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2.docx
- 文档编号:30150340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57.55KB
桥梁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2.docx
《桥梁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2
桥梁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条件、范围
1.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武广客运专线XXTJIV标段七单元范围内的桥梁墩台身的施工。
1.2、适用条件
(1)、桥台采用双线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桥台,采用C30混凝土。
(2)、桥墩分别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圆端形空心桥墩和矩形空心桥墩,其中圆端形实心桥墩为直壁结构,圆端形空心桥墩分为直壁与斜壁两种类型,矩形空心桥墩采用直壁结构,桥墩均采用C30混凝土。
2、施工工艺
2.1、总体施工方案
墩身采用大块钢模板施工,实体墩一次浇筑混凝土,墩高小于20m的空心墩,分二次浇筑混凝土;桥墩采用翻模施工,采用吊车吊装模板,模板自设施工平台,
对于空心高墩,墩身垂直度的允许误差为1/1000,且最大不超过20mm,每施工一层要进行一次中心线校正。
2.2、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3、施工方法及要求
2.3.1、墩台测量定位
为了使墩台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桥梁施工前,首先应对桥梁所在位置的路线中线进行复测。
复测无误后,在现场定出控制桩。
以桥梁中线控制桩或桥梁三角网控制点为基准,按规定精度测量出墩台中心的位置。
控制桩采用混凝土桩,并设混凝土保护桩。
2.3.2、墩台钢筋加工与安装
(1)、钢筋混凝土墩、台钢筋加工与安装,应符合一般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基本要求。
(2)、钢筋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并按不同规格、等级、钢种、牌号分批验收、分别存放、设立标识牌。
按照规定抽取试件进行力学,化学和可焊性试验。
(3)、钢筋加工前必须调直及除锈,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油漆污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受力主钢筋制作和末端弯钩形状
夸曲部位
夸曲角度
形状图
钢筋种类
弯曲直径D
平直部分长度
备注
末端弯钩
1800
I
≥2.5d
≥3d
d为钢筋直径
1350
HRB335
φ8~φ25≥4d
≥5d
HRB400
φ28~φ40≥4d
900
HRB335
φ8~φ25≥4d
≥10d
HRB400
φ28~φ40≥4d
中间弯钩
900以下
各类
≥20d
箍筋弯钩形式
(a)90°/180°(b)90°/90°(c)135°/135°
(5)、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弯钩的形式,如设计无要求时,按图(a)、(b)加工,有抗震要求时,按图(c)加工。
(6)、根据设计图纸,按钢筋直径、形状及下料尺寸,决定钢筋数量。
(7)、墩台钢筋安装、绑扎顺序,是先绑扎墩台下端,立好竖筋,绑好环筋,形成墩台骨架。
(8)、桩顶锚固筋与墩台基础锚固筋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
(9)、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应超过50%,应错开配置。
(10)、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1)、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应牢固,钢筋位置准确。
2.3.3、墩台摸板
桥台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与大块钢模施工,人工配合汽车吊安装模板;实心桥墩墩身施工采用定型钢模一次架立成型;直壁空心高墩墩身模板采用吊车安装,翻模施工,内外模板共设三节,循环交替翻升;斜壁空心高墩亦采用翻模施工,模板随高程变化,须配置全高模板。
桥台及普通桥墩模板要严格控制加工质量,作到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装方便,接缝采用契口缝确保严密不漏浆。
模板拼装前,涂刷优质长效脱模剂。
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要求后进行加固,保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受力后不变形、无移位。
模板内干净无杂物,拼装平整严密,支架结构立面、平面均安装牢固,支架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部分安置稳固地基上。
空心高墩采用翻模施工,翻模结构由工作平台、收坡支架、顶杆、内外吊架、模板系统、中线控制系统和附属设备等部件组成。
翻板模在工厂制作完成后检查测试其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后并编号,翻板模运到工地后,进行试拼。
初次三节模板一次支立,整体浇筑,当第三节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拆卸并提升第一节模板至第三节上方,或另调运模板,安装、校正后,浇筑混凝土,依此周而复始。
当临近墩顶联结处时,在墩身上预埋托架,支立墩帽模板。
2.3.4、混凝土生产
1)、混凝土配合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
试配时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符合强度质量要求。
配制混凝土时,根据墩台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大体积混凝土不宜大于350kg/m3。
2)、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时其掺量应参照产品说明书和试配情况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混凝土墩台中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
b、于温暖或严寒地区,无侵蚀性物质影响及与土直接接触的钢筋混凝土墩台,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3%,位于严寒和海水区域,受侵蚀环境和使用除冰盐的桥墩,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15%。
从各种组成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折合氯盐含量)如大于上述数值时,应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如掺人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等)。
c、由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含碱量,一般不宜大入3.0kg/m3,对特殊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混凝土不宜大于1.8kg/m3,当处于受严重侵蚀的环境不得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
