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
- 文档编号:30202259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80.66KB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全都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棉花糖幼儿园”的“六·一”晚会上,身着演出服的小朋友们表演得神气活现,大人们观看得津津有味,非常高兴。
B.“哈三中话剧社”为九十年校庆排练的话剧《奇迹》将会在舞台上展现出怎样的风采,大家都拭目以待。
C.各类配套设施完善的群力新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
D.他唱歌非常动听,在老家名气很大,但是到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上,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2.(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史料记载,蒙军攻打钓鱼城时,合州军民曾三次修筑城墙抵御进攻,但却一直没有发现当时修筑的城墙实物。
B.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但是奇怪之处在于,它虽然是小众的艺术,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
C.烟花是中国引以为傲的发明之一,但是在制造、运输和燃放等方面却有着令人可悲的安全纪录。
D.恒春是台湾岛的最南处,一如其名,四季如春,几无冬天,这里的气温是台湾一月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
3.(2分)(2017高三上·牡丹江月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③⑤④⑥①②
D.⑤③④①⑥②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0分)
4.(6分)(2015高二上·重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奇小说始于唐代,它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典小说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内容如何,不得而知。
西汉刘歆在《七略》中提及“小说家”的名称,但所记之书后世不传。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给“小说家”下了定义: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文言传说故事或名人轶事的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到了唐代,出现了记述奇闻异事的文言短篇小说,名唐传奇。
传奇小说产量丰富,除了《聂隐娘》外,代表作品还有《虬髯客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柳毅传》《李娃传》《红线传》《章台柳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梅妃传》《枕中记》等。
这些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典故,常为后世文人所用,宋元明三代不少戏剧故事,都是在唐传奇的基础上继续演绎创作出来的。
传奇小说的主人公不尽是鬼神,而多是人。
或是才子佳人,或是英雄侠客,总之,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性格的人。
比如《聂隐娘》和《红线传》,主角是参与到地方官吏斗争之中的刺客侠士,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各股地方势力之间相互斗争仇杀的社会现实;再如《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主角是情路坎坷的世族子弟和妓女,反映了唐代士人以迎娶大家闺秀为荣的等级森严的婚姻状况。
大唐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为传奇小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创作空间,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浓的现实和时代气息。
虽然传奇小说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但加入了很多纯粹想象的元素。
比如《聂隐娘》中描述隐娘与精精儿打斗,说是有红白两面旗帜在床的四周击打旋转,后有一人从空中掉下来。
又描述空空儿的神术,说是人不能看见他的变化,鬼不能跟随他的踪影,他能从虎穴进入阴间,能用无形攻击有形。
再如《梅妃传》中描述梅妃的魂魄进入唐玄宗的梦境,诉说皇上逃难时,自己死在乱兵手中,有人把她安葬在梅树下,随后玄宗前去挖掘,果然找到尸首。
这些记述都超越现实,既惊悚又刺激,要说这些可能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只能说是纯粹瑰丽奇特的想象而已。
