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脂选用原则.docx
- 文档编号:30220155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6.95KB
润滑油脂选用原则.docx
《润滑油脂选用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滑油脂选用原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润滑油脂选用原则
润滑油脂选用原则
1、润滑油脂选用通则
各种机械设备由于设计及工况不同,对润滑油脂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用润滑油脂的基本要求如下,供参考。
1.1质量要求
润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润滑油润滑还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擦表面的温度,起到冷却作用。
因此,必须根据机械设备的操作条件来选用不同质量要求的润滑油脂。
例如,对于不同压缩比的汽油发动机,就应该选用相应质量等级的汽油机油。
正是由于汽油发动机的变化,才带动了汽油机油的升级换代。
在选择机械零部件的润滑油时,需要同时考虑润滑系统。
循环式润滑系统特别要求选用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优良的润滑油,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分离水分和清除机械杂质。
1.2润滑要求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在摩擦部件容易产生油泥、结焦和积炭,必须要求在发动机中添加清净分散剂等添加剂,而且以清净分散剂为主。
工业机械设备的循环润滑系统由于要求能很快分离水分子和沉降杂质,所以不宜在工业润滑油中加入清净分散剂。
对于复合高的润滑部位,经常可能出现边界摩擦状态,要求选用添加抗磨剂和极压剂的润滑油。
1.3润滑油或润滑脂的选用
润滑油一般能形成流体润滑,使摩擦副的两个表面被油膜完全隔开,减少摩擦表面的摩擦,降低磨损,同时具有冷却降温作用,因此,润滑油是机械设备润滑之首选。
润滑脂能很好地粘附在机械设备摩擦部件的表面上,不容易流失和滑落,特别是当热或机械作用逐渐变小,乃至消失时,润滑脂逐渐变稠,并恢复到一定的稠度,因此选用润滑脂润滑不需经常添加,且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可以适用于一些工况。
例如较高温或较低温、重负荷和震动负荷、中速或低速、经常间歇或往复运动的轴承,特别是处于垂直位置的机械设备。
同时,由于润滑脂膜比润滑油膜厚,可以防护空气、水分、尘土和碎屑进入摩擦部件的表面。
1.4粘度的选择
润滑油的粘度是形成润滑油膜的基本因素。
在中转速、中负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的润滑油。
在重负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
在低负荷、高转速和低温等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
在使用温度范围宽、轻负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以内燃机油为例,选用合适的粘度和高粘度指数,使油品既具有足够的高温粘度来保证发动机在运转时的润滑和密封,又能在低温下有足够小的粘度来保证低温启动性能。
粘度的选择通常是按气温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负荷高低、转速大小或发动机的磨损程度等因素。
以下列出推荐选用发动机油粘度的原则,供参考。
气候
地区
气温范围℃
SAE粘度等级
严寒
东北、西北
-30~-25
-30~30
5W
5W20或5W30
寒冷
华北、中西部及黄河以北地区
-30~-20
-25~-30
-20~-15
-20~20
-20~-30
10W
10W30
15W
15W20
15W30
寒温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15~-5
-15~30
20W
20W30
温
长江以南,长岭以北
-10~30
0~30
20
30
温-热
南方
10~50
40
1.5润滑方式
采用飞溅润滑、油浴润滑、润滑润滑和油环润滑等润滑方式,润滑油在系统中反复使用,而且经常是分散成极小的油滴,与空气接触多,溶剂氧化变质,应该选择高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并添加抗氧剂、防锈剂、防腐剂和抗乳化剂。
使用油壶、油芯、油杯、油绳、油链等润滑方式,可选用质量等级较低、粘度较高的全损耗系统油。
1.6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温度直接影响选用润滑油脂。
一般说,使用温度低于60℃时,氧化反应不明显;但是超过60℃时,每提高10℃,氧化速度成倍增长,润滑油的寿命也可能减半。
