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总结.docx
- 文档编号:30210944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9.27KB
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总结.docx
《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
从属二主,动词; 今:
“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
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
使者,出使的人;今:
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
那个人; 今:
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
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
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
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左传·隐公元年》)
③不专一(例:
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再,重复。
(例: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
《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
《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③看不起,轻视。
(例:
《左传·昭公十六年》: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
本文:
“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
“杂然相许。
”)
④约数 (例:
《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⑤表处所 (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杜甫《岁宴行》);侵损,削减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⑦jué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
《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
《岳阳楼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使史更敝衣草屦。
”)
③疲惫(例:
《资治通鉴》: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④损害,衰败。
(本文:
因人之力以敝之。
)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
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
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
表反问的句式,译为:
有……的呢)
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烛之武所说的第一句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我们大多悄悄的滑了过去,其实这里大有文章,而且是指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最好例子,自己读此文数十百遍,教此文五遍,均未发现其中的奥秘,至今日始明。
先来看一段评论。
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二语,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
词令之妙,一至于此!
其悦而且戍也,固宜。
――【清】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一
过珙所言“得势全在”之评价,是否过高,如何理解?
当学生理解不了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做如下引导: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上来就说了错话,课文开篇明明说“晋侯、秦伯围郑”,到了烛之武这里却成了“秦晋围郑”,于此,学生恍然大悟。
本来按照春秋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来排,晋侯应该在秦伯之前,而且围郑的主力当是晋侯而非秦伯,为何到了烛之武的口里一切全都颠倒了呢。
经讨论可知,烛之武于不动声色之间传达了郑国地秦(而非晋)的重视与尊崇,如此秦国显得更为重要和尊贵。
再说“郑既知亡”有如下妙处:
1、示弱;2、显示秦之强大;3、言外之意,郑国已经抛弃了自己的利益,那么将完全站到秦国的立场为上,为秦着想。
三、你认为烛之武这125字中最关键、最能击中秦伯内心的是哪些语句,为何是这些语句。
关键在于三处:
1、以利诱之;2、以害攻(11班有学生说了一个“吓”字)之;3、以史证之。
用课后评论来说,就是: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下面是我试着补写的一段,不很精当,全当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秦伯色稍解(缓)。
(可以想见当秦伯听说郑国有人要面见他的时候,一定是傲慢无礼的,当烛之武坦然承认自己弱小的时候,其面色当有所和缓)】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秦伯心中充满了疑惑。
侧耳细听。
(灭掉郑国对我没有好处?
那我又为何而来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秦伯如梦初醒,频频颔首。
(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是矣,是矣!
如没有烛之武之提醒,险些上当)】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秦伯心中窃喜。
(有学生说是为暗笑,亦妙。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秦伯怒。
(或捶桌大怒,或妒火中烧,有发之于外与藏之于内两种,均可。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心中一惊,吓出了一身冷汗。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陷入了深思。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地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语文组周东生
教学内容: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烛之武退秦师》
年级:
高一
设计时段:
第一课时
设计思想:
1、新教材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所变化。
可以通过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后,在注释的帮助下口头翻译,教师作有重点的点拨。
如果再仅仅局限于词法、句法、主旨、写作特色,不仅了无新意,而且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甚至学无所获。
因此,本案例既让学生充分活动(理解、翻译),又有教师的即时评价;既重课堂实效,又贯穿情理氛围。
2、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3、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
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
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平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4、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
古代典籍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言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
应该利用文章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
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
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
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
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对左传已经有初步得了解,教师不必在课堂开头即作介绍,可在总结课上学生介绍时,适当补充、点拨。
教学目标分析: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
学习本文要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所以设定教学目标为: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
4、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对照注解口头翻译,提出字、词、句方面的疑问
2、学生借助资料、网络查阅本文的相关背景
3、教师提供春秋形势图、秦晋围郑形势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之说,还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
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
二、 整体感知
1、文章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大家可以再加上一个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现文章的内容么?
“烛之武说退秦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相互复述故事
3、在对课文基本熟悉的情况下,请大家从郑国、烛之武的角度出发概括各小节的内容。
(此步骤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
教师导引:
如:
第四小节逼退晋师
如果仅仅概括成晋国退兵则角度不对
如果仅仅概括成郑国解围则不够全面(完全写郑国)
4、文中攻打郑国的,除了秦师,还有晋师,为什么烛之武不去退晋师呢?
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5、晋国后来退兵了么?
为什么晋会退兵呢?
请用晋文公的话来回答: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质疑探究(解决文言知识)
在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力求落实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课前对字、词、句的理解有什么疑问,现在解决了哪些?
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示例①:
“夫晋,何厌之有?
”如何理解?
点拨:
“厌”根据上下文应该如何理解?