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发现《幽怪录》中诸多篇章已经残缺,但编者却认为残缺亦无妨,因为无关风教。
明人、清人比较注重道德教化,做文章要有社会意义,即便言及怪力乱神、奇闻异事,也要奖善惩恶,而唐人,是真爱浪漫,爱作不受现实羁绊的无边无际的想象,一面描写现实社会中的人,一面却赋予他们高于现实的特质,不论有无实际意义。
(节选自梁晓菲《从<聂隐娘>看唐传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的“小说”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小说有根本的区别。
B.唐传奇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宋元明三代不少戏剧故事,都能看到唐传奇的影子。
C.反映了唐代等级森严的婚姻状况这一主题的唐传奇,其主角多是情路坎坷的世族子弟和妓女。
D.因为和道德教化无关,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依旧不介意把一些虽有残缺的唐传奇收录其中。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的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些文言传说故事或名人轶事的小说,只能算作中国古典小说萌芽阶段的作品。
B.文中提到的《红线传》《章台柳传》《长恨歌传》等唐传奇,都是记述奇闻异事的文言短篇小说。
C.唐传奇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浓的现实和时代气息,主要是因为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有鬼神,还有人。
D.唐人真爱浪漫,他们创作的唐传奇既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也加入了很多纯粹想象的元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小说从萌芽到成熟显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发展到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文人的努力功不可没。
B.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水平,对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有重大影响,唐代的繁荣为中国古典小说在这时期的成熟提供了巨大动力。
C.许多文学作品用超越现实的记述手法,写得惊悚刺激,可能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D.文章应该承载一定的社会意义,即便是写怪力乱神、奇闻异事,也要包孕奖善惩恶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学理念一直贯穿中国文学发展的始终。
5.(12分)(2019高二上·汕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繁盛
李娟
一百多年前最早决定定居此处的那些农人,一定再无路可走了。
他们一路向北,在茫茫沙漠中没日没夜地跋涉。
走到高处,突然看到前方陷落大地的绿色河谷,顿时倒下,抚地大哭。
他们随身带着种子,那是漫长的流浪中唯一不曾放弃的事物。
他们以羊肠灌水,制成简陋的水平仪勘测地势,开渠垦荒。
在第一个春天的灌溉期,他们日夜守在渠边,每当水流不畅,就用铁锨把堵在渠口的鱼群铲开。
那时,鱼还不知河流已经被打开缺口。
更不知何为农田。
它们肥大、笨拙,无忧无虑。
它们争先恐后涌入水渠,然后纷纷搁浅在秧苗初生的土地上。
秧苗单薄,天地寂静。
阳光下,枯萎的鱼尸银光闪闪,像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繁盛。
冬天,河面冰封。
人们凿开冰窟,将长长的红绳垂放水中。
虽然无饵无钩,仍很快有鱼咬着绳子被拖出水面。
这鱼长有细碎锋利的牙齿。
即使已被捉在手,仍紧咬红绳不肯松口。
它们愤怒却迷惑。
世界改变了。
春天,鱼群逆流产卵。
鱼苗蓬勃,河流拐弯的浅水处如堆满珠宝般璀璨闪烁。
若在此处取水,一桶水里有半桶都是细碎小鱼。
人们大量捞捕小鱼,晾干,喂养牲畜。
世界改变了。
鱼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
耕地不断扩张,沿河两岸上下漫延。
才开始它们如吸吮乳汁般吸吮河流,到后来如吸吮鲜血般吸吮河流。
再后来,河流被截断,强行引往荒野深处。
在那里,新开垦的土地一望无垠。
而失去水源的下游湖泊迅速萎缩,短短几年便由淡水湖变成咸水湖。
从此,再也没有鱼了。
又过去了很多很多年,我们才来到这里。
我们面对的又是一片逾万亩的新垦土地。
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路也是新的,水渠也是新的,仿佛一切刚刚开始。
其实这块土地并不适合种植向日葵。
它过于贫瘠,向日葵又太损地力。
但是,与其他寥寥几种能存活此处的作物相比,向日葵的收益最大。
如此看来,我们和一百年前第一个来此处开荒定居的人没什么不同。
除了掠夺,什么也顾不上了。
我妈已经种了三年葵花。
各种天灾,各种意外。