为降低润滑部位或润滑系统内的润滑油温度,可以考虑加装冷却器或散热片,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大气中的湿度对选用润滑油也有一定影响。
在大气中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引起机械部件金属表面生锈,应该选用添加防锈剂的润滑油。
大气中含盐分较高时,应该选用对还有具有防锈能力的润滑油。
1.7制造商的规定
对于进口或国产的机械设备,应当遵照制造商说明书规定使用润滑油。
若说明书同时列出国内外供应商的润滑油品牌、品种、质量等级等,油浴对于同一润滑部位各品牌油品质量大致相近或相当,应该详细研究不同品牌的说明书及规格,由厂方和供应商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决定,更为妥当。
十、润滑油的管理
润滑油是石油化工产品中品种牌号最多,使用范围很广泛的一类。
同时润滑油又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
只有搞好润滑油管理,正确使用润滑油,才能发挥润滑油的技术性能,对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润滑油料,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润滑油的运输和储存管理
1.1润滑油在可能的范围内应储存于仓库中,以免受气候影响,已开桶的润滑油必须储存于仓库内。
油桶以卧放为宜,桶的两侧均需用木楔楔紧,以防滚动。
如必须将桶直放时,宜将桶倒置,使桶盖向下,或桶略微倾斜,以免雨水聚集于桶面而掩盖桶栓。
水对任何润滑油均有不良影响。
1.2表面上看来,水分不易渗透完整的桶盖而进入油桶内,然而储存于温差较大环境中,如在户外,日间爆晒于烈日之下,夜间则天气较凉,这种热胀冷缩会影响桶内压力:
日间略高于大气压,夜间则接近于真空。
这种日夜间压力的转变会产生“呼吸”效应,日间部分空气被“呼出”桶外,夜间空气又被“吸入”桶中,如果桶盖浸于水中,那么夜间水分难免会随空气进入桶中,日积月累,混积于油中的水相当可观。
1.3温度对润滑脂的影响较大,长期暴露于高温下,可使润滑脂中的油成份分离,故润滑脂桶应优先储存于仓库内,桶口向上竖放为宜。
盛放润滑脂的桶口较大,污物与水更易渗入,取出后应立即将桶盖盖紧。
1.4太低或太高的温度皆对润滑油有不良影响,因而不宜将润滑油长久储存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1.5除必须注意润滑油的各项储存要点外,对润滑油的谨慎处理,也不应忽略。
假如润滑油在由储存到使用设备的途中遭受污染,储存期间即使再小心,也将前功尽弃。
储存少量润滑油和补给用的容器,必须有盖并保持清洁,按时清洗并用布擦干后使用。
漏斗及其它润滑用器皿均需作同样处理。
用布擦拭较好,一定不能使用易于脱落纤维的废棉纱或毛布,因为它们的纤维会由器皿转入机器的润滑系统,阻塞润滑油的流动。
1.6每种润滑油应有专用的容器,且需在容器上注明所盛装的润滑油的名称,以防混杂。
废油或污物应贴有标签的容器盛载,直到弃置为止。
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废油与新油分开放置,以免新油被污染。
1.7一般而言,有害杂质混入润滑脂较混入润滑油中更为严重,因油中的杂质可沉淀于容器底后经人工排出,混入机械润滑系统的机会较小。
但当杂质混入润滑脂中时,因杂质不会沉淀,迟早会进入机械的润滑系统中。
1.8水分对润滑油的危害较润滑脂严重,因脂一般为半固体状态,水分不易快速汇入其中,只要及时清除,对润滑脂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
而水一旦进入油中,很快与油混合。
对于特别具有优异抗水性的润滑油通过静止水分能够逐渐沉积于容器底部,如果能及时排除,将减免润滑油的乳化变质。
1.9润滑油仓库中应存有所有润滑油分配数量记录,而每台(套)机械也应有记录表,以便核查所有润滑油的消耗量是否正常,如发觉有显著变化时,应立即进行检查。
消耗量的增加通常是润滑系统失灵而需要检查调整的征兆,相反也可能因使用了过量的润滑油,而导致了消耗量的增加。
2、润滑油使用过程的管理
2.1润滑油的选用
润滑油选用是润滑油使用的首要环节,是保证设备合理润滑和充分发挥润滑油性能的关键。
2.1.1选用润滑油应综合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a、机械设备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条件(即工况);
b、机械设备制造厂商说明书的指定或推荐;
c、润滑油制造厂商的规定或推荐。
2.1.2润滑油性能指标的选定
a、粘度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设备用润滑油粘度选定依设计或计算数据查有关图表来确定。
b、倾点
倾点是间接表示润滑油储存和使用时低温流动性的指标。
经验证明一般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必须比倾点高5~10℃。
c、闪点
闪点主要是润滑油储运及使用是安全的指标,同时也作为生产时控制润滑油馏分和挥发性的指标。
润滑油闪点指标规定的原则是按安全规定留1/2安全系数,即比实际使用温度高1/2。
如内燃机油底壳油温最高不超过120℃,因而规定内燃机油闪点最低为180℃。
