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docx
- 文档编号:30145714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62KB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docx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
教学标准
目录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六、重点和难点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
交换技术基础
模块二:
信令方式
模块三: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模块四:
数字交换原理和数字交换网络
模块五:
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
模块六: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维护
模块七:
ATM异步传送方式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
4、注意事项
一、课程名称:
现代交换技术
二、适用专业:
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技术
三、必备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操作系统原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的地位:
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
2、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职高专应用性专门人才。
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从事程控交换等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本课程学习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尺度,突出基本概念,掌握关键技术。
主要教学要求为:
1、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
2、理解话务量基本概念和话音信号数字化基本原理
3、掌握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7号信令系统的工作原理
4、理解程控操作系统及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
5、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及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
6、了解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结构及软件技术
7、了解分组交换、ISDN和ATM技术的应用
六、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掌握交换与通信网原理;掌握7号信令系统的功能、信令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掌握复用器、分路器的作用以及数字交换网络的组成;掌握ATM在B-ISDN、计算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互联和虚拟局域网中的应用。
2、难点:
SU的三种格式及其功能;
程控交换软件中的呼叫处理程序、程序的执行管理、故障处理、呼叫处理过程;
统计时分复用、逻辑信道、虚电路和数据报等概念以及帧中继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ATM网络的业务量管理包括:
网络资源管理、呼叫接纳控制、使用参数控制、信元丢失和优先级控制以及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等;分层交换的概念;
TCP/IP的分层模型、路由及路由协议、IP交换;
业务、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软交换技术的网络体系结构。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
交换技术基础
1、教学内容
(1)本章讲述话务基础知识;
(2)电话网的基本结构;
(3)语音信号的数字化以及多路复用的概念。
2、教学要求
(1)掌握:
语音信号的PCM编码及其帧结构;
(2)了解:
话务量和爱尔兰的概念;
(3)理解:
我国电话通信网的结构。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
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内容:
工作状态设置;通话实验。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熟悉实验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目的:
认识交换机系统总体结构;实验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初步建立交换的概念和交换的实现。
(2)项目2:
用户接口模块(主被叫)实验
内容:
熟悉PBL38710用户接口电路,明确TP301、TP302、TP03位置;用示波器分别观测TP301、TP302、TP03在摘机时的波形。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用示波器观测摘挂机信号。
目的:
1、了解用户接口电路功能。
2、摘机信号识别。
模块二:
信令方式
1、教学内容
(1)本章主要介绍信令和信令系统的分类;
(2)7号信令系统的功能、信令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2、教学要求
(1)掌握:
7号信令系统的功能;信令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2)了解:
信令的概念、功能及分类;
(3)理解:
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的概念。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
信令信号的产生与观测
内容:
分别在TP05TP06TP10TP11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在呼叫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示波器观测用户端的波形。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用示波器观测在呼叫过程的不同阶段用户端的波形。
目的:
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的波形;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的产生和发送过程。
(2)项目2:
话路PCMCODEC的编译码
内容:
测量TP304TP305/TP307TP308各点波形;分析PCM编译码波形。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掌握PCM编译码波形。
目的:
熟悉编译码器在程控交换机中的作用;熟悉TP3057的使用方法。
模块三: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1、教学内容
(1)介绍呼叫处理的状态迁移过程及其SDL描述;
(2)重点讲述输入处理的摘挂机识别、拨号识别和位间隔识别;
(3)内部处理的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和状态分析。
2、教学要求
(1)掌握:
摘挂机识别、拨号识别和位间隔识别的逻辑判别;
(2)了解:
状态迁移概念;
(3)理解:
内部处理的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和状态分析过程。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
呼叫处理与线路信号的传输过程
内容:
根据一次正常呼叫的信号流程测量各点波形;分析信号交换过程的传输特性。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熟悉一次正常呼叫的信号流程。
目的:
了解信号交换流程及传输特性;熟悉一次正常呼叫的信号流程。
模块四:
数字交换原理和数字交换网络
1、教学内容
(1)本章介绍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
(2)时分接线器和空分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3)复用器、分路器的作用以及数字交换网络的组成。
2、教学要求
(1)掌握:
时隙交换原理;时分接线器和空分接线器的工作原理;TS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
串/并变换、并/串变换和复用器与分路器的工作原理;
(3)理解:
交换网络内部阻塞的概念。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
时分交换网络基本原理
内容:
了解MT8980工作原理;观测MT8980交换功能。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掌握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理解时分交换网络的工作过程。
目的:
掌握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理解时分交换网络的工作过程。
(2)项目2:
局内数字交换实验
内容:
呼叫接续实验;测量PCM编码输出(TP307)(TP308),PCM译码输入(TP508)(TP508).比较交换前后波形的不同。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掌握时分复用、时隙搬移、时分交换的理解。
目的:
加深对时分复用、时隙搬移、时分交换的理解;加深对局内交换处理过程中的硬件电路的理解;体验局内交换处理过程中的软件流程。
(3)项目3:
数字时分接线器编程方法
内容:
时分交换实验,观测TP607、TP608的波形;时分中继实验,观测TP202、TP203的波形。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掌握数字时分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目的:
了解数字时分接线器编程方法;掌握数字时分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模块五:
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
1、教学内容
(1)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系统性能及特点;
(2)介绍该机的硬件系统的模块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
(3)介绍管理和通信模块的结构和组成;
(4)SM的主控单元结构及功能原理,同时介绍SM的接口单元结构。
2、教学要求
(1)掌握:
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系统性能及特点;
(2)了解:
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硬件系统的模块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
(3)理解:
管理和通信模块的结构和组成;SM的主控单元结构及功能原理。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
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测试
内容:
利用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对话机进行测试,并记录工作过程。
要求:
熟悉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目的:
测试用户话机的性能,熟悉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结构与数据配置。
模块六: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维护
1、教学内容
(1)程控交换机的选型原则;
(2)程控交换机的管理维护;
(3)程控交换机的调试、验收和开通。
2、教学要求
(1)掌握:
程控交换机管理的几个方面及维护的几种措施;
(2)了解:
程控交换机的选型原则;
(3)理解:
程控交换机的管理维护。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
管理控制模块EPM7128CPLD可编程器件
内容:
熟悉EPM7128模块的结构、特性;观察EPM7128模块的各种输出信号的波形。
要求: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熟悉EPM7128模块的输出波形。
目的:
了解EPM7128管理控制模块的特性;熟悉EPM7128模块的输出波形。
模块七:
ATM异步传送方式
1、教学内容
(1)本章讲述了ATM的基本概念;
(2)ATM交换系统;
(3)ATM在B-ISDN、计算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互联和虚拟局域网中的应用。
2、教学要求
(1)掌握:
ATM交换机的功能;ATM网与现有网络的互连;
(2)了解:
ATM应用;
(3)理解:
ATM技术特点。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
劳文薇.《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第2版)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参考资料:
尤克.《现代交换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陈显治.《现代通信技术》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陈锡生.《现代电信交换》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朱世华.《程控数字交换原理与应用》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桂海源.《现代交换原理》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乐正友.《程控数字交换机硬件软件及应用》.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叶敏.《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3
张文冬.《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5
秦瑞新.《现代通信概论》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2、模块学时分配
序号
模块名称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小计
1
交换技术基础
6
4
10
2
信令方式
8
4
12
3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8
2
10
4
数字交换原理和数字交换网络
10
4
14
5
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
8
2
10
6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维护
8
2
10
7
ATM异步传送方式
6
6
合计
54
18
72
3、考核方法及手段
以期末考核成绩为主,平时考核成绩为辅。
期末考核成绩占70%。
平时考核成绩占30%。
期末考核方法为闭卷笔试,平时考核由平时测验、课堂作业、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
4、注意事项
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相关重点章节布置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与巩固课堂知识。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理论教学和现代交换技术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现代交换技术理论的认识和交换设备的操作能力。
(1)教案编写
本课程标准对教案的定义是指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模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以2学时为宜)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包括本模块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学习内容等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
特别是要通过设计清楚阐述针对本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习中,并根据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实践融入学习过程中。
(2)教学资源的配合
本课程教学资源条件可以依据本课程性质要求开发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包括各种案例材料和信息,可以是多媒体课件、相应实验设备、电信运营企业参观等。
各种教学资源作为配合课程教学使用的助教、助学资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合适。
2)符合认知规律,逻辑性强,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构建。
3)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恰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互动性好。
4)文字、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惯例。
5)教师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尤其是文字表述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交换技术 现代 交换 技术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