三年都没赚到什么钱。
但第四年她仍坚持播下种子。
记得第一年,我们全家上阵。
我妈和我叔叔两人用铁锨不停翻动种子,使之均匀粘染红色的农药。
我在旁边帮忙打手电筒。
整夜默默无语,整夜紧张又漫长。
手电光芒静止不动,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它们隔天就要被深埋大地。
而熬过漫漫长冬的荒野鼠类在地底深处遇到这些红色种子,它们绕其左右,饥饿而畏惧。
后来这饥饿与畏惧渗入红色之中。
此时此刻,我妈和我叔叔的紧张与忧虑也渗入红色之中。
我一动不动举着手电。
手电光芒在无边黑暗中撑开一道小小缝隙。
荒野中远远近近的流浪之物都向这道光芒靠拢。
一百年前的农人也来了。
哪怕已经死去了一百年,他们仍随身带着种子。
他们也渴望这红色。
所有消失的鱼也从黑暗中现身,一尾接一尾沉默游入红色之中。
我仿佛看到葵花盛放,满目金光中充满了红色,黑暗般坚定不移的红色。
我只跟去地头帮了几天忙,刚播完种子就离开了。
听说第一年非常不顺。
先是缺水。
平时种植户之间都客客气气,可一到灌溉时节,争水争得快要操起铁锨拼命。
轮到我家用水时常常已是半夜,我妈整夜不敢睡觉,不时出门查看,后来干脆在水渠的闸门边铺了被褥露天过夜。
尽管如此,我家承包的两百亩地还是给旱死了几十亩。
接下来又病虫害不断,那片万亩葵花地无一幸免。
我妈日夜忧心。
她面对的不但是财产的损失,更是生命的消逝。
亲眼看着一点点长大的生命,再亲眼看着它们一点点枯萎……是耕种者千百年来共有的痛苦。
直到八月,熬过病害和干旱的最后二十来亩葵花顺利开完花。
她才稍稍松口气。
而那时,这片万亩土地上的几十家种植户几乎全都放弃,撤得只剩两三家。
有个承包了三千多亩地的老板直接自杀。
据说赔进去上百万。
冬天回家,我问我妈赔了多少钱。
她说:
“幸亏咱家穷,种得少也赔得少。
后来打下来的那点葵花好歹留够了种子,明年接着种!
”
整个冬天,阿克哈拉洁白而安静。
我心里惦记着红色与金色,独自出门向河谷走去。
大雪铺满河面,鸦群迎面飞起。
牛群列队通过狭窄的雪中小路,去向河面冒着白气的冰窟饮水。
我随之而去。
突然又想起了鱼的事。
我站在冰窟旁探头张望,漆黑的水面幽幽颤动。
抬起头来,又下雪了。
我看到一百年前那个人冒雪而来。
我渴望如母亲一般安慰他,又渴望如女儿一样扑上去哭泣。
(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之所以越来越少乃至最后消失,既是因为人们不加节制的捕捞,也是因为人们引流灌溉,使鱼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B.这片土地原本是非常肥沃富饶的,是人类无休止的开发掠夺,耗尽了土地的地力,才使土地变得贫瘠。
C.面对人们近乎贪婪地攫取自然资源,作者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有对环境破坏的忧虑,又有对人们的理解同情。
D.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刻画了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讲述了人类与自然万物相处方式的亘古难题。
(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3)文章是从对“一百年多前”的想象开始的,这样写的好处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12分)(2017高三下·银川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路遥的“平凡世界”
厚夫
1986年夏,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大体有眉目后,路遥决定去南方的广州逛几天。
一来,自己这几年埋头创作,对中国社会的变化不是很敏感,亲自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走走,现场感受那里的变化,寻求心灵体验,对接下来的创作有好处;二来,即将开工的第二部是写改革开放大潮下我国北方城乡底层人物的梦想与追求,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如何把握?
路遥就是这样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是在深入生活体验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学想象,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意胡编乱造。
在广州的每一天,他都把自己的见闻与观感写到笔记本上。
笔记本写满了,他对同行的王天乐说:
回吧,犁地的绳子等着我哩……于是,他们又回到西安。
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做的准备工作也告一段落了。
路遥又决定去一趟长安县柳青墓,看看长眠在那里的柳青老人。
从文学起步的那天起,路遥就受到柳青各方面的影响,包括精神姿态,包括创作风格。
这次,在《平凡的世界》三部曲的第二部即将开始创作之时,路遥去柳青墓显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平平常常的祭扫。
很多年后王天乐这样回忆道:
“回到西安后,路遥忽然要领我去一趟长安县的柳青墓。
路遥好像对柳青墓地特别熟悉,哪里又多长了几根草都能说清楚。
他在柳青墓前转了很长时间,猛地跪倒在碑前,放声大哭。
……”路遥在柳青墓前为什么放声大哭?
