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151746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38KB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docx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回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图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图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互助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其画法。
教学难点:
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具准备: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折线统计图
1、引入
师:
同学们平时你们注意自己的身高变化吗?
这里有一张张晓楠6~12岁的身高变化情况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2、说说看,这张表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3、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
如果我们用统计图来表示气温情况,相信你又会有新的发现。
想看看吗?
(出示折线统计图)
二、观察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
1、观察:
师:
这幅统计图和原来的条形统计图比一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2、交流:
师:
我们先来汇报一下,它们的相同点:
横轴、纵轴、标题、制表日期等。
(也就是说两种图的基本结构相同)
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点: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的,这种统计图形是用点和线表示的。
板书:
点线
3、你能给这样的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叫什么统计图呢?
板书课题:
折线统计图
4、提问:
条形统计图是用什么表示数量多少的?
而折线统计图呢?
板书:
点:
数量多少
6、探究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晓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
②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晓楠的身高增长最快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为了更好地看清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我们将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用线连起来,形成了这样的折线。
线的上升或下降就能更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
增减变化
③估计一下,张晓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想一想:
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
7、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正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8、师:
在生活中折线统计图应用非常广泛的。
你们以前还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
9、欣赏: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出示图片)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上网查看一下。
三、操作交流,会画折线统计图
1、提问:
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2、出示练一练。
统计自己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身高。
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你打算怎样绘制呢?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汇报:
画法:
描点、连线、标数据
4、独立画图,教师指导。
指名一人板演。
5、展示交流。
你刚才是怎么画的?
(板书:
描点、连线、标数据)
刚才,我们通过描点、连线、标数据完成了这幅折线统计图,在画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比较:
把你画的与上面的比较一下,你画对了吗?
错的改正一下。
7、提问:
师:
这幅折线统计图我们已画好了,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想到些什么?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预设:
按照这样的趋势,到了六年级、七年级身高会怎么样呢?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四、实践应用,分析折线统计图
练习四第1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图:
表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这幅折线统计图的纵轴和刚才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看得懂吗?
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统计图省略了一部分刻度,是因为病人的体温数据集中在36-40之间。
五、总结反思,深化理解折线统计图
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师:
今后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统计图,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全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根据要求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推理,解决相应问题。
3、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
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并作出合理的判断,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视频展台、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1、读图辨析,复习旧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知道折线统计图有哪几部分组成吗?
生答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对比激疑,引出新知
李小洁用不锈钢杯和保温杯做了一次对比实验,以了解这两种保温杯的性能。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明确:
因为是对两个保温杯的性能进行统计,图中会有两条折线。
为了加以区分,可用图例说明。
红色实线表示不锈钢杯的温度。
红色虚线表示陶瓷杯的温度。
统计图的名称要稍作改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水温。
同样要写上制图的日期。
画图的步骤:
描点写数据、连线
揭题:
这就是一张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2、观察比较,获取信息
谈话:
你能根据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你是怎么看的?
(1)实验开始后的第60分钟,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第120分钟呢?
(2)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70摄氏度大约经过多少分钟?
陶瓷保温杯呢?
(3)哪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4)师: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上又获得了大量的信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你感受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具有哪些特点?
小结: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3、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谈话:
刚刚我们研究了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发现不锈钢杯的保温性能要好一些,同样的热水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水温下降的速度相同吗?
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些?
学生猜测结果。
事实是不是正如我们的猜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组实验一下。
学生分组操作。
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相同吗?
追问: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18~45摄氏度,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几分钟起开始饮用比较合适?
三、应用新知,拓展延伸:
1、举例:
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生活有广泛的应用。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复式折线统计图?
(展示各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图片)
2、练习四第2题
追问: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探讨:
(1)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2)和同学说说风信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3)你有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吗?
(4)提出要求:
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准备在班级中交流。
4、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线统计图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与作用?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四第4题
(1)这张统计图的内容是什么?
(2)读图:
说说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3)逐题讨论交流
2、练习四第5题
(1)逐题讨论交流
(2)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航模小组的一员,你会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哪些分析?
3、练习四第6题
(1)根据统计表中的两组数据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全班交流:
①上海市和悉尼市的气温分别是用哪种线来表示的?
为什么?
②你有哪些绘制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和大家交流吗?
(3)讨论交流教材提出的问题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
”
4、练习四第7题
你所在地区最近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怎样变化的?
5、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蒜叶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小组实践活动,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勇于在合作中交流,充当主要角色,积累活动经验。
3.通过活动,体会统计在生活里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准备
蒜头、花盆、统计表等
一、提出研究的问题
提问:
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师小结导入:
我们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来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学科的问题。
二、分工合作,明确任务
1.明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蒜叶的生长与哪些因数有关?
我们可以研究哪些内容呢?
2.确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1)我们主要研究蒜瓣根须的生长与蒜叶生长情况。
为了清楚地看到蒜瓣根须的生长,我们将蒜瓣种在放水的盆里。
学生小组操作,将选好的蒜头放在盆里,注意盆里水的深度。
(2)研究蒜叶的生长,主要分两盆进行对比。
首先把蒜头种在装满水的盆里,一盆放在室外阳光下,一盆放在室内,远离阳光。
师巡视指导
(3)布置收集数据
师:
小组内分工,谁负责收集根须生长的数据,谁负责蒜叶生长的数据
记录根须的生长从第2天开始
记录蒜叶的生长,从第6天开始记录数据
三、学生分组实验
1.选择一小组的三盆,放在教室里进行观察记录
其余小组分工后带回家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
2.整个实验,教室注意提醒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
四、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整理成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1.根须的生长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长出根须?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了解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平均数。
进行小组交流,全班分享实验的数据。
2.蒜叶的生长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蒜叶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四、实践活动的回顾与反思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
统计图能清楚地显示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
要坚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
任务多时,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苏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折线 统计图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