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读书笔记.docx
- 文档编号:30177478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15KB
左传读书笔记.docx
《左传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读书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
【篇一:
左传读后感】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
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姜氏厌恶其子郑庄公始于庄公出生时的难产,可是她对于共叔段,却又非常溺爱,屡次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虽遭武公拒绝,但姜氏并不就此罢休,这就充分说明这个女人不仅愚蠢而且顽固。
姜氏的一恶一爱,始终贯穿于矛盾的产生、发展和激化的过程,正是行文的脉络所在。
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
制,地在虎牢,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当然不能允许,告诉姜氏:
“制?
?
他邑唯命”据说虢叔恃险不修德政,结果被郑武公所灭,对于庄公这段话中所包含的杀机,姜氏未必能够完全参透。
求制不及而求京,也在庄公意料之中,由此可见,姜氏的筹篡一开始就落入庄公的掌握之中了。
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总是把维护自己的权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即使是母子兄弟之间,也丝毫不有缓解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郑庄公即位到共叔段外逃,共经过二十二年,这漫长的岁月,突出表现了庄公蓄谋已久,甚至连他的大臣也觉察不出其心迹,被蒙在鼓里,当祭仲提出京的制度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说:
“姜氏要这么干,我有什么办法呢?
”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
等到祭仲提醒他“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时,他才说:
“多行不义?
?
”的话,这个“毙”字和“虢叔死焉”的“死”字是一脉相承的,即使在这一点透露之中,也遮上了一层帷幕:
表明这是在自杀,而非他杀,企图逃避杀弟的罪责,可说既狠毒又狡猾。
庄公没下的陷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权力欲望的沟壑是永远填不满的,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的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在庄公手里,如果加以扼制,共叔段就会收敛,郑庄公企图使其自我毁灭的目的就会落空,因此,不管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贰于已”也好,还是进而把二邑归为已有,封地扩展到禀延也好,庄公都不露声色,听之任之,即使他的心腹公子吕连续向他提出警告。
其至说出:
“欲与太叔,臣请事之,若不与,则请除之”这样的话来激他,他都不为所动,这说明庄公的深藏不露,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等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得知姜氏开城作内应的时间之后,才“可矣”。
公子吕伐京后,共叔段逃到鄢,庄公亲率军攻鄢,终于使共叔段彻底垮台,对于姜氏当然也不放过,把她放逐到城颍,且誓曰:
“不及黄泉,天相见也!
”怨恨之深溢于言表,再也用不着掩盖了。
和郑庄公的极端冷酷相此,共叔段则表现为极度狂热,这种狂热,既表现了攫取权力的野心,也表现了施展权术的低能,共叔段的步步副近,实际上都是在步步落入庄公为他设下的陷井,争权夺利,可以使人变得冷酷无情,也可以使人变得骄横狂热,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封建统治者罪恶本质的表现。
因此,这一对亲兄弟,犹如一根毒藤上结出的一双恶果,其胚胎并没什么大的区别,不过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失败者而已。
姜氏共叔段母子的密谋及活动,在文章中并没有作正面描写,只是通过简要的记叙和郑庄公与祭仲、公子吕的对话表现出来,这样写不仅使文字显得十分简洁,而且突出了郑庄公在这场斗争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姜氏、共叔段的密谋活动,郑庄公了如指掌;而姜氏,共叔段对郑庄公的险恶用心及严密布置却毫无所知。
妙在似明实暗,似暗实明。
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对话,郑庄公这个奸雄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遂为母子如初”的结尾,读来使人感到十分滑稽,有人称之为丑剧,亦不为过,像姜氏母子这样早已失去了普通人性的典型人物,在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挣斗之后,能够毫无芥蒂再叙什么天伦之乐吗?
