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docx
- 文档编号:30207913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7.57KB
电力体制改革.docx
《电力体制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体制改革.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体制改革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目录
1、绪论
2、中国电力简介
3、世界电力体制改革现状及经验教训
4、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回顾
5、中国电力未来发展趋势
6、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7、中国电力改革趋势分析
8、结束语
1、绪论
电力行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垄断性行业,然而随着电力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努力打破这一传统观念,以求引入竞争、降低电价、提高服务质量。
八十年代末期,世界上不少国家根据各自国家的具体情况试着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从这些国家改革目前的现状来看,有经验也有教训。
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从九十年代开始进入酝酿阶段,尤其是九十年代末期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文章频频见于报端,这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
电力体制改革牵涉到国计民生,不容有大的闪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本文在分析国外电力体制改革的同时,试图结合中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电力行业的特点,对中国电力未来以及电力体制改革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江西电力生产厂商对江西电力生产厂商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2、中国电力简介及电力市场分析
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至1949年,经过67年的发展装机容量只达到185万千瓦,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00年的半个世纪中,全国的总机容量已达到3.19亿千瓦,是建国初期的115倍,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目前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终于缓解了近50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行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引入了多种经济成分,1999年全国已有大中型中外合资电厂39座,总容量达到2700万千瓦,在2000年全国3.19亿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中,国家电力公司在中国的发电市场份额已降至50%左右,电力工业目前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
电力供应与需求的矛盾是电力的基本矛盾之一,到目前为止是始终存在的。
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目前电力供需矛盾在全国范围内基本缓解,但这只是相对的、低水平的、暂时的而且是不合理的平衡,当前,区域用电需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我国整体电气化水平尤其是农村电气化水平还比较低,全国仍有3500万人口没有用上电,据统计,2000年我国人均装机容量只有0.25KW,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大约是美国的7.2%,加拿大的5.6%,人均发电量只有1082KWH,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0%到17%,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还将迅猛上升。
可见,电力工业最大的挑战仍然来自于自身的发展问题。
(以上部分数据摘自周小谦的“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前景”及国家电力信息网“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思考”一文)
根据各国的经验来看,成熟的电力市场标志是:
电价水平一般反映了成本的投资回报率、用电客户有较高的电价承受能力、有限的用电需求增长和筹措资金需求。
而发展中电力市场的标志是:
在电价方面交叉补贴现象较为普遍、用电客户对电价上调的承受能力有限、对建设和扩充电力设施所需资金具有很大的要求。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力市场无疑是属于发展中的电力市场。
3、世界电力体制改革现状及经验教训
进入九十年代,电力行业的天然垄断的概念已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部分消除,正在注入竞争性力量,世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浪潮席卷全球,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解冻电力行业的垄断局面,改革的先锋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导向的英国,继而改革的浪潮波及欧洲、北美、南美、澳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场电力工业改革的国际潮流。
各国在考虑电力行业改革的框架模式时,有两个出发点:
首先是重新认识公用事业的垄断性,重新界定电力行业天然垄断的范围,即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一体化并不是电力行业理所当然的组织形式,电力行业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其次是技术进步也为电力体制改革增加新的可能性。
全球电力行业工业重组与改革的趋势是引入竞争、开放经营。
但由于不同国家在行业管制、行业的成熟度、行业历史发展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各国电力行业的改革与走向也不完全一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模式是:
