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docx
- 文档编号:30173461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5.63KB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docx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与爱好,则是学生获得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
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用三种心理满足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爱好。
一、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人与生俱来是有好奇心的,这种好奇心在年龄越小的人的身上表现得越为强烈。
他们愿意尝试对他们来说是新的事物,愿意经历他们没有经历的过程。
表现在数学课堂上愿意成为学习活动的亲历者,渴望成为数学结论的发现者。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就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猜想、去提问、去验证。
如《可能性》一课,教师在一个纸盒里放入5个红色球和5个蓝色球,请学生从纸盒里摸球:
师:
“在摸之前请你猜一猜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
”
刘伊林:
“我猜一定能摸出红色球。
”
叶能豪:
“我猜一定能摸出蓝色球。
”
汪丹佳:
“我猜可能摸出蓝色球,也可能摸出红色球。
”
这些猜测活动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兴趣,感到好奇,产生了试一试的愿望。
接着教师就顺水推舟,放手让学生通过亲自操做去求证,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尝试和体验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发展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使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
长此以往,就能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持久稳定。
二、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
所谓归属心理,就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
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
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
数学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
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情景:
教师在讲台上出示一个包装盒,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长方体。
他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
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使劲地举得高高的,希望老师能提问到自己。
当然也有学生不敢举手,眼睛也不敢看老师,惟恐老师提问到自己。
老师叫小明回答,下面是一段对话:
小明:
这是一个包装盒。
老师:
再仔细看看,到底是什么?
小明:
是一个方形的盒子。
老师:
它的名字叫什么?
小明:
长方形。
老师:
不对。
……
坐在旁边的小华突然举起了手,老师叫她回答。
小华说:
“是一个长方体。
”老师马上说:
“对,你真聪明!
表扬她!
”“棒,棒,你真棒!
”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华的成功、聪明,是建立在小明的失败和笨的基础上的。
小华获得成功必然导致小明承受失败的痛苦。
试想,如果一个同学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怎么回答都不对,另一些同学就会吸取他的教训,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下就答对了,因为他有了前车之鉴。
如果是合作的课堂,在小组讨论时,小华对小明的回答补充、纠正,那小华的成功是集体合作的结晶,教师以小组为整体奖励。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为了维护自尊,在看待自己的行为时,习惯用内部归因来解释成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用外部归因来解释失败(将失败归因于环境等因素)。
在合作的情况下,小明会将失败归因于同伴(小组)讨论不够,这样不会伤害到小明的自尊心,不会使小明产生失败的体验,而认为小华的成功是他们集体讨论的结果。
由于满足了心理归属,那么下次讨论时,他还会积极发言,依然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满足学生的趋美冲动。
学习的个体──学生们天生具有一种趋美冲动,即对美的样式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当一个学习个体,面对具有很强魅力的学习对象时,在趋美冲动的作用下,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来,形成求知需求,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孜孜不倦地去渴求、去欣赏、去品味。
如果他面对的不是很有魅力的学习对象时,那么他就不会表现出强烈的积极的情绪,就很难产生积极的享受学习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实验教材,版式灵活,图文并茂,色彩丰富。
比起以前,学生乐于亲近教材、阅读教材。
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去发现、欣赏教材中的美,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体验。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1页第3题是这样的:
这道题处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
这里有96盆漂亮的月季花。
生:
两个同学想把这些花摆成一些好看的图案。
生:
小芳想6盆花为一组摆成一个美丽的三角形。
96÷6=16(个)能摆16个这样的三角形。
生:
小东想8盆为一组摆成一个正方形。
96÷8=12(个)能摆12个这样的正方形。
生:
我有不同的摆法。
师:
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帮助设计,你打算怎样摆呢?
这时,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纸上画出草图。
生:
我想4盆一组摆成圆形更好看,96÷4=24(个)可以摆24个这样的圆形。
生:
我想5盆一组也摆成圆形,96÷5=19(个)……1(盆)可以摆成19个这样的圆形,剩余1盆放在一个圆形里当圆心。
生:
……
这道题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刚刚学过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在解决了两个问题之后,目的基本达到,但此时学生没有满足,他们想展示一下自己创造美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创造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他们一次当设计师的机会。
从学生那充满灵性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对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如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之后让学生动手剪出自己想像中的对称图形;学习找规律之后让学生创造规律美化生活;学了图形的拼组之后让学生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等,都是一些成功的做法。
原因就是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满足了学生的趋美冲动。
四、满足学生自己做主的愿望。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那就是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主。
实践也证明,如果条件合适时,给学生做主的机会,他们住住会把事情处理得比较恰当。
当学生自己努力把事情做好后,他们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这也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小学数学沿海版四年级下册统计的内容为:
统计停车场里各种车辆的数量。
我感觉这个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
师: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一次球类运动比赛,选哪一项比赛好呢?
