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提纲及试题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0166499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9.34KB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提纲及试题答案.docx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提纲及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提纲及试题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提纲及试题答案
2012-2013-1学年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题型:
填空、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判断正误(错误要求改)、简答、论述
一、概念
行动研究相关研究最近发展区客体永久性普雷马克原则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概念同化学习迁移内部动机替代强化负强化学习的顿悟说认知结构发现学习先行组织者学习共同体智慧技能学习上位学习下位学习连续接近技术效果律有意义学习图式观察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正迁移负迁移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多元智能理论心理健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问题行为
二、简答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简述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过程。
3.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6.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7.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8.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9.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0.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1.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
12.简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
13.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14.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5.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内容。
16.简述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学习策略主要有哪些?
18.动作技能形成有哪几个阶段?
19.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0.简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于儿童青少年人格培养具有怎样的意义?
2.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对于教育的意义。
3.试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
4.试分析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在学生行为塑造中的意义。
5.试分析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型的对于教学的意义。
6.试分析比较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7.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8.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9.试析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0.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陕西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A)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卷共6大题,总分为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①正迁移,②负迁移。
2.①态度学习,②动作技能学习。
3.①效果律,②准备律。
4.①S类条件作用,②R类条件作用。
5.①动作再现过程,②动机过程。
6.①知识的转换,②知识的评价。
7.①计划策略,②监视策略。
8.①习俗水平,②后习俗水平。
9.①命题或命题网络,②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10.①具体运算阶段,②形式运算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2、C3、B4、D5、A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替代强化:
是指是观察到榜样的行为获得强化物而使得观察者相应的行为受到强化。
2、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3、成就动机:
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4、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5、观察学习:
是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榜样的行为反应。
四、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若不改正,该题无分)
1、×,操作性条件作用改为经典性条件作用2、×,是从他律到自律3、√4、×,图式不能够看成是概念,概念反应的是事物的共同属性5、×,把维果斯基改为埃里克森。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2分)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3分)
2、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分)、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2分)、
(3)学习的情境性(1分)、
简要叙述(2分)
3、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贾德提出(1分)
(2)学习迁移的发生不是因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具有共同的成分或因素,而是因为具有共同适用的一般原理,一个学习活动中习得的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中去(3分)
(3)贾德用水下击打靶实验予以证明。
4、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1.把成败归为四种原因:
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
(3分)
2.他进一步将它们归入三个维度:
原因(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2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分析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简要叙述(3分)
(2)设置合适的目标,简要叙述(3分)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简要叙述(3分)
(4)训练归因,简要叙述(3分)
(5)成就动机的提高(3分)
只要论述合理,均可以酌情给分。
2、试分析比较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异同。
相同点:
都强调学习的结果都是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5分)。
不同点:
(1)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目前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5分)
(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评价。
而知识的表征有三种方式,动作再现表征、映象再现表征、符号再现表征。
奥苏贝尔认为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需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把新知识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substantive)、非人为(non-arbitrary)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是意义的同化。
(5分)
陕西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B)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卷共6大题,总分为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科学、心理科学2、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
3、行为潜能、比较持久4、象征性示范、创造性示范。
5、抽象思维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2、B3、D4、A5、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强化物:
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2、普雷马克原则:
又称祖母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3、程序性知识:
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4、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阻碍作用,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5、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四、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若不改正,该题无分)
1、×,应该是前运算阶段2、√3、√
4、×,应该是增强反应频率5、×,改为从他律到自律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1分)、保持(1分)、复制(1分)、动机(1分);简要叙述(1分)。
2、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改善教学环境、营造创造氛围(1分)
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1分)
3.鼓励学生的独创行为、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1分)
4.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1分)
5.培养创造性的个性(1分)
3、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1.把成败归为六种原因:
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其它。
(3分)
2.他进一步将它们归入三个维度:
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2分)
4、认知发展对学习有哪些影响?
1.制约个体的学习内容(1分)2.决定个体学习的方式(1分)3.影响学习的品质(1分)4.影响学习的成效(1分);简要叙述(1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1分)2.经验的概括程度(1分)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1分)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1分)5.认知结构的特点(1分)6.学习策略的水平(1分)
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分)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2分)3.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2分)
简要叙述(1分)。
2、什么是学习风格,结合自身谈谈学习风格对你的影响。
学习风格:
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3分)
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
1.不同学习风格的个体对学习环境有不同的偏爱(3分);2.不同学习风格的个体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偏爱(3分);3.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运用各自偏爱或擅长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3分)
结合自身:
3分
陕西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C)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卷共6大题,总分为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科学、心理科学2、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教学与管理
3、桑代克4、先行组织者5、创造性思维6、体能、认知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2、A3、B4、D5、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同化:
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2、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3、策略性知识:
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4、正迁移:
一种学习可能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作用。
5、学习风格:
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四、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若不改正,该题无分)
1、×,改为前运算阶段2、×,改为陈述性知识
3、×,计划策略改为精加工策略4、√5、√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
(2分)
2.知识并不能准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分)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1分)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1分)2.经验的概括程度(1分)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1分)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1分)5.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策略的水平(1分)
3、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分)
2.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2分)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1分)