第一、输电网相对统一管理,而网络向所有的发电厂商开放;第二、发电厂商之间开展竞争,允许新的发电厂商进入;第三、消费者可以自己选择供应商;第四、行业的管制变得松动,管制的内容和手段、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下面对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情况以及一些经验、教训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英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始于撒切尔时代,撒切尔夫人坚信“市场万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廉价出售政府拥有的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国有行业私有化改革,并于1988年2月发表了《电力市场民营化》白皮书,拉开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政府在1990年至1998年间较为成功地对电力体制进行了改革,起初英国政府是沿着电力行业的功能分割而加以进行重组。
其指导思想是:
电力行业发电与销售可以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而电力行业的输配电环节在无限期的未来被认为的“天然垄断”,因此对发电和销售的限制逐渐予以取消,对输配电的管制仍将继续保留。
但在保留管制的地方也加以一些改良,引入了新的管理机制,成立电力管制办公室。
他们走了一条业务分拆的道路,将发电、传输、分配、销售变成独立运营。
英国电力工业在改革前由国家中央电力局独家经营,电力工业实行中央高度集中管理。
改革是从中央电力局开始的,按电力生产供销链条进行改组。
发电领域方面把国家中央电力局所有非核电厂重组为英国电力公司和英国电能公司,并使两公司私有化,国家中央电力局所有核电厂重组为英国核电。
同时鼓励新的发电公司进入,共同参与电力生产市场的竞争;在输电环节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原十二家地区供电公司拥有国家电网公司的股份但不参与电网公司的具体运行,1996年,十二家地区供电公司不再拥有电网公司的股份,国家电网公司完全成为一个单纯的电网公司。
私有化初期,国家电网公司拥有若干发电资产,1995年所有发电资产全部被卖出;在配电环节方面,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配电仍由十二家供电公司负责,供电公司允许购置自己的发电资产,但其在发电公司的持股不得超过15%。
销售环节:
销售逐步放开,大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电力供应商。
地区供电公司可以从事电力销售业务,但配电业务和销售业务必须在会计帐面上分开,支持成立专门的电力销售公司,允许发电公司进入;英国电力市场计价分为发电电价、销售电价和供电电价三个部分,具体价格主要由竞争产生。
其中发电电价为竞争后形成的市场边际电价,即由低向高,对发电商报价进行排序后系统负荷所能接受的最高报价。
被电网公司接受报价的电力生产厂商均可按系统边际电价进行发电。
这种发电电价方式在英国被称为“电力共同计价市场”。
报价和边际电价每半小时确定一次,一天根据时段确定48个电价,当天的电价在前一天确定。
电网公司在已确定的市场边际电价基础上,附加相应的成本、电网损耗、利润、系统发电容量等因素后,形成计价市场的销售电价,据此电价将电力销售给供电公司。
供电公司从电力市场拿到销售电价和电量后,根据本公司的成本的利润目标综合确定供电电价,并向用户公布价格。
电力交易中心为发电公司和地区配电公司之间实现交易的场所,由国家电网公司下设的一个独立机构管理和运营。
成立电力管制办公室,负责保证电力供应、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发放许可证和确定电价最高限价。
此外,垄断和兼并委员会通过执行反托拉斯调查,对电力工业行使监督权,公平交易委员会负责维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保护公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在发电、输电、配电三个环节中,除输电仍由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垄断外,其他部分均已放开。
电力生产的经营者只要获得英国电气管理局颁发的许可证就可进入电力市场,参与竞争。
1998年9月以后,英国所有的用电户均可自由地选择供电商。
电力市场对用户的开放过程是按照用户的用电负荷逐步进行的,首先完成的是1000千瓦以上的用户,然后是开放100千瓦以上的用户,100千瓦以下的市场在1998年9月以后也已全部放开。
尽管英国的电力行业改革不过10年,但是英国的电力行业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销售电价下降了28%;通过向公众出售电厂和电网资产获得700亿英镑的财政收入。
(以上部分观点摘自国家电力信息网欧阳昌裕的文章“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争性电力市场”一文)
就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效仿英国“电力库模式”时,英国却率先抛弃了这一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制定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
从2001年3月27日起取消强制性电力库模式,实现新的电力交易规则。
新的电力交易规则是一个由双边合同形式主导的市场,合约双方包括发电、供电及交易商和用户;供电商和发电商可就将来任何时候买卖电力订立合同,合同时间可跨度到几年以后。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系统运营商,接受电力的买卖出价,以平衡1.5小时以内合同交割中出现的供给和需求差额;系统运营商调度电力直到满足要求,市场价格为系统平衡时最后一个发电单位电价;对合约电量和实际电量不符的电力生产厂商,须按系统平衡时电网公司接受的电力买卖的价格支付差额费用,并且支付系统运营商为维持系统平衡而付出的成本费用。
(部分观点摘自国家电力信息网改革专栏“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我们的启示之二----我们不该向国外学什么”以及中国能源网能源论文专栏“共同计价市场可打破国家电力公司之垄断”一文)
美国:
美国电力工业基本上是多家办电厂,独家管电网的格局,其市场化改革是按照统一的联邦法规,能源委员会只提出“厂网分开”,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的要求,具体改革方案由各州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决定改革的模式和时间表。
前几年,美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被认为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电力改革的榜样,是很多国家电力改革模仿的对象,然而,最近一两年来,这一电力改革榜样出了一点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加州电力危机。
