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详解.docx
- 文档编号:30161728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81MB
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详解.docx
《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详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详解
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
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今天我的课题是煤粉燃烧系统。
一、煤粉的制备及预热
用火车或汽车、轮船等将煤运至电厂的煤场后,经初步筛选处理,用输煤皮带送到锅炉的原煤仓。
煤从原煤仓落入煤斗,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经空气预热器来的一次风干燥并带至粗粉分离器。
在粗粉分离器中将不合格的粗粉分离返回磨煤机再行磨制,合格的细煤粉被一次风带入旋风分离器,使煤粉与空气分离后进入煤粉仓。
二、煤粉气流的着火和燃烧
(一)煤粉气流的着火
煤粉空气混合物经燃烧器以射流方式被喷入炉膛后,经过湍流扩散和回流,卷吸周围的高温烟气,同时又受到炉膛四周高温火焰的辐射,被迅速加热,热量到达一定温度后就开始着火。
有实验表明,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要比煤的着火温度高一些。
因此,煤粉空气混合物较难着火,这是煤粉燃烧的特点之一。
在锅炉燃烧中,希望煤粉气流离开燃烧器喷口不远处就能稳定地着火,如果着火过早可能使燃烧器喷口因过热被烧坏,也易使喷口附近结渣;如果着火太迟,就会推迟整个燃烧过程,使煤粉来不及烧完就离开炉膛,增大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另外着火推迟还会使火焰中心上移,造成炉膛出口处的受热面结渣。
煤粉气流着火后就开始燃烧,形成火炬,着火以前是吸热阶段,需要从周围介质中吸收一定的热量来提高煤粉气流的温度,着火以后才是放热过程。
将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的热量称为着火热。
它包括加热煤粉及空气(一次风),并使煤粉中水分加热、蒸发、过热所需热量。
(二)煤粉燃烧的三个阶段
煤粉同空气以射流的方式经喷燃器喷入炉膛,在悬浮状态下燃烧,从燃烧器出口,煤粉的燃烧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着火前的准备阶段
煤粉气流喷人炉内至着火这一阶段为着火前的准备阶段。
着火前的准备阶段是吸热阶段。
在此阶段内,煤粉气流被烟气不断加热,温度逐渐升高。
煤粉受热后,首先是水分蒸发,接着干燥的煤粉进行热分解并析出挥发分。
挥发分析出的数量和成分取决于煤的特性、加热温度和速度。
着火前煤粉只发生缓慢氧化,氧浓度和飞灰含碳量的变化不大。
一般认为,从煤粉中析出的挥发分先着火燃烧。
挥发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又加热炭粒,炭粒温度迅速升高,当炭粒加热至一定温度并有氧补充到炭粒表面时,炭粒着火燃烧。
2.燃烧阶段
煤粉着火以后进入燃烧阶段。
燃烧阶段是一个强烈的放热阶段。
煤粉颗粒的着火燃烧,首先从局部开始,然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表面。
煤粉气流一旦着火燃烧,可燃质与氧发生高速的燃烧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放热量大于周围水冷壁的吸热量,烟气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最大值,氧浓度及飞灰含碳量则急剧下降。
3.燃尽阶段
燃尽阶段是燃烧过程的继续。
煤粉经过燃烧后,炭粒变小,表面形成灰壳,大部分可燃物已经燃尽,只剩少量未燃尽炭继续燃烧。
在燃尽阶段中,氧浓度相应减少,气流的扰动减弱,燃烧速度明显下降,燃烧放热量小于水冷壁吸热量,烟温逐渐降低,因此燃尽阶段占整个燃烧阶段的时间最长。
对应于煤粉燃烧的三个阶段,煤粉气流喷人炉膛后,从燃烧器出口至炉膛出口,沿火炬行程可分为三个区域,即着火区、燃烧区与燃尽区。