2.2润滑油的代用
2.2.1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各有其使用性能的特殊性或差别。
因此,要求正确合理选用润滑油,避免代用,更不允许乱代用。
2.2.2润滑油的代用原则
a、尽量用同一类油品或性能相近、添加剂类型相似的油品代用。
b、黏度要相当,代用油品的黏度以不超过原用油黏度±25%为宜。
一般情况,应优先考虑黏度稍大的油品进行代用。
c、质量以高代低,即选用质量高一档的油品代用,这样对设备润滑比较可靠。
同时,还可延长使用期,经济上也合算。
d、选用代用油时还应注意考虑设备的环境与工作温度。
对工作温度变化大的机械设备,代用油的黏温性要好一些;对于低温工作的机械,选择代用油的凝点要低于工作温度10℃以下;而对于高温工作的机械,则要考虑代用油的闪点要高一些,氧化安定性也要满足使用要求。
2.3润滑油的混用
2.3.1不同种类牌号、不同生产厂家、新旧油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混用。
2.3.2在下列情况下,油品可混用:
a、同一厂家同类质量基本相近产品,或高质量油混入低质量油仍用于原使用的机器设备;
b、同一厂家同种不同牌号产品在需要调整油品的黏度等理化性能时可以混用;
c、不同类的油品,如果知道两种对混的油品都是不加添加剂的,或其中一个是不加添加剂,或两油都加添加剂但相互不起反应的,一般可以混用,但对质量高的油品来说质量会有所降低。
2.3.3在下列情况下,油品不得混用:
a、军用特种油、专用油料不能与别的油品相混;
b、有抗乳化性能要求的油品不得与无抗乳化要求的油品相混;
c、抗氨汽轮机油不得与其他汽轮机油相混;
d、抗磨液压油不要与一般液压油等相混,含锌抗磨、抗银液压油等不能相混;
e、齿轮油不能与蜗轮蜗杆油相混。
2.3.4内燃机油加入添加剂种类较多,性能不一,混用问题必须慎重,以避免因不同内燃机油混合后产生沉淀而引发事故。
2.3.5不同生产厂家的同类油品要混用时,应先做混用试验,观察有无异味或浑浊沉淀等,如无异常现象及明显性能改变时方可混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使用代用油品或混用油品时应注意经常检查机件润滑油的工作情况,以确保不致因润滑不当而引发事故。
2.4润滑油污染的控制
润滑事故除因润滑油选用或使用不当外,主要由于污染所致。
2.4.1污染润滑油的物质有尘埃、杂质和水份。
2.4.2污染度的控制对液压油、汽轮机油、静压油膜轴承油和高速轴承油的抗磨损性能十分重要。
2.4.3控制污染的措施
2.4.3.1储运润滑油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密闭,且不与铜、锡等易于促进润滑油氧化变质的金属接触。
2.4.3.2油品加入设备前要进行沉降过滤处理,保证清洁度。
2.4.3.3加油容器不可露置在大气中,油气装油容器不可无盖。
2.4.3.4储存润滑油的油罐要定期清洗,及时排污。
2.4.3.5油罐或油箱上设空气过滤呼吸器,在加油口设100目以上的滤器和防尘帽,搞好各部密封,在润滑系统适当部位设滤器及排污阀。
2.4.4变压器油等电器用油对水份要求高,应尽量在天气干爽时换油,且开盖后油品要立即加入设备。
2.5润滑油的使用状态监控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老化变质这是必然规律。
老化变质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正常的老化变质;另一种为因受水污染等异常因素的异常变质。
进行润滑油使用状态监控,可及时掌握油品的技术状态,预防设备润滑事故发生,延长油品使用寿命。
2.5.1监控的方法
2.5.1.1抽查操作人员执行设备润滑“五定”规范标志。
2.5.1.2采样观察油品的外观情况,检查油品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情况。
2.5.1.3定期进行粘度、闪点、水份、机杂、酸值(或碱值)等能反应油品质量变化的关键理化指标。
2.5.1.4没有实验室的可以进行水份爆音实验和斑迹实验等。
2.5.1.5用现代化仪器分析。
如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油中添加剂变化的情况,用铁谱仪或ICP发射光谱测定油中金属磨粒或元素变化。
仪器分析快捷准确,对发电机组等大型关键设备的润滑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2.6润滑油的更换
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几个月、几年以至几十年)后,由于本身的氧化以及使用过程中外来因素影响会逐渐变质,性能下降或改变,必须适时更换。
2.6.1换油时间的确定
(1)根据检验评定的结果确定换油时间;但目前困难的是还比较缺乏各种油品的报废标准。
(2)根据润滑油制造商和设备制造厂家的推荐结合实际使用经验定期更换。
2.6.2换油注意事项
(1)不要轻易作出换油决定,要设法延长油品的使用期。
(2)尽量结合检修期进行换油。
(3)换油时不要轻易报废,如油质尚好,可以稍加处理(如沉降过滤,去除水份杂质)后再用或用于次要设备。
废油要收集好,以利于今后再处理和防止污染环境。
2.6.3防止润滑油危害健康
许多石油产品对人体都有害,接触皮肤如不及时清洗干净,则可能轻者引起皮炎、疙瘩,重者发生皮疹或皮瘤。
