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docx
- 文档编号:30174916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80
- 大小:458.37KB
人体解剖生理学.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理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基本概念)
人体解剖学:
其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
其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内环境: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地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
律性反应。
二、主要知识点
1、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2、体液: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血浆:
1/5
淋巴液
组织液
脑脊液、房水
3、稳态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室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证。
4、机体是这样一个由细胞、器官、系统构成的相互依存的有机的整体。
5、生理功能的调节有三种: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
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是体内最为普遍的一种调节形式。
其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其中中枢是整合部分)。
神经调节的特点:
快速和精确。
(2)、体液调节:
是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细胞(靶细胞),通过作用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调节特定组织细胞的功能。
体液调节的基础是激素,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
体液调节的形式:
远距分泌(血液循环至远隔靶细胞)主要形式;庞分泌调节(弥散作用之邻近细胞);自分泌(作用自身及周围同类细胞);神经分泌(神经元分泌激素)。
体液调节的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
(3)、自身调节:
指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能在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的特点:
范围小、不十分敏感。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种传出方式,例如神经分泌;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受到体液调节系统的影响。
6、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1)、负反馈(最为重要的一种反馈控制形式,例:
激素的调节)
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负反馈的意义:
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保持稳定。
(维持稳态)
很多负反馈控制过程发生在器官、系统之间:
肺的牵张反射、心血管的压力感受性反射。
一些负反馈控制过程发生在器官内部:
古各级组织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正反馈(病理情况下多见,尤见于疾病的恶化)
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为正反馈。
例:
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反射、分娩过程、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中钠离子内流。
正反馈的意义:
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在同一方向上不断加强,以便使这一功能得以迅速完成。
(3)、前馈控制系统
条件反射实际上就是前馈。
尽可能的避免因干扰因素作用而导致的某一功能的波动,这就是前馈。
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
一、名词解释
细胞: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单位膜:
人和动物细胞最外层结构是细胞膜,也称单位膜。
因其由原生质特化而成,故又称质膜。
组织:
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功能:
保护、分泌、排泄、吸收。
神经元: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二、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细胞
一、细胞膜
细胞的组成: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
主要有:
脂类、蛋白质及少量的糖类。
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1、膜脂:
磷脂、糖脂和胆固醇;均是双嗜性分子。
2、膜蛋白:
嵌入蛋白(70%-80%,两性分子)和表在蛋白(20%-30%);
★功能:
充当受体、载体、通道、酶、离子泵的作用,在细胞间的识别、物质的跨膜转运及跨膜信号传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膜糖类:
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是各种细胞具有抗原性的分子基础。
★
(二)、质膜的特性:
不对称性、流动性
二、细胞器:
是细胞质内有一定形态结构,又有相对独立功能的结构,包括膜性细胞器和非膜性细胞器两类。
膜性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
非膜性细胞器:
核蛋白体、细胞骨架。
第二节人体的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简称上皮;
特点:
细胞多而密,间质少,具有极性(朝向体表或腔面的称游离面,借基膜与深层的结缔组织相连的称基底面)。
(一)、被覆上皮
分布:
覆盖在人体外表及衬贴于体内管、腔、囊的腔面,以保护等功能为主
分类:
1、单层扁平上皮:
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
内衬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称内皮;分布在包心膜、胸膜、腹膜表面的称间皮。
主要功能:
润滑、减少摩擦,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2、单层立方上皮:
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
分布于甲状腺虑泡、肾小管等处。
主要功能:
分泌和吸收。
3、单层柱状上皮:
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
分布于胆囊、胃、肠粘膜、子宫内膜、输卵管粘膜等处。
主要功能:
分泌和吸收。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梭形、锥形、柱状、杯状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最多,游离面有纤毛。
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粘膜。
主要功能:
保护和分泌。
5、复层扁平上皮:
基底层为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中间层为多边形和梭形细胞,表层为数层扁平鳞状细胞。
形成角化层的分布于皮肤,不形成角化层的分布于口腔、食道、阴道粘膜。
主要功能:
机械性保护作用,受损伤后又很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6、变移上皮:
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层数和形状可随所在器官容积大小而改变。
主要分布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