其中着火区很短,燃烧区也不长,而燃尽区却比较长。
图1表示煤粉火炬的工况曲线。
图中曲线表明,随着煤粉燃烧过程的进行,沿着煤粉火炬行程,烟气中飞灰含碳量逐渐减
少,氧浓度逐渐下降,而燃烧产物R02气体的浓度却逐渐上升。
这些参数在燃烧最剧烈的燃烧区变化最快,在着火区和燃尽区变化较慢。
烟气温度变化是在着火区和燃烧区上升,在燃尽区中烟气温度下降。
图1煤粉火炬的工况曲线
(三)炭粒的燃烧
煤粉燃烧的关键是其中炭粒的燃烧。
这是因为:
①焦炭中的碳是大多数固体燃料可燃质的主要成分;②焦炭的燃烧过程是整个燃烧过程中最长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决定整个粒子的燃烧时间;③焦炭中碳燃烧的放热量占煤发热量的40%(泥煤)~95%(无烟煤)它的发展对其他阶段的进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煤粉的整个燃烧过程中,关键在于组织好焦炭中碳的燃烧。
在炭粒的实际燃烧过程中,燃烧温度的高低、温度是否稳定、炭粒的几何形状和结构以及炭粒周围的气流性质等,都会对炭粒燃烧的过程造成影响。
(四)影响完全燃烧的因素
要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其标志就是尽量接近完全燃烧,也就是在炉内不结渣的前提下,燃烧速度快而且燃烧完全,得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要做到完全燃烧,其原则性条件如下。
1.供应充足而又合运的空气量
这是燃料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
空气量常用炉膛出口处过量空气系数表示。
若系数过小,即空气量供应不足,会增大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使燃烧效率降低;
系数过大,会降低炉温,也会增加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因此,合适的空气量应根据炉膛出口最佳过量空气系数来供应。
2.适当高的炉温
燃烧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因此炉温对燃烧过程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
炉温高、着火快、燃烧速度快,燃烧过程便进行的猛烈,燃烧也易于趋向完
全。
但是炉温也不能过分的提高,因为过高的炉温不但会引起炉内结渣,也会引起膜态沸腾。
同时因为燃烧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过高的炉温当然会使正反应速度加快,但同时也会使逆反应(还原反应)速度加快。
逆反应(还原反应)速度加快,将有较多燃烧产物又还原为燃烧反应物,这同样等于燃烧不完全。
通过试验证明,锅炉的炉温在中间区域(1000-200O℃)内比较适宜。
当然,在中温区域中,在保证锅炉不结渣的前提下,可以尽量高一些。
3.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扰动和混合
煤粉燃烧是多相燃烧,燃烧反应主要在煤粉表面进行。
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煤粉的化学反应速度和氧气扩散到煤粉表面的扩散速度。
因而,要做到完全燃烧,除保证足够高的炉温和供应充分而又合适的空气外,还必须使煤粉和空气充分扰动混合,及时将空气输送到煤粉的燃烧表面去,煤粉和空气接触才能发生燃烧反应。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燃烧器的结构特性优良,一、二次风混合良好,并有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
煤粉和空气不但要在着火燃烧阶段充足混合,而且在燃尽阶段也要加强扰动混合。
因为在燃尽阶段中,可燃质和氧的数量已经很少,而且煤粉表面可能被一层灰分包裹着,妨碍空气与煤粉可燃质的接触,所以此时加强扰动混合,可破坏煤粉表面的灰层,增加煤粉和空气的接触机会,有利于燃烧完全。
4.在炉内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在一定的炉温下,一定细度的煤粉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燃尽。