误入口内或吸入体内,轻者发生肠胃病或肺炎,重者可能导致癌症,因而极应注意不要把石油弄到食品上。
不要弄进呼吸道里,也不要弄到满身是油或满地是油,这不但给国家造成浪费,而且有碍个人卫生。
动物试验证明,精制矿油润滑油的毒性较低,但加添加剂的润滑油的危害性增加而必须注意防护。
即使新油无毒,在使用过程中变质和污染也会增加其危害性,因此要注意切勿沾染皮肤,尤其不可吸入或吃下。
如不小心弄到身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2.6.4废油的处理
换出来的润滑油已经变质,只能作为废油处理,这些废油应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1)这些废油应收集起来统一处理,盛装润滑油的桶或瓶子不要随地乱丢也应统一妥善处理,防止给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使用后的润滑油废油尤其含添加剂较多的润滑油品难以再生利用。
但一般可以做为燃料油烧掉。
2.7润滑油使用须知
2.7.1油品安全
(1)油品独立窨存放,周围不得放置可燃品。
(2)严禁烟火,不得携带火种进人油库。
(3)配备不少于二个灭火器。
(4)擦试机械后的油布或清除的油污不得堆积,以免助燃。
(5)易燃的特种油品或化学溶剂分离储存并放置易燃品标志。
2.7.2使用注意:
(1)向润滑专家咨询,用适当规格的润滑剂,尽量减少用油种类。
(2)每种机械以简单图样示出需要加油的部位,油品名称、加油周期等并由专人负责,避免用错油品。
(3)每次加油前须清洁擦拭油抽、油壶等容器和工具。
(4)每种用油专用的容器,且在容器上注明盛载油品的名称,以防污染。
(5)换油前须将机械用溶剂冲洗干净,切不可用水溶性清洗剂。
(6)每次添加或更换润滑油后,做好机械保养记录。
(7)发现油品异常或已到换油周期,应抽样交由专业公司化验决定。
附表一、ISO粘度等级划分标准
(ISO3448/ASTMD2422)
ISO粘度牌号
运动粘度中心值(40℃)(mm2/S)
运动粘度范围(40℃)(mm2/S)
SATM赛氏牌号
100℉赛氏粘度秒
不低于
不大于
最小
最大
ISOVG2
2.2
1.98
2.42
32
34.0
35.5
ISOVG3
3.2
2.88
3.52
36
36.5
38.2
ISOVG5
4.6
4.14
5.06
40
39.9
42.7
ISOVG7
6.8
6.12
7.48
50
45.7
50.3
ISOVG10
10
9.00
11.0
60
55.5
62.8
ISOVG15
15
13.5
16.5
75
72
83
ISOVG22
22
19.8
24.2
105
96
115
ISOVG32
32
28.8
35.2
150
135
164
ISOVG46
46
41.4
50.6
215
191
234
ISOVG68
68
61.2
74.8
315
280
345
ISOVG100
100
90.0
110
465
410
500
ISOVG150
150
135
165
700
615
750
ISOVG220
220
198
242
1000
900
1110
ISOVG320
320
288
352
1500
1310
1600
ISOVG460
460
414
506
2150
1880
2300
ISOVG680
680
612
748
3150
2800
3400
ISOVG1000
1000
900
1100
4650
4100
5000
ISOVG1500
1500
1350
1650
7000
6100
7500
备注:
我国工业用润滑油过去一般是按50℃的运动粘度来分类的,如10号、20号30号等机械油,也有的是按100℃的运动粘度分类的,如13号、19号压缩机油等。
新标准中的100号真空泵油相当于原标准的1号真空泵油。
对于全损耗系统用油,22号和32号油相当于旧的20号机械油,46号相当于旧的30号机械油,68号相当于旧的40号机械油,150号相当于旧的90号机械油。
为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现采用ISO3448-75《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GB3141-82《工业润滑油粘度分类》,该粘度分类以40℃时运动粘度为基础。
附表二、常用润滑油质量分类
1、汽油发动机润滑油
型号
时间
说明
SA
废除
1930年代初期
用于老式、缓和条件下的发动机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SB
废除
1940年代后期
用于低负荷汽油机(1930年)第一个含添加剂的机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防腐能力。
SC
用于1964年机型
具有抗高及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D
用于1968年机型
具有抗高及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E
用于1972年机型
更好地防止高温氧化和高温沉积物,以及防腐和防锈能力。
SF
用于1980年机型
性能较SE为佳,同时改进了抗磨性。
SG
用于1989年机型
抑制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减少发动机磨损,降低低温油泥的生成。