何况在刚出生之时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遂为母子如初”的“初”字就缺乏依据,显得勉强了,血腥的厮杀早就把统治阶级竭力宣扬的那层薄薄的“孝悌”的外衣撕得粉碎了。
无怪乎史官对此事的评论也感到为难了。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作
者针对颍考叔而说的。
将孝道永赐予汝之族类,似乎是郑庄公受到颍考叔孝母的感染,其实不过是庄公借此就坡下驴。
他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缝补这些破碎的外衣,掩盖已经充分暴露的肮脏的躯体和丑恶的灵魂。
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俩,因为在这里郑庄公又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伪善,而伪善是永远和丑恶伴随在一起的。
秦晋殽之战是左传描写的另一场重要战役。
春秋时代是兼并战争极为频繁的动乱时代,弱肉强食,大国争霸是这边一时代的特点。
当时秦晋是大国,郑是小国。
僖公三十年(前630年)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利用秦晋争霸的矛盾,游说秦穆公,分化了秦晋联盟,使秦与郑另订盟约,加深秦晋见的矛盾,这是秦晋之战的原因。
故事按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展开,而且在情节中塑造了秦穆公、蹇叔、弦高、先轸等几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文章以卜偃传命——假托君命为开端,告诫晋国大夫们“将有西师过轶我”,渲染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从中可以看出秦晋两国间争霸中原的矛盾已十分尖锐,就象箭在弦上一般,这是爆发崤之战的根本原因。
晋文公卒于鲁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而在三十三年春,秦师就已过周北门了。
可见秦袭郑是早有准备,而晋对此并非一无所知,它也获得了秦袭郑的情报,所谓“柩声如牛”的装神弄鬼不过是耍弄迷信手段来进行战争动员而已。
杞子密报是秦袭郑而导致秦晋崤之战的直接原因。
秦穆公一心追求霸业,得到杞子“掌其北门之管”作“潜师”内应的密报后,秦穆公的野心立刻膨胀起来,准备劳师袭郑了。
他假惺惺的“访诸蹇叔”只不过是希望得到一个元老重臣的附和而已,但当蹇叔陈述利害表示反对时,他非常恼火,仍一意孤行,悍然袭郑,点将出师于东门之外。
在蹇叔哭师时,秦穆公竟恼羞成怒,咒骂蹇叔“尔何知?
中寿。
尔墓之木拱矣!
”寥寥数语,把秦穆公的刚愎自用、利令智昏、表现的活灵活现。
蹇叔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有政治远见的老臣形象,他竭力劝阻秦穆公出师伐郑,从战略上作了深谋远虑的分析,毫不犹豫地否定“劳师袭郑”错误做法,指出秦方——“师劳力竭”,结果只会是“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方——“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潜师偷袭的意图必然不可行,而且还会丧失杞子内应这样有利的条件;晋方——“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晋国必然会密切注意秦师态势,抓住有利战机,利用有利地形,“御师于崤”。
蹇叔抓住秦晋争霸的利害关系所进行的战略分析,是很中肯而有预见性的,但秦穆功完全听不进去。
虽然蹇叔的进谏失败了,但并没就此放弃,他哭送与师出征的儿子并做了“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预言,他希望秦穆公能醒悟,停止侵略战争,以免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损失。
蹇叔哭师这一个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不计个人得失、忠诚为国的老臣形象。
下文叙述了秦军在行军途中的骄横和袭郑无功的情况,这里有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和皇武子辞客三个故事情节,并一一验证蹇叔“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的预言。
秦军过周北门表现极为骄横傲慢,作者通过王孙满的议论暗示秦军骄兵必败的结局。
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聪颖敏锐的人物形象。
王孙满年纪尚小,但他有着非凡的智慧,他不为秦师表面的威武和强大所吓倒,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秦军纪律涣散骄傲轻敌的本质,得出“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的结论。
秦军在滑地碰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是一个爱国重义的人,当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有被偷袭且会有亡国的危险时,急中生智假脱君命,慷慨地“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并“使遽告于郑”,阻滞了秦军的进军,使郑消除了内患,做好了防备图象的准备。
郑公得到情报,觉察到杞子等人的内应行动,于是皇武子一番巧妙的外交辞令,驱逐了杞子、逢孙、扬孙,使秦军陷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的困境,被迫撤军。
至此,秦军远涉千里,袭郑无功,“师劳力竭”,失败的征象已露端倪。
文章最后部分写秦晋崤之战的爆发和结局,这是战争的第二阶段。
