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经验.docx
- 文档编号:30215861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4.45KB
必备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经验.docx
《必备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备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经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备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经验
2010年注册岩土专业考试一些体会
1.绝大部分题目可能大家都会做,只是你能否在三个小时内作对15道题以上,考试时间延长1个小时也许通过率会达到50%以上。
2.考的就是你的做题速度和对规范的熟练程度。
3.所为陷阱,因人而异,对有些考生来说就不是陷阱,比如冻土地区最小基础埋深的考题,有人说25万人的城市系数按城市近郊计算也是陷阱,规范表格下面注解可是有很明确的说明的,如果你平时注意到这些注解,这就不是什么陷阱。
4.该带的规范书籍一定要带齐,不要忽视任何一本规范,今年一个很简单的题,计算流量的考题,我都没想到会用到土石坝监测规范。
5.2008年的考题有很多人说偏了,2009年的考题说偏的不多,其实这几年的考题大部分还是地基基础、勘察、地基处理、桩基、抗震、边坡等方面的,这些题目都能作对的话,你就能通过。
6.考生中有一部分是注册结构工程师,如果他们在本科、研究生或工作中接触岩土专业比较多的话,他们考试有很大优势,本来结构师和岩土师考试内容就有很大一部分重叠,他们在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并不做岩土项目,但他们却占据了岩土师的一部分名额。
7.有一小部分人没怎么练习、复习,考试也能通过,但你最好不要抱这种幻想。
8.我今年第二次考试,今苏州房产抵押
苏州广告公司
灰指甲治疗
徐州网站建设年可能通过,但我第二天专业案例考试也没能都做够25个,有人一年就能轻松通过,有人三四年都能通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有人擅长做题擅长考试,有人平时复习时间充裕等等,人各有所长缩短,考不过不要气馁,找到自己的弱点,有的放矢,精心准备一下,总能通过的。
一、
本人考结构一注和监理均一次高分通过,平时用功较多,但未吃二遍苦,因此总的说还是合算的。
以下是关键点:
1.结构:
常用规范(混凝土,钢结构,砌体,地基,荷载)深入研读,其他规范如施工验收等浏览一下即可。
研读方式举例:
按规程某条文(主条文)中的公式可求出计算结果,此结果还须参见另一条文折减,考试时没有时间把这些参见条文弄全,极易答错,平时用功时可将参见条文记在主条文边。
监理:
“要览“深入读记,不能理解时看“教材“。
死记是记不住的,理解了才能记住。
2.结构及监理:
力求高分,确保通过。
考试一年比一年难,一注为一票否决,没过就全费,来年还得花更多力气。
试比:
用120%的功确保通过--用100%的功冒来年又要用100%的功受二茬罪合计200%+难受丢面。
该采用何种战略?
3.平时多作题。
书上的题做错的要用铅笔打上记号,回头可只作错题,不要将答案写在题上。
此条对监理很重要!
要作大题。
考题大部分人都会作,为何10~20%过?
因为80%的人会作,10~20%会作对。
作大题才能知道你会点对计算器吗?
荷载算掉了吗?
系数未乘结果折减没有?
4.监理多选题:
单选题是拿分的关键,多选题是通过的关键!
!
怎样答多选题?
少选!
abcde中100%吃准的才选,否则别选!
5.考时注意:
发卷前深呼吸,暗示自己状态很好能考好。
心情烦躁嫌老师还不发卷别的考场已红血丝
银杏树
防锈油
日本白光
苏州脱毛
徐州搬家公司
徐州房产发+挤车+邻桌打手机屁话多偷看+座位太小+外面太吵者还不如退场逛街去。
考试中途要去洗手即使不想洗手。
要洗脸,冷水。
一门考后:
及时吃饭,然后找地方靠一靠,树下最好,补氧。
叽叽喳喳者明年考场见.
