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docx
- 文档编号:30202563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3.13KB
中职哲学与人生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docx
《中职哲学与人生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哲学与人生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哲学与人生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第一课时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哲学知识体系看,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矛盾的观点。
从学生的人生发展线索看,指向的是学生人生发展动力的问题。
所以,本课时的核心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强调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要求我们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能够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论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这是第一课时的落脚点,也是运用辩证法的矛盾观点来解决人生问题的有机结合点。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对待人生矛盾,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
积极的态度有利于化解矛盾,消除对立,从而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而消极态度,因为害怕矛盾,所以会激励掩盖矛盾,回避现实,把结果归结为命运不济,消极听从命运的安排。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正值青春期,在人生发展中有许多烦恼、困惑,如何引导学生用矛盾分析法来正确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就成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是因为事物内部有差别和不同,矛盾双方在力量上不均衡,二者的斗争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自身调整、变化和发展,又由于矛盾的双方在一个事物的统一体内,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斗争导致转化,转化是斗争的结果。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健全,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亲身体验到了人生中矛盾问题的存在,对矛盾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但是部分中职生由于升学的挫折,容易以偏概全,不能正确面对人生矛盾。
有的同学甚至还会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厌学、放弃努力、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
辩证法的矛盾观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中职生的知识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健全,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有很多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之处,如何面对和解决自身的烦恼,就成为学生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专业分析略)。
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人生发展中的矛盾不能回避,理解矛盾的概念与矛盾的基本属性;理解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
树立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运用: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案例:
科技应用的两面性(或网络是把“双刃剑”)。
提问:
怎样正确看待科技运用的两面性
说明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是矛盾。
我们不能否认它、回避它。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看待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驾驭矛盾,推动和实现人生发展。
学习新课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1.人生发展中的矛盾不能回避
说一说人生发展的困惑:
以小组为单位,2分钟时间内讨论并记录当前自己面临的人生发展中的种种困惑。
提出问题:
这些困惑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是在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中度过的。
生活本身充满矛盾,人生就是一个必定要经历各种各样矛盾的历程。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运用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人类与流感之间的抗争,说明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与人类不断研制出新的流感疫苗之间存在对立与斗争,最终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得以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日益深入人心。
(1)矛盾含义:
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区别于成语“自相矛盾”,哲学上的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成语“自相矛盾”是逻辑上的矛盾。
(2)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
漫画:
“剪”与“不剪”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矛盾双方既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
由于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统一性相互联结,对立的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才推动了事物向前发展。
因此,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矛盾的特征:
A.矛盾的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
矛盾存在与一切事物之中。
时时有矛盾:
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头脑风暴:
我们身边存在着矛盾的事物或现象
学生小组竞赛活动:
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矛盾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B.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和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
活动:
猜猜他是谁(列出一些班里同学的特征,让大家判断是哪位同学)
问题:
大家是根据什么把他们区分开来的
幻灯片:
蚕的成长历程(卵→幼虫→蛹→蛾子)。
通过学生身边同学的不同特点和蚕的成长历程,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
(4)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全面地看问题。
分析图片:
“下雨好不好”
说明要全面看待事物,就要掌握两点论的分析方法,即对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分法,既要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另一个方面。
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二,坚持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案例:
网络是把“双刃剑”。
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网络“双刃剑”问题
我们应该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限制其负面影响,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法律约束,实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而不能因为害怕互联网的负面作用,而禁止网络的发展运行。
这说明在对待事物的发展上,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3.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案例:
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
(1)积极面对矛盾:
A.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矛盾不会因为我们惧怕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我们任意夸大或缩小而改变。
B.我们必须敢于承认矛盾,正视矛盾,积极地面对它,不能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
(2)用矛盾观点正确分析和解决人生道路上的矛盾
A.全面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
小组讨论活动:
人无完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案例: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
说明因每个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等的不同,个体存在着差异,我们在成长中应该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普遍性内容,而不能复制他人的具体成功方式中一些具有特殊性的东西。
视频:
刘伟的别样人生。
思考:
刘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我们在面对人生困难矛盾时,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
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
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
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思考:
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我们人生发展中的困惑
课堂总结:
幻灯片,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
如何消除网瘾,进行调查研究后写一篇小短文,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第二课时坚持内外因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从哲学知识体系看,本课时的核心是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告诉我们的是人生发展不能只靠外部环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求我们用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促进人生发展。
第二课时是第一课时的升华。
教学重点:
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这是第二课时的落脚点。
内外因辩证关系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就是要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
学生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才能理解个人成长中为什么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这样才能正确对待机遇,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正确分析外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成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人生发展。
所以,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外因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重要哲学原理。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是事物内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矛盾基本观点的学习,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同时由于中职生身心还不成熟,生活阅历有限,看问题往往具有片面性。
学生在处理有关人生发展的问题时,往往过分注重外部原因,不重视内因的作用,所以需要帮助学生运用内外因原理解决个人成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内因与外因的含义;理解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树立立足自身主观努力的信念。
3.运用:
学会用内外因原理正确分析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幻灯片:
丁俊晖的故事
提问:
(1)促成丁俊晖成功的原因都有哪些
(2)只有家人、经纪人、赞助商的帮助能否带来他的成功
1.人生发展不能只靠外部环境
说明任何具体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多种矛盾引起的,有事物内部的矛盾,也有事物外部的矛盾。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外部条件,但仅有优良的外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依赖于他自身优秀的素质和刻苦的训练。
2.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外因的含义
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内部原因(内因)。
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内部矛盾。
幻灯片:
小鸡的出生
老师结合幻灯片讲解内外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2)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教师结合幻灯片,说明: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探究揭秘:
内外因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问题
内因
外因
鸡蛋可以孵出小鸡
牛奶变质
方仲永5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到了20岁却变得平庸无奇,“泯然众人矣”
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同班的同学,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受教育,有的进步很快,有的进步较慢
案例:
《成功的钥匙》
思考:
(1)你怎样看待《成功的钥匙》
(2)你认为成功的真正钥匙应该是什么
填空:
成功的钥匙=?
?
+?
?
+?
+?
?
+?
+?
+?
?
……
案例中的学生、推销员、员工及丈夫都将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外因,而忽略了内因,由此导入新课。
3.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1)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人素质。
(2)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重视外部环境对于个人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人生成功=自身努力+外部条件。
学习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把握机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马加爵案例的启示: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所以我们要想成功,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认识、主观努力。
榜样力量:
优秀毕业生职业发展成功的内外因分析。
要求:
分组搜集优秀毕业生事迹,分析优秀毕业生成功的原因,用内外因原理分析这些条件原因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无数成功的人生都在说明:
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创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课堂总结:
幻灯片,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人生 矛盾 观点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