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
- 文档编号:30157382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107.42KB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仙居县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仙居县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
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吴海平中共仙居县委书记
副组长:
李起福仙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员:
张大伟仙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王金条仙居县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主任
吴伟俊仙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尹志坚仙居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潘小燕仙居县财政局局长
姚世海仙居县建设规划局局长
应光明仙居县交通局局长
戴四虎仙居县水利局局长
沈西红仙居县农业局局长
戴杰仙居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赵焕彩仙居县林业局局长
冯建平仙居县环保局局长
王中强仙居县统计局局长
徐立虹仙居县旅游局局长
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
尹志坚仙居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副主任:
孙郁仓仙居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项目名称:
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编制单位:
仙居县人民政府
牵头单位:
仙居县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负责人:
李起福程爱林
技术负责人:
程爱林尹志坚
主要参加人员:
杨绍钦孙郁仓王洪喜王杰
尹志松王坚娅潘建勇吴忠东
余立华
报告执笔:
程爱林尹志坚
制图、统计:
杨绍钦
审稿:
李起福陶吉兴
前言
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实现耕地、林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仙居,以林地为主体的低丘缓坡土地占有比重大,在全县耕地开发、建设用地中的份额将越来越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全面统筹和合理调整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结构,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逐步提高低丘缓坡土地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中的保障作用及为各类建设的供地能力,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空间上、时间上对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作出统筹安排,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
为此,有必要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低丘缓坡土地与其它类型的土地资源一样,同样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仙居符合耕地开发、建设用地要求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决不能再循无序利用和低效利用的覆辙,按照省政府浙政发[2006]20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及浙江省林业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浙林资[2006]74号《关于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的意见》要求,在科学分析和综合多种经营利用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低丘缓坡土地的适宜性表现,合理确定其利用方向,贯彻“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建则建”的科学用地原则。
《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以最新完成的《仙居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补充调查数据为规划基础数据,参照同期的《仙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仙居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总报告》、《仙居县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的规划资料,在对全县土地资源现状、利用特点、存在问题、消长趋势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目标,形成耕地开发、建设用地开发、新农村建设及村庄整治复垦等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方案,从土地结构、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土地用途分区、生态环境保护及保护等级等方面作出规划安排,并提出规划实施的主要技术、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
仙居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土地后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切实加强对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仙政办发[2007]83号《关于成立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007年6月,由仙居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组织实施的《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规划编制组专赴仙居县各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收集和研究了有关部门相关规划资料和基础材料,利用测绘部门新版电子图和最新SPOT5卫片及数字高程模型布设公里网格,采用抽样调查和小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仙居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展了专项调查、统计,结合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区块的典型和专题调查,从而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按坡度、海拔、属性等分布类型及面积,为编制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最基础的本底资料。
在规划编制期间,规划编制组多次就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的目标、功能区域布局、规划任务及保障措施等规划内容征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意见,2007年10月完成规划的初稿编制工作,经规划区块落实和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后于2008年6月完成规划的送审稿。
7月13日,仙居县人民政府邀请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总站、台州市发改委、国土局、林业局及仙居县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对《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进行了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评审。
《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形成下列成果资料:
(1)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2)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基础信息库;
(3)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电子图集。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及仙居县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衷心感谢!