二、
注册考试是很遥远的记忆了,01-04年我参加过5次4种注册考试(监理,造价,咨询,岩土基础,岩土专业),都是一次过的,唯一的体会就是:
你想成为那20%-30%的幸运儿,你就必须比剩下的70%-80%的人更努力
三、
一位4个注册的心得--希望有所启发
小弟惭愧,今年30,在设计院工作。
在众多考试大军中已经通过注册一级结构师、注册造价、注册监理、注册咨询考试。
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怎么巧学成为研究的对象,把我的心得给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共同学习通过更多的注册考试。
1、首先要巧学,从研究历年考题开始,反过来从考试结果看书。
你就比较明白考试的大致方向。
再研究大纲这样捷径就出来了。
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总是先看完书,再研究历年考题和大岗。
结果是考试目的不明确,花了很多时间确效果没出来。
2、多做大题目的练习。
考一级注册结构专业复习我花了3个月时间,每天上下班我必带一纸条做2~3题目。
考注册造价我花了2个月时间,从复习第一天开始就开始做,每天必做2个案例。
把整个做题的过程做用心去做的滚瓜烂熟(在一天内)。
所以考试的时候,我的做题速度相当快。
其实很多考试都大同小易,考试时候比的就是你做题目速度的快慢,反应的快慢。
所以平时多练是关键!
3、考试很重要,提高能力也很重要。
现在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考试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能力的过程,每种考试都有其内涵。
生活中、工作中多运用,能力也就提高得快。
能力提高了,也就乐在考试中,不会因为考试而背包袱。
4、巧学是关键,临场考试更要发挥出来。
有很多人平时学得挺好,一考试就蒙了。
我考试时候的心得是:
事先计划安排好吃饭、住宿的地方,准备工具、准考证、考场距离、出发时间——等提前计划完成所有不用操心的事情,排除干扰等待最后的一击。
5、多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看书。
我平时也和大家一样,设计任务也很忙,有时候也要陪客户,没有完整的时间看书。
这样我只好把书一页页分开,揣兜里。
一有点小空余时间,就拿出来看看,这样平时就累积起来就有看书的时间了。
总之,我感觉注册考试其实不难,对于有心人来说,只要你用心,再花点时间和技巧,就能通过!
四、
一位老勘察人员对岩土注册考试的亲身感悟
据我所知,二次岩土注册考下来,还有很多老同行没考过。
在这些同行中,有相当部分人专业工作能力都不错,可以说是勘察单位的骨干和专业带头人,但就是还过不了考注册这个关!
他们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勘察,实际工作经验很丰富,的确有一定的实际工作水平,但大范围的基础理论却很陌生,一时还很难考过.
有一位叫"xxx”的朋友曾经说过:
"既然经验丰富,这种小考试当然很轻松就能拿下”。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经验丰富就能轻松拿下这岩土注册考试了吗?
这样的考试能说是“小考试”吗?
从二次考过岩土注册的人来看:
做土工试验的可以考过,搞结构的也可以考过,搞桩基检测的也可以考过,从没做过勘察的人考过的也有(这些人的确有,有名有姓,我们也认识)。
一直从事勘察工作的人没考过的太多了,甚至很多是师兄级的勘察人员(这些人也有名有姓,我们也很熟)。
就我们几个相近城市一带的,据我所知:
77、78、79级进大学的老勘察人员至少有十几二十几个没考过,他们是文革后考上的大学生,有的还下乡插队多年。
这三届学生上大学很不容易,当时高考录取率还不到5%,他们在校时读书都很认真,老师们有口皆碑。
假如把考试和实际水平划等号,那么这些人真的就那么不行吗?
我想很多应该不是的(至少我不是,我可以很自信地说!