到底想了些什么,说了什么?
这些已经永远是历史之谜了。
不过,按照路遥的性格来推断,他一定向柳青老人汇报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
路遥经常给朋友们说,作家要突破的永远是自己;作家在拳击台的对手就是自己,要不停地战胜自我。
柳青生前也经常告诫作家: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文学是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
如今,在长篇小说创作进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沼泽之时,路遥虽是位精神硬汉,但也更需要柳青赐予特定的精神力量!
路遥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精心建构的虚拟文学世界中,与小说中的人物倾心对话。
第二部是写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北方城乡人物的奋斗与悲欢离合,该出场的人物都已悉数出场了,他们在路遥精心搭建的文学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
故事在路遥的笔下不断延伸,人物在路遥笔下不断丰满,他的第二部不断接近目标。
在第二部初稿的最后创作过程中,路遥明显地感到自己身体变化呈加速度状态——苍老许多不用说,走路的速度力不从心,眼睛仍在发炎,难受得令人发狂。
他感到这来自身体内部的变化正在让所谓的“青年时代”在瞬间就此永远结束。
他还吟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句: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色的落叶堆满了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写到最后,路遥大声给三弟王天乐朗读起来。
他的眼里闪着泪花,王天乐的眼里也闪着泪花。
路遥笔下倾注了无限情感的中国农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了……
(节选自厚夫《路遥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的冲突,文明与落后,新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冲突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内容。
(路遥《路遥自传》)
②什么是人生?
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路遥《平凡的世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州之行,让路遥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为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作了准备。
B.路遥写作前专程祭拜柳青,在柳青墓前放声痛哭,这是向前辈汇报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
C.路遥认为作家应该突破自我,不停地战胜自我;在精神姿态,创作风格上都应当有所创新,突破前人。
D.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
当这位“精神硬汉”发现青春不在之时,他感到了自己的苍老和力不从心。
(2)从选文内容看,路遥的作品及文学创作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概括。
(3)写到《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最后,路遥高声朗读,眼里充满了泪花。
从选文内容看,路遥的眼泪里饱含了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7.(11分)(2017·海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贾直言,河朔旧族也,史失其地。
父道冲,以艺待诏。
代宗时,坐事赐鸩①,将死,直言绐其父日。
“当谢四方神祗。
”使者少怠,辄取鸩代饮,迷而踣。
明日,毒溃足而出,久乃,苏。
帝怜之,减父死,俱流岭南。
直言由是躄②。
后署李师道府属。
及师道不轨,提刀负棺入谏日:
“愿前死,不见城之破。
”又画缚载槛车状而妻子系累者以献,师道怒,囚之。
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
后徙潞,亦随府迁。
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
事泄,悟以兵围承偕,杀小使,直言遽入责日:
“司空纵兵胁天子使者,是欲效李司空③邪?
它日复为军中所指笑。
”悟闻,感悔,匿承偕于第以免。
悟每有过,必争,故悟能以臣节光明于朝。
穆宗召为谏议大夫,群情洒然称允。
而悟固留,得听。
始,悟子从谏贵甚,见直言辄衣紫拥笏,以兵自卫。
直言谏悟日:
“郎少年,毋使袭山东态,朝服可擅著邪?
”悟死从谏不发丧召大将刘武德等矫悟遗言与邻道使共求袭位直言入让日父死不哭何颜面见山东义士乎从谏日欲反耳直言仰天哭日:
“尔父提十二州地归朝廷为功臣。
然以张汶故,自谓不洁淋头,卒羞死。
郎今日乃欲反邪?
