合经营计划执行情况和大类产品及业务条线盈利性状况提供了便利的通道,也提高了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建设银行人士表示,这一系统的实施统一并优化了全行总账管理和基础财务管理流程,初步建立了建设银行基础财务管理标准化、集成处理的技术平台,将对建设银行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财务系统案例
所有的集团企业都在如何实现集中管理方面寻找着最佳的模式和手段,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实现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据了解,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是中国最大的建材与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综合型研究开发机构。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转制成为集科研、检测、生产、施工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下辖近20家单位。
院属的各科研院所都是非独立的法人单位,没有独立的外部银行账户,它们都在结算中心开设一个内部账户,结算中心为各科所建立独立的核算账套。
院本部对下属科研所的财务管理主要依靠审计和定期报表进行监控和管理。
因此使得院部对各科研所数据了解不及时不准确,不能快速完整地汇总统计全院的数据。
院领导看到目前的现状已明显制约整个企业规模的发展,开始考虑建立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通过采用ERP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首先将原来分散在各科研所独立核算的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存货等进行并账处理。
将各科研所原有独立账套取消,总院财务部将科研所作为部门来统一进行核算管理。
取消了内部结算中心,银行存款和现金设置为按部门辅助核算。
其次在统一核算基础上,建立通畅的报表生成汇总体系。
据悉,通过两个月的用友ERP-U8实施工作,建材院初步形成了财务集中管理的核算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我认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成功建立财务系统将原先分散的、独立的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化,实现统一核算要求,改进和提高了诸如科研项目收支管理、存货出入库管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与分摊、收入费用结转、适应所得税核算、增值税内部进项销项核算、社保基金催收缴纳等财务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效率,加强了财务中心的监控力度。
真正实现了集中管理和监控的目标,将对研究院及其下辖的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六、结束语
ERP是以“业务为龙头、财务为核心”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实施后,企业将被打造成一个实时的开放企业,其所有的经营信息在ERP系统中实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理论核心就是财务信息高度集成的及时性,它能实时的反映企业经营的成果。
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实现了与采购管理、销售、库存等各管理模块的业务和信息集成,及时反映了企业运营状况,管理状况和综合信息,有利于企业成本控制、预测,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ERP的建设和应用,培养了一大批业务和技术骨干及大量的最终用户,使不同管理岗位上的业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观念的洗礼并熟悉了新的工作要求,能基本熟练地应用ERP系统处理日常业务,为系统的持续有效应用奠定了基础。
ERP代表了当代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技术,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与ERP的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促进了ERP技术向新一代ERP的发展。
ERP技术的不断创新大大增加了ERP市场的需求量,从而使企业最核心的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模式更加合理化、更加科学性。
ERP系统将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占据了不可磨灭的地位。
参考文献
(论文)[1]周振凯、潭南林:
“ERP管理思想及其发展趋势”,《广东职业财经学院报》,2005年第1期。
(著作)[2]吴玉瑞、马士华:
《现代生产管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6-31页。
(论文)[3]于宁:
“ERP下的成本控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论文)[4]郭立甫、王汉新:
“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5期。
(论文)[5]闫杰:
“浅谈ERP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论文)[6]朱静芬:
“集团企业的ERP财务模块”,《财会信报》,2007年第4期第1版。
(论文)[7]王平心: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及其新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2版。
(著作)[8]李军:
“浅议ERP中的成本管理”,《企业改革与发展》,2001年第3期。
(著作)[9]石新武:
《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6-42页。
(著作)[10]欧配玉、王平心: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
(著作)[11]刘刚:
《供应链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版。
(著作)[12]扬周南:
“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变革”,《会计研究》,2005年第4期。
(著作)[13][苏]列尔涅尔:
《控制论基础》,科学出版社,1980年。
(著作)[14][美]罗宾·库珀、罗伯特·S·卡普兰(RobinCooper,RobertS.Kaplan)著,王立彦、高展等译:
《成本管理系统设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53-67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RP 财务管理 中的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