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是从煤粉自燃烧器出口一直到炉膛出口这段行程所经历的时间。
在这段行程中,煤粉要从着火一直到燃尽,才能燃烧完全,否则将增大燃烧热损失。
如果在炉膛出口处煤粉还在燃烧,会导致炉膛出处烟气温度过高,使过热器结渣和过热;汽温升高,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主要取决于炉膛容积、炉膛截面积、炉膛高度及烟气在炉内的流动速度,这都与炉膛容积热负荷和炉膛截面热负荷有关,即要在锅炉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数据,而在锅炉运行时切忌超负荷运行。
三、锅炉点火设备
锅炉点火装置主要是在锅炉机组启动时,用它来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此外,当锅炉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或者当燃煤质量变差,炉膛温度降低,危及煤粉气流的稳定,炉内火焰发生脉动以致有熄火危险时,也用点火装置来稳定着火和燃烧;同时也可作为辅助燃烧的一种手段。
现代大、中型煤粉炉常采用过渡燃料的点火装置,可分为气--油--煤粉的三级点火和油--煤粉的二级点火系统两种。
三级点火系统是用点火器点燃着火能量最小的气体燃料,再点燃雾化的燃料油,最后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二级点火系统则直接用点火器点燃燃料油,再点燃主燃烧器中的煤粉气流。
如果煤粉锅炉装有煤粉预燃室,就可以用点火器点燃装在煤粉预燃室燃烧器中的小油枪喷射出来的雾状油,再点燃煤粉燃烧器中的煤粉气流,待着火燃烧形成炽热火炬后再去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点火装置中的点火器都采用电器点火器,常用的电器点火器有电火花点火器,电弧点火器和高能点火器三种。
电火花点火器常用于大、中型锅炉的三级点火系统中。
电火花点火器的结构及其点火程序如图2所示。
电火花点火器的结构是由点火杆、火焰检测器和气体燃烧器三部分组成。
点火杆与点火器外壳组成打火电极,在两极间加上5~lOkV的高电压,两极间便会产生电火花,借助电火花的高温和电离作用,可点燃气体燃烧器中的可燃气体,再点燃油枪喷出来的雾状油,最后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这种点火器击穿能力较强,点火可靠,使用较广。
用电火花点火器的三级点火系统的点火程序为:
按下点火按钮,通过点火变电器将5~lOkV的高电压通往电火花点火器;电火花点火器中的点火杆与点火器外壳两极间便产生电火花;通往点火器中气体燃烧器的可燃气体(丙烷)通道上的电磁阀开启;气体燃烧器出来的可燃气体便着火燃烧;火焰检测器检测到丙烷着火,便发出信号;接受信号后,继电器将电磁空气阀切换到进气位置,将压缩空气送至汽缸;汽缸活塞便下移;随后将控制进油的四通阀下移至进油位置;燃料油便经四通阀送到油枪,接着雾化喷人炉内;油枪喷出的雾状油滴被点火器中丙烷的火炬点燃着火燃烧,主火焰检测器发出信号;点火用油枪为可调节回油的机械式油喷嘴,此时回油至四通阀,使阀杆下移;时间继电器工作;经数秒后切断丙烷,停止点火。
至此,完成了点火程序。
图2电火花点火器的结构及其点火程序
电弧点火器则多用于二级点火系统。
电弧点火的起弧原理和电焊机相同,碳块和碳棒组成的点火电极通电后,两极先接触再拉开起弧,利用两极间形成的高温电弧去点燃油枪喷出的燃料油。
高能点火器是一种新型的点火器,用于两级点火系统。
常用的是半导体高能点火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半导体电阻两极置于一个能量峰值很高的脉冲电压作用下,在半导体电阻表面就产生强烈的电火花,产生强大的能量,足够直接点燃雾化了的重油。
高能点火器连同重油枪都放在主燃烧器中,待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着火后,高能点火器和点火用重油枪(包括火焰稳焰器)由两台电动推杆分别带动,使点火器和重油枪自行退出,避免停用时在高温下被烧坏。
四、煤粉燃烧器
煤粉炉的燃烧设备包括煤粉燃烧器、点火装置和炉膛。
煤粉燃烧器也称为喷燃器,它是煤粉炉燃烧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