由于规划内容所涉面广,在同行业尚无编制规范,属创新工作,受水平所限,如有疏虞之处,敬请指正。
《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组
2008年10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规划背景1
1.1自然地理条件1
1.2社会经济条件4
1.3土地利用现状6
1.4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展望7
第二章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数量及分布9
2.1低丘缓坡土地概念及调查设计9
2.2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数量10
2.3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分布12
2.4可供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评述15
第三章规划总则19
3.1规划依据19
3.2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21
3.3规划期限及目标23
第四章低丘缓坡土地利用战略及布局24
4.1面临的形势及任务24
4.2低丘缓坡土地利用战略28
4.3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功能布局30
4.4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区域布局32
第五章耕地开发规划37
5.1条件范围与原则37
5.2规划数量38
5.3近期规划39
5.4中远期规划41
5.5区域分布42
第六章建设用地开发规划44
6.1条件范围44
6.2规划数量44
第七章村庄搬迁及整理复垦规划50
7.1村庄体系布局50
7.2条件范围及措施50
7.3村庄搬迁与移民规划51
7.4村庄用地布局51
7.5村庄整理复垦规划52
第八章林业发展用地规划53
8.1条件范围53
8.2规划数量54
8.3产业发展用地54
第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59
9.1行政保障措施59
9.2政策保障措施59
9.3技术保障措施60
9.4管理保障措施62
9.5经济保障措施63
附表
附表1仙居县低丘缓坡土地及可供开发利用面积分乡镇统计表
附表2仙居县低丘缓坡土地及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分布表
附表3仙居县耕地开发分片区规划表
附表4仙居县耕地开发分乡镇规划表
附表5仙居县低丘缓坡建设用地开发分片区规划表
附表6仙居县低丘缓坡建设用地开发按用地类型规划表
附表7仙居县耕地开发区块一览表
附图
附图1仙居县卫星影像图
附图2仙居县地形地貌图
附图3仙居县坡度级分布图
附图4仙居县低丘缓坡土地及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分布图
附图5仙居县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区域布局图
附图6仙居县低丘缓坡耕地开发分期规划图
附图7仙居县低丘缓坡建设用地开发分期规划图
附件
附件1《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评审意见
附件2《仙居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评审组成员名单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自然地理条件
1.1.1地理位置
仙居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台州市的西大门,地处东经120°17′06"至120°55′51",北纬28°28′14"至28°59′48"之间,行政区划隶属于台州市。
辖地东邻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连缙云,北靠天台、磐安,县域东西宽63.6公里,南北长57.6公里。
土地总面积2000.30平方公里,占浙江省总面积的2.0%、占台州市总面积的21.3%。
1.1.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仙居县的地势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
县境周围均为山地,中间夹少量的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原。
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丘陵山地面积达16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0.6%,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仙居县地处浙东丘陵山区,位于括苍山北麓,总体上属较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
境内北有大雷山、南有括苍山,两大山系自东向西延伸,接于缙云,两大山系之间形成永安溪干流河谷平原。
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括苍山脉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m,号称“浙东第一峰”;平原占11.1%,主要分布于永安溪干流中部,以横溪、田市、城关和下各4个河谷平原为最大。
(2)地质环境
仙居县地处华南褶皱系浙东沿海火山岩带中部,中生代以来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面积出露的晚侏罗纪和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地层。
地质构造复杂,以断裂为主。
全县断裂纵横交叉,新华夏系构造为主要构造骨架。
仙居地层属华南地层区——东南沿海地层分区——黄岩地层小区,区内几乎为中生界侏罗、白垩系火山岩所覆盖,第四系分布在江河两岸,为河流冲积相沉积。
以上侏罗纪火山岩系最发育,是区内地层的主体,分布最广,次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火山岩以酸性和中酸性的喷出岩为主,具有多次喷发的特点。
按其不同的产状可分为喷出岩、次火山岩以及侵入岩。
侵入岩零星分布,皆属燕山期产物。
地层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发育;岩性复杂,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频繁。
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上侏罗纪火山岩系、下白垩纪、上白垩纪、第四系等四个层次。
县域地质灾害以重力灾害类型为主,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等四类。
平原区尚未有区域地面沉降迹象。
滑坡是仙居县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占地质灾害类型的48%。
从地域分布来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永安溪以南的低山丘陵区,以西部的湫山、溪港、安岭三个乡和东部的朱溪、步路、上张三个乡镇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永安溪两岸为低易发区,其它区域为中易发区。
(3)土壤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表明,县境内分布的土壤主要有黄壤、红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五大类。
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分布的土壤类型主要是黄壤土,土体呈黄色和腊黄色,成土母质风化较深,有机质含量较高;海拔800m以下分布的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其中700m~800m间保存着年代较久的红壤土类,土壤呈红、酸、粘、瘦等特征,土层深厚;700m以下山地以粉红泥土、紫粉泥土或石砂土为主;在海拔200m左右的低丘,分布的多数是红砂砾岩、红砂岩或钙质紫红色砂叶岩风化发育而成的红砂土或红紫砂土;在永安溪两岸,分布着少量潮土,母质为溪流的冲洪积物;水稻土由人工耕作改造而成,各高程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永安溪两岸地势较平坦处。
