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docx
- 文档编号:30228616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611.08KB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
(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2.新课改倡导分配课程的课时容量,适当减少“主课”的课时,增加音、体、美等学科的容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基础性
D.选择性
3.罗素说: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要( )。
A.抓关键期
B.量力而行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4.“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
A.《中庸》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5.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他们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就能取得好成绩。
但其实。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 )。
A.倒U型曲线关系
B.U型曲线关系
C.线性关系
D.W型曲线关系
6.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
A.自然情景观察
B.实验室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
7.“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这句话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8.人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印象”是指(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9.王老师观察到。
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冲动型
C.沉思型
D.场依存型
10.“只要考出好成绩就不会挨骂”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1.马斯洛把较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命攸关的需要称为()。
A.生长需要
B.获得性需要
C.缺失需要
D.基础性需要
1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属于()。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13.小红每次课上回答问题都结巴.面红耳赤。
针对这一现象,周老师在课上多次鼓励她积极发言,每次回答问题都给予表扬。
周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14.以某一社会问题为核心或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融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15.美国行为主义家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提出的教学法是()。
A.强化教学法
B.程序教学法
C.讲授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16.第斯多惠有句名言:
“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应注重()。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17.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18.1994年江泽民同志为少先队题词:
“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五自”所体现的是少先队活动的()。
A.组织性
B.自主性
C.趣味性
D.创造性
19.教师是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5~20分钟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种教学是()。
A.微格教学
B.课堂教学
C.课外教学
D.录像教学
20.刚接手小学三年级一班数学课的王老师,为了检查班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新学期开始时举行了一次摸底考试。
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1.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2.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23.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以下是学校歌咏比赛后。
一个年级组四个班级班主任老师的总结:
一班(第二名):
这次比赛,就是由于几个同学在平时排练时不认真,导致我们班没能拿到冠军!
希望那几位同学深刻检讨自己!
二班(冠军):
同学们,本次歌咏比赛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获得全年组第一名。
老师为你们高兴!
三班(最后一名):
同学们,这次比赛很多同学都已经尽力了,但可能有一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
可是,大家要记得,失败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只要大家把这次比赛的经验教训铭记在心,并且在下次比赛中时刻注意这些经验教训,大家肯定会成功的!
现在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本次比赛你觉得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四班(第三名):
这次比赛同学们表现得不理想,我不想做任何评价了。
问题:
(1)组织竞赛型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0分)
(2)根据上述四位老师的话,请你从班级活动目的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10分)
25.材料:
班主任王老师发现班级里有几位男生头发很长。
过去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找同学谈过话,也讲明了道理,可是效果不明显。
这次,王老师想到一个好主意,决定马上试一试。
中午休息时。
王老师到附近的理发店把自己并不长的头发精心理了理。
下午上课前,王老师跟大家说:
“趁现在还没上课,我们开个五分钟的交流会,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新变化?
包括我和你们。
”有好多同学都发现王老师理发了。
王老师继续问:
“理过发后,大家感觉我怎么样?
”“更精神啦!
”“更帅啦!
”……王老师听到一片赞扬声。
最后,王老师说:
“有位名家说的好‘真心地赞扬一个人,能让一个人多活20分钟!
’因此,我十分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夸奖!
”五分钟的交流会在谕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王老师没点一位留长头发男生的名字,可是,第二天,王老师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头发都剪短了!
问题:
(1)王老师的高招蕴含了哪种德育方法?
(10分)
(2)在德育中如何贯彻这种德育方法?
(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
请任选1小题作答。
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
40分。
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
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音乐。
)
26.请认真阅读下文。
并按要求作答。
走遍天下书为侣(lu)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yu)乐,你会选择哪一样?
一幅美丽的图画。
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会选择一本书。
”
一本书!