(二)、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
有导管:
外分泌腺;无导管:
内分泌腺。
(三)、细胞间连接
常见的有: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半桥粒。
二、固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
广义结缔组织包括:
固有结缔组织、软骨、骨、血液。
具有支持、连接、充填、营养、保护、修复、防御等功能。
★
(一)、疏松结缔组织:
蜂窝组织,主要由多种细胞和间质成分构成。
特点:
细胞种类多、数量少、间质相对较多。
广泛分布在器官之间和组织之间。
功能:
连接、支持、防御和修复等。
(二)、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
纤维为主要成分,细胞和基质成分很少。
功能:
支持、连接。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分布于真皮、硬脑膜、巩膜、内脏器官的被膜;规则的构成肌腱和健膜;弹性组织构成韧带、弹性动脉的中膜。
(三)、脂肪组织:
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主要分布于:
皮下、腹腔、盆腔、骨髓腔等。
功能:
提供化学能,产热。
(四)、网状组织
网状纤维沿网状细胞分布成是构成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
三、骨与软骨
(一)、软骨:
一种器官,由软骨组织和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有一定得支持和保护作用。
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生长方式:
附加性生长(骨膜下生长)和间质性生长(软骨内生长)。
(二)、骨组织:
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骨基质构成(有机、无极、骨板)。
1、骨基质:
有机成分(35%)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少量蛋白多糖及其复合物(韧性);无机成分(65%)主要为骨盐(坚硬)。
2、骨组织的细胞:
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来自骨祖细胞)。
(三)、骨的发生:
膜内成骨(扁骨和不规则骨),软骨内成骨(大多数骨)。
(四)、骨的老化
骨无机质逐渐减少,该含量下降;有机质中的蛋白多糖明显减少
胶原蛋白增多,胶原纤维增粗且排列变得不规则。
骨密质萎缩变薄,骨松质中骨小梁减少并变细,骨密度降低,骨祖
织成多孔疏松状态。
四、肌组织
由肌细胞和细胞间少量的结缔组织组成。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其质膜成肌膜,细胞质称肌质,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称肌质网。
★
(一)、骨骼肌
横纹肌,属随意肌。
骨骼肌纤维:
包括肌膜,肌浆(肌质网和肌原纤维),细胞核。
其中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心肌:
属不随意肌。
细胞间连接处染色深的部位称作闰盘。
★
(三)、平滑肌:
属不随意肌。
各类肌组织的区别
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
分布
血管壁、内脏器官
心脏壁
附着于骨
收缩特点
随意肌
不随意肌
不随意肌
细胞核
一个
一到两个
多个
横纹
无
不及骨骼肌明显
明显
肌管系统
很不发达
不发达
发达,具有三联体
五、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绝缘、保护等作用)构成。
★
(一)、神经细胞: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功能:
感受刺激、传导冲动、整合信息。
1、胞体:
细胞营养和整合信息的中心。
其细胞膜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作用
★特征性结构:
(1)、尼氏体(即粗面内质网和有利核糖体,嗜碱性),分布于核周和树突内。
功能:
合成结构蛋白和分泌蛋白,产生神经递质的相关酶类。
(2)、神经原纤维
功能:
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参与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及离子等物质的运输。
2、突起
(1)、树突:
功能是将冲动传向胞体。
(2)、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离胞体。
3、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轴索外包胶质细胞所构成。
(1)、有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中多数是有髓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髓神经纤维也有郎飞结,但无神经膜。
郎飞结:
髓鞘和神经膜呈节段性,相邻两个节段之间无髓鞘的狭窄处。
(2)、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无髓神经纤维只有神经膜而无髓鞘;中枢神经系统中,无髓神经纤维裸露,即髓鞘不完整,也无神经膜。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数量比神经元多。
不能传到冲动。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四种:
星形胶质细胞(体积最大,支持、绝缘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包绕轴突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小胶质细胞(激活后具有吞噬能力);室管膜细胞(参与脉络丛的构成)。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两种:
施万细胞(神经膜细胞,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卫星细胞(背囊细胞,营养和保护)。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单纯扩散:
物质完全以物理扩散的方式所作的跨膜运动。
易化扩散:
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的物质跨膜扩散。
主动转运:
是通过细胞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
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静息电位:
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的电位差(膜内低于膜外)。
动作电位: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包括区计划、超射、复极化)。
兴奋:
细胞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地反映(动作电位同义语或动作电位产生过程)。
兴奋性:
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阈电位:
细胞受刺激后,膜内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后产生快速的膜内电位上
升变化的临界值。
阈强度和阈刺激:
时组织或细胞发生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刺激:
能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等张收缩:
收缩实现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当产生张力足以克服阻力时,
肌肉开始缩短,而张力不再增加。
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是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
二、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细胞末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
是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结果是形成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根据是否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帮助,分为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
