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归纳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0154554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62.58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归纳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归纳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归纳复习资料.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归纳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B、亚当·斯密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劳动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
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俄国
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5、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
1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
18、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物质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实践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
1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
1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6.“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17.“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
18.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践的主体是()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实践的客体是()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把他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B.知觉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性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
16、“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这是()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
其含义是()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唯一标准
22、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24、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D.人们认识事物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客观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A.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D.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D.与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D)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B)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是(B)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C.社会形态的更替
11、社会革命根源于(D)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蒸汽、电力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C.劳动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B.经济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A.经济条件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当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单位时间里(B)。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A)。
A.剩余价值规律
4、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B)。
B.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A)。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7、在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D)。
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8、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C)。
C.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9、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B)。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0、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B)。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A.劳动力成为商品
12、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D)。
D.资本家靠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发家致富
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1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D)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D)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7、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A.劳动二重性学说
18、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0、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B)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2.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C)。
C私人垄断资本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利益
5.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的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C)。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6.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B)。
B国际垄断联盟
7.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C)。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8.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B)。
B发展迅速且持续发展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第六章第一节练习
1.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D.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3.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B.暴力革命
5.“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6.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7.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B.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1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章第二节
1.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C.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D.生产资料公有制
4.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是A.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C.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8.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面临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是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9.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10.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D.自我完善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已为我们指明了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第六章第三节练习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
B.工人运动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C.阶级性和先进性
3.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A.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
4.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是:
D.勇于自我批评
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
6.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是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D.坚持党的领导
8.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七章第一节练习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C.历史性概念
8.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D.消灭利益差别
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0.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D.共产主义社会
11.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状态
12.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第七章第二节练习
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2.江泽民说: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
B.消灭私有制
5.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6.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7.1980年5月,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本质
8.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9.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的社会主义本质
10.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D.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第七章第三节练习
1.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
D.实现共产主义
2.我们党的最低纲领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表述的是:
C.列宁
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是:
A.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
5.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区别在于:
B.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
6.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D.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B.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8.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于A.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9.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问世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
B、黑格尔C、费尔巴哈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必须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B3.CD4.ABC5.ABCD6.ABD7.AB8.ABC9.ABCD10.BD11、ABCD12、CD13、AD14、CD15、ACD16、ABC17、BD18、CD19、ABD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有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4.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5.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7.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辅相成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8.“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认了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D它否定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9.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
1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A激变论B直线论C庸俗进化论D循环论
11.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一分为二B合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试题 归纳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