生:
篮球。
生:
乒乓球。
生:
羽毛球。
生:
……
师:
听谁的好呢?
生:
投票决定,看喜欢哪项的同学最多,就举行那一项比赛。
学生都觉得投票决定这个办法公平,接着就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统计的过程。
当统计表画出来之后,发现喜欢篮球的同学最多。
同学们都同意举行篮球赛。
当时正好校长也在听课,我调整了教学方案,我觉得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做主的机会。
便马上说:
“同学们这么喜欢篮球,今天刚好校长也在,有什么话要对校长说吗?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我看得出来,很多学生把目光投向校长有话想说,但又有些不敢。
我随即进行了鼓励,这时有一个男同学慢慢地举起了手,我把机会给了他,这位同学说:
“校长您好,同学们这么喜欢篮球,以后我们学校多搞一些篮球活动好吗?
”校长笑着说:
“好!
”同学们看到校长面带笑容,胆子也大起来,另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
“校长,我们学校体育馆里的篮球很多都已经坏了,希望校长能找人修理一下或是再买一些回来。
”校长微笑着说:
“好的,我会马上处理这件事的。
”我马上建议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一方面是为校长听得进同学们的建议,更主要的是为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这个环节是我临时加进去的,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看得出来,这节课同学获得了强烈的心理满足。
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这节课自始至终,处处给学生一种当家做主的感觉。
从比赛项目的确定,到后来给校长提建议都由学生自主决定。
这个过程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学生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教学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课堂中的学习是以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为基础的,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动力的。
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启发、激励、维持、调控作用,而且与学习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都息息相关。
缺乏情感的融入,学习将无法在人的心灵中,在人生中留下震撼。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值得关注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而不应只是局限于认识性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在内的目标结构。
并在“前言”中指出: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
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
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
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
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
她强调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
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
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它们不仅服务于、从属于认识活动,而且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价值和地位,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课时。
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善于选择一节课能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
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罗列过多的任务,结果只能使任务的完成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
这些做法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
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
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在速度上、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就要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把班级授课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实验又近一年,回顾进行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例如:
教学“9加几”的实际问题时,先通过合作动手摆小花,第一行摆了蓝花9朵,第二行摆的黄花是5朵,再组织学生观察,小组合作交流,黄花里有几个?
红花有几个?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几倍?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中得出计算方法。
2、重视学生个性
在主体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
例如:
教学“5、4、3、2加几”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
红花5朵,蓝花4朵,黄花3朵,白花2朵。
让学生说出它们个是几朵?
再分别加9,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3、培养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离不开实践操作。
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操作实践。
在教学中用实物、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学生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
例如:
在教学“认识直角”时组织小组合作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出直角,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直角,再在点子图上画出直角,在这让学生通过拼、折、画中去掌握知识。
4、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在主体性教学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多问个为什么,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有自主探索的空间,能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想求出什么?
如:
在教学乘法的有关应用题时,有道题是这样的,有一跑道男孩跑了3圈,女孩跑了2圈,跑道的长是400米,在这让学生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这时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生:
我想知道女孩比男孩少跑了多少米?
生:
男孩比女孩多跑了多少米?
生:
一共跑了多少米?
等问题。
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激励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搭建适当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平台。
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独立探索或小组合作寻求方法。
例如:
在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以合作研讨的形式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培养起主动学习的能力。
首先设计了一项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中学生发现像44+38这样的进位加法有困难,从而产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兴趣。
然后研讨44+38的算法有哪些?
在研讨后,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许多精彩回答,他们想出了好多种方法,以下是他们想到的方法:
生1:
40+30=704+8=1270+12=82
生2:
44+30=7474+8=82
生3:
44+40=8484-2=82
生4:
44+8=5252+30=82等……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现出主体地位。
实验只进行了二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我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仍有许多不足,相信在今后的不断努力和学习中会克服。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应该引起重视,并进行深入探讨。
问题一:
动手操作活动是否越多越好?