根据后面一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有“贪得无厌”的意思,那这里的“厌”应该和“贪得无厌”的“厌”一样理解为满足。
“何厌之有?
”和《陋室铭》的哪句话结构类似?
“何陋之有?
”联系旧知可知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
示例②:
“亦去之”中“去”理解为“离开”吗?
(以前学过这个义项例如: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去国还乡)。
还有什么更准确的依据么?
“亦”是“也”的意思这个“也”应该是紧承上文秦人回国而言的,所以“去”理解为“离开”。
总之,引导学生利用两把钥匙:
A联系上下文;B联想已知词语、句式。
四、赏读品味(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1、请大家在小组内朗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出语气,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
朗读时不必陷入朗读的技术主义,但应把握一些明显的停顿与变化,如:
“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应该读出下降的、低缓的语势;“夫晋,何厌之有?
”“不阙秦,将焉取之?
”连续的问句,应读出上升的、急促的语势。
读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说辞艺术性的品味,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读,不能停留于应该怎样读。
附:
第三小节诵读指导:
①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
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
但“焉用亡郑以陪邻?
”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
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2、简要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A、烛之武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
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
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以往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B、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
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总结延伸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
《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
这些对后代叙事、议论的文学影响甚大。
本文中烛之武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
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清二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启发质疑:
本文有不合情理之处么?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似乎糊涂地联晋围郑、又糊涂地与郑人盟,他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
六、作业布置
请分别以秦、晋、郑三国史官的身份重新记录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写作目的与文章剪裁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本文铺垫的巧妙),可适当加以合理推测。
素材推荐:
【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
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
并派人迎接重耳,重耳不就。
后又派人迎接夷吾。
夷吾厚礼贿赂秦国,并答应割河东之地予秦。
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
经曹、宋路过郑国。
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善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
”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这就是课文“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3.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
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王出兵作战。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
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
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
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
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前战的余波。
【主要人物】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
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春秋五霸之二:
晋文公、秦穆公
可选择《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作者作品】
1.关于《左传》的作者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子曰: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2.关于《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
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
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
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徵近代则循环可覆。
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
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
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刘知几《史通·申左篇》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
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人咏歌。
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五、《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1.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
有一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
将竞争之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伯乐完全忽视了那匹千里马时,原本再雄心壮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了,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可他是否想过,是匹千里马就总会被发掘,如果重新振作,就不会在后来错失良机了。
烛之武便是这样的聪明人,虽然他这人才被白白浪费了许久,但国难当头,国君求助,爱国振邦之心强烈的他又怎么会拒绝?
于是,他放下了多年来不受重用的愤怒、忌恨与傲气,虽然还是略表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退秦师的重任。
烛之武正是不因个人情绪影响,才保全了大局。
2.烛之武称得上是一壶佳酿,但他却被埋没在晋国——这条深巷子中。
尽管它香飘四方,却也迟迟未被晋侯——也就是这条巷子的尽头所“品尝”。
直到这条巷子将要被拆毁的时候,它才被当作救命稻草般地呈到了晋侯的手中,成为了晋国命运的转折点。
由此观之,哪怕是再聪明,再厉害过人,若不懂得毛遂自荐,也会永远掩藏于平凡世俗中,最后只能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不留痕迹。
3.晚年得志,不能不说是他的运道好。
明明有才,明明有若干机遇摆在面前,不伸手去拿,谁能说他拿不到手,仅仅只是懒得伸一伸手。
当今社会,不是过去,我们应该把握机遇,不应等着机遇来找你。
4何谓君子之勇?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烛之武为国只身涉险,他为何如此笃定面对那很有可能一去不回的任务?
人生道路困难重重几多变故,又有谁能做到如此笃定,我想烛之武与秦伯谈判时一定成竹在胸,谈吐冷静,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心力战胜了秦伯。
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郑伯执政的几十年间,他从未受到重用。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们总是感叹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养精蓄锐,机遇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一次就行了。
在几十年的寂寞隐忍中,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韬光养晦,终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6.“酒香不怕巷子深。
”烛之武就是一壶香醇的美酒,经过了时间的酝酿,终于散发出浓郁的酒香。
烛之武年轻时,刻苦积蓄经纶之才,隐忍于世。
在秦国围郑的危急存亡之刻,烛之武的才能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改变了战局也改变了历史。
7《只靠一张嘴》
兵临城下,万箭齐发,刀光剑影,威力甚大,亦敌不过一张嘴。
古有烛之武凭嘴退秦师,后有孔明舌战群儒,实例甚多,然则口舌之争不可小觑。
利诱,威逼,软硬兼施,对敌人晓以利害,以言词挑拨离间,争取同盟,达成胜利,甚于以刀枪战于人。
只靠一张嘴,亦可通天下事,知天下人,掌天下权。
8.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
虽然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用,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被埋没。
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
烛之武毅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退秦师 字词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