(4)气候
仙居县属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丰富,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水热同步,光温互补,年温差较小。
多年平均气温17.2℃,平均降水量1444.1mm,平均日照时数1785.5h,年均蒸发量1189.6mm,年平均风速1.5m/s,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46.2d。
春夏雨热同季,秋冬光温互补,气候总体上呈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同时,因区域地形、地貌影响,气候垂直分异规律明显。
夏秋高温季节,括苍山、大雷山海拔较高处比河谷平原气温低5℃以上。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年温上升,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多,日照减少,气候变幅加大,旱涝交替出现。
气象灾害时发,影响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水文
仙居位于括苍山脉北,属陆地河川水文,南北两翼高,中间低,永安溪从中部穿过,纵贯全县与始丰溪在临海三江村汇合后入灵江。
永安溪是仙居县的“母亲河”,县域面积均为永安溪流域。
永安溪源于仙居县与缙云县交界的天堂尖,海拔1184m,入仙居县境后,自西向东横贯仙居县全境,进入临海市与始丰溪会合后汇入灵江,全长141.1km(仙居县境内116km),流域面积2702km2(仙居县境内1983.7km2),占灵江水系流域面积的47.1%。
永安溪在仙居县境内共有大小支流38条,呈树枝状分散型从南北两个方向汇入干流,河道密度平均0.23km/km2。
其中较大的支流有盂溪、朱溪港、北岙溪、二十都坑、十三都坑、十八都坑、九都港、六都坑、四都坑、杨岸港和苍岭坑等。
永安溪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流速快,水深浅,干流两岸有一定宽度的河漫滩地。
径流特点为产流时间短,汇流迅速,流量大,暴涨暴落,历年平均径流量21.45亿m3(始丰溪汇合口以上)。
(6)野生动植物
仙居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部亚地带,以甜槠木荷林最为典型。
在淡竹、俞坑等地还保存有相当数量的原始森林,但由于历史原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原生植被已经反复利用和改造,代之以次生植被为主。
境内植被分为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和山地灌草丛七个类型。
境内珍稀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
记录有陆生野生动物260种,隶属27目6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分别为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5种,它们是大鲵、虎纹蛙、猕猴、穿山甲、豺、水獭、原猫、大灵猫、小灵猫、青鼬、鬣羚、鸳鸯、鸢、赤腹鹰、松雀鹰、雀鹰、普通狂鸟、毛脚狂鸟、短耳鸮、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草鸮、长耳鸮、灰胸竹鸡、红隼、勺鸡、白鹇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有食蟹獴、豪猪、毛冠鹿、狐、鼬獾、四声杜鹃、大杜鹃、中杜鹃、小杜鹃、眼镜蛇、五步蛇、滑鼠蛇、脆蛇晰和大树蛙等36种。
野生植物有1440种(变种、变型)分属165科656属,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长叶榧、短萼黄连(浙黄连)、七子花(浙江七子花)、毛红椿、福建柏、香果树、杜仲、樟树、榉树、花榈木、鹅掌楸、浙江楠、闽楠、厚朴、凹叶厚朴等17种,被列为浙江省珍稀濒危树种有青钱柳、赤皮青冈、刺叶栎、三尖杉、凹叶厚朴、银鹊树等,其中淡竹龙潭刺叶栎保护小区为刺叶栎全省唯一分布区。
1.2社会经济条件
(1)行政辖区构成及人口
仙居县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10个乡,10个居委会、722个村民委员会。
县政府设于南峰街道。
据2006年仙居统计年鉴,年末全县总户数148440户,总人口为480104人,比上年末增加61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3‰。
其中非农业人口47527人,占总人口的9.90%。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0人。
(2)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经济总量
2006年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8.57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12亿元,增长16.4%。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重由上年11.7:
46.8:
41.5调整为10.7:
47.5:
41.8。
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有所提升,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向合理化趋势变化。
全县人均GDP达1260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3.7%。
农业
2006年,全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使农业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工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全年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有207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有12家。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结构进一步完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0%。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台缙高速公路仙居东段已建成通车,诸永高速公路仙居段工程进展顺利,工业新城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西门片区改造拆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争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此可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建设力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用地需求较大,许多工程要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
1.3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已通过验收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结果数据(2005年),仙居县土地总面积为200030.34公顷,其中农用地179774.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87%;建设用地7835.40公顷,占3.92%;未利用地12420.18公顷,占6.21%。