)。
注册没考好,这里面包含很多因素:
1.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有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好好看书。
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地基与基础;各种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土工试验,岩石力学试验,钻探技术工艺等。
建工,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等等,各种行业的岩土工程勘察你都要会;不管你平时有用或没用的,或许说你以后永远也用不到的,你都必须会。
勘察的要会,设计的也要会(基础设计,基坑支护,边坡稳定,地基处理等等)。
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防治措施,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各种特殊性土的岩土工程,你都要会。
所有涉及到以上内容的规范都要看,规范中的正文和附录要熟,相关的条文说明要理解。
以上所说的那些知识面不仅要看懂,而且还要做习题。
只会自己行业的勘察绝对是不行的!
2.这些人年纪较大(他们大都在40-50岁,有的还大于50岁)。
他们记忆力差,反应慢,平时会的东西到考场就不一定会,或考试时间不够用,不象当年。
本来他们这些人完全可以用考核方式获得岩土师注册资格的,但由于他们所做的项目没评优获奖(70年以后本科毕业的要以评优获奖做为考核的唯一条件)。
其实评优也是不难的,他们没去评优获奖也是有很多因素的:
有工作因素,有领导因素,有舞台大小因素等等,说不清的。
等到年纪大了再来个什么考试的,总觉得和十几年前不一样的。
大学毕业6-7年,基础理论还好,参加考试正好,况且也还有很多人没考过。
而这些人毕业都20几年了,规范都改了好几次,专业基础理论平时涉及不到的早就忘了,一定要花很多时间来看以前会而现在不会了的东西。
搞勘察的很偏重工程实践经验,我们的很多理论与实际不符合:
当你从郊区路边走过时,你会看到很多人工边坡几年来也不坍塌;但只要你一计算,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支护,可它没支护就是不会坍塌;
有些基坑,计算后要花很多钱围护,但实际开挖起来却没事,或稍稍支护就行;
不少桩基,用你提供的指标计算出的单桩承载力和实际的压桩结果相差太大了;
有些淤泥层,你的勘察成果说它是流塑的,可开挖后它一点也不流,甚至直立性很好; 地基沉降变形计算,计算后结果要下沉十几厘米或几十厘米,可实际上它就是不沉,或只下沉一点点;
很多勘察报告,说有地下水需降排水,可基槽开挖后却没水;
有的砂层,你判它会液化,可打桩时却穿不过液化层;你建议可以做为桩基持力层,可桩却停不住.....
太多这样的实例了,怎么办?
要结合工程实际经验,理论结合实际。
所以说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行,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也不行。
我们的理论还很不成熟,做为国家的规范也都还有不合理之处。
你提供的浅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差它个2-3吨很难说你对与不对;不象设计荷载取值,每平方米差个0.1-0.2吨马上可以说你不符合哪一条规范。
所以我们搞勘察的,必需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
可是考试就没考这些实际经验的东西,所以说考试和工程实际经验是没直接关系的。
考试是为了注册而设的考试,是好几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出的考题。
我们多数是一直从事某种行业的人,要去应付多种行业知识的考试,东一枪西一炮的,实在难于抵挡。
所以说,这样的考试,并不是一种“小考试”。
本来考一考也是很好的,可以温故知新,“充充电”,但考下来却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你会的它不考,你不会的它却考了很多;
平时工作中常用的它考的很少,用不到的它却考了很多;
干这行的考不过,没干这行的却考过了。
一二次考下来,很多老同行都说不考了。
也不知这岩土注册到底是在考勘察的还是在考设计的?
原来的“勘察大师”能不能叫“岩土大师”?
我在此说这些话,不是在贬低考过的人的水平,丝毫没这意思,不要误会!
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
考试是公正的,能考过的同行是很努力的!
对考试来说,还是要以成败论英雄的。
对老同行来说,还是不能灰心的,一定要争取考过的,这才是榜样!
