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程内涵.docx
- 文档编号:30219648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57KB
把握课程内涵.docx
《把握课程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课程内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把握课程内涵
把握课程内涵,科学实施策略,培养交际能力
——谈新课程下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
新民小学解桂芬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口语交际”可以说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提出的总目标是:
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由此可见,新课标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转变。
新课程口语交际目标拓展了“说”的价值,提升了“听”的地位,引入了合作精神。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和教学要求,我们新民小学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专题课研讨、论文撰写和交流以及开展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交流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交际语言,使他们具备了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为今后他们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现就我校的具体做法,结合何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课《夸夸我的同学》,谈谈新课程下如何实施小学口语交际教学。
我交流的题目是《把握课程内涵,科学实施策略,培养交际能力》。
不妥之处敬请包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第二,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根据课标的教学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抓实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每个“语文园地”中均安排了口语交际练习,并要求用一课时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要求,抓实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交际重点。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不管上什么课,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
这两个问题是任何一种课型备课前都需要认真思考的。
做为口语交际课这种课型,还必须要考虑两个问题,那就是“说清楚”和“听明白”。
因此,做为一节口语交际课,它的教学目标就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本节课的专题,教学生“说什么”和教学生“怎么说”;二是突出口语交际课的特点,教学生“怎么说清楚”和“怎么听明白”。
《夸夸我的同学》这节口语交际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何老师在教学生“夸什么”和引导学生“怎么夸”上着实花了不少心思,而且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渗透和强化“怎么说清楚”和“怎么听明白”,使交际课的目标和本节课的目标,齐头并进,得以实现。
2.建立和谐关系,营造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
而害怕说话不当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
心病还得用心来治。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养,首先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要理解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点,尊重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方式,要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要把人人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
其次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果一个学生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能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呢?
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要消失。
所以要鼓励、教育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每个学生在轻松、友爱的氛围中互动交际。
何老师在实施口语交际课的过程中,从课前互动谈话就创设了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整节课适时调控,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把人人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和学生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营造了民主、融洽的交际气氛,使和谐与友爱的阳光普照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3.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生动真实的情境能触动人的灵感,调动人的情绪,使人萌生表达欲望。
李吉林老师说过: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就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之而变得高涨起来,学习的动力就会被激发、增加或持续,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
例如,何艳老师执教的《夸夸我的同学》,开课导入,何老师从自己的优点引出了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的同学的话题,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不管是什么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哪怕他属于弱势群体,这就使交际任务具有“实际意义”。
接着,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做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开课伊始,何老师又运用多媒体创设了生活情境,调动了学生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交际的兴趣,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做了充分的铺垫,拓展了学生思维。
4.实践交际层次,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整合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以能力的养成为核心。
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的实践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训练能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善于”到“善于”,从而使学生在亲历完成交际的学习任务的过程,达到能力养成的目标。
何老师这节课从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课堂从听力游戏到出话题后,安排了“说句子,讲清楚”,“说片断,讲具体”两个环节。
在说句子的环节,让学生各抒已见,老师适当点拔,引导运用关联词,尽量把句子说清楚。
在说片断环节,先是个体夸,在个体夸中引导学生“说清楚”“听明白”;接着,同桌夸,再到小组夸、全班离座夸,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机会,使实践落实到了全体学生。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教学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这一原则,又让学生亲历实践,真正“学会”,使学生获得提高和发展。
5.实施激励性评价,增强交际信心。
“给儿童劳动的快乐,取得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目中的自豪感,这是教育工作中的一条金科玉律。
”在儿童内心深处,有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
因此,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我们要有多元评价的意识,重视激励性的评价过程。
对想法独特,表达水平较高的同学,可奖给“智多星”、“金话筒”、“小百灵”等称号;对于学生不尽人意的表现我们也应该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并且及时给予肯定,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他换个词再说,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满足感。
这样有助于增强每一个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勇气,学生也就会乐于口语交际了。
6.关注课堂生成,合理引导交际。
课堂上我们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畅所欲言,但这决不是指允许他们放任自流,口语课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方式、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导。
比如课堂上有个学生在夸奖别人的时候,用食指指着别人说。
这只是学生平时的一个习惯动作,但老师必须认真地告诉他,在和别人交流时,这样的动作如果改成“请”的手势会更好,更有礼貌。
在第一次试教课上,有个学生,当老师叫他夸夸同桌的时候,他马上大声地说“他没有优点,他经常都受老师批评的。
”这时老师就应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表示关爱,然后对站起来的同学说“每个人都有优点,有时只是我们观察得不够细致,我从这同学低下头的表现就知道他肯定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了,我也相信他以后受到的批评会越来越少!
