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239507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03
- 大小:101.39KB
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docx
《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
第三章 语 法
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我们了解到古代汉语是研究古代的汉语言文字的课程,汉代把研究汉语言文字的学问叫“小学”,发展到唐代末年,就形成三门学科:
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唯独没有提到语法学,可见古人对语法问题不关注或者说关注很少。
中国的语法学发展得较晚,虽然历代的传注中也涉及了一些语法问题,如虚词的研究从元代开始有专书出现(卢以纬的《助语辞》,又名《语助》),但系统的语法研究是从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的,从此汉语有了系统的语法学著作。
我国古代语法学史,即建国前的语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按王力先生说法):
一是兴起阶段(公元1898年—1935年),以马建忠、杨树达、黎锦熙为代表
主要参照西洋语法著作,建立汉语自己的语法体系,建立一套为这个体系服务的名称术语,研究划分词类的标准、方法,对句法结构的分析也提出了一套方法。
二是发展时期(公元1936年—1948年),以王力、吕叔湘、高名凯为代表
用西洋普通语言学理论作指导,直接研究原始材料,建立汉语自己的体系。
观念上的进步表现在树立历史观点和系统观点,区分材料的时代性,重视共时语法系统的平面描写。
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为更重视科学的归纳研究。
代表人物代表著作:
马建忠《马氏文通》
马建忠(1845年—1900年),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市)人。
通晓拉丁文、英文、法文。
1876年留学法国,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
归国后入李鸿章幕府办洋务,得到李鸿章的信任和重用。
1884年,即光绪十年,中法战争,马建忠任上海招商局总办,当时法国侵略军扬言要封锁长江口,阻断招商局的漕运出路。
为了便于招商局商轮在海上通行,也使招商局的船只在中法开战后免于为法国所夺,保存民族航运业,经李鸿章批准,将轮船招商局转售给美国商行暂管,各商轮全部改悬美国旗帜,此举使马建忠遭到朝臣的激烈抨击,一些对李鸿章心存忌妒的士大夫,也借此发起猛烈攻势,骂李鸿章为“大汉奸”,马建忠为“小汉奸”。
同时一向妒忌马建忠的招商局督办盛宣怀,力作伪证,参劾眉叔。
马建忠被迫离开招商局。
此后马建忠赋闲在家,这为马建忠日后完成他的语法巨著《马氏文通》提供了充分保证。
难怪后来有人说,政治上的失意,对于马建忠个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不幸,但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却是不幸中的万幸。
对于语言学,马建忠有着超常的天赋,他不但精通英文、法文,而且还熟悉古希腊文、拉丁文等西方古典语言;当然他更通晓中国的文史典籍和汉语言学。
早在法国读书时期,马建忠就曾获得修辞学学位。
当时让马建忠难以容忍的是,西方学者一直不承认中国有语言学。
因为西方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学包括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三个分支学科,而语法学是语言学中最基本、最踏实的一门学科。
触发马建忠编写中国语法学著作的另一原因,是汉语学习的困难与低效。
当时以拼音文字和白话文为核心的汉字改革运动正风起云涌,马建忠认为从拼音文字和白话文角度探讨汉字改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汉字语言科学本身的认识。
当人们掌握了汉语的语法规律和规则时,其认识难度便会大大降低。
因此研究古代语言的语法也是汉字改革的重要任务。
马建忠决心要编写一部中国的语法学著作,他要向外国人证明,中国有非常严密的语法体系。
马建忠以拉丁文语法为理论参照,结合汉语本身的特点,在吸收传统训诂学中有关虚、实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且在词法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句法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为了撰写这样一部著作,他平时读书,遇到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的语句,常信手记下,作为研究的依据。
所以他的兄长马相伯(马相伯是复旦大学创办者)后来称,《马氏文通》是马建忠“经二十年长期的记录”才写成的。
1900年8月30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因主持和议,又想起了赋闲在家的马建忠,要他担任外交助理,并令马建忠赶译一份俄国专电。
马建忠译完电文已午夜,第二天清晨溘然长逝,年仅五十五岁。
《马氏文通》的贡献:
《马氏文通》结构宏伟,内容丰富,主要贡献有三条:
①第一次为汉语草创了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
②第一次体统地揭示了古汉语语法的特点
汉语属于词根----分析语,虚词和语序是两种最主要语法特征,十卷《马氏文通》有三卷
研究虚字。
其中对于助字范围的确立和分立,基本为后代语法学家所接受
如疑问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位于动词之前,这都是马氏的发现。
③第一次对古汉语的语法材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马建忠直接从古书中取证,而且进行排比分类,归纳整理,所以是“积十余年之勤求探
讨”。
据统计,《文通》有例句7326条。
问题有两条:
①马氏语法理论欠完整
②资料方面也有问题
杨树达
长于金石、甲骨和古文字,训诂、音韵及汉语语法、修辞都精通。
语法方面著作:
《马氏文通刊误》、《高等国文法》、《词诠》(虚词专著)、《中国语法纲要》及《中国修辞学》(后改为《汉语修辞学》)
生卒年(1885年—1956年),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长期在北京的北大、清华,长沙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校担任大学教授。
1931年写成《马氏文通刊误》,因《马氏文通》本质上是文言文语法,对书中虚词再作专题深入,著成《词诠》(1928年),同时,在补订《马氏文通》的基础上,著成《高等国文法》。
《高等国文法》是杨树达任教的讲义,三十余万言,此书专门研究古汉语词类,共十章。
《马氏文通刊误》十卷,分条讨论《文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共计368条,大体是正确的,可以说杨树达是《文通》的功臣。
晚年杨树达先生主要从事甲骨文、金文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王力
中国语言学家。
(1900年—1986年),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
曾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教授、院长。