案例:
教师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计算出“23-17=6”,却不告诉学生把23中的一个10拆开,是因为个位不够减,所以要向十位“退1”,结果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都在拆圆片、数圆片,好像离开这些圆片就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似的。
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学生把教师提供的模型当成了获得答案的装置,而不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分析探讨:
动手操作是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思维的。
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活动,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材料是教学设计中的第一步,这一步要让学生“看到”其中所蕴涵的数学观念,将外部的动作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进而内化为头脑中的思考,绝不能让这些数学活动只停留在动手操作层面上。
当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像我这样做”时,对操作材料一个最普遍的误用就会出现,即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指出的方向操作,在这种看似每一步的操作都很正确的假象掩饰下,学习者自身和旁观者都误认为对学习内容已经理解了。
为此,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和解答方法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是很少作出任意反应的,他们倾向于根据各自所持有的个人观点或者基于他们能对环境赋予意义的理解水平,尽量使自己的回答具有意义。
但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使得他们对于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在理解上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
因此,鼓励儿童进行积极的反思性的学习将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
问题二:
有趣与游戏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案例:
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教师希望在课始先复习一下以前学习过的“分数的比较”,于是便设计了一个游戏:
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分别举着两块上面分别写有一个分数的牌子,再请一个同学拿着一块“不等号”的牌子上前来判断不等号的箭头应该朝向哪个同学,然后让全班判断他是否举对。
这样玩了几次,复习结束,准备开始新课时,上课的时间已经花去了8分钟,而且学生玩的兴趣还很高,都想再上讲台前来玩一玩,完全没有想学习新内容的欲望。
分析探讨:
数学教学要有趣,并不意味着每节课都要设计游戏。
特别是一节课的前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是教学的黄金时间,如果让学生陶醉在嬉戏之中,且花费不少操作的时间,就事倍功半了。
有些教师把游戏设计得很复杂,要花不少时间来讲解游戏规则,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把握游戏的规则,以及如何赢得游戏的胜利上,结果数学问题反而成为不重要的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源于生活,如果教师选取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利用他的生活经验作为理解的基础,对该问题产生学习的愿望,因为人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了解并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因此,要突出数学的有趣,可以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花工夫。
比如学习“对称”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对称的应用,如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
当然也可以安排一些美丽的对称图案,包括卡通画中的有趣图案。
这样,就让学生进入富有童趣的情境,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又让他们从中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获取更多数学知识的愿望。
问题三:
算法多样化是否需要优化?
案例:
在教学“12-9”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以下几种算法:
A?
郾因为9+3=12,所以12-9=3;B?
郾从9接着数10、11、12少3个,所以12-9=3;C?
郾把12分成10和2,10-9=1,1+2=3;D?
郾第一排画10个○,第二排画2个○,从第一排里划去9个,还剩1个,这1个和第二排的2个合在一起是3个;E?
郾9-2=7,10-7=3;F?
郾把9分成2和7,12-2=10,10-7=3。
教师表扬: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算法就用哪一种计算。
同一内容的课,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时,学生只说出A、B、C、D四种算法,为了展示各种算法,老师一个劲地引导,千呼万唤总算出来了预设中的其他方法。
分析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在新教材中予以体现,这为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提供了空间。
在教学中,是不是要把所有算法都展示出来?
算法有没有优劣之分?
是否需要优化?
如果放任让学生“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就用哪一种计算”,那么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学生没掌握怎么办?
其次,算法多样化绝非多多益善,教师无须刻意追求,穷尽所有算法,而应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去引导。
学生想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在积极评价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合适。
如上面案例中的A、B和D等方法学生在幼儿园就已学习过,并不合适,C是基本算法,E、F算法有创意。
正因为老师不妥切的“你喜欢用哪一种算法就用哪一种计算”的引导,某些学生在计算“15-7”时,汇报说:
“老师,我是画出来的……”“因为7+8=15,所以15-7=8”……而没有用基本的算法计算。
老师勿忘: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捷径只有一条。
问题四:
课堂上的提问学生都能马上回答是否说明教学效果好?
案例:
一位教师上“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师每写一个数字都问学生:
“这里该写什么?
”“那么,3+5就等于几?
”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
当学生用竖式进行一位数加两位数:
“6+12”时,许多学生却写成:
分析探讨: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之中,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反馈及时调控教学,但是当前的现状是大多数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不明确,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出来。
这不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建构知识。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研究者之一是玛丽布蒂若,她通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教师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不到1秒钟,也有一些教师等待回答的时间平均在3秒钟左右。
玛丽布蒂若比较了这两种情况,发现在等待时间长(3秒或以上)的情况下,将产生更富有思考的回答,或更多的课堂讨论,以及对问题情境更具批判性的分析。
学会等待的另外一些好处还包括:
(1)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度增加了400%~800%;
(2)学生主动且正确回答的数量增加了;
(3)学生回答错误或失败的数量减少了;
(4)学生的自信心增加了;
(5)学生更主动地、自发地提出问题;
(6)有更多的较差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增加的范围在1?
郾5%到37%以上);
(7)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回答——创造性的思维增加了;
(8)纪律问题减少了。
问题五:
课堂生成是否是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引起的?
案例:
有一位教师启发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因素有关。
有的同学说,与半径有关;有的同学说,与直径有关。
可是有一个同学却说:
“圆的周长与半径和直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过程 师生 生命 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