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0184052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7.22KB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解析版.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1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01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一、选择题
1.(2019·绍兴3)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的变化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B.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 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D.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D
【考点】地壳变动的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解答】A、板块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故A错误;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接或边缘处地壳活跃处;故B错误;
C、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是内力的作用导致的;故C错误;
D、海陆变化是内力作用导致的,即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2.(2019·湖州1)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
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
A. 初一前后 B. 初七前后 C. 十五前后 D. 二十二前后
【答案】A
【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车在月球“背面”A处巡视时,月球车被强光照射,则月球向地球的一面没有阳光,则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
【解答】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被强光照射,则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没有阳光,则该时段为农历初一前后;
故选A。
3(2019·宁波7)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一千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 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
B. 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 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 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答案】A
【考点】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当探测器和月球位于c点时,根据月球的旋转方向可知,这时正处于阳光照射的白天,肯定比黑夜着陆难度要小的多,故A符合实际;
B.月球上根本没有水,因此探测器没必要作防水设计,故B不符合实际;
C.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会摩擦生热,故C不合实际;
D.当探测器在月球的背面时,地球被月球挡住,因此无法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不合实际。
故选A。
4.(2019·嘉兴、舟山2)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
如图是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星
【答案】A
【考点】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解答】可能形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恒星灭亡的过程中坍塌可能会形成黑洞;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5.(2019·绍兴6)表中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B
脊椎动物
哺乳类
鸟类
两栖类
C
纯净物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D
核反应
轻核聚变
重核裂变
化学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考点】宇宙的构成,悬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动物的分类,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
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由软体动物进化而来。
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
脊椎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
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
【解答】由图可知,甲包含乙丁丙,乙丙丁之间处于并列关系;
A、宇宙包含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地月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故A不符合;
B、脊椎动物包含哺乳类、鸟类、两栖类;而哺乳类、鸟类、两栖类之间处于并列关系;故B符合;
C、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与纯净物并列;故C不符合;
D、核反应包含轻核聚变、重核裂变,但不包含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
B。
6.(2019·温州14)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的是( )
A.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 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 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6千米)
水星
4879
58
金星
12104
108
地球
12756
150
火星
6794
228
【答案】B
【考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
【解答】由图可知,公转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行星直径由大到小依次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其距离太阳的距离由远到近依次为:
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可以得出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故答案为:
B。
7.(2019·杭州9)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 A运动
B. B运动
C. C运动
D. D运动
【答案】B
【考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在公转轨道上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据此解答。
【解答】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的间,也就是地球自传一周的时间,因此主要与图中的地球运动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2019·杭州12)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 ⑴⑵⑶
B. ⑴⑵
C. ⑴⑶⑷
D. ⑵⑶⑷
【答案】A
【考点】地壳变动的证明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解答】地壳不断变动是内力的作用;
(1)高山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内力作用;故
(1)符合;
(2)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是内力的作用;故
(2)符合;
(3)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是内力的作用;故(3)符合;
(4)风蚀的岩石,是风力的作用,即外力的作用;故(4)不符合;
故答案为:
A。
9.(2019·金华、义乌、丽水2)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第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这一天的丹相最接近图中( )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答案】B
【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月相是依照农历划分的,农历四月初八,属于上弦月;故B符合;
故答案为:
B。
10.(2019·金华、义乌、丽水6)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B.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 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D.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答案】B
【考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地震,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A、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和边缘地带,其分布是不均匀的;故A错误;
B、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力所致,而地震是内力导致的现象之一;故B正确;
C、发生地震时要远离建筑物;故C错误;
D、地震的预测还不无法做到准确、及时的预报;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11.(2019·衢州1)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落,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是一颗行星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C.月球表面有空气D.月球上昼夜温差小
【答案】B
【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解答】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故A错误;
B、在观察月球时,其最明显的地貌特征是存在大量的月坑,即环形山;故B正确;
C、月球表面不存在大气;故C错误;
D、由于月球表面不存在大气,所以月球的昼夜温差较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12.(2019·衢州5)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C.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D.人类已完全掌握宇宙奥秘
【答案】C
【分析】广义的宇宙定义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狭义的宇宙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