将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和助燃的二次风送入炉膛,并组织一定的气流结构,使煤粉迅速稳定地着火;及时供应空气,使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达到煤粉在炉内迅速完全燃烧。
燃烧器的性能对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性能良好的燃烧器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1)组织良好的空气动力场,使燃料及时着火,与空气适时混合,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和较大的调节范围,以适应煤种和负荷变化的需要。
(3)应能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在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
(4)运行可靠,不易烧坏和磨损,便于维修和更换部件。
(5)易于实现远程或自动控制。
煤粉燃烧器的型式很多。
根据燃烧器出口气流特征,煤粉燃烧器可分为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两大类。
出口气流为直流射流或直流射流组的燃烧器称为直流燃烧器;出口气流包含旋转射流的燃烧器称旋流燃烧器,此时燃烧器出口气流可以是几个同轴旋转射流的组合,也可以是旋转射流和直流射流的组合。
(一)旋流煤粉燃烧器
旋流式燃烧器一般为圆形喷口,在旋流发生装置的作用下,煤粉气流或二次风发生旋转,进入炉膛后形成旋转射流。
旋转射流的中心区是负压区,在压力的作用下高温烟气回流,形成高温回流区,有利于煤粉的着火。
由于每个旋流器均可以形成高温回流区并点燃煤粉气流,因此每个燃烧器的火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旋流式燃烧器的扩展角大,形成的回流区也大,早期混合强烈。
但是旋流强度的增大也使得旋转射流衰减很快,后期混合微弱,火焰行程较短。
旋流式燃烧器在小容量锅炉上一般采用前墙布置,在较大的炉型上采用前、后墙或两侧墙对冲布置,组织L形燃烧。
根据旋流器的结构不同,旋流式燃烧器主要分蜗壳型、叶片型两大类。
如图3所示。
图3旋流装置
1.单蜗壳型旋流煤粉燃烧器
这种燃烧器一次风为直流,二次风气流通过蜗壳旋流器产生旋转。
一次风出口处装有一蘑菇行扩流锥,扩流锥尾部的回流区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
扩流锥的位置可以伸缩,用以调节一次风的出口速度和气流扩散角的大小,但由于扩流锥处于高温中心回流区,因而常易烧坏及结渣。
这种燃烧器的特点是一次风阻力小,射程远,初期混合扰动不如双蜗壳旋流燃烧器,后期扰动比双蜗壳燃烧器好。
因此,对煤种适应性较双蜗壳旋流燃烧器好,可燃用挥发分低的贫煤。
2.双蜗壳型旋流煤粉燃烧器
这种燃烧器的一、二次风均通过各自的蜗壳而形成旋转射流,两股射流的旋转方向相同,有利于气流的混合。
燃烧器中心装有一根中心管,可以装置点火用的重油喷嘴。
由于出口气流的前期混合强烈,因而多用于燃烧烟煤和褐煤,有时也用于烧贫煤。
但这种燃烧器的舌形挡板调节性能差,调节幅度不大,故对燃料的适用范围不广;同时其阻力较大,特别是一次风阻力大,不宜用于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器出口处的气流速度和煤粉浓度分布都很不均匀,所以近几年这种燃烧器的应用已逐渐减少。
3.轴向叶片型旋流煤粉燃烧器
利用轴向叶片使气流产生旋转的燃烧器称为轴向叶片式旋流燃烧器。
这种燃烧器的二次风是通过轴向叶片的导向,形成旋转气流进入炉膛的。
燃烧器中的轴向叶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可调的。
一次风也有不旋转的和旋转的两种,因而有不同的结构。
4.切向叶片型旋流煤粉燃烧器
一次风气流为直流或弱旋转射流,二次风气流通过切向叶片旋流器而产生旋转。
一般切向叶片做成可改变叶片的倾斜角即可调节气流的度。
对于煤粉燃烧器,叶片倾斜角可取30°~45°,随着燃煤挥发分的增,倾斜角也应加大。
二次风出口端用耐成52°的扩口(旋口),并与水冷壁平齐一次风管缩进燃烧器二次风口内,形成一、二次风的预混合段,以适应高挥发分烟煤的燃烧。
5.双调风低
煤粉燃烧器
这种燃烧器的主要特点是二次风分为内、外二次风两部分,它有三个同心的环形喷口,内二次风的风量占总二次风量的35%~45%,外二次风占总二次风量的55%~65%。