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文嬴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请赐、穆公悔过等几个情节,进一步验证了蹇叔“晋人御师必于崤”,“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预言。
秦军袭郑无功,“勤而无所”,已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在回师途中还是要经过晋过险要之地崤山,对此晋国绝不会放弃削弱霸敌的良机。
先轸论战就集中反映了晋国统治者的这一愿望。
他抓住了秦国“以贪勤民”师出不义的弱点,驳斥了栾枝“未报秦施而伐其师”的所谓仁义之说,认为“敌不可纵。
纵敌患生”、“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明确指出秦晋争霸中原的利害关系。
此外,他由提出伐秦的另一理由是“天奉我也”、“违天不祥”,用天命论来激励士气。
先轸的鼓动完全代表了晋国统治阶级的利益。
晋襄公联合了姜戎部落,带孝亲征,表明晋国动员面之广,争霸决心之大。
秦晋两军,一劳一逸,一骄一慎,一方“入险而脱”,另一方据险而伏,秦军全军覆没,三帅被俘,结果完全在蹇叔的预料之中。
同时在结尾中通过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请赐、穆公悔过等几个情节和细节的描写,将这三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完整和丰满。
如先轸的耿直忠诚和深谋远虑已在他和栾枝的论辩中表现出来了,尾声中有增添了他问秦囚时盛怒之下的怒唾于朝的细节,就把先轸的鲁莽暴烈突现出来。
又如秦穆公,作者在蹇叔哭师的情节中主要刻画他刚愎自用的一面,而在穆公向师而哭引咎认错的尾声中又表现了他勇于改过的一面。
这样,崤之战由秦穆公一意孤行而起,又由他总结教训承认错误结束。
故事和人物性格就显得比较完整了。
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晋文公是左传着力描写的人物,他由一个贵公子成长为政治家,由四处流窜到一代霸主,人物性格有一个曲折成熟的过程。
楚灵王是左传中被否定的形象,它在即位前争强好胜,野心勃勃,弑王自立,即位后残暴骄奢,确实是个昏君。
但是作者又表现了她宽容纳谏,知错能改的形象,刻画了一个复杂的君主形象。
齐桓公也是左传中详细记录的一个人物。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落,失去了控制诸侯的力量,各诸侯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和兼并,形成了大国争霸的局面。
其中,地处黄河中下游的齐国是最早称霸的国家。
齐国是姜尚(即姜太公)的封国,是西周设置在东方的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从姜尚下传到第十四个君主齐襄公当政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并且由于他赏罚不明,诛杀不当,臣民人人自危,甚至连他的亲兄弟也害怕被害,公子纠由管仲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国。
公元前688年,齐国发生政变,齐襄公在政变中被杀死。
齐襄公死后,齐国一时没有了国君。
各派大臣都开始了策划拥立君主的活动。
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子夺得齐国国君的位置。
这时,齐国的大贵族国氏和高氏偷偷派人到莒国去,召公子小白回国;而此时鲁国也正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另派管仲率军去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边守侯,阻拦公子小白回国。
管仲赶到莒国边境时,正好遇见鲍叔牙和公子小白匆匆往齐国赶去。
管仲见此,忙拿出弓箭,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但箭只射到铜制衣带钩,没在有伤着身子。
小白为了迷惑对方,假装中箭,大叫一声,倒在车上。
鲁国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的军队听到小白已死的消息,觉得已经再没有人和公子纠争位了,便放缓了行军速度。
而公子小白和鲍叔牙一行却加快速度,日夜兼程地赶到齐国的首都临淄,登上了国君的宝座,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随即发兵在乾时大败鲁军,并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囚送管仲回齐国。
齐桓公为什么不杀管仲呢?
原来,鲍叔牙知道管仲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对他非常敬重和爱惜,便向齐桓公举荐。
齐桓公虚心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果然拜管仲为相国。
管仲当了齐国相国之后,协助齐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齐桓公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对外扩张,还打出了“尊王攘夷”
的旗号。
所谓“尊王”就是尊重周王室,承认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攘夷”则是联合中原各个诸侯中的力量,共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进攻和阻遏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
当然,这实际上是利用天子的名义来号令其他诸侯,以称霸于中原。
齐桓公通过举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果然奠定了齐国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
【篇二:
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经之至者,道也。
”弗务,何以明焉?