4、试述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影响
1.制约个体的学习内容(1分)2.决定个体学习的方式(1分)3.影响学习的品质(1分)4.影响学习的成效(1分);简要论述(1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简要论述(5分);
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3分)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3分)
举例:
(4分)
2、结合韦纳归因理论,分析自己的归因特点
1.把成败归为六种原因:
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其它(4分);简要论述(2分)
2.他进一步将它们归入三个维度:
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3分)
分析自己:
(6分)
陕西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D)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认知策略:
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的方式。
2.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地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3.内在动机:
是指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而产生的学习的动力。
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和动力来自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
4.上位学习:
是指新概念、命题具有较广阔的概括程度和包容范围,这时,新知识通过把已有的一系列观念包含于其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新命题的意义。
5.学习迁移:
是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6.学习理论:
是指对学习的性质、过程及规律的系统总结。
7.替代强化:
通过对他人行为的奖惩的观察而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影响。
8.符号学习:
托尔曼根据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的实验,提出了符号学习理论,即学习是在脑中形成了“认知地图”(cognitivemap),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9.发现学习:
经过自己的探索,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地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或原理的学习过程。
10.比较性先行组织者:
是对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对比性、比较性材料。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①正迁移,②负迁移。
2.①态度学习,②动作技能学习。
3.①效果律,②准备律。
4.①S类条件作用,②R类条件作用。
5.①动作再现过程,②动机过程。
6.①知识的转换,②知识的评价。
7.①计划策略,②监视策略。
8.①随机通达教学设计,②支架式教学设计。
9.①命题或命题网络,②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10.①概念形成,②概念同化。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C—A规则与S—R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
(1)C—A规则与S—R公式联系:
都是一定条件引起一定的反应的系统。
(2分)
(2)C—A规则与S—R公式区别:
C—A规则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概念,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是“如果······,那么······”的联结,是头脑内部对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2分)S—R公式是行为主义的概念,表示刺激——反应的联结,这种联结表现在行为操作上。
(2分)
2.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答: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需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把新知识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
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目前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
(2分)
(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substantive)、非人为(non-arbitrary)的联系。
(1分)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原有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才对学习者构成潜在的意义,最终使学习者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获得心理意义(1分)
(4)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有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1分)
(5)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是意义的同化。
即新知识代表的观念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理解新知识的意义。
已有知识起到了一种固定作用。
(1分)
3.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心理活动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1分)。
主要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1分)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1分)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1分)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1分)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1分)
4.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答: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主要内容是:
(1)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认知结构。
而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2分)
(2)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也就是形成和发展类别和类别编码系统。
布鲁纳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起来的。
具体的知识描绘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而许多具体知识的熟练掌握,会重新组织起来,构成较高层次的规则,形成一般的编码系统。
(2分)
(3)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经过自己的探索,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地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或原理的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的特点又发生较早,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学习过程比较复杂,强调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直觉思维等。
发现学习的优点是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1分)
(4)布鲁纳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评价。
而知识的表征有三种方式,动作再现表征、映象再现表征、符号再现表征。
(1分)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的理论基础。
答:
人本主义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人性论:
人的基本属性是自然属性,“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水和食物,而不是种子,自我潜能才是种子”。
(2分)
(2)自我实现人格论: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2分)
(3)患者中心疗法: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其自由的自我实现。
帮助患者自由的实现自我潜能需要三个条件:
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一致性、移情性理解。
(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各种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
答:
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有:
(1)期望——价值理论:
强调对于学习内容重要性、价值、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动力。
因此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形成学习的期待。
(2分)
(2)成就动机理论:
强调学生学习中要有高的目标和追求,有追求成功的愿望,这样才会有动力。
教育教学中应加强目标教育,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
(2分)
(3)成就归因理论:
对于学业成败原因的认定是影响学生后继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努力的归因。
(2分)
(4)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理论:
强调建立积极学业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对于自己学业能力要充满信心,这样才会在学习中付出过多的努力,运用更多的学习策略。
教育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自信,避免习得性无助。
(2分)
(5)成就目标理论:
认为掌握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掌握目标定向自己的学习。
(2分)
2.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学习的,每个学习者都自己的知识背景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因此,知识的学习不能够结构化、去情景化的,知识不是统一的结论,而是一种意义的建构。
(2分)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相对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学习者积极主动进行的,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学习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的,不能够离开实际生活而在头脑中抽象虚无的、孤立的事实和理论;学习的内容既有结构良好的内容,又有结构不良的内容,,因此,学习有低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2分)
(3)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中心、实际情景、协作学习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教学设计。
随机通达教学设计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获得不同的理解。
因此教学设计也应该使学习者能够从不同途径通达意义,获得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认为,为了更好的促进学习者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学应该围绕和结合当前的学习主题,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要求,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概念就像建筑中的手脚架,或网络中的界面,为学习者提供进行知识学习的支持和途径。
抛锚式教学设计:
抛锚式教学认为,教学应该创造与真实任务类似的问题情景,呈现真实性任务、案例或问题给学生(即抛锚),尽可能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与兴趣,并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主动识别、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也叫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教学。
自上而下教学设计:
自上而下教学认为,教学首先应该呈现整体性任务,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理解和问题解决的工具,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己发现完成任务所需要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任务所需要的各级技能,在掌握这些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解决。
(2分)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设计的提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组织方面都强调了学生学习中对学习材料意义的主动建构。
(2分)
陕西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E)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智慧技能学习:
主要指对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
2.陈述性知识: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3.学习的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4.下位学习:
是指将概括程度和包容范围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和包容范围高的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新命题的意义。
5.特殊学习迁移:
特殊迁移也叫具体迁移,是把特定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特定的情境中去。
6.准备律:
在准备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7.自我强化:
根据自己设立的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
8.认知地图:
作为学习结果的认知地图,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是整体情境的领悟。
9.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提出的一种学习类型,是指涉及学习者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 心理学 提纲 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