SH
用于1993年机型
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挥发性低,过滤性更佳。
SJ
用于1996年机型
在SH的基础上增加台架测试和模拟试验,并改善挥发性。
发动机油SAE粘度分类(SAEJ300-1995)
SAE粘度等级
低温动力粘度mPa•s
(ASTMD5293)
边界泵送粘度mPa•s
(ASTMD5293)
最大100℃运动粘度mm2/s
150℃高温高剪切粘度mPa•s(ASTMD4683、ASTMD4741或ASTMD5481)
最大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0W
3250于-30℃
60000于-40℃
3.8
-
-
5W
3500于-25℃
60000于-35℃
3.8
-
-
10W
3500于-20℃
60000于-30℃
4.1
-
-
15W
3500于-15℃
60000于-25℃
5.6
-
-
20W
4500于-10℃
60000于-20℃
5.6
-
-
25W
6000于-5℃
60000于-15℃
9.3
-
-
20
-
-
5.6
<9.3
2.6
30
-
-
9.3
<12.5
2.9
40
-
-
12.5
<16.3
2.9(0W/40,5W/40,10W/40)
40
-
-
12.5
<16.3
3.7(15W/40,20W/40,25W/40)
50
-
-
16.3
<21.9
3.7
60
-
-
21.9
<26.1
3.7
注:
1cP=1mPa•s;1cst=1mm2/s
2、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齿轮油粘度等级分类
SAE齿轮油粘度分类(SAEJ306-1991)
SAE粘度等级
粘度达15000mPa•s时的温度,℃
100℃时的运动粘度,mm2/s
最高值
最小值
最大值
75W
-55
4.1
-
75W
-40
4.1
-
80W
-26
7.0
-
85W
-12
11.0
-
90
-
13.5
<24.0
140
-
24.0
<41.0
250
-
41.0
-
3、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型号
时间
说明
CA(废除)
用于轻负荷机型
与高品质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蚀性能。
CB(废除)
用于中负荷1949年机型
与质量较差的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减少沉积物功能。
CC
用于中负荷1961年机型
用于轻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防止高温或低温沉积,防止锈蚀和腐蚀。
CD
用于重负荷1955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有效减小磨损及防止沉积物生成。
CD-Ⅱ
用于重负荷(二冲程)1985年机型
用于二冲程发动机,有效控制磨损和沉积物。
CE
用于重负荷1983年机型
用于高速、高负荷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CF-2
(二冲程)1994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二冲程发动机。
有效防止磨损、粘环及沉积物生成。
CF-4
用于1990年机型
适用于公路重型卡车发动机和工程机械发动机,有效降低油耗及沉积物的生成。
CG-4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重负荷公路卡车发动机及工地设备发动机(仅用于低硫柴油)。
4、美国石油学会(API)车用齿轮油质量等级
APIGL-1此类油指定用于低齿面压力及低滑动速度的温和情况下使用的汽车螺旋伞齿轮、涡轮后桥及一些手动传动箱的润滑。
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使用纯矿物油,而且表现令人满意。
抗氧剂、防锈剂、消泡剂及降凝剂可以用作改进其性能,可是摩擦改进剂及极压添加剂则不适宜使用。
APIGL-2此类油指定用于APIGL-1润滑剂所不能应付的负荷、温度及滑动速度下运作的车用涡轮后桥的润滑。
APIGL-3此类油指定用于在较为苛刻的情况下运作的手动传动箱及螺旋齿轮后桥的润滑。
需要润滑油的负荷能力高于APIGL-2而低于APIGL-4的要求。
APIGL-4此类油指定用于高速低扭矩及低速高扭矩条件下的汽车及其它车用设备中使用的齿轮,尤其是准双曲面齿轮,不适合于重负荷齿轮。
APIGL-5此类油指定用于高速及冲击负载、高速低扭矩及低速高扭矩的情况下的汽车及其它车用设备中使用的各种齿轮,尤其是双曲面齿轮。
APIGL-4和APIGL-5两者均具有多用途运作特性,适用于后桥及手动传动装置的润滑。
5、AGMA齿轮油粘度规格
防锈及防氧化齿轮油AGMA润滑剂粘度等级
40℃运动粘度范围mm2/s
相应的ISO等级
极压齿轮润滑剂AGMA润滑剂等级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润滑 油脂 选用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