考注册是一件大好事,应该完全赞同,就是来迟了。
但无论如何国家是在朝进步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感到欣慰。
现在是在探讨如何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如何提高注册考试的实际技术水平含量;没考过的同行该如何接下去应考,怎样才能提高注册考试的成功率;出题的专家如何更科学出题,不要出偏题,不要出怪题,要实际一点;考试是在考“从业资格”,不是在做学术研究,不要造成八股试的考试,不要让大家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万万不能形成考过了不一定就会干,而会干的却考不过的局面。
比如说考那道液化计算,尽管做对了,但花了二十几分钟,考试有几个二十几分钟?
我想这种题很简单,但算起来很繁琐,象这种计算太繁琐的题要考概念,不要有太多计算。
实际工作中都有电脑了,考人工计算速度又有什么用。
还有那道基坑标高计算,加加减减;问什么叫“干强度”等等,这都有什么技术含量?
考标贯面积比,第一次见过,不知有什么用?
搞了二十多年勘察,还没听过有这东西。
“面积比”,那是专指取土器的,怎么能随便引伸?
水管,炮筒的面积比能这样求吗?
如何出好题,这是众多还没考过的考生们先给出题专家出的一道难题.出好题也是很不容易的!
在这里,我还是要认为,考注册的确是在考从业"资格”,不是在考实际工作水平能力.当然不是说考过了的人没有实际工作水平。
大学毕业了,说明你有了该专业的必备知识了;工作几年后,注册通过了,说明你有这专业的独立工作能力了,你拿到了上舞台的通行证了,你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才华了。
然而,这舞台很早就存在,不少同志早就在舞台上了。
他们在舞台上已发挥了多年的才华,他们要上舞台前就没有在发通行证,现在要重新来看通行证,有的就拿不到或很难拿到。
难道要叫他们退出这舞台了吗?
我觉得这样的注册考试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像有的院有那么多年的工程勘察历史了,而恰恰都是单位的骨干力量还没考过,考核通过的大都已退休了。
文革后大学毕业的考核过的不是很多,很多单位甚至没有,今后还要继续考,但毕竟要有时间,注册一实行面临的问题就来了。
难道这些骨干力量以后就不能承接工程了吗?
或者他们写的勘察成果要请非参加勘察的注册人员签字盖章.
这真是太下策了。
当然,要找几个考过注册的人来倒也是不难,但不一定就能适合。
这些话不能不说,这是很现实存在的事。
五、专业考试心得
本人08年考的岩土专业课,第一次考,顺利通过。
准备期约4个月,通过后很多同学同事请教经验,就把自己的考试心得与他们交流了一下,现在贴出来,希望对今年参加专业考试的朋友有所帮助。
岩土工程专业考试的特点是规范多,考点广,加上参加专业考试的基本都是在职人员,一天八小时的工作压力,时而不时的出差骚扰,家常便饭式的加班熬夜,使得复习准备的时间聊聊无几。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复习出最好的效果,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考试用书
考试需用四方面的参考资料:
1、规范。
推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规范汇编以及其他各种规范共四十四本
2、复习教程 推荐使用于海峰的复习教程
3、各种手册,工程地质手册是必备,银子多的情况下最好把地基处理手册,路基手册等都买齐
4、习题集 推荐购买刘兴录得《注册岩土三百问》,《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复习题解》两本,还有于海峰的与复习教程配套的 习题集。
就买这三本书足够了
二、考试要点
1、考试主要内容都很分散,没什么所谓重点之分。
最好每个分项都仔细看。
其中历年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及地基处理出题较多,但最近两年边坡及地震等篇章的考试内容也逐渐增多,所以最好全面复习。