走观以为的的,谨察方觉佹佹。
故抱朴子言:
“肤表不可以论中”。
盖中之蕴繁,颟顸不省,以翦翦之心索之于达道,安能搴其芳欤?
所以,君子胁肩累足、旰读昃思,求其大臧。
夫典籍不可嬉废,三日不窥,则中心耄思,莫名悼怵,杌陧不能自已。
及展卷半日,浞浸其内,方骀荡弛意,动如醪醉。
《春秋》传之也久矣,后虽经多家注疏传说,然《春秋》语贵而意笃,又去时弥远,其间多处犹存狐疑,驽骀阅之,成粝粢如下,乃妄效轮扁之议。
管窥人伦之本心,蠡测处世之原法,以资当世之用也。
隐公元年
(约前722年立,隐公立后二年,周平王崩,其太子洩父早死,后立周平王孙林,约前719年,是为周桓王。
隐公前712年薨。
语在《史记》)
其一;初,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
鲁隐公乃惠公庶长子,姓姬名息,桓公之兄也,惠公薨时,桓公允年少,国人立息摄政国事,是为隐公,隐乃谥号,《谥法》:
不显尸国为隐。
隐公素欲让位,其摄政十一年,公子挥阴请之于桓公后使人弑杀隐公。
拥立桓公。
惠公名弗涅,孝公子也。
隐公出于惠公妾声子,声子乃惠公元妃孟子兄女也,《左传》言元,即惠公首嫡夫人也,次嫡夫人乃仲子,孟子、声子、仲子皆宋人,子姓。
声子未登夫人,故称继室,声为谥号。
孟(同伯)与仲皆为伦序字也。
孟子乃子氏之长女,庶长称孟,嫡长称伯,仲子亦乃子氏次女。
孟子、仲子不知其是否同出一父。
孟子无谥,乃先夫死也。
《曲礼》录: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郑玄以为后之言后,盖执治内事在夫之后也;夫之言扶,言能扶成人君之德也;孺之言属,言其系属人也;妇之言服,言其服事人也;妻之言齐,言与夫齐等也。
庶人之贱,见其齐等也。
以上因其爵之尊卑为立别号,其实皆配夫,通以妃为称。
(斯见孔颖达之《春秋左传正义》)。
仲子乃宋武公女也,隐公息及长,欲娶宋女,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允,登其为夫人,立允为太子,即桓公。
语在《史记》。
《左传》载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于手曰“为鲁夫人”,余以为不实,《史记郑世家》此处亦未有此录,然《史记晋世家》中则载成王弟唐叔生而文在手曰“虞”事。
夫人生而手小,以婴儿之手成四字之文,其微何辨?
况篆文书写笔划繁复,安能成焉?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
手纹容或似之?
固当有似之者。
孔公以手纹或有似之言其然,某以为亦不妥,婴之始生也,掌细肤稚,纹络未开,主线克明,狭纹驳杂而浅,何能定其所似?
计斯事乃宋君之讹语,当是时,宋弱于鲁,意在结强鲁,故以此贵其女,而成其之大事也。
如“陈
胜王”之于鱼腹(语在《史记外戚世家》),钩弋为孝武伸之双拳也(语在《汉书外戚传上》),古史之内,多有以神幻大言而传异事于人者,各臧其心,皆传之玄虚,殊不信许。
孟子无子。
所谓: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又曰: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语见《春秋公羊传》)。
嫡幼,故立长以摄当国。
宋国乃殷商之余脉。
子爵。
周武王有天下,封帝辛子武庚禄父于旧殷都,今河南安阳,以其弟管叔鲜、蔡叔度傅之。
后为乱,周公杀之,封微子开于宋,封武王同母弟康叔封于卫。
其二;元年春,鲁隐公之元年。
王正月,周平王四十九年正月。
其三;邾地在今山东邹县。
蔑,或做眛,地名,今山东卞县南。
其四;周宣王立二十二年(约前805年)封其庶弟友于郑,友乃周厉王之少子,伯爵,姬姓。
鲁隐公元年乃郑庄公二十二年也。
郑庄公即位于前744年。
其五;郑伯克段于鄢。
鄢,地名,邬国义编《国语译注》注今河南鄢陵西北,杜注为颍川鄢陵。
克字,古今注解有别,李梦生编《左传集解》,内杜注意乃得儁(通俊)曰克,言共叔段势力之强大,足以敌国。
据此以为,克乃春秋笔法,以言共叔段之僭国不臣极也。
郑伯克之,为郑伯铲除一大奸佞,抑或言郑伯得胜完美且意义重大。
《公羊传》曰:
克之者何?
