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
- 文档编号:30206964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67.70KB
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
《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教育学部分大全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
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3.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
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B)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着名学者的学说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陷私权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
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
”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村施教原则
1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
1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D.因析施教原则
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学校系统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2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__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2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质量标准 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2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和_受教育权。
26.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相互促进关系。
27.教学大纲一般由_说明部分和_本文部分组成。
2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__讲演三种方式。
2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30.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3.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4.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5.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课堂气氛热烈。
36.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0分)
3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
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和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已的才能。
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
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放任型和(C)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C)
A.一B.二C.三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B)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互补性D.阶段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教师人格特征。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行。
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道德两难。
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平等管理、和目标管理。
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高中阶段。
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苏格拉底。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 )
A.2岁B.4岁C.6岁 D.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B )
A.1岁B.3岁 C.5岁 D.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D )
A.50%—60%B.60%—70% C.70%—80% D.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C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C)
A.刺激分化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D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B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B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D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C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C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B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D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D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D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D )
2 2 2 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B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D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因材施教2最近发展区原则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替代性强化。
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和三个基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知识、,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评价。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区分度。
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他律道德
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4.意【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
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
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
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要点】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要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一、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b、c、e。
a.传统思想因素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c.科学文化因素d.生产力因素e.社会因素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b、c、d。
a.国家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e.问题课程
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e。
a.教材b.教学辅导书c.综合练习册d.教学目标e.教学指导书
4.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顺序a、b、c、d、e。
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规定培养目标d.学科顺序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6.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b、d。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讨论法e.实验法
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a.复式教学b.班级授课制c.问题教学d.个别教学e.分组教学
8.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a、b、d。
a.投影器b.录音机c.模型d.录像机e.挂图
二、名词解释:
1.课程(广义、狭义):
广义的课程:
课业及进程。
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竞聘 考试 试题 大全 上岗 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