加州电力危机:
1996年加州通过的一项电力改革法案,该法案规定供电公司必须通过电力批发市场购买电力以供应用户,但它们所征收的用电单价却被设置了上限,供电公司必须承担因电力批发价格上涨所造成的负担,加州最大的两家电力公司因此债台高筑。
目前,美国加州正面临着严重的电力危机,自二战以来,首次出现电力供应中断,加州州长宣布,该州只拥有每天电力需求的45%,电力公司不得不进行分区拉闸限电,使旧金山100多万人无电可用,白宫发言人弗舍尔说:
近来加州电力价格飚升,并有间歇性停电事件,公共设施面临瘫痪的威胁,政府正在考虑一系列有利于加州的措施。
许多高科技公司已经深受其害,损失巨大,直接影响到各公司的市值,纷纷考虑搬离加州。
电价持续上涨给加州造成沉重负担,今年加州电费支出预计将从1999年的70亿美元增加到500亿美元。
在供电公司无力再购买电力后,州政府迄今已动用70亿美元的税金用于购买电力,以维持电力供应。
不久前,州政府还批准了发行160亿美元电力债券和新建更多电厂的计划,但这些措施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布什上台伊始就任命了一个由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工作小组来制定能源政策。
这一以增加能源供应为核心的能源政策提出了105项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增加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的产量,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后10年内投入100多亿美元鼓励节能和能源开发等。
布什声称,美国“正面临着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
民意测验表明,由于近几年油价上涨,加上全国第一大州加州出现电力危机,美国消费者的能源开支负担日益加重,能源成为当前许多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加州的电力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是因为加州是硅谷所在地,牵涉到美国的经济走势,更因为加州曾被誉为世界上电力体制改革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加州电力危机表现为电力供应不足、电价急剧上扬,其主要原因产生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在缺电的情况下,加州的电力市场模式和规则暴露出一些缺陷:
市场机制和部分运行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加州电力市场的供求,绝大部分依靠现货市场来实现,而电力市场要平衡,不能过份依靠现货市场实现,一旦有缺口,就会给发电商哄抬电价的机会。
电力市场除了竞争性,还存在计划性,要在更长的时间内安排电力生产,组织中长期交易,电力交易一定要有长期计划,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竞争。
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力销售价格越接近其真实的成本,避免超额利润,另一方面,进行中长期交易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因为电网调度中心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交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如果在电力市场化的改革中,忽略了电力市场的安全性,由此产生的损失将远远超过改革带来的效益,因此我们在进行电力市场的改革中,不要去赶时髦,不要认为只有现货及实时电力市场才是真正的竞争,在今后的每天交易中,大部分电力交易应在中长期交易中成交,不平衡部分才在现货市场上交易,这将有利于电价的平稳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加州的价格机制不适应卖方电力市场。
边际价格的结算规则在买方市场竞争中是有效的,但在卖方市场中,这一结算规则将导致发电商过高的超额利润。
在价格机制方面没有考虑如何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
这几年加州没有新电厂投运就证明了这一点。
搞电力市场不仅仅要使短期的电价降低,更重要的是价格机制如何有利于电力生产企业和电网的发展,因为只有合理的价格机制才能吸引投资,才会有资金的融入、跟进,电价才能进一步降低。
加州电价的制定仅仅有利于在卖方市场情况下降低电价,但卖方市场是相对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虽然电价一段时间下降了,但当需求急剧上扬时,发电资源严重不足,电价马上涨起来,这正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电价上涨当然会吸引新的投资商,但建一个新的电厂要两三年,缺电的局面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这一事实说明电力的供需平衡有其自身的特点,电力必须在合理的价格机制的激励下,适度超前发展。
(以上部分观点摘自中国能源网能源论文专栏---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夏清的文章“加州电力危机告诉我们什么”一文)
法国没有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对电力体制进行大的改革,国家仍然对电力保持比较高的垄断地位,但是法国的电力单价在欧洲范围内是最低的,其中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也开始酝酿电力体制改革,其主要思路是实行私有化和构筑竞争性电力市场,在此不一一细说。
4、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回顾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力都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制约其他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另一方面,由于电力的公益事业的特性,加之电力工业产、供、销同时完成这一特点,中国的电力工业一直作为公益性事业由国家投资和管理。
进入八十年代,中国的缺电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迅速解决这种矛盾,于是有人提出了“集资办电”的主张,希望借此打破电力行业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采纳,随着著名的72号文件的颁布,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开展集资办电,同时为了吸收投资,集资办电过程中引入了“谁投资、谁用电、谁受益”的工作思路。