d、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改善骨料级配,掺入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
3)、在混凝土拌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用的各种主要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合理的设计配合比。
b、混凝土拌制时,为保证配合比准确,所有材料均按质量比配料,并经常检查各种衡器,使其准确无误,对骨料含水量应经常进行检测,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偏差如下:
水、外加剂及水泥应小于2%;粗细骨料应小于3%。
c、混凝土上料前对各计量器具按配比单校对无误后,方得开盘。
d、混凝土应使用搅拌机搅拌,搅拌延续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类型,混凝土坍落度等情况确定,时间不足时拌和物将达不到均匀要求,时间过长拌和物可能产生离析。
一般要求不得低于下表的规定。
e、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
搅拌机类别
搅拌机容量
(L)
混凝土坍落度(mm)
<30
30~70
>70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自落式
≤400
2.0
1.5
1.0
≤800
2.5
2.0
1.0
≤1200
2.5
1.0
强制式
≤400
1.5
1.0
1.0
≤1500
2.5
1.5
1.5
2.3.5、混凝土的运输
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要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浇筑地点,运输时间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既能运输,又能搅拌,常与混凝土泵车配合使用,适用于运距较远或混凝土量较大的工程,此车在运输途中可边运行,边以2-4r/min的慢速搅拌。
气温(0c)
无搅拌设施运输(min)
有搅拌设施运输(min)
20-30
30
60
10-19
45
75
5-10
60
90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
2.3.6、墩台混凝土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以及各种机具、设备等进行检查,各项条件符合要求,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就绪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3)、基底为非豁性土或干土时,应设置垫层,基面为岩石时,应加以润湿,铺一层厚20~30mm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固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4)、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墩台结构形状,钢筋布置,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5)、一般墩台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
6)、大体积墩台,当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
分块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分块宜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小于50m2。
b、每块高度不宜超过2m。
c、块与块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
d、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缝处理。
e、大体积混凝土应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度,以防结构开裂。
一般应采取以下措施:
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材料,掺入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采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
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降低混凝土拌和时所用骨料及水的温度。
7)、插人式振捣器时,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人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毕,徐徐提出振动棒。
8)、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9)、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本身的均匀性不产生离析现象;均匀填充模板不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现象;保证保护层厚度。
10)、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抹平,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
11)进行温度监控
(1)冬期施工时,砼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砼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要求每工班至少测温3次。
(2)首个墩台施工时,应在砼芯部及表面(距表面5~10cm)预埋WZCT-10型热电偶作测温元件,每米高度上设置一层,每层4组(前、后、左、右中部),每组4个,以测定砼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
用电子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监控。
选用数显的电子测温仪(量程0℃~150℃)作为二次仪表。
同时同步采用红外测温仪或温度计进行温度测定,找出二者之间的修正值,在以后的墩台身施工温度测定中节省测温元件的布设数量,提高测温效率及节约成本。
(3)根据测温结果指导养护工作,确保砼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65℃,砼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温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温度与砼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4)砼测温频率:
砼入模温度,要求每工班至少测温3次;
砼浇筑完成后前3天,每4小时测一次,以后每8小时测一次,直至砼温度趋于稳定为止。
(5)根据测温结果,绘制墩台身温度变化曲线,并对测温结果进行分析,以指导后续墩台身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及养护工作。
12)加强砼养护
(1)砼施工完毕和拆模后,应及时对砼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篷布、朔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2)砼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