”从谏起抱直言项哭曰:
“计穷而然。
”直言日:
“君何忧无土地,今胁朝廷,正速死耳。
若从武德谋,吾见刘氏为元济④矣。
”从谏拜日:
“唯大夫救之。
”直言乃自摄留后,使从谏居丧。
初,从谏惟郓兵二千同谋。
直言既折之,军中遂安。
大和九年卒,赠工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贾直言传》,有删改)
【注】①鸩(zhèn):
毒酒。
②躄(bì):
腿瘸。
③李司空:
李师道。
唐代叛将。
④元济:
唐代叛将。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悟死/从谏不发丧/召大将刘武德等矫悟遗言/与邻道使共表求袭位/直言人让日/父死不哭/何颜面见山东义士乎/从谏日/欲反耳/
B.悟死/从谏不发丧/召大将刘武德等矫悟遗言/与邻。
道使共表求袭位/直言人让日/父死不哭何颜面/见山东义士乎/从谏日/欲反耳/
C.悟死/从谏不发丧召大将/刘武德等矫悟遗言/与邻道使共表求袭位/直言入让日/父死不哭何颜面/见山东义士乎/从谏日/欲反耳/
D.悟死/从谏不发丧召大将/刘武德等矫悟遗言/与邻道使共表求袭位/直言入让日/父死不哭/何颜面见山东义士乎/从谏日/欲反耳/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诏,文中指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技术等有专长而等待诏令供奉内廷的人。
B.天子,指皇帝,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皇帝为天的儿子。
C.笏,文中指古代皇帝赏赐给大臣的信物,一般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D.留后,文中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通常以子弟或亲信代行此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直言冒死救父,打动皇上。
他欺骗父亲而喝下了皇帝赐予的毒酒,因此差点丧命,皇帝为此怜悯他,下令免去他父亲的死罪。
B.贾直言坚守道义,犯言直谏。
当李师道图谋不轨时,他提着刀载着棺材进去规劝,并画图献给李师道,李师道一气之下将其囚禁。
C.贾直言善于劝导,得到信任。
他常常指出刘悟的过失,从而使刘悟因臣子的节操而显耀;当皇帝诏令他人朝时,刘悟坚持挽留他。
D.贾直言未雨绸缪,指点迷津。
他规劝刘从谏不可擅自着朝服,以免遭受祸患;当刘从谏无计可施而准备谋反时,他及时出手制止。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少怠,辄取鸩代饮,迷而踣。
②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
四、默写(共1题;共9分)
8.(9分)(2017高一上·玄武期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荀子《劝学》)
(2)________,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
(韩愈《师说》)
(4)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________,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9.(10分)(2016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雨花台
魏禧①
生平四十老柴荆②,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
可堪翦伐到园陵③!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④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
①魏禧:
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
②老柴荆:
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
③园陵:
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
④冠盖:
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1)
颈联中“新”“旧”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写景为副,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7分)
10.(2分)(2016高一·龙江月考)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
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①________?
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换句话说,教学。
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②________,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1.(5分)(2016高三上·黄冈期末)下面是上海、浙江等地学生在选择高考选考科目上的群体差异图,请根据两张图所反映的情况各写出两条结论,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条不超过40个字。
图1:
男女生在各科选择上的差异(%) 图2:
城乡学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差异(%)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7高三下·日照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增广贤文》)
●2016年2月28日,美国NBA常规赛勇士对阵雷霆,凭借斯蒂芬·库里在加时赛最后时刻的超远距离三分准绝杀,勇士121-118险胜对手。
此役,库里全场得到46分,6次助攻,其中三分球16投12中,追平科比·布莱恩特和唐耶尔·马绍尔共同保持的单场三分球命中数纪录,并以单赛季288记三分打破自己保持的历史最佳纪录。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0分)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7-1、
7-2、
7-3、
7-4、
四、默写(共1题;共9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9-1、
9-2、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7分)
10-1、
1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