此外,在一次风喷口周围还有一股冷空气或烟气,它对抑制在挥发分析出和着火阶段
的生成也起着较大作用。
在燃烧器周围也布置有二级燃烧空气喷嘴,以维持炉内过量空气系数为1.2左右,从而保证煤粉的燃尽。
由于这种燃烧器的二次风采用内、外两个调风器,故称为双调风低
煤粉燃烧器。
(二)直流煤粉燃烧器
直流射流的特性:
煤粉气流以一定速度,从直流燃烧器的喷口直接射人炽热烟气的炉膛。
由于炉膛相对很大,而且气流从喷口射出后一般都处于湍流状态,因此,可认为从单个喷口射出的煤粉气流直流湍流自由射流。
直流射流只有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射流是不旋转的。
直流射流的射程比旋转射流的长。
射程与喷口尺寸和射流初速的因素有关。
喷口尺寸越大初速越高,即初始动量越大,射程越长。
射程长表示射流衰减慢,在烟气介质中贯穿能力强,对后期混合有利。
显然,集中大喷口比分散的多个小喷口的射流的射程长。
射流卷吸烟气的能力直接影响燃料的着火过程。
当喷口流通截面不变时,将一个大喷口分成多个小喷口,由于射流周界面增大,卷吸烟气量也增加。
对于矩形截面的喷口,当初速与喷口流通面积不变时,随喷口高宽比的增大,射流周界面增大,卷吸能力也增大。
射流卷吸周围烟气后流量增加,流速自然会衰减下来。
卷吸能力越强速度衰减越快,射程就越短。
炉膛并非无限大的空间,在炉内微小的扰动,也会导致射流偏离原有轴线方向发生偏转。
射流抗偏转的能力称为射流的刚性。
射流的动量愈大,刚性愈强,愈不易偏转。
对矩形截面喷口,喷口的高宽比愈小,刚性愈好。
在炉内几股射流平行或交叉时,一般是刚性大的射流吸引刚性小的射流,并使其偏转。
直流煤粉燃烧器的出口是由一组圆形、矩形或多边的喷口所组成。
一次风煤粉气流、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以及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时的乏气分别由不同喷口以直流射流形式喷进炉膛。
燃烧器喷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整个燃烧器呈狭长形。
喷口射出的直流射流多为水平方向,也有的向上或向下倾斜某一角度;有的直流燃烧器的喷口可以在运行时上下摆动一定角度。
根据燃烧器中一、二次凤喷口的布置情况,直流煤粉燃烧器大致可分为均等配风和分级配风两种型式。
均等配风方式是指一、二次风喷口相间布置,即在两个一次风喷口之间均等布置一个或两个二次风喷口,或者在每个一次风喷口的背火侧均等布置二次风喷口。
在均等配风方式中,由于一、二次风喷口间距相对较近,一、二次风自喷口流出后能很快得到混合,使煤粉气流着火后不致由于空气跟不上而影响燃烧,故一般使用于燃烧烟煤和褐煤,所以又叫做烟煤--褐煤型直流煤粉燃烧器。
分级配风方式是指把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分级分阶段地送人燃烧的煤粉气流中,即将一次风喷口集中布置在一起,而二次风喷口分层布置,且一、二次风喷口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便控制一、二次风的混合时间,这对于无烟煤的着火和燃烧是有利的。
故此种燃烧器适用于无烟煤、贫煤和劣质烟煤,所以又叫做无烟煤型直流煤粉燃烧器。
典型的分级配风直流煤粉燃烧器喷口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
图4分级配风直流燃烧器喷口布置
无烟煤和贫煤的固定碳含量较高,挥发分含量低,不易着火和燃尽。
为了保证无烟煤和贫煤的着火和燃尽,须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
为了解决低挥发分煤种着火难的问题,直流煤粉燃烧器在设计和布置上具有如下特点:
(1)一次风喷口呈狭长形,狭长的一次风喷口高宽比较大,可以增大煤粉气流的着火周界,从而增加高温烟气的卷吸能力,有利于煤粉气流着火。
(2)一次风喷口集中布置,一次风集中喷入炉膛可提高着火区的煤粉浓度,同时煤粉燃烧放热集中。
火焰中心温度会有所提高,这有利于煤粉迅速稳定地着火。
集中大喷口还可增强一次风射流的刚性和贯穿能力,从而减轻火焰的偏斜,并加强煤粉气流的后期混合。
(3)一、二次风喷口的间距较大,这样一、二次风混合比较迟,对无烟煤和劣质烟煤的着火有利。
(4)二次风分级布置,即按着火和燃烧需要分级分阶段将二次风送入燃烧的煤粉气流中,这既有利于煤粉气流的前期着火,又有利于煤粉后期的燃烧。
