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docx
- 文档编号:30198063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6.40KB
至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docx
《至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至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
2003至2009年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
二、(2003年咸宁)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答:
4、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诗写春望所见。
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
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句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
“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
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的赏析。
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二、3.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4.A
十三.(2004•四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3)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4)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感情。
十三.⑴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2)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3、破、深4、忧国思家
(扬州市2004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春望》,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1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
11.感时忧国,思念家人。
12.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二十三、(2005年黄冈非课改区)阅读下面的古诗文《春望》,完成7一12题。
(16分)
7.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2分)
8.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
答:
二十三:
7.望(1分)山河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8.参考示例: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二十九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003年咸宁市题)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答: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答:
二十九、1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2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
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十二、(2007年沈阳市)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答案:
D
二十四、(2007年金华市)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8—26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2分)
答:
19.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答:
二十四:
(一)1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19.忧国思家的情怀。
评分标准:
第18题2分。
第19题2分,意思对即可。
二十七、(2007年四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____,实际上是写________。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十七.
(1)(共2分)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
(2)(共2分)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200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阅读《春望》,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1分)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分)
答:
5.
(1)忧国思家。
(必须答全“忧国”“思家”)
(2)示例一:
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恨别”之悲。
示例二:
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如从修辞、用词等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6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分)
答: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4分)
答:
7.
(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2分,每点1分)
(2)①诗人眼中所见:
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
(2分)②诗人心中的期盼:
亲人团聚,国家安定。
(2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2009山东滨州市)古诗词鉴赏。
(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分)
8.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
7.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如此惨象,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8.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二十.(2004•绵阳)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
答:
二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十三.(2005年扬州市)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
答:
②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答:
十三:
(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分)。
(两点各1分,计2分。
意思对即可)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两点各1分,计2分。
意思对即可)
三十.(2005年贵州省毕节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②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十、①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2)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2008年南京)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泊秦淮》的作者是_____,诗中的《后庭花》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南朝的_____。
(2分)
7.以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
“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
C.“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达官贵人。
“隔江犹唱”的“江”是指秦淮河。
D.本诗表达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6.杜牧 陈后主 7.C
一.(2008年湖南娄底题)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
一、1.
(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意思相同即可)
十.(2005年襄樊市)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十:
D
二十八.(2005年四川省内江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本诗作者是(人名),诗中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
②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
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感受。
答:
二十八、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2、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强烈感情至死不渝;处境凄凉、艰难也“不自哀”,即使梦中也在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
(能结合诗句谈,意合即可)
(2007年十堰)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
第二句中的“尚”字表现出诗人
(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全诗抒发了强烈的。
答案:
(1)凄凉(悲凉);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岌岌可危 ;爱国(或抗金保疆)情怀
一、(2006成都市)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一、1.(1分)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分)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分),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分)。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四、(2006泰州市试题B)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
(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
答: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分)
答:
四.⑴儒家经典(1分)
(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
五、(2006湖北省黄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
(15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__________的悲哀;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分,意近即可。
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或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如: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
(2分,意近即可。
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十四、(2006年河源市)(6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联。
(1分)
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7.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联。
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
。
(2分)
十四、5.1分第二联(或颔联)6.3分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7.2分颈联对仗
三十三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答:
2.写出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并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答:
三十三、1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2D(颔联)3略举例如岳飞、邓世昌、朱自清等
六、(2008年镇江)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7——8题。
(共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歌颔联通过和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颈联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了诗人的心情。
(3分)
8.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
(2分)
答:
7.(3分)絮萍(“风飘絮”、“雨打萍”亦可)忧虑不安(“惶恐零丁”亦可)
(每空1分)8.(2分)舍生取义(“为国而死”或“以死报国”均可。
答“宁死不屈”给l分)
十七、(2009年四川省资阳市)过零丁洋(4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
(2分)
2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21.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分,意思对即可)2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
十四、(2007年襄樊市(非课改区)
城阕辅三泰。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壬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剥开生霹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
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
十四:
1、B2、D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2003年连云港7.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品味: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答:
。
8.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答:
。
7、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8.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一、(2004年潜江)
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
(1分)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
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一:
1.浩荡(1分)2.D(2分)
十七、(2004•青海)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2)“落花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比喻。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效力的思想感情。
十七.
(1)鸣鞭、挥鞭
(2)落花自己国家(或民族)
二、(2004年南通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
二:
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及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
(能从“为培育人才而献身”,或从作者思想、著作对后世的影n向,或从作者的理想、事业等方面作积极的思考,得2分;语言通顺,得1分。
共3分)
十八、(2005年恩施市)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
(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既有,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7、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2)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8.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
答:
十七:
6、卸甲归田的惆怅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7、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
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
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
“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言之有理即可)
(2)略(言之有理即可)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苏教版八上 诗词 赏析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