二级地类中,耕地24298.6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3.52%;园地9201.22公顷,占农用地的5.12%;林地140684.28公顷,占农用地的78.26%;其它农用地5590.60公顷,占3.10%。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5678.4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2.47%;交通运输用地915.0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1.68%;水利设施用地1241.9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5.85%。
未利用土地和其它土地的面积分别为8050.41公顷和4369.77公顷,分别占未利用地的64.82%和35.18%。
表12005年仙居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单位:
公顷、%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
比例
占总面积
占一级地类面积
农用地
计
179774.76
89.87
100.00
耕地
24298.66
12.15
13.52
园地
9201.22
4.60
5.12
林地
140684.28
70.33
78.26
牧草地
0.00
0.00
0.00
其它农用地
5590.60
2.79
3.10
建设用地
计
7835.40
3.92
100.00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
5678.44
2.84
72.47
交通用地
915.03
0.46
11.68
水利设施用地
1241.93
0.62
15.85
未利用地
计
12420.18
6.21
100.00
未利用土地
8050.41
4.02
64.82
其它土地
4369.77
2.18
35.18
合计
200030.34
100.00
数据来源:
仙居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1.4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展望
仙居位于台州市的西部,作为温台沿海产业带中的一个山区县,正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台州北部崛起、区域发展条件改善等三大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为抓手,围绕县委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进行着“人间仙居”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准备阶段。
而近几年来,城市扩张、工业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耕地资源不足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用地压力很大。
可以预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林地为主体的低丘缓坡土地,在全县耕地开发、建设用地中的份额将越来越重。
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仙居,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9.2%,林地作为全县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供地作用将越来越显现。
低丘缓坡土地与其它类型的土地资源一样,同样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仙居符合耕地开发、建设用地要求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决不能再循无序利用和低效利用的覆辙,对其利用展望如下:
(1)低丘缓坡土地利用首先应以发展生态林体系为主,切实保证生态建设用地,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等特种用途林地。
当前,林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时代,科学把握林业发展基本规律,因势利导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是实现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也是林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同时,要积极发展以绿色森林食品、竹木产业、森林旅游、花卉等优势产业为主,林农、林药、林禽等多种模式相配套的产业林体系,拓宽林业富民渠道,稳定生态林体系,实行土地综合开发。
(2)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20号)要求,低丘缓坡规划要根据“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做到“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的利用方针。
对土层厚、有水源的地块,可规划为耕地开发,以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对紧邻集镇周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集镇规划,土地贫瘠的区块,应规划为建设用地,以解决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对生长茂盛成片的林地,应保持林地现状,并可利用林地资源发展观光旅游林业。
省政府浙政发〔2006〕20号文,对低丘缓坡规划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含,对低丘缓坡土地利用有了新的定位,也为低丘缓坡规划指明了方向。
(3)根据《仙居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总报告》,全县“十一五”期间建设用地、耕地开发等土地综合利用较“十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但是,仙居县山地特别是低丘缓坡面积较大,是全县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因此,适当提高低丘缓坡土地的建设用地比重,在规划期内,征用林地总量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以切实减轻各类建设对耕地利用的压力,保护好全县更为宝贵、更为稀缺的耕地资源。
(4)科学区划、合理布局。
对低丘缓坡土地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的管制调控措施上应根据其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区位,实施科学的功能区划和空间分区布局,根据“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设置低丘缓坡土地开发综合发展圈层、协调发展圈层和保障圈层“三圈层”功能布局和规划仙北、仙中、仙南“三片区”区域布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在保障生态用地和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对项目建设需求用地和用地类型的宏观政策把握上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层次性,切忌盲目开发,无序利用。
作为后备建设用地,应切实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用地,要以新的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为指导,以城镇体系规划为龙头,以建设新农村为重点,有计划地引导农居点向低丘缓坡地带转移,同时要满足合理工矿建设用地的需要。
第二章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数量及分布
2.1低丘缓坡土地概念及调查设计
2.1.1低丘缓坡土地概念
仙居县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指海拔500m以上、绵延起伏、脉络明显的地类;丘陵则指海拔500m以下、有明显起伏、无明显脉络的地类。
丘陵根据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缓坡 综合开发 利用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