60年来,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因袭英语语法研究的状况提出批评,同时对汉语语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指出系词在古代汉语里不是必要的,汉语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动词,这揭示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
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
在40年代,王力的语法著作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都对汉语语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响。
王力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
(1962~1964年编写,共4册,1980年修订)
王力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
这些论著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3卷。
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吕叔湘
吕叔湘先生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曾赴英国留学。
1998年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曾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曾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年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
吕叔湘先生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
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
吕叔湘先生参与撰述并审订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最具社会影响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和我国第一部现代语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的主编。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从40年代开始发表的专题论文到80年代出版的《近代汉语指代词》(江蓝生补)代表了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方面的总体成就,不仅填补了白话语法研究的空白,而且具有方法论上的示范作用。
古今语法有同有异
语法具有稳定性。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在各种语言要素中,语法的稳定性最强。
如:
殷墟卜辞中有“丁卯卜,王大获鱼。
”
但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如: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金重于羽者”(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在)
“于”没有词与之固定对应。
在结构上位置与现代汉语也有区别,这反映古今语法在发展上的变化。
如:
《国语•周语》“今是何神也?
”“是”,这。
可以换成“今此何礼也?
”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
人如果不仁义,怎样去行礼呢?
人如果不仁义,怎样去施乐呢?
“如…何”是凝固结构,有固定的翻译。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一致,是文言今译的有利条件。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也有一些不同,这是由历史变迁形成的差异,主要有:
①特殊的句式:
判断句(陈涉者,阳城人也。
)
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双宾语句(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习惯句式(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
②特殊的语序:
宾语前置(吾谁欺,欺天乎?
)
③特殊的述宾关系(使动、意动、为动等)
④实词活用(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⑤名词作状语(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
⑥虚词用法
古今相承,词类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马氏文通》的出现,才真正有了全面的语法上的词类。
马氏吸收我国传统学问,把字(词)划分为虚、实两大类,并给予明确的界说,即“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志者曰虚字。
”并指出实字有五类:
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虚字有四类:
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这些词类,取法拉丁文,并适当照顾了汉语的特点,不仅有开创之功,而且确定了词类大限,有较强生命力。
后人对词类的划分有诸多见解,没有统一,见教材按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划分。
按是否表示实在意义划分: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无实际意义,只帮助诗词表达异议或表示语法关系的词类):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代词,现代汉语划入实词,因为它可以独立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
古代汉语划入虚词,是因为它用法灵活,又与其他虚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往往一个字,既作代词,又作其它的虚词使用。
如“之”:
代词、助词、动词。
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1、现代汉语句子的分类
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
①按语气分: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肯定句、否定句
②按结构分:
主谓句(刘老师教我们古代汉语;她真漂亮; 小伙子高高的个子;她性情温和)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非主谓句(随手关门; 好极了; 好大的风啊;)
③按谓语表述方式分:
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描写句:
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
一般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
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今天是星期天)
④按句子的构件分:
单句、复句
2、应用于古代汉语,试试给下列句子归类
1.触龙问赵太后:
日食饮得无衰(cui)乎?