(3)砼拆模后,在砼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草帘、麻布等保湿材料将砼暴露面砼覆盖或包裹,再用朔料布或帆布等将保湿材料包覆(裹)。
检查标准:
包裹材料内表面应有凝结水珠。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向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养护时间
砼类型
水胶比
大气潮湿(RH≥50%),无风,无阳光直晒
大气干燥(RH<50%),无风,无阳光直晒
日平均气温T(℃)
潮湿养护期限(d)
日平均气温T(℃)
潮湿养护期限(d)
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和料
≥0.45
5≤T<10
21
5≤T<10
28
10≤T<20
14
10≤T<20
21
T>20
10
T>20
14
<0.45
5≤T<10
14
5≤T<10
21
10≤T<20
10
10≤T<20
14
T>20
7
T>20
10
13)空心墩上实体段施工
施工实体段前,应沿空心墩顶纵向对称预埋预留有四个螺栓孔的I20工字钢,其埋入砼深度为0.8m,要求与钢筋焊接,外露0.2m,布设间距1m,同时把I16工字钢与已埋设的I20工字钢用φ22螺杆连接,形成受力结构,再于其上铺上竹胶板,立好墩台内外模,并按要求加固与调整至设计位置,即可施工砼。
2.4、施工注意事项
(1)、墩台身施工前,应将基础顶面浮浆凿除,冲洗干净,整修结构钢筋。
并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标出墩台底面位置。
(2)、墩台身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
模板宜采用大块钢模板。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3)、墩台身模板采用整体吊装时,其吊装高度视吊装能力并结合墩台施工分段而定,一般宜为2~4m,并应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刚度。
(4)、墩台身钢筋的加工安装、混凝土的施工、养护和拆模等应符合相关施工技术标准和铁道部颁布的有关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
接地钢筋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6)、墩台身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
当分段浇筑时,施工接缝应符合相关施工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
(7)、墩台台帽施工前后均应复测其跨度及支承垫石高程。
施工中应确保支承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正确,垫石顶面平整,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8)、墩台施工完毕,应对全桥进行中线、水平及跨度贯通测量,并标出各墩台的中心线、支座十字丝、梁端线及锚栓孔位置。
暂不架梁的锚栓孔或其他预留孔,应排除积水将孔口封闭。
(9)、锥体护面铺砌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反滤(垫)层应按规定分层做好,并应边做反滤(垫)层边砌筑,同时做好泄水孔。
(10)、桥台道碴槽面应做好防水层、保护层与排水坡度,平顺无凹坑。
(11)、桥台采用预埋泄水管向台外排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铸铁管或钢管内外均应除铁锈污斑,并涂沥青防锈,管身坡度不得小于3%;
2)、进水口应设有孔铁板(铁子),两面均应涂沥青;
3)、管口应伸出桥台侧面(底面)一段距离;
4)、防水层与泄水孔必须衔接良好。
(12)、桥台背后及两侧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13)、锥体护面施工挂线,砌面要平顺。
砌筑时不允许边砌边补土。
3、质量控制
本作业指导书的质量控制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
3.1、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空心墩壁厚
±3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5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
6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10
经纬仪测量
7
预埋铁件和预留孔位置
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安装段全部检查。
3.2、墩台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墩台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中心线尺寸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空心墩壁厚
±5
3
桥墩平面扭角
20
4
表面平整度
5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5
简支梁
每片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表高差,
3
测量检查
每孔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表高差
4
6
简支梁
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5
7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10
8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个墩台全部检查。
3.3、砌体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砌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高程
±50mm
水准仪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30mm
2m靠尺检查
3
坡度
不陡于设计要求
测量检查
4
厚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尺量检查
5
底面高程
±50mm
测量检查
6
反滤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尺量检查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个砌筑段检查5处。
4、主要机具设备
根据总体施组和施工的实际需要,以每个墩台为一个单位所需配置的主要机具设备(见下表):
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自动计量拌合站
1200型和900型
处
各1
2
汽车吊
16T
辆
1
3
插入式振动棒
50Hz
台
10
4
混凝土输送泵
HBT30
台
3
5
钢筋弯曲机
φ6-φ40
台
1
6
电焊机
BX-500
台
2
7
钢筋切断机
φ6-φ40
台
1
8
砼运输车
6m3
辆
4-6
5、劳动力组织
1)、以每座桥为一个单位配置的现场管理人员如下:
作业队长1人、副队长1-2人、技术主管1-2人、质检员1-2人、安全员1-3人、技术员2-6人、试验员1-3人、现场施工员2-8人。
2)、以每个墩台为一个单位配置的现场施工人员如下:
工长1人、技术人员1-2人、试验人员1-2人、电工1-3人。