2、对规范要熟悉,尤其是规范中的附注及条文说明,现在考试考的很精,一眼就能找到的基本考的不多,考的内容都是很偏的东西,尤其是条文说明及各种附注,还有各种表格下面的小字附注,都是经常考的。
3、多翻规范,多做题,考试时候时间很紧,翻规范以及做题的速度快的话通过机率肯定大
4、历年的真题一定要做,每年考试的东西都差不多,去年我考的时候还发现有好几题计算题和历年真题差不多。
5、建议复习按章节进行,比如岩土工程勘察这一章,先把复习教程看一遍,然后把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几本规范都看一遍,然后再做题,这样效果比较好。
其余章节也按照这种方法进行
6、最后一点就是保证有充足的复习时间,最好就从现在开始看书。
切记不要断断续续复习。
每天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复习有连续性过的几率才大。
其中系统的复习最为重要,建议每天无论如何都保持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尤其对那些基本不是很好的考友,更要多花时间,考试和工作不一样,工作上的经验可能帮助你在考试时多选对两题选择题,但要想通过考试就得要扎扎实实看书,这一点高工和刚参加工作的菜鸟都一样
一级注册结构:
我毕业于北方某所大学,刚就业时形式虽然没有现在那么严峻,但也是不太乐观。
一般说来刚毕业做设计的话,应该找所大院比较有利,但是那个城市的情况是:
大院首先不要外地人,本地人没有关系也很难进,最后只能找了一个连乙级资质都没有小单位,结果去了这个单位后发现比我想象的还要差,专业负责人没有任何结构形式的概念,建筑图纸自相矛盾,规范残缺不全,单位的人整天吃喝、聊天不干正事。
那时看着有一些整天在学校打游戏,一到考试好几门不及格,只是凭着家里有关系的同学都进了市里的一流大院,心里真是不平衡。
这么一晃过了一年,考基础课,报名、考试、通过还是比较顺利,毕竟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基础课还是比较容易的。
到了02年有了选择,可以参加二级考试了,但有许多人对二级不屑一顾,认为二级考出来也没有什么用,不如直接考一级,但我还是报名了,我想以来一来可以提前学习一下,为将来考一级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准备考试获得知识,或者说通过考试,有动力去学习。
对于我参加二级考试,单位有许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你才工作两年,经验积累的不够,那些通过的都是那些十来年工作经验的人。
但我想不管能不能过,学到一些东西也好。
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每天花七、八个小时(正好赶上单位效益也不太好,没什么活干),最后勉强通过。
二级虽然没有大用处,但找工作时还是有一定帮助。
我于是换了一家单位,虽然收入没有实质性提高,但是活却多了,各方面也规范起来了。
到了04年,可以考一级了,这时的情况是单位比较忙,没有像考二级那样那么多时间了,只能少睡觉了。
我几乎是从四五月份开始,不分周末。
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每天几乎都到一点钟,做遍了当时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参考书。
最后终于通过了,还超了及格线将近20分!
投入巨大(总共学习时间近一年,买各种资料费、报名费等约5000元),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
现在我来到了长三角地区,收入将近翻了一番,接触面也开阔了很多。
现在我还在寻找机会,去做一些更高、更大的工程。
通过的经验:
1.加深对规范条文、公式的理解,不要只会简单的套公式计算,还要知其所以然,哪些量对结果影响大,哪些小,哪些有利,哪些不利,都要清楚,最好用一些数学软件比如MATLAB分析公式在某些条件下的走势。
2.多做题,每种类型的题至少做三遍,常用的公式、参数最好都熟练到能背下来(比如说梁的受弯计算公式、混凝土强度参数fc等),一些题目的中间计算公式不要到考试的时候去推导,要提前推导好写在规范里,规范里提到的“见本规范第?
.?
.?