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解答】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A错误;
B、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故B错误;
C、根据目前的技术和观察结果,比较认可的结论是宇宙在不断膨胀并演化的;故C正确;
D、人类受科技技术的限制,对宇宙的奥秘只掌握极少的一部分;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二、填空题
13.(2019·金华、义乌、丽水16)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某天体成功着陆,实现了航天器首次在该天体背面巡视探测,该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本次探测还进行了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最终棉花种子首先萌发出土,长出第一片嫩芽。
(1)“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月球
B. 火星
C. 太阳
(2)萌发实验中要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________。
【答案】
(1)A
(2)温度
【考点】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解答】
(1)嫦娥四号探测器探究的是月球;故答案为:
A;
(2)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气;故答案为:
温度;
故答案为:
(1)A;
(2)温度。
14.(2019·宁波21)过去的2018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1)“一个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每增加326万光年,其远离地球的速度就增加73.5km/s。
”这是2018年7月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
该成果的理论基础是:
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________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
如图所示,加“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行星A的名称是________ 。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________。
【答案】
(1)没有中心
(2)金星;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合理即可)
【考点】太阳系的组成,大爆炸宇宙论
【解析】【分析】
(1)通过题目所给的材料可以看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从而得出结论;
(2)①根据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进行解答;
②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
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据此解答。
【解答】
(1)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说明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是在加速膨胀;
(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
B是水星,A是金星;
②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
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
故答案为:
(1)没有中心;
(2)①金星;②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
15.(2019·嘉兴、舟山16)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它是人类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1)为抵御漫长而寒冷的月夜,嫦娥四号携带了小型核电池提供能量,该电池利用放射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而发电,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________ 。
(2)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
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________ 。
【答案】
(1)核能转化为电能
(2)朔(新月)
【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能量转化是指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
(1)核电池是利用放射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而发电,其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转化为电能;
(2)太能照射的是月球的一半,如果一侧是满月,则另一侧是没有太阳光,即新月;
故答案为:
(1)核能转化为电能;
(2)朔(新月)。
16.(2019·台州17)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观察到的最亮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于________。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________系。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________。
【答案】
(1)太阳
(2)太阳(或“银河”)
(3)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
【考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
【解答】
(1)太阳系内行星的光都是来自于太阳;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都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3)地球上看的太阳是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金星上看到太阳是西升东落,所以其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故答案为:
(1)太阳;
(2)太阳(或“银河”);(3)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
17.(2019·绍兴16)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当地球和月球运行到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
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是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新月
(2)地球表面有大气或液态水或温度适宜等
【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
(1)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无法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时候是新月;
(2)地球能够出现生命的条件是水,水是生命之源;大气层对地表生物的保护,大气层可以保护生物不被大量的紫外线照射;其次地球的昼夜温差不大;
故答案为:
(1)新月;
(2)地球表面有大气或液态水或温度适宜等。
18.(2019·温州2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是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
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1)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2)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
如图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________。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可多选)
A. 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 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 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E. 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科学的发展
【答案】
(1)D
(2)B
(3)A,B,E
【考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
(1)由甲图可知,伽利略观察的月相是下弦月;
(2)北半球夏至日时,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图B;
(3)A、任何一种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被替代掉;故A正确;
B、科学理论的发展需要借助高科技的观察和测量等手段;故B正确;
C、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能确定完全正确;故C错误;
D、科学研究时刻都可以进行的,不一定都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故D错误;
E、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促进科学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E正确;
故答案为:
(1)D;
(2)B;(3)ABE。
19.(2019·湖州17)某校学生于6月14日至17日在我国甘肃敦煌研学,研学时拍摄了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照片,如图所示。
(1)形成图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________ 。
(2)研学期间当地昼夜长短的特点是________ 。
(3)骆驼的耳孔内布满绒毛,睫毛长而密,可以防止风沙的进入。
驼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给生命所需的能量和水分。
这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答案】
(1)风力(作用)
(2)昼长夜短
(3)自然选择(选择)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地形的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
(1)影响地形的外力因素有:
风力、冰川、流水、生物等;
(2)根据6月份甘肃的昼夜长短的特点进行解答;
(3)骆驼能够适应沙漠的环境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
(1)沙漠地形的形成的外力因素是风力(作用);
(2)6月份甘肃的昼夜长短的特点是昼长夜短;
(3)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是自然选择(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
(1)风力(作用);
(2)昼长夜短;(3)自然选择(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解析版 浙江省 中考 科学 题解 分类 汇编 专题 01 地球 宇宙 空间科学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