杀之也。
不信,然段并未见杀,乃出鄢奔共,后与子滑得卫州吁助,合宋、陈、蔡三国反兵攻郑,不遂。
所以曰克,《公羊传》曰:
乃大郑伯之恶也。
母欲立之,己杀之,勿与而已。
按:
郑伯实未与,然不能厌其母弟之贪,母与弟先欲夺之,于郑伯又奈何?
另言《春秋》所以不书弟段,乃由其当国也。
《谷梁传》曰:
克者何?
能也。
何能也?
能杀也。
何以不言杀?
见段之有徒众也。
按:
斯谓段羽翼丰满,势力成型,郑伯若欲杀之,乃时机恰好,杀之可也。
隐含郑伯之为此事,处心积虑,早有伏笔。
又曰不书弟段或公子段,乃贬共叔段失子弟之道,以成郑伯之美。
故曰:
《春秋》贵义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
其在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按:
以此篇观之,《左传》尤贵乎史实,然不乏附会之记事。
《公羊传》、《谷梁传》尤重《春秋》之微言大义与经文本身,前者重析《春秋》贬讳之内涵,后者重明《春秋》褒扬之大道。
故范宁曰: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诚不我欺也。
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选读》中,克意为战胜。
其六;武姜生郑庄公,寤生,寤字古今存疑。
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注《春秋左氏传》:
“寤字当属庄公言,乃牾之借字,寤生犹言逆生,现代谓之足先出”并曰明焦竑于《笔乘》内已有是说。
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载:
寤(音悟)生,逆生,足先出。
通啎(音五),不顺。
杜注释为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按:
某合此解,孔颖达于《春秋左传正义》中亦执此说,曰:
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始觉其生。
寐寤而生极言其生之易也,古人作文,喜极言绘事摹物,另女子生产
之事,个体差异有之,或痛欲较高生易,或痛欲较低生难。
尝闻有孕妇,生前未有征兆,忽觉腹稍隐痛,不意,如厕,少待,产婴于内,己竟不甚觉,惊异之。
另多闻有中学少女,意外怀孕不自知,一日如厕,竟产子于里,亦诧而不甚觉焉。
凡此类,或为早产不足月,或为足月而子身不足重,有矣夫。
抑或武姜梦中些许腹痛,由其痛欲较高未觉,梦寐殊沉,及寤已生,此类颇似梦遗,遗尿之人常梦寐益深,多于梦中寻觅茅厕,亟不可待,忽入隐蔽之所在,悦甚,即撩衣解带,肆意释放,至衾被皆湿,中裤浥暖,方出梦外,顿恨丑事发于不觉。
遗精亦大同,似宝玉于梦中为警幻授云雨之事,以至冰冷粘湿,待寐寤后亦惊得一身冷汗。
武姜之生庄公颇如是,寐前不觉,入梦甚昏,寤后方明产子,故惊。
杨伯峻释为手足倒逆即今之所谓难产,今人医学手段之高超,产科名医尚不敢小觑难产之现象,犹不能轻得之,故常用剖宫产术以对,况以春秋之医学水平,难产之生还者能有几人?
剖宫术始出于十七世纪,今赖斯术存,由难产而死者鲜矣哉。
况难产之原因众多,如婴大难产,婴首未入盆难产,足先出难产(胎位不正)等等,其中以足先出难产为最甚,常伴大出血,生产难度极大,母子死亡率极高,一足先下益甚。
因其险矣,故今逢此状,医院必剖宫求双保,以免罹难。
当足先出时,双臂上张后出,肩腋与人道悖逆,益难出也。
当世虽医学科技飞越,每岁尚有相当之产妇卒于此事。
况春秋时耶?