吊车司机3人、起重工3人、模板工8人、钢筋工6人、其他工人约20人。
6、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6.1、安全保证措施
1)、总队设置安质环保部,并配专职安全工程师,各作业队设置安全监察室,设专职安全员。
2)、施工队的负责人应教育、督促施工人员学习和贯彻安全规则。
3)、在施工现场应有安全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4)、施工用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和安装,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必须良好,各项绝缘指标应达到规定值,凡有裸露带电部位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危险的区域,都应有符合要求的防护,如围栏、护网、箱、匣等屏护设施。
5)、严禁将输电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上。
6)、上下墩台的梯子应安装应稳固,防滑移装置应可靠,对各种机械的操作应严格按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7)、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乘坐提升装置上下班。
8)、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高空作业的相关要求。
6.2、环保保证措施
环保工作的主要内容:
重视环境工作、加强环保教育、贯彻环保法规、强化环保管理、美化施工现地、消除施工污染。
为了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防止由于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保障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和切实做好建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6.2.1、建筑垃圾及粉尘控制的技术措施
1)、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并经常洒水和浇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要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
2)、严禁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出。
搅拌场主出入口处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上路行驶;对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6.2.2、噪音控制的技术措施
1)、合理安排夜间施工项目,有效控制施工噪声,施工人员不得大声喧哗和撞击其它物件,减少人为的噪声扰民现象。
2)、砼浇筑选用低噪声振捣棒。
3)、运输材料尽量安排白天,减少夜间运输机械噪音。
4)、对参加施人员实行教育,夜间不要大声喧哗,施工时轻拿轻放,严禁敲打物体。
5)、如遇特殊情况,提前贴出安民告示,以得相邻单位及附近居民的谅解和支持。
6.2.3、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保护
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积极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要对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严防污染路面。
施工时如果现场出现古树、文物等阻碍施工情况时,将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隔离措施,报有关单位处理完后再恢复施工。
6.2.4、夜间施工的技术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施工噪音较大的工序安排到白天时间进行,如混凝土的生产和浇筑、模板的支设、砂浆的生产等;在夜间尽量少安排施工作业,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混凝土的施工,尽量争取在早晨开始浇筑,当晚11时前施工完毕。
并且夜间施工时尽量减少电动工具的使用。
2)、注意夜间照明灯光的投射,在施工区内进行作业封闭,尽量降低光污染。
6.2.5、文明施工措施
1)、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
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占用。
2)、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构造物周围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
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3)、班组必须做好操作后场地清理,随作随清,物尽其用。
在施工作业中,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横流、混凝土洒漏、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
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
4)、砂石分类堆放成方,砌体料类成垛,堆放整齐;钢材分类集中堆放整齐。
预埋件等分门别类妥善保管。
5)、施工钢模、机具、器材等集中堆放整齐。
专用钢模成套放置,零用钢模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
6)、袋装、散装不混放,分清标号,堆放整齐。
有制度、有规定、专人管理,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齐全而正确,牌物账相符。
库容整洁,无“上漏下渗”。
6.3、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6.3.1、总体控制指标
杜绝死亡事故0起、重伤事故1次/10万工作日;
轻伤负伤率频次小于等于1次/1万工作日;
集体中毒事故0起;
火灾事故0起(经济损失小于200元/次);
失窃事故经济损失累计1000元以下;
无因劳资纠纷上访事件;
无刑事案件发生;
第三方检查受到通报批评处分频次为0次。
6.3.2、建立各种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1)、新工人入场职业健康安全三级教育制度
2)、变更工种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3)、特殊工种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4)、队生产管理人员的上岗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
5)、班组班前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或班组教育制度
6.3.3、编制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包括:
1)、起重机械上的各种防护装置及保险装置,为了职业健康安全而进
行的改装。
2)、各种运转机械上的职业健康安全起动和迅速停车设备。
3)、为职业健康安全而重新布置或改装机械和设备。
4)、电气设备安装防止触漏电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施工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