(一)、单纯扩散
1、只有那些脂溶性高、分子小,不带电荷的非极性分子能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跨膜转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乙醇、尿素及一些小分子甾体类激素或药物)。
2、特点:
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的帮助;推动物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物质转运的方向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额外消耗能量;结果是物质浓度在细胞膜的两侧达到平衡;底物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
3、渗透:
特殊形式的单纯扩散,即水分子在膜两侧的渗透压(溶液的固有性质)差的驱动下,从压低的一侧向压高的一侧转运,直到两侧的渗透压达到平衡。
(二)、易化扩散
特点:
底物为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非脂溶性的较大分子或带电离子;转运方向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细胞膜需提供支持,细胞不消耗能量。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载体:
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具有特殊的物质转运功能的蛋白质。
转运物质:
葡萄糖和氨基酸等。
特征:
(1)、胞和现象:
载体数量及结合位点有限,故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载体对物质的转运量达到饱和。
(2)、立体构象特异性:
只能识别、结合和转运特定的具有相应构象的物质。
(3)、竞争抑制性:
一种物质会抑制另一种物质的转运。
2、经通到的易化扩散
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是一类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的膜蛋白,在特定条件下,当分子中的亲水性孔道开放时,离子可经过孔道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
转运物质:
细胞内、外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带电离子。
特征:
(1)、离子的选择性:
每种通道只允许一种或几种离子通过,其他离子则不易或完全不能通过。
(2)、门控特性:
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往往有通道结构中的一个或两个闸门结构控制。
由闸门控制通道开、关的过程称为门控。
★二、主动转运:
通过细胞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特点:
第五是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转运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细胞膜需要提供结构支持;细胞膜消耗能量。
(一)、原发性主动转运:
是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1、钠—钾泵:
简称钠泵,也称Na+--K+ATP酶
钠泵的功能具有周期性活动的特点
★钠泵的活动,使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不均衡(内钾=30外钾,10内钠=外钠)。
2、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具有的生理意义:
(1)、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2)、细胞内高钾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3)、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4)、细胞外较高的钠离子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进行继发主动运输。
(二)、继发主动转运:
是一些物质借助于钠泵的工作所建立的钠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势能,逆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1、特点:
(1)、必须以原发主动转运为基础;
(2)、这些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转运与钠离子顺浓度梯度的转运耦联进行;(3)、ATP只是间接为这些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转运供能,因而对这些物质而言是继发主动转运。
2、实例:
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粘膜上皮的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细胞普遍存在的钠—氢交换和钠—钙交换。
三、出胞和入胞
(一)、入胞:
细胞外某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膜所形成的囊泡进入细胞的过程。
包括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
(二)、出胞:
细胞内合成的一些物质排斥细胞的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兴奋性★
一、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两个重要的细胞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与极化有关的概念
极化:
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
超极化:
以此为基础,莫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去极化:
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超射:
去极化超过0mV的部分。
复极化:
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又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2、与电位有关的概念
峰电位:
膜电位尖锐的脉冲样变化。
后电位:
膜电位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前,膜电位要经历的一些微小而缓慢的波动
负后电位:
在复极到接近静息电位的一段持续5~30ms的后电位。
正后电位:
再出现一段延续时间更长,其膜电位水平较静息电位更负的电位。
★3、动作电位的特点:
全或无、不减衰、不重叠、可传播。
★
(二)、细胞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1、基本条件:
膜内外存在着带电离子的浓度梯度;细胞膜对某些带电离子有选择通透性与电导。
2、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因为钾离子外流)
安静状态下,膜主要对钾离子具有通透性。
若发生细胞外高钾,外流的钾离子减少,静息电位的负值也减少。
3、动作电位的产生
条件:
阈刺激,阈上刺激或多次阈下刺激。
(1)、动作电位的引起:
阈刺激
(2)、动作电位峰电位的形成
去极化:
钠离子的内流。
(正反馈)
复极化:
钾离子的外流。
(正反馈)
动作电位后:
在钠泵作用下,钠离子被迅速的泵出细胞外,钾离子被泵回细胞内。
4、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刺激不足以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具有普通的电紧张电位的特征:
全或无,反应幅度随着刺激强
度的增加而增大;不能进行不衰减传播;总和现象。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特征:
完整性:
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完整;绝缘性:
使神经调节更为精确;双向性:
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相对不疲劳:
耗能较少。
