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30224282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19.95KB
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归纳从汉至元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认识其特点。
(重点)
2.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加强的演进历程,分析其特点。
(重点)
3.概述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理解其演变趋势。
(难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1)背景:
汉朝初期,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还与朝廷对抗。
(2)措施: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3)作用:
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误区警示]
“推恩令”≠废除封国
“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封国,只是通过对封国领地的分割来削弱地方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唐朝:
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享有较大自主权,安史之乱之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朝
(1)措施
军事
北宋初年,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作用: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
(1)措施: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2)影响: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轻巧识记]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唐朝
(1)措施:
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2)特点: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3)影响: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4.宋朝: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5.元朝:
在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
[易错提醒]
唐代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不同。
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而元代设置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图解历史]
(1)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察举制:
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流行,朝廷官职主要由世家大族担任。
3.科举制
(1)过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
(2)作用
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②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图解历史]
(2)选官制的演变
主题一 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探究点1 汉唐地方政治制度
史料
图一 汉代初期形势图
图二 唐代后期形势图
思考 史料中图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两幅图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政治制度:
郡国并行制。
存在问题:
汉唐时期都造成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的弊端。
探究点2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史料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
思考 史料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案 措施:
在军事上,收回主要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在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在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
看法: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探究点3 元代行省制度
史料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思考
(1)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2)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答案
(1)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2)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最终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
主题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探究点1 汉代中外朝制度
史料 中朝,内朝也。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书·刘辅传》
思考 史料体现了汉代中央官制的哪些变化?
实质是什么?
答案 变化: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实质:
加强皇权。
探究点2 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
史料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思考 三省六部制是怎样运作的?
有何特点?
答案
(1)中书省草拟政令,上承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奉行”,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执行。
(2)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探究点3 宋朝中枢机构
史料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权。
”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任命知州军、通判等官员”。
——《宋史·职官志》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中央官职设置的特点。
答案 宋朝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
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枢密院掌管军事。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主题三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
史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唐摭言》
思考
(1)从史料一可以看出汉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你认为这种选官制度会带来哪些问题?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具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案
(1)主要标准:
品德和才能。
问题:
缺乏明确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容易被权势家族控制,致使官员的办事效率低下,官场腐败,统治基础狭窄,不利于政局稳定。
(2)作用: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成为唐王朝繁荣和强盛的重要制度保障。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及积极影响
(1)变化趋势
①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②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
③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2)积极影响
①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树立起了中央权威,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制度化的选官制度,提高了官员队伍素质,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1.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B.郡国并行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察举制
答案 B
解析 “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强调既继承周朝的分封制度又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度,即推行郡国并行制,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故选B项。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答案 A
解析 设置多个宰相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并不是完善中央集权,也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君主专制时代是不存在扩大民主权利的。
3.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
A.削弱主要将领和丞相的权力
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答案 C
解析 抓住题干“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无关项;B、D两项具有一定片面性。
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
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
A.秦朝B.汉朝
C.唐朝D.元朝
答案 D
解析 元朝行省制的确立,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1)材料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哪一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
答案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西汉:
设置中朝,限制丞相权力;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
设置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与三司使,进一步分割相权,强化皇权;元:
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解析 第
(1)问,根据“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可知矛盾的内容与趋势。
第
(2)问,联系教材可知西汉至元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
[对点练]
知识点1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汤其领在《西汉郡国并行论》一文中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后,国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表明郡县制( )
A.确保了皇权至上B.避免了地方割据
C.有利于中央集权D.建立了官僚政治
答案 C
解析 秦朝皇帝制度建立确立了皇权至上的原则,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能避免地方割据,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直接管辖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时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2.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
“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3.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 )
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知其实行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
知识点2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4.《汉书》中记载的“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的官职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
C.太尉D.中书令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位次丞相”说明该官职不是丞相,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御史大夫仅次于丞相,负责监察百官,与材料中的“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相符,故B项正确;太尉主管军事,故C项错误;汉朝时期中书令是职位很低的官员,故D项错误。
5.清袁枚在《随园随笔》中提道:
“秦汉侍中本丞相史(属官),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负责给皇帝端尿盆等)。
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
”这反映了( )
A.内侍干政,体制混乱
B.封建秩序,等级森严
C.重用内侍,君权加强
D.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答案 C
解析 侍中因与皇帝亲近而被皇帝重用,这并不是体制混乱,而是皇帝为了制约相权所为,故A项错误;侍中从给皇帝“掌虎子、捧唾壶”到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错误;侍中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无法像宰相一样制约皇帝,皇权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侍中是中央的官职,与地方无关,故D项错误。
6.“(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
”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得出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故B项正确。
7.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
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答案 B
解析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因此选B项。
知识点3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8.马克斯·韦伯说: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C.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D.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答案 D
解析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表明此项制度注重公平公正,指的是科举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故A项错误;“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故B项错误;“大人世及以为礼”指的是周公制礼,将“天下为家”制度化,明确传承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指的是科举制,故D项正确。
9.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
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这说明魏晋之时( )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答案 B
解析 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因此出现材料中大族子弟刚刚成年,甚至“年未弱冠”就授予官职的现象,故B项正确。
10.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
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答案 B
解析 题目中进士出身的官员中父辈有官职者(含宗室)有100多人,说明贵族体制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而三代不仕者有300人左右,说明更多的平民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入仕途,因此选官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
[能力练]
11.《读史漫录》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答案 D
解析 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
12.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直接向皇帝提意见。
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
唐谏官的设置( )
A.着眼于皇权的强化
B.分化相权,提高效率
C.益于减少决策失误
D.承旨封驳,效能有限
答案 C
解析 A项与材料“直接向皇帝提意见”不符,故A项错误;“直接向皇帝提意见”与分化相权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可知,谏官的设置有益于减少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材料“小则上封,大则廷诤”与谏官实际效能无关,故D项错误。
13.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9%;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
这反映出当时( )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可知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故D项正确。
14.宋代“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
A.中书门下B.兵部
C.三司D.枢密院
答案 D
解析 北宋结束军阀割据局面后,为防止藩镇割据的重演,规定文武分治,枢密院只管军事,且脱离实际指挥兵权的具体事务,故D项正确。
15.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答案 A
解析 元朝中书省长官为丞相,总领百官,相权有所膨胀,削弱皇权,故A项正确;分割相权是宋朝为加强皇权的做法,故B项错误;元朝君主专制相对削弱,故C项错误;一省二院服务皇帝,专制政治并非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
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太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
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汉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说明:
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
相同:
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出制度化趋势;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2)特点:
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及教育与选官的联系,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可从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两种选官制度的选拔方式、目的和特点等方面分析比较。
第
(2)问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从科举制的作用、选拔方式和发展状况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可从官吏选拔任免权的发展趋势概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历史 单元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