《左传》谓寤生,乃生之极易,所以惊姜氏,乃以庄公之生之忽然而惊也,人之见惊,非难而能也,愈难则时必长,何由而惊,惊者当出于不意,
【篇三:
《左传鲁桓公》读书笔记】
鲁桓公为鲁惠公之子,鲁隐公之弟。
鲁国第十五位国君。
桓公为惠公正室夫人仲子所生,被立为太子。
因惠公去世时尚年幼,由公子息(鲁隐公)即位摄政。
鲁隐公被杀后,桓公于公元前711年即位,公元前694年死于齐国,在位18年。
1.桓公三年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公会齐侯于欢。
夫人姜氏至自齐。
2.桓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
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
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3.庄公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
4.庄公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书,奸也。
5.庄公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
6.庄公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7.庄公六年冬,齐人来归卫宝,文姜请之也。
8.庄公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9.庄公七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10.庄公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
11.庄公十九年秋,夫人姜氏如莒。
12.庄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13.庄公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14.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由此可见,《桓公》部分对齐姜的记载,限于她与桓公的婚姻。
第一次记载为桓公会齐侯,娶齐姜;第二次记载为桓公与齐姜之子子同出生(并未直接写到文姜);第三次记载为桓公陪同齐姜归齐,桓公死于齐国。
但在《左传》中,记载出现了一些有意思之处。
桓公六年: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桓公六年时,桓公与齐姜的长子子同已经出生,《左传》在记载他国之事时将齐姜差点曾被其父许配于郑太子之事写出,以及郑太子关于“齐大非偶”的言论等,不知其意是否暗暗与后面桓公十八年所发生“淫乱”之事有些许关联,毕竟有些过于“意淫”的人认为,郑太子忽是因为早已知晓齐姜与其庶兄的乱伦之事而拒绝婚事的。
另,桓公十八年,桓公之死的记载:
“公会齐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齐。
齐侯通焉。
公谪之。
夏四月丙子,享公。
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因齐姜与其庶兄齐襄公乱伦有染,桓公发现后对其诘难,最终被齐襄公指使公子彭生于上车之时刺杀。
我由看到这些记载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如下:
1.称谓问题:
春秋时诸侯夫人的称谓有多种情况,最多见的是以夫谥加父国之姓,如郑国武姜、卫国定姜;或者是本人谥号加父国之姓,如鲁国哀姜、晋国穆嬴。
鲁桓公夫人齐姜却并非被称为“桓姜”,有些猜测是因为以其淫而致桓公死,后人不愿以桓公嗜好称之。
然而,文姜之“文”为其本人之谥号,依《谥法》而言: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
”这么看无论依从哪一条,“文”都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那么为何对于一个因淫行而致使其夫君死亡的夫人,她所谓盖棺论定的谥号,是“文”这样的评价呢?
2.鲁庄公时期多次“会齐”:
庄公生于桓公六年,即位时才12岁,此时鲁国再没有一个“隐公”可以为其摄政,故国君尚年少,鲁国命途不明。
在《春秋》和《左传》中,《庄公》部分关于齐姜的11次记载,除了庄公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关于齐姜薨、葬之外,从庄公元年到庄公二十年,记载文姜多次“会齐”。
高方在其《左传丽人谱之齐姜论》(《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庄公即位后齐鲁之间的势力消长如下: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王姬归于齐。
(元年经)
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三年经)
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五年经)
冬,齐人来归卫俘。
(六年经)
冬,齐人来归卫宝,文姜请之也。
(六年传)
甲午,治兵。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秋,师还。
(六年经)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公及齐大夫盟于既。
夏,公伐齐纳子纠。
齐小白入于齐。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
冬,浚洙。
(九年经)
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十年经)
十年春,齐师伐我。
(十年传)
冬,王姬归于齐。
(十一年经)
冬,齐侯来逆共姬。
(十一年传)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十三年经)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
(十六年经)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
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
诸侯不相遗俘。
(三十一年传)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庄公执政三十三年间,鲁为齐主婚2次,齐鲁合力与他国作战3次,同盟2次,齐侯甚至非礼“献戎捷”1次,而鲁与齐发生战争仅2次,且均在送公子纠回国与小白发生冲突的前后,齐鲁各胜1次,其余时间大体可视为相安无事。
而在这期间,所记载的齐姜多次往来齐国,或至于莒,真的是一直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左传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