《战国策·赵策》
您每天吃喝该不会减少吧?
疑问句、否定句、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叙述句、单句;
②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柳宗元《蝜蝂传》 主谓句(名词谓语句)、判断句;
善于负重物的小虫
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复句;
一、判断句
1、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现代汉语:
他是大学生。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词“是”
古代汉语:
亚父者,范增也。
没有判断词,由名词或名词词组直接作谓语
形式上在主语和谓语后面使用语气助词“者”“也”加强判断
又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定义:
判断句是指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特点:
①一般不用判断词,由名词或名词词组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表示判断。
②常有语气助词“者”“也”等配合使用。
③常有副词修饰或限制。
如《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2、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判断句典型格式: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北冥有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A者,B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A,B也
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
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
《文心雕龙·情采》
——A者,B
秦,虎狼之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荀卿,赵人。
《史记·荀卿列传》
——A,B
是皆秦之罪也。
《战国策》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A副词B
判断句的省略形式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
“隐者也。
”《论语·微子》
上曰:
“若所追者谁?
”何曰:
“韩信也。
”《史记·项羽本纪》
——( ),B(者)也
3、判断句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即”“乃”“非”等是副词,不是判断词
“乃”“即”“必”等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非”“弗”等是副词,表示否定的语气。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襄公八年》
此二人者,皆圣人也。
《说难》
②“是”在先秦文言文中常用作指示代词,充当判断句的主语,不可看作判断词
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十年》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
③“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算判断词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作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子张》 “算作”
——大多数情况下,“为”不是判断词,是实义动词。
余为伯儵chóu,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
尔为尔,我为我。
《孟子·公孙丑上》
——准判断词。
“为”不是真正的系词,因为它不是普遍应用的,而是偶然出现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它。
④正确理解判断句的活用
典型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常常是:
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类别。
如:
“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但是古今汉语判断句都有一些灵活运用的情况,大致有三种: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气,水也,言,浮物也。
韩愈《答李翊书》
——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四年》
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较复杂的内容
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
《韩非子•功名》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由于他顺着节割的原因;差的厨师每月更一把刀,是由于他乱砍的原因。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
由此看来,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
1.系词的产生和发展 (通过“是”词性演变的了解,让学生树立起古今语法变异观。
)
奥巴马是美国总统。
这是判断句。
“是”是系词,系词这个概念是从逻辑学来的,他的作用是联系主语和谓语两项,缺一不可。
是我忘记了,请你原谅。
不是判断句,缺乏主语,“是”是动词,不是系词
他实在是很喜欢你。
谓语不是名词,不是判断句。
系词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对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
①关于系词产生的年代
五、六十年代发表了几篇讨论系词的文章。
其中洪诚先生的《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最见功力,他不但列举了众多用例,而且作了充分论证。
他举的用例中,《史记》5个,《谷梁传》3个,《盐铁论》1个,《说苑》1个。
王力先生一向认为系词开始于东晋,盛于南北朝,后采用洪诚的意见,认为《论衡》中的例子可以说明系词已产生,从而把汉语系词的产生确立为西汉末年东汉初叶。
(见王力《汉语史稿》)
我们来看系词“是”产生的例子: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
《史记·封禅书》
此是家人言耳。
《史记·儒林列传》
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此是螳螂也。
《韩诗外传八》
除了以上这些确定无疑的系词“是”的用例外,还有一些两可的用例也透露出“是”由代词向系词转变的信息。
随着出土文献的发现,提供给我们很多珍贵的语言资料。
如教材132页。
是是帚zhǒu彗,有内兵,年大孰。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是是竹彗,人主有死者。
(同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潜《桃花源记》
因此,我们认为在西汉,“是”已经用作系词。
不过在西汉用系词“是”的判断句是一种新兴的句法结构,所以用得不太普遍,而不用系词“是”的判断句还占有绝对优势,东汉时期,这种带系词“是”的判断句新形式日益用得普遍,到六朝“是”系词的新形式才最后取代不用系词“是”的旧形式。
这就是用系词“是”的判断句由少到多的历史演变过程。
②关于系词“是”的来源
古代汉语的“是”的词性和用法:
做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
指示代词 做前置宾语 “寡人是问”
复指前置宾语 “唯命是听”
是 判断词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熟。
”
“此必是豫让”
形容词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认为魏其侯是对的)
“魏其言是也”(魏其的话对)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为,古代汉语里的判断词“是”是从代词的复指用法发展出来的。
“是”有复指作用,“此”也可以用来复指。
为什么“是”字演变成了系词,而“此”字又没有演变呢?
