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解答题.docx
- 文档编号:30241186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4.53KB
马原解答题.docx
《马原解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解答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解答题
绪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的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特点及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十八世纪中至十九世纪初期。
近代德国古典法哲学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西方法学发展的最高理论成就,是近代西欧资产阶级法哲学思想在德国的直接继承和必然发展。
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
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产业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是;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2.实践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解放全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第一章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 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3.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以及该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如何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认识和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正确和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第二,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际,物质的世界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来改造。
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条件。
第三,正视并处理好事物和环境的关系,才能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
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
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以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的缺陷.
(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没有两个或者多个本原,这就与唯心主义和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多元论划清了界限。
(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
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表现;物质世界多样性中又包含着共性。
世界统一于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的物质,而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实物或物质形态、结构,这样就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是静止的统一、而是运动发展的统一。
世界是处在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物质统一体。
这样就同把世界统一简单化的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统一性,而是包含社会在内的物质统一性。
这就同否认社会物质统一性的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它既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必然结果,又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奠定了基石。
它也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
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首先要求坚持物质第一性,坚持唯物主义原则。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如果不坚持唯物主义路线、原则,而去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或某种客观神秘力量,是绝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事具体工作、处理实际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唯心主义的思想武器。
界限。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规律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客观规律会受到规律惩罚)。
②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方法论: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怎样?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0.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统一行使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
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意义:
一掌握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
二掌握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三掌握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以下2个方面。
(1)两点论:
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2)重点论:
就是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过程中有着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有着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认清事物的质,不至于混淆不同事物,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
注意事物量的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4.辩证否定观的内容以其意义
(1)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这是辩证否定的两个特点。
第三,作为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辩证统一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叫扬弃。
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2)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第一,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和方法,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肯定中看到否定,从而把握事物的发展和未来;从否定中看到肯定,从而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和状态。
第二,辩证否定观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古今中外关系。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二十字方针:
取起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15.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
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
任何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同时也是因为“天下大势”才导致了这个偶然的发生,这就叫做必然性,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同时存在着偶然性与必然性。
16.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
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
其次,本质和现象又上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
另一方面,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
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其次,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第二章
1.为什么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克服了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局限,真正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简述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
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论的先验论。
3.简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首先是实践过程中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且这是他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
正是通过实践这一桥梁(中介、纽带),主体能动地、有目的地改造客体,同时客体被主体改造。
其次才产生认识过程中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即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客体才可能进入主体,主体才可能对客体进行反映,形成关于主体的映象。
此外,主体与客体之间还有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
但只有前两种关系才是两者的基本关系。
其它关系均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的延伸。
4.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正如恩格斯所说: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5.简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3/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方法论意义: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6.简述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真理没有阶级性。
7.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8.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三,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的条件性。
表现为: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9.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l)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l)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10.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1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什么?
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认识的一个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把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
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
两次飞跃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2.如何理解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13.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4.如何理解认识是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1、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因:
(1)从主观条件来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
(2)从客观条件来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认识工具和实践手段是有限的;受到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2、造成认识运动无限性的原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及其发展也是无限的,由此决定人类的认识运动也是无限的。
14.简述实践的性质、形式及其作用。
第三章
1.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评析上述观点,阐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不是完全对等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