同时,电价出现了松动,到了1995年,经历了十年发展的中国电力工业行业终于突破了电力短缺的瓶颈,缺电的矛盾得到了有力的缓解,到目前,我国的发电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位,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电力市场一度出现了买方市场的特征。
虽然集资办电在我国电力发展史上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集资办电的电价是按成本推算、一报一批式的电价政策,这造成了我国电力市场电价一厂一价甚至一机一价,不能体现市场法则的要求,电价的复杂到了十分混乱的局面,在我国电力快速增长的十几年中,电价一直在增长,这与电价政策的混乱有一定的关系。
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电力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是基于原电力部提出的“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改革方向,其使命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
除了自身要逐步完成公司化改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外,作为行业内最大的占据绝对主体地位的公司,国电当时承担了协助有关部门推进电力工业改革的重任。
一年后,电力部撤消,国家电力公司则颁布了“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公司制改组实施方案”,确定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主要改革思路,这一思路实施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a、实现政企分开,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并撤消电力部;
b、从1998年到2000年,进行省为实体的公司制改组,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试点,到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从2001年到2010年,基本完成跨大区联网,形成全国联合联网,统一调度。
实行“厂网分开”,所有电厂不论产权关系,都作为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参与竞争;
d、2010年以后,根据条件实行发、输、配三个环节分开,建立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引入竞争机制。
四步走的方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199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也称146号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试点在六省市——上海、浙江、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开始推行。
同时,“省为实体的改革也在进行之中,每个省只设一个省级电力公司,对全省电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将除华北电力集团外的各大区电力集团公司改组为分公司,并将省电力局改组为国电公司的子公司。
然而马上有人对国电公司的改革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
现在实行的所谓的“厂网分开”只是将电厂与电网的经营从核算上分开,而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国电公司的资产纽带关系依然存在。
再者“省为实体”造就了现在各自独立的电力小市场,妨碍了更大市场的形成和跨省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意中使地方垄断电价成为可能。
电力行业的垄断有两件事成为媒体的热点。
去年,四川投资近280亿元的二滩水电站所发的电被四川省拒绝上网,从而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元;与此同时广东的一件事也见诸报端,云南水电部门向广东提出,希望以每度2毛钱的价格向广东供电,被广东拒绝,它宁可用自己的供电商提供的每度7毛钱的高价电。
这两件事最终导致了目前轰轰烈烈的有关电力改革大讨论。
据此,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家办电与一家管网同时又管电的矛盾;二是开放竞争与封闭市场的矛盾。
2000年10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了电力体制改革由国家计委牵头;各地电力局现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交给地方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除原确定的六省电力体制改革以外,其余各省暂停执行地方政府或电力企业自行制定、实施的“竞价上网”的发电调度方式;强调除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审批的资产重组、电站出售、盘活存量项目外,停止其他任何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动以等待新的电力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这就是著名的69号文。
69号文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进入酝酿阶段,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5、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中国电力未来发展趋势
5.1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有关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从上至下都在进行,要使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讨论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①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改善服务。
200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只有1082千瓦时,装机0.25千瓦,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与发达国家人均用电水平比差距更大。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十五"计划目标GDP年均增长7%左右,预测用电量每年增长将在6%左右,每年需新增发电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因此,电力工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电力工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展问题,这也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
