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docx
- 文档编号:30168964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97KB
修改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docx
《修改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必修三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
背景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受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
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恃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这一时期所写诗歌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杜甫的身世遭遇,进而深层次理解诗歌内涵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秋兴八首》(其一)
问题一:
《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景物?
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品读诗歌,便于理解诗人的触景生情之感。
师生活动:
4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1、根据诗歌内容可把《秋兴八首》(其一)分为几个层次?
有何技巧?
明确:
两个层次
上两联描写深秋萧瑟凄凉的景象,下两联抒发思念故园的悲戚。
四联触景生情,意境深邃。
2、诗歌的首联刻画了什么景象,表现怎样的情怀?
明确: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3、诗歌颔联刻画了什么景象,怎么刻画的?
明确: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承上展开:
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
诗人极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骇浪滔天,也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4、诗歌颈联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出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的情感,呼应巧妙。
5、尾联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明确: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迟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
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小结:
诗人触景生情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咏怀古迹》(其三)
问题二:
《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歌刻画了人物的什么形象?
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怀古诗借古抒怀的风格特点。
师生活动:
6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
明确:
王昭君。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
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用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侧面烘托昭君坚强的性格。
3、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采用了哪些手法?
效果如何?
明确:
对偶、对比、反衬。
对偶:
“一、独”;“去、留”;“紫台、青冢”;“朔漠、黄昏”。
对比、反衬:
“去”“留”,概括昭君一生,离开的是中土,留下的是在蛮荒,“去”的时候是倾国倾城的美好容颜,“留”的时候是红颜已成枯骨,一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去留之间,那种坚毅的生命状态也就彰显出来了。
“紫台”“青冢”,一个繁华如烟花,一个凄凉似落雪,一个艳丽,一个萧索,两个词不仅在内涵上是极致的对比,在颜色上也给人以暖色调的奢靡和冷色调的冷清的对照,昭君的一生,历经极致繁华而不动心,走过一生的寂寞而无怨。
“朔漠”“黄昏”,两者从前面的对比、反衬走向统一。
“朔漠”和“黄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空旷”。
广袤的沙漠,埋葬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她从繁华的紫台走向荒凉的朔漠,这是一种人生选择,她选择了走向寂寞空旷的未来和结局,而下一句就是她的结局——“独留青冢向黄昏”。
颔联的内涵相当丰富: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4、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
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
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课文有注释)画师的奸恶让昭君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
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
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5、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
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
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6、杜甫在诗歌中为何要叙写王昭君的怨恨,他与昭君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
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
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咏昭君,谴责君王的美恶不分。
杜甫也是借昭君之遇抒自己之怀。
所以,这曲中倾诉的怨旷之思岂止属于昭君一人,它分明也是杜甫的怨恨——不辨美恶的君主。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登高》
问题三:
《登高》这首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
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师生活动:
6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
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
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2、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
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3、“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
“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是长久的,不断的。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呢?
是独自一人,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拖着年老多病的身体做客并登台。
作者此时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传达了漂泊孤苦之情。
4、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艰难苦恨繁霜鬓”
5、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
艰难有两层意:
国难家愁及个人命运的艰难。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准则,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只得悲愁万端。
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6、《登高》这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技巧?
明确: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歌写杜甫重阳独自登高的见闻和感慨。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景色:
秋高气爽,猿啼凄切,渚清沙白,白鸟回旋,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不息,展现出一副空阔萧条的深秋江山图。
这满目秋色,满耳秋声,引起诗人对人生遭遇的无限感慨,景中蕴含着悲怆的心境,深沉地流露出了诗人关心世事的情怀。
后四句转入抒情:
国事丧乱,孤身漂泊,年老多病,愁苦潦倒,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统观全诗,景是登高所见之景,情是登高观景产生的情。
情缘景生,融情入景,写景、抒情融于一炉。
小结:
诗人通过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忧民的感情。
全诗感情沉郁悲凉,境界雄浑开阔,格律精工联联对仗。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被后人称为古今七律之冠。
课堂目标检测
诗歌内容默写训练
1、《登高》一诗中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憾和领悟,这两句诗是:
2、《咏怀古迹》中点明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3、《咏怀古迹》中运用对比、反衬写出昭君出塞悲惨命运的句子是:
4、《秋兴八首》中流露出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万里悲秋常作客,
6、江间波浪兼天涌,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作业
A组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
使草木凋落衰败
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
北方的沙漠
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
察看
D.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
客居他乡
设计意图:
对学生词义积累的考查。
2.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设计意图:
对学生诗歌节奏把握的考查。
B组
1、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诗句对仗知识点的掌握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整体把握。
3、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题干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秉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语言的连贯性,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
C组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
瞿唐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
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
③故故:
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分析的能力。
课堂检测答案
默写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作业参考答案
A组
1、选C。
省:
曾经。
2、选B。
划分节奏时不能把意义单位分开。
A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C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B组
1、选C。
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2、选C。
C项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3、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秉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
答案:
①③②④
C组
1、【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
除了“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诗歌当中没有任何文字信息,也即是所谓的意象能表明诗歌的主题。
“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
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想了:
战乱时期,流离失所,困居他处,见月思乡。
参考答案: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万里”——用空间的遥远或广阔表明离乡之远,思念之深。
“时时”——用月亮频繁的出现惹起作者的思乡之痛。
“夜久”——用乌鹊深夜久停,不肯离去,喻作者深夜难眠,望月对鸟,增添思乡之念。
参考答案:
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的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③“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行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资料链接:
一、作者介绍:
(一)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安史之乱期间任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二)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的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
再漫游齐赵。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
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
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
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
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漂泊西南天地间 何日是归年。
《新唐书》记载更详:
“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
年五十九。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实在是有感而发,因为他自己就过了好多悲惨日子。
被洪水困在一个庙里,九天没有好好吃饭,被救后暴饮暴食,当晚就撑死了。
死前也许正在构思“安得粮食堆满山,大庇天下饥士俱欢颜”一类的诗句。
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三)诗史与诗圣的由来:
诗史: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诗史”。
诗圣:
A、宋人称杜甫“圣于诗者”,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集大成”地位,认为他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杜甫也自称:
“为人性僻求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B、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则突出了其道德含义,认为杜甫诗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如忠义仁爱、民胞物吾、忧国忧民等。
郭沫若在为杜甫写的对联中,称杜甫为“诗中圣哲”,也是这个意思,这也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沉郁顿挫:
沉郁指内容,顿挫指形式。
韩愈评: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二、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
“古诗”“古风”“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
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且一韵到底。
2.对仗:
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
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
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改 必修 第二 单元 教学 设计 杜甫 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