”接着,还要趁机跟他们说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肯定的共同心理,并告诉他们平时应该多去看别人的长处,而不是短处。
即使别人有缺点,我们也应该委婉地,有艺术地批评指正。
7.培养倾听能力,提高交际实效。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
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
同时,“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
然而,在许多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或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老师叫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
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
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今天,何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
⑴赏识,激发倾听兴趣
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学生,如,“你听得最认真。
”“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
”“你听得可真仔细。
”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
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
“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
”“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倾听兴趣。
⑵引导,提高倾听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
因此,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在不断引导中提高其“听”的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
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发言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你的同桌说了什么或要求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再连起来说说等,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
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为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
其次,培养学生听出优点。
在听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听出一些要点,加进自己的思考,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课堂上,我常会问学生哪儿说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表扬等,提高他们听优点的能力。
在你来我往的言语交锋中,听者发现了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说者倍受鼓舞,增强了表达的自信。
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再次,培养学生听出缺点。
教学中常引导学生思考:
别人说的话,还有哪些不妥;假如是你,你会怎么说,或你建议他怎么说。
这样做,既避免其他同学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又能使说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在互帮互助中既发扬团体的合作精神,又能使口语交际真正落到实处。
⑶坚持,养成倾听习惯
凡事贵在坚持。
从小处做起,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做到及时表扬、及时提醒、持之以恒,才能引起学生对听的重视,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
只有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才能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8.面向全体学生,增补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是多向互动的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面向全体,增补交际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听、说的机会。
第一,必须打破优等生垄断课堂发言的局面。
课堂教学要更多关注那些“没嘴的葫芦”,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说的行列中来。
其实,绝大多数学生不是不爱说,而是不会说。
为强化学生说的意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树立学生说的信心,我经常给那些在课堂上发言无从下口的“闷葫芦”一些“秘诀”。
如,从课前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新词,并批注下来,课堂上和同学交流开始开启“金口”;对理解了的句、段,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以说得文从字顺;在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游戏,使学生想得快——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敢于说——激发发言的积极性。
课堂上,只要那些不善言辞的同学举手,就赶紧把发言的机会给他们,并适时给予恰当中肯的鼓励,从而使他们相信:
口语交际我也能行!
第二,必须让小组合作学习永驻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机会。
在小组内实践后再在全班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和勇气。
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扶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进行。
在班上进行小组汇报时,推优和轮流坐桩相结合。
组与组进行交流,并互相评议,这样既能扩大口语交际训练面,又能增加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并增补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群体的口语训练的形式。
9.培养交际素养,全面实现交际目标。
礼貌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文明礼貌用语,融洽感情,如:
“请”、“谢谢”、“对不起”、“我觉得……”、“我认为……”、“我来试试”等;要指导学生遵守交往准则,提高交往能力,如“与人交流,眼睛要看着对方”“举止大方、态度真诚”;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交往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养成敢于表述自己意见的习惯;与人真诚的合作,积极参与交往实践活动……这些,无一不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素养。
“夸奖别人或被别人夸奖的心情怎样?
”“你还想夸谁?
”课堂结束前,何老师给孩子们提了这些问题。
孩子们用甜美的笑容、自豪的神情、喜悦的话语给了老师最好的回答。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交际,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在交际中享受快乐,这种文本与人文素养结合所给予孩子们的力量体现了口语交际课真正的价值!
二、在识字、阅读、习作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在拼音、识字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
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如:
在教学四声音节时,学习ye的四声:
yē子,海南岛有椰子树。
yé爷,爷爷在家里给我讲故事。
yě猪,森林里有许多野猪。
树yè,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往下落。
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
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不是单纯地学拼音。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
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
如在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形旁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学生通过分析,知道“蜂”是虫字旁,它与昆虫有关,组词“蜜蜂”,造句:
蜜蜂会采蜜;知道“峰”是山字旁,与山有关,组词“山峰”,造句:
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像猴子在观海;知道“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组词:
锋利,造句:
猎狗有一嘴锋利的牙齿。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2.在阅读、习作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⑴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文质兼美。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可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图,再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说话;可以利用课文的留白,让学生补充情节或续编故事;可以结合那些结构或句式有一定特点的课文,让学生结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说话;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例如,你对课文哪些地方感兴趣,哪些地方不懂?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令自己感动?
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成为“剧中人”,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模拟表演,参与交际实践。
通过这一系列口语交际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掌握并运用,而且有利于培养说话情趣,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⑵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与教学内容、学生多向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
可以说,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此。
而阅读教学和习作指导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
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之中。
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交际能力。
生活即课堂。
教育要回归生活,语文教学同样不例外。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可见,课标提出的口语交际,是在努力把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因此,教师还要在生活中主动帮助学生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中观察、表达,在这些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在课间活动中即兴交流
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在课间即兴交流。
要求学生对于一个话题的表述尽量做到说流利、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进行对话训练。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同时,师生在学校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话题。
这些话题的充流,远比课堂上的、书本上的学得更真实、和谐,有交际的兴趣。
如:
早晨到校,学生往往会就自己家里发生的事、路上的见闻、电视里好看的节目及新闻、玩的小游戏说个没完没了;学校、班级中有了突发事件,学生会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即兴交流,学生自然有话可说,而且兴趣盎然。
还有,在学校里组织开展的运动会、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会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并组织学生评议,进行引导,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2.开展课外活动,搭建听、说舞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名诗佳作背诵活动、普通话演讲活动、班队主题活动等。
这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听说的平台,实现了从“单向”走向“双向”的训练形式,促进双向、多向信息交流,为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展开提供广阔的天地,落实了新课标下人的发展和成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生活无处不课堂。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
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
教师应创设具有趣味性、活动性的载体,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体验,进行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如,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学》一课作业设计“下课夸夸老师、回家夸夸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此项作业不但引导学生将课内得到的“法”应运于课外,而且将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从课内引向课外,必将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能力能力。
总之,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口语训练成为学生经常性的乐于参与的活动。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多元的。
课前,是学生需求的分析者,课堂活动的策划者;课堂上,是活动的组织者兼顾问。
口语交际课对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鼓励学生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机智、组织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机会,也给我们以挑战。
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把握《课标》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不断成长为一个乐于赏识、善于倾听、敏于调控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好教师。
教师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坚持语言实践的原则,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构建口语交际平台,给学生双向互动的条件和机会,学生就能敢讲会讲,就能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从而形成适应社会需要、利于自身发展的口语交际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把握 课程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