电力市场发展中国家与电力市场发达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不同的。
发达国家是在电力有富裕,用电增长缓慢,电价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的,故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电价、改善服务为目标。
我国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用电增长空间很大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中国的优先任务是投入足够的发电容量以满足用电增长的需要和建设足够的输电电网把电送出去。
而新建电厂及电网需要引入投资,营造适当的投资环境至关重要。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目标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电力市场不同,应以促进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逐步引入市场竞争,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要结合实际,逐步实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改善服务。
要周密设计,完善立法,谨慎从事,分步实施。
②电力体制改革要有利于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外实践证明,过于破碎化和电能全部通过电力市场竞争交易,是不利于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核电是规模经济,电价竞争力较差,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风力发电在价格及质量上也没有竞争力、部分水力发电在短期内竞争力也是比较差的。
如果国家不对以上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仅考虑电力市场自由化,必将影响我国能源及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经营水电和核电应作为电力发展的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发展水电、核电是中国明智的长期选择,而发展水电、核电需要花大量资金,但在竞争性的经济环境下,谁也不会去建设核电和水电。
目前世界上所有电价低的国家都是水电为主,电价最低的国家都是一些没有燃料成本的国家,因为对于水电厂来说,只要大坝建成、水流不断就将长期发电,而且是没有什么环境污染的绿色能源,在这方面,巴西、加拿大、法国做到很好。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对电力实行自由化,任由市场对电力进行调整,而应该考虑得长远一点,把电力优化发展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去考虑。
③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价起着调节电力生产及消费的作用,加州电力危机原因之一就是电力价格偏低。
我国1985起实行"新电新价"政策,调动了国内外投资者办电积极性,至1997年解决了连续二十多年的缺电问题。
同时也留下了我国电力系统电价价格混乱的祸根,似乎地方政府都有权仿效中央政府自行确定供电电价,以各种基金、附加费的形式进行定价,可以未投资先集资,先加价,甚至于不投资而收附加费。
目前,我国发电厂的发电电价差别太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投资方式兴建的电厂核实的电价不同,据统计,仅北京地区就有各种电力价格二百多种。
价格扭曲、混乱是电力改革的一大难题。
我认为以上几点是我国目前直至将来一二十年间电力工业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如果不考虑以上因素,单纯来谈电力自由化以及完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是十分危险的,将有可能危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增长,使我国重又回到缺电时代,后果不堪设想。
5.2中国电力未来改革及发展的趋势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政策主要集中在尽快缓解缺电局面,加快电源建设,解决资金和发电设备短缺,控制及分配用电等方面。
这些政策虽然有效地解决了缺电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调,突出表现在:
电网结构薄弱,输电、配电系统的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水电开发相对落后;大电网内的小型发电机组无序发展,老旧机组关停工作难以推进;火力发电技术相对落后,大型超临界机组、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大型燃气轮机发展缓慢,超高压直流输电及核电国产化起步较晚。
根据近年来在电力工业结构上出现的深层次问题,我国电力工业需要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结构性的矛盾。
5.2.1全国联网
目前,我国电网设施基本上是以五大集团为基础形成的七、八块区域独立电网(见附图1),互不连接,没有实现全国联网、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并没有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电力得不到有效的交换。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我们抛开全国联网而单纯来谈“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来谈国电公司的存在价值或五大集团的竞争格局,无论是谈竞争还是垄断,都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非其实质内容。
难以产生实际意义。
要实现电力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实现竞价上网,我认为必须要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大电网,从战略上来看,全国联网将不仅打破各地方电力集团割据的分割体制,而且必然会成为中国电力发展的里程碑。
全国联网所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