条的规定”时,你要提前在旁边写好这条规范所在的页数,减少考试时来回来去翻规范所浪费的时间。
3.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将自己封闭起来,多参与结构论坛,多上网交流。
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看没有必要参加培训班,参加培训班浪费时间,劳民伤财,许多东西只能走马观花的讲一讲,还是要自己去看、去理解、体会。
不要相信需要积累十多年工作经验才能通过考试的论调,三、四年的经验已经足够。
而且不到三十岁的时候正处于智力的高峰时期,岁数越大越不容易通过。
最后,奉劝那些在设计领域最底层仍苦苦挣扎的同志们,考注册是你最好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
笨鸟先飞,一次通过,158+82,谈谈感受(所看书籍已列出)
(专业知识)上成绩:
76
(专业知识)下成绩:
82
(专业案例)上成绩:
38
(专业案例)下成绩:
44
感觉这个考试就是对规范熟悉再熟悉,难度有,但是不大。
自认为智商一般,所以做什么事只专心做一件,所以能一次通过岩土考试,虽然分数不算太高,但是也拿的出手。
我女儿八月底出生,前后忙了整整一个月,在医院整整一个星期没回家,当时真是心焦啊,但是没办法,总不能丢下不管。
单位有事,但是不多,所以时间抽的出来,考试之前感觉准备的已经很不错(自己认为),看的书确实多,做的题也确实多,光买书就花了一千多,进考场的时候我的书装买了整整一大箱,大概有80-90斤,把所有的书都带去了,还真在一些不常用的书里找到几道题,看来书真的要全。
女儿出生以前,我每天晚上都到附近的一个大学自习,感觉看书就要到学校,在家里效率太低,在教室看书完全是不一样的,我个人建议真要有时间,去学校看书时最好的,看来做学问真的要耐得住寂寞,呵呵!
没什么诀窍,就是笨鸟先飞而已,我这样的智商都能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考试只要稍微用点心,都不是问题。
我的资料还是比较全的,需要什么说下,我有的话就传上来。
很多人要求我把所看的数目传上来,我就稍微总结了一下。
我看的书主要是下面几本,看书分为三轮,所用书籍主要是下面几本:
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作 者:
于海峰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题解作 者:
刘兴录
2009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题集(第三版)作 者:
钱德玲
2009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前30天冲刺作者:
李彰明
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300问(2004修订版)作者:
刘兴录
第一轮
首先通读了一遍于海峰老师的《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东西很多,仔细的看了一遍,学过的没学过的都看了一遍,学了不少东西,以前学过的也算是复习了一遍,并且把大学的土力学狠狠的看了一遍,把一些以前明白的还有不明白的基本原理都彻底弄明白了。
第二轮
我用李彰明《考前30天冲刺》作为主要复习资料,看完一章,做完题目,做错的题目仔细查找资料,弄明白,把题目做错不会的标出来,为下一轮复习做准备。
完了再看于海峰老师的《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的内容。
完了再把其他几本书的相同一章内容都看一遍,《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题解》,《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300问》等,几本书互相比较,巩固。
第三轮
做《2009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题集》,按考试时间要求好好做题,控制时间,做完了好好总结,不会的就去查资料,再回头把李彰明《考前30天冲刺》不会的部分好好看看,会的一带而过。
考试前一段时间单位刚好不忙,我的时间稍微多一点,所以看书比较多,虽然八月和九月由于女儿出生耽误了不少时间,由于前面准备充分,所以感觉复习的还是比较好的。
要是时间少的话,我的这种方法大概不适合。
我第二天上午下午案例其实都做完25道了,由于剩余几道不能判断哪个最有把握,挑来挑去最后都没写上去,但是当时心里已经有把握考及格了,所以考完也就没什么担心,感觉肯定能过。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通过心得
本人是今年才通过的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基础考两年,专业考三年。
一、基础考试
基础考试时第一年没重视,以为很容易,结果挂了,差4分,128,当时肠子都悔青了,第二年要证明一下自己,看了一下书,好像是156分(记不清了)。
我觉得考试只要是认真准备,大家有本科的基础,基础考试是完全可以通过的。
我本科是学的工民建,研究生时讲实话,没怎么读书,研究生主要看了一下桩基方面的书。
记住,有本科的基础,只要认真准备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基础考试是完全可以通过的。
二、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讲实话,考的是综合实力。
为什么有考5年8年的,不是水平不够,而是速度、体力、精神的综合因素所导致差那么几分。
岩土考试考的内容很广,规范就要带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备 注册 岩土 工程师 考试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