(5)一次风喷口的周围或中间还布置有一股二次风,分别称为周界风和夹心风,如图3所示。
满界风和夹心风的风速高,可以增强气流刚性,防止气流偏斜,也能防止燃烧器烧坏。
但周界风和夹心风量过大,会影响着火稳定。
(6)在燃用无烟煤、贫煤、劣质烟煤时,为了保证着火的稳定性,都采用热风送粉,而含有10%~15%的乏气作为三次风送人炉膛,目的是为了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和避免环境污染。
五、煤粉燃烧器的布置及炉内空气动力特性
目前,我国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直流煤粉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
该方式通常用以下几种布置形式:
(1)单切圆布置,即四角燃烧器一、二次风口的几何轴线相切于炉膛中心同一个圆,如图5(a)。
(2)两角对冲,两角相切或一次风对冲,二次风切圆,如图5(b)。
(3)双切圆布置,即四角一、二次风口相切于不同直径的圆或对角燃烧器各自相切与不同直径的圆,如图5(c)。
(4)八向或六向切圆布置,若采用风扇磨煤机时,就可将磨煤机沿炉膛四周布置,如图5(d)。
(5)双炉膛切圆布置,通常两炉膛内气流旋转方向相反,大容量锅炉又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图5(e)。
图5布置方式
直流燃烧器切圆燃烧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不仅取决于每个燃烧器本身的结构和工况参数的选择,还决定于燃烧器的布置方式。
四角布置切圆燃烧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如图6所示。
燃烧器射出的四股气流在炉膛中心形成一个稳定的强烈旋转火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向四周扩展,炉膛中心形成真空,即无风区。
无风区的外面是气流强烈旋转的强风区最外围是弱风区尊另一方面由于引风机的抽力,迫使气流上升,结果在炉膛中形成一个旋转上升气流。
图6四角布置切圆燃烧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
切向燃烧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对煤粉的燃烧有很大的影响。
从着火角度看,从每一角的燃烧器的煤粉气流都受到来自上游邻角正在剧烈燃烧的高温火焰的冲击和加热,使之很快着火燃烧,并以此再去点燃下游邻角的新鲜煤粉气流,使得相邻煤粉气流互相引燃。
旋转气流是炉膛中心形成负压(即真空),这样部分高温烟气由上而下回流到火焰根部再加之每股煤粉气流本身还卷吸部分高温烟气和接受炉膛辐射热,因此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的着火条件是比较理想的。
从燃烧角度来看,直流射流的射程长,在炉膛烟气中的贯穿能力强,着火后的煤粉火炬和大量的二次风相互卷吸,进行混合。
同时,由于气流在炉膛中心强烈的旋转,使炉内温度、氧浓度等更趋予均匀,加速了煤粉与空气的后期混合,也加速了煤粉的燃烧,煤粉气流的燃烧条件比较好。
从燃尽的角度看,由于气流是螺旋形旋转上升的,这不仅改善了火焰在炉内的充满情况,而且延长了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这对煤粉的燃尽也是很有利的。
由于直流燃烧器切圈燃烧方式创造了良好的着火,燃烧和燃尽条件,因而对煤种有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能适应低挥发分煤种的燃烧。
在实际燃烧过程中,从燃烧器喷口射出的气流并不能保持沿喷口几何轴线方向前进,而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倾斜,气流会偏向炉墙一侧,使实际气流脚直径总是大于假想切圆直径,如图7所示。
由于一次风煤粉气流动量最小,刚性最差,因此一次风煤粉气流的倾斜也最厉害。
当严重偏斜时,会导致煤粉气流贴附或冲击炉墙而造成水冷壁的结渣。
所以,从避免水冷壁结渣的角度来看,应尽量减小一次风煤粉气流的倾斜。
图7一次风煤粉气流的偏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电厂 燃烧 系统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