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docx
- 文档编号:30241540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96KB
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docx
《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
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
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实现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它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纵观党的奋斗史、发展史,都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
一、党的群众路线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优良作风,其中最主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而群众路线是党的三大作风的核心思想,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的思想重托。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使之逐步丰富和成熟起来,奠定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根据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激发他们参加土地革命的积极性,壮大人民武装力量。
长征中,党中央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最终获得长征的胜利,巩固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的政策,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调动了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全国群众踊跃投身于抗日队伍,最终取得抗击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在人民群众车推肩挑的支持下,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28年的革命斗争经验告诉我们: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传家宝,没有党的群众路线,中国革命不可能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毛泽东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同进行革命建设一样,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的认识也在继续深化。
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由于“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产生盲目乐观的心态,逐渐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盲目开展“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家经济一路下滑。
其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一直没能根本纠正,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埋下祸根。
“文化大革命”时期,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是脱离党的组织,又脱离广大群众的错误实践,让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家、阴谋家有了专断独裁的可乘之机,致使歪风邪气盛行,给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带来巨大灾难。
新中国29年的建设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群众路线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没有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正确主张就不可能得到贯彻落实,目标任务就不可能得到实现。
(三)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恢复和继续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把是否正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到执政党的党风和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党群关系问题,不管形势发生怎样变化,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永远不能丢。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与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思想。
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人民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开创我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党的十四大以后,党领导人民群众,全面推进城市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制,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支持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
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实现小康,国家综合实力不断上升。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减免农业税,以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使国家综合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36年的改革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群众路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金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改革开放就能稳步推进,从成功走向成功;否则,改革开放就会受挫折,受损害、甚至出现失误,改革开放也不可能走向成功。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
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来群众路线的曲折发展历史,可以知道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的历史创造,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基本领导方法,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直以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就是我们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一)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体现在群众路线的方面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共产党员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党的干部要充分认识,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和谋利益的。
(二)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
一切依靠群众,就应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应该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主体,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人民群众的力量,党因人民而存在,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路线的领导下才能创造更多财富。
所以党为的是群众利益,也需要人民的共同创造。
(三)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人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和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意见、决策。
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即明确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离开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就背离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这些来之不易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足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论的认识论创造性的发展,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我们必须切实珍惜、始终如一地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并不断提升这一政治优势。
(一)坚持“从群众中来”——正确认识和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使决策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群众利益。
首先,要有正确认识群众利益的自觉性。
随着公司改革的深化,大量新的问题不断形成。
我们必须在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好不同方面群众的实际利益。
在作决策时,如果不能客观对待社会经济成份多样化的历史必然性,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体利益需求的差异性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不能尽力满足不同社会主体的合理要求,就难以体现群众路线的本质,难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工作就会陷入被动。
其次,要有及时发现群众需要的敏锐性。
建立起“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你享用什么”的领导方式和服务模式。
要善于发现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最关心的事情、最需要的决策,及时化解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满足群众的现实要求;要从经常性地征询群众对现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了解群众的满意程度,调整决策思路,充实和完善决策内容,满足群众新的需求。
再次,要有充分依靠群众民主决策的主动性。
一切正确的决策和办法,归根结底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工作中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交给群众讨论,请群众献计献策。
同时,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经验、新典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坚持“到群众中去”——做到务实、清廉,用民主的办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实现群众利益。
首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做到“务实”为要,常行“务实”作风。
坚持实事求是,大兴务实之风,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展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利益。
一是重实情。
真实、客观地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杜绝“假、大、空”,不蒙上欺下,不阳奉阴违。
二是办实事。
对企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打基础、谋长远、干当前,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三是求实效。
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其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树立“清廉”为本,常修“清廉”形象。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和基本要求。
要按照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要求,切实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性。
要加强学习,增强党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守住寂寞,耐住清贫,抵住诱惑,挡住干扰,经受住考验;要始终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三)坚持“融入群众之中”——转换角色,恪尽职守,塑造忠实代表群众利益的决策者形象。
要使决策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决策主体融入群众之中是必要前提。
首先,必须正确把握角色。
应当明确,党员干部与群众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完全平等的。
领导行为只不过是联结这种关系的手段。
融入群众之中,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传统的“领导”角色转变为彻底的“服务”角色。
只有沉下身心去了解群众对决策的需求心理、对已出台决策的评价反映、对未来决策走向的企盼,才能与群众一起平等协商,沟通内心世界,进而实现决策的完善与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其次,必须忠实履行职责。
把决策真正变成人民群众用来实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的法宝。
为此,一是要准确把握决策依据。
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要端正决策动机。
是为谋求个人、小团体或某个组织利益而决策,还是为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决策,是判断是否真正走群众路线的分水岭。
决不能利用执政优势,去干那些利己主义的决策行为。
三是保证决策落实。
再好的决策产品,不能到达人民群众手中,就不能实现其价值。
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都告诉我们:
企业改革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从当前的形势来说,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三个“观点”。
一是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的主要依据”的观点。
只要坚持这一点,就一定能够取得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能平稳顺利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是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
权力来自人民,而不能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
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时时反省、鞭策自己,自觉抵制诱惑,还要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坚持重拳出击,标本兼治,治标为主的方针,营造清廉为民的党风政风。
三是坚持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
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才能远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全党同志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这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群众路线在新时期进程中又一次伟大实践,还是对党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的遵循,这条路走对了。
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企业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坚持 群众路线 历史 经验 基本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