这得考虑两个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
“此”字是一个与“彼”字相对的指示性很强的近指代词,所以没有演变为系词,而“是”,指示性较弱,它有一个同行的形容词“是”,如《史记》“魏其言是也。
”形容词“是”和判断词“是”没有源流关系,但当形容词“是”虚化为表确认、肯定语气的副词时,表复指的代词“是”受同形的表确认意义的副词“是”的影响,自然就容易演变成表判断的系词“是”。
因此,系词“是”来源于表复指的指示代词。
作业及思考题:
找出《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一文中的判断句。
阅读《子路从而后》,了解主语省略的判断句。
查找相关文献,了解“是”由指示代词发展成为判断词的发展演变线索。
二、被动句
1.什么是被动句
古今一致,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将叙述句分为主动句和被动句两类。
主动句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陈相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翻译:
陈相拜见孟子。
主语“陈相”是“见”的施事者。
这样的句子就是主动句。
被动句则不同,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而是被动者、受事者。
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这个句子中,前一个分句是主动句,主语“劳心者”是“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后一分句则是被动句,主语“劳力者”是谓语动词“治”的受事者,不是动作的发出者。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种被动式的叙述句,我们称之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称之为被字句。
用介词“被”构成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结构模式可以记作:
甲被(乙)怎么样。
如:
每天,黑板被值日生擦得干干净净。
请分析被字句的特点:
主语是受事,施事通过介词“被”引介出来;谓语是及物动词。
有时“被”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即施事者省略。
如:
他被激怒了。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如:
地上的水叫太阳晒干了。
古代汉语被动句则比较复杂,有些有语法标志,有些则没有语法标志。
有语法标记的被动句不仅可以用“被”,还可以用“于”,“为”,“见”,“为……所”,既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补语。
如前面提到的例子:
“劳力者治于人”,就是用“于”字作为被动标志的。
现代:
他被骗或他被人骗
古代:
彼见欺,彼见人欺(╳),应为彼为人欺或彼见欺于人,或彼为人所欺。
2、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种是没有特定标志的,也叫意念被动句,即在谓语动词前后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只是主语和谓语动词在语义上表示为被动关系。
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隐公元年》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
《庄子·胠箧》周的大臣龙逢被斩,商纣王的叔父比干被剖心。
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存在,它与主动句在形式上相同。
如何区别呢?
大致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还是被动:
A、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
翼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韩非子·五蠹》
B、谓语是及物动词,但后没有宾语,也无法补出宾语,这个句子可能是被动句。
如: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C、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指属于主语所指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又对主语不利,句子一般表被动。
如: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另一种是有特殊标志的被动句。
这些被动句式有:
“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为……所”式、“被”字式,还有其他形式的被动表达式,如“吃”字式、“蒙”字式、“教(叫)”字式、“给”字式等。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阐述:
①“于(於)”字式 格式:
受事者+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于”字式是先秦时期较为常见的被动句式。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左传·成公二年》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谊传》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
《史记·商君列传》
从上可以看出,“于(於)”字式被动句中,被动标记“于”字都位于动词后,也就是说,“于”是介词,引介行为主动者,作句子中的补语。
还可以发现,动词后去掉介宾结构,句子仍然表示被动意义,从句子的语义可以判断出,是动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有人认为“于”字式不是被动句的类型。
但“于”字的作用却很重要,如果把它去掉,就会使被动句变成主动句。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君子役使外界事物,小人常被外界事物所驱使。
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通达的人常制服别人,困窘的人常被别人制服。
在以上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句子中,介词“于”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于”就无法构成主动与被动的对比,因此,我们应该承认有“于”字式的被动句。
介词“于”引介行为主动者,这种用法是从引介处所的用法发展而来的。
如:
《韩非子·说疑》:
“智伯灭于晋阳之下。
”
其中的“晋阳之下”不是行为的主动者,而是赵国的领地,是处所。
意思是“智伯在晋阳城下被消灭”,“于晋阳之下”并不表示被动,是意念上的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语法 部分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