1、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不衰减的传播之整个细胞膜(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征)。
(1)、传导机制:
在已经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局部电流。
无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是沿着细胞膜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和局部电流,有髓神经纤维则是在郎飞节之间产生(跳跃式传导)。
(2)、影响传导的因素
细胞直径的大小:
直径越大,电阻越小,动作电位传导越快。
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幅度:
幅度越大,与相邻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的局部电流就越强,动作电位传导越快
有髓神经纤维比无髓神经纤维传导快。
细胞膜各处膜电位的均一性。
2、动作电位在不同细胞之间的传递
(1)、缝隙连接的传递:
心肌和平滑肌。
(2)、神经突触或神经—肌接头的传递:
一些神经细胞之间,神经纤维与骨骼肌细胞之间。
二、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
(一)、细胞的兴奋和可兴奋细胞。
凡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成为可兴奋细胞。
(二)、细胞产生兴奋的条件(细胞本身兴奋性,所给刺激量)
细胞的兴奋性是刺激引起兴奋的基础。
阈强度一般可作为衡量细胞兴奋性的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呈反变。
(三)、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分期
刺激强度
兴奋性
可能机制
对应的Ap过程
绝对不应期
无限大
无
钠离子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峰电位
相对不应期
阈上刺激或阈刺激
低于正常
钠离子通道逐渐恢复
负后电位
超常期
阈下刺激
高于正常
钠离子通道恢复至备用状态电位水平距阈电位近
负后电位
低常期
(备用状态)
阈上刺激
低于正常
电位水平距离阈电位远
正后电位
第四节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运动单位:
一个神经元和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的合称。
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肌接头的结构
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部分膨大,并失去髓鞘,与所对应部分的肌细胞莫形成神经--肌接头。
前膜(运动神经元):
Ach;间隙:
少许细胞外液;
后膜(终板膜,肌细胞):
Ach受体
★
(二)、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静息状态:
少数囊泡(前膜)随机释放Ach→→接头后膜微弱去极化。
神经冲动(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接头前膜产生Ach→→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入接头前膜→→两种作用:
一是降低轴浆粘滞性→→囊泡的可移动性↑;二是中和负电荷→→囊泡易与前膜结合;→促进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释放Ach→→Ach+N受体(终板膜)→→受体变构→→离子通道开放→→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去极化(终板电位),使局部兴奋→→电紧张方式传导→→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Ap(肌膜)→→在肌膜上传导。
(三)、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时间延搁:
比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慢
(3)、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4)、化学性兴奋传递:
电→→化学性→→电
(5)、相对易疲劳
2、影响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因素
密胆碱(干扰胆碱的转运而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和贮存);肉毒杆菌毒素(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等。
二、骨骼肌的机械收缩活动
(一)、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分子组成
由大到小:
肌肉→→肌纤维→→肌原纤维→→细肌丝+粗肌丝
分子组成:
肌球蛋白(粗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细肌丝)。
1、肌原纤维
显微镜下所见明、暗交替的横纹,分别称为明带和暗带。
明带:
只有细肌丝,中央有Z线。
暗带:
有细肌丝也有粗肌丝,两端分别有自明带插入的细肌丝,中央有M线。
中央只有粗肌丝的区域是H带。
肌节:
两个Z线之间的区域。
包括两端的明带的一半和整个暗带。
(1)、粗肌丝:
肌球蛋白(肌凝蛋白)分子的多聚体,200到300个蛋白,包括杆状部(主干)和球状头(横桥)。
横桥作用:
连接组细肌丝;头部具有ATP酶,水解供能;与细肌丝的肌动蛋白可逆性结合。
(2)、细肌丝:
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构成。
肌动蛋白(肌纤蛋白):
其上有与肌球蛋白结合的位点。
原肌球蛋白(原肌凝蛋白):
安静时,遮盖肌动蛋白分子上与肌球蛋白横桥头部结合的位点。
肌钙蛋白:
3个亚单位(T结合至原肌球蛋白、I与肌动蛋白分子结合、C与钙离子结合)组成的球形分子。
★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子的互相作用与肌纤维的收缩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这两种蛋白被称为收缩蛋白。
★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控制着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又称调节蛋白(非吸收蛋白)。
2、肌管系统:
两套独立,三联管结构(T管+两侧终池)
(1)、横管(T管,膜结构):
走形方向与肌原纤维垂直的管道;作用:
有L型钙通道,对细胞膜的去极化电压变化敏感;传导动作电位和信息。
(2)、纵管(细胞器,肌质网SR):
走形方向与肌原纤维平行的管道;SR末端,靠近T管膜的膨大的部分称为连接肌质网,即终池(贮存Ca离子,大多以结合状态存在);作用:
终池(Ca泵——储Ca);Ryanodine受体(终池膜上,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胞浆)——Ca释放通道。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过程:
Ca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分子构象变化→→原肌球蛋白分子扭动→→暴露肌球蛋白结合位点(肌动蛋白分子上)→→进入横桥周期→→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结合,向M线方向扭动→→脱离
横桥头部扭动的作用:
使肌节缩短;使桥臂伸长而产生张力。
★Ca离子与肌钙蛋白的结合和分离是触发和终止肌肉收缩的最重要过程。
(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三个基本过程:
①、肌膜上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沿肌膜传导到T管膜。
②、动作电位传至T管膜→→L型钙通道分子构型改变。
③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进一步发动骨骼肌的机械收缩活动。
(四)、骨骼肌收缩形式和影响因素
1、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
2、等张收缩:
收缩时先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当张力足以克服阻力时,肌肉开始缩短,张力不再增加。
3、影响因素
(1)、前负荷:
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解剖 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