我听到有人感叹了:
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
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
我的回答是:
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这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
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
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若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2)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人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
(3)为本课设计新授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0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材料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8分)
(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新授环节。
(22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本歌曲的特点。
(10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卢梭的教育思想
【答案】C。
【解析】卢梭强调自然主义教育,著有《爱弥儿》一书。
2.【知识点】实质教育论
【答案】B。
【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3.【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案】D。
【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期,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错过了关键期,补救教育往往不成功。
4.【知识点】德育原则
【答案】C。
【解析】“5+2=0”意思是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等于零教育,体现了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的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应该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5.【知识点】教师劳动特点
【答案】C。
【解析】灵活处理突发状况是教育机智的表现,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6.【知识点】教育文献的分类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7.【知识点】小学生安全教育
【答案】B。
【解析】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
然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8.【知识点】感觉现象
【答案】A。
【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
题干中的现象为嗅觉适应。
9.【知识点】学习动机的分类
【答案】A。
【解析】内部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而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高尚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即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因此.小军的学习动机是内部动机,小花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
10.【知识点】高原现象
【答案】D。
【解析】高原现象是指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
11.【知识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C。
【解析】缺失需要,也叫匮乏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
12.【知识点】社会心理效应
【答案】B。
【解析】社会抑制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活动的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的现象。
13.【知识点】改变行为的方法
【答案】A。
【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14.【知识点】课程类型
【答案】D。
【解析】核心课程是以某一社会问题为核心或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课程。
15.【知识点】程序教学法
【答案】B。
【解析】程序教学理论是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提出的。
16.【知识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案】D。
【解析】这句话体现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反映的教学过程规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17.【知识点】教学方法
【答案】B。
【解析】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通过阅读教材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18.【知识点】少年队活动的特点
【答案】B。
【解析】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特征也称主体性特征,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江泽民同志这“五自”所强调的就是自主、主人翁精神。
自主性要求少先队员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定计划、做事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体现了自主性。
19.【知识点】微格教学
【答案】A。
【解析】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20.【知识点】教学评价类型
【答案】B。
【解析】诊断性评价一般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前进行,用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学好新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测验。
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等。
二、简答题
21.【知识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参考答案】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
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阶段二: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阶段四: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阶段六:
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22.【知识点】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3.【知识点】保持有意注意的策略
【参考答案】
(1)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
(2)激发间接兴趣。
(3)组织有关活动。
(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三、材料分析题
24.【知识点】班级活动
【参考答案】
(1)各种全校性的竞赛,除了能够发掘人才和活跃学校生活外,还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班级之间的相互影响。
组织竞赛型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取胜看作参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
第二,使更多的人有参赛的机会:
第三,结合参赛的准备和实践,提高参赛者的心理素质;
第四,通过参赛带动班级的日常活动;
第五,在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时。
还要注意处理好班与班之间。
校与校之间的关系。
(2)歌咏比赛作为竞赛活动,是班级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竞赛活动,必然有胜有负,但是,作为学校中的活动.这一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教师能否将比赛和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学校中的班级活动关键要有教育意义。
材料中三班班主任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该班班主任在充分肯定全班同学的努力之后,帮助同学们寻找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把比赛成功看作参赛目的之一而不是最终目的。
充分发挥了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
材料中一班班主任只看重比赛结果。
并没有帮助同学们对比赛中出现的不足和成功之处加以总结.没有体现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
二班班主任也只是对比赛结果做出了肯定,但对于其中的原因也并没有进一步分析与总结。
缺乏教育意义。
四班班主任不做任何评价。
没有履行班主任的教育职责。
是极为不妥的。
综上所述,班级活动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
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责。
25.【参考答案】。
(1)王老师既不点名又能纠错的高招体现了榜样示范法这一德育方法。
所谓榜样示范法就是用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与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德育方法。
材料中王老师为了使几名留长发的男生不再留长发,自己先去理发,以自身干净、清爽的形象作为模范典型影响学生.最终使学生受到了正确引导。
因此,榜样示范法使德育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教师自身的以身作则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教育力量。
(2)榜样示范法的运用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我们应根据时代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
获得明确前进的方向与巨大动力。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学生了解榜样。
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介绍上或学生一时的情感冲动上。
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
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作者为表明观点而采用的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到“与书为侣”的乐趣,逐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2)导人环节
①导语:
(出示课件:
尤安.艾肯的照片)同学们,你认识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吗?
她就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尤安,艾肯。
(出示课件:
尤安.艾肯简介)1974年,尤安.艾肯获得了安徒生文学奖。
安徒生文学奖被称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在颁奖典礼上,尤安.艾肯作了热情洋溢的献辞.在献辞中她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
如果独自驾舟环游世界旅行,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
你会选择什么呢?
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答案。
而尤安.艾肯却选择了一本书,并且以此作为献辞的题目.那就是——学生齐读:
走遍天下书为侣。
②“侣”是一个生字。
很有意思。
右边紧挨着两个口,看到“侣”字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
(形影不离、如影相随……)
③把这些词语放到题目中去,你对课题有了怎样的理解?
④再来看看课题,你读出了什么味?
带着你的情感再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
漫谈引入,在揭题解题中初步感受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
(3)新授环节
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2.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课件:
词语和难读的句子),指名朗读。
3.默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内容批注在段落旁边。
4.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和学生一起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
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二、再读课文。
感悟表达
1.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中。
同学们,你们知道独自环球旅行,需要多长时间吗?
出示课件:
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日本一位71岁老翁独自完成环球航行历时234天;2006年,中国人首次完成帆船环球航行历时185天。
2.看到这些数字,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呢?
作者是怎么回答的?
自己读读课文。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
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书像朋友,像家;朋友和家再熟悉也会有新的发现;所以,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
4.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设问、反问以及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吗?
(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表达观点的方法。
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27.【参考答案】
(1)本材料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的发展。
①知识与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识图、作图等技能。
②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长度信息做出解释,并学会用具体的单位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③问题解决:
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④情感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新授环节设计.
一、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
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
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
(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师 资格考试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