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101常见的酸和1.docx
- 文档编号:30144114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76.26KB
真题101常见的酸和1.docx
《真题101常见的酸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101常见的酸和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题101常见的酸和1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
?
?
学校6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2:
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
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4:
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
C.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正确的叙述;C.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D.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
考点:
酸的性质
2.【2015年四川省眉山市】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A.Na2CO3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
除铁锈
D.pH试纸: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NaHCO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不是Na2CO3,错误,B、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正确,C、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稀盐酸:
除铁锈,正确,D、pH试纸: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正确,故选B
考点:
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3.【2015年四川省泸州市】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NO3B.MgOC.O2D.NaCl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HNO3因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B.MgO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为金属氧化物;C.O2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故答案选择A
考点:
物质的分类
4.【2015年四川省德阳市】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
将气体点燃
B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分别向溶液中通入CO2
C
除去NaCl中的Na2CO3
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D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顺序
将其分别加入ZnSO4溶液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没有助燃性的气体,氢气不能燃烧;B选项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能鉴别;C选项会引进新杂质稀盐酸;D选项金属铁和金属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反应,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故答案选择B
考点:
实验方案评价
5.【2015年湖南省株洲市】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
C.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
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B、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即离子,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正确,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错误,故选D
考点:
酸的特性及通性,常见物质的用途
6.【2015年湖南省娄底市】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正确的叙述;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是正确的叙述;C.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正确的叙述;D.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雾;故答案选择D
考点:
实验现象的描述
7.【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属混合物,A错误;PH>7的溶液属碱性溶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B正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错误;原子得失电子也能形成稳定结构,D错误。
故选B。
考点:
常见化学概念
8.【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
A
B
C
D
物
质
甲
Ca(OH)2
CO2
H2
Fe
乙
Na2CO3
NaOH
O2
HCl
丙
H2SO4
CaCl2
CuO
CuSO4
丁
BaCl2
AgNO3
HCl
NaOH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中二氧化碳不能氯化钙反应;C中氧气不能与盐酸反应;D中盐酸不能与硫酸铜反应。
故选A。
考点:
物质间的反应
9.【2015年湖北省荆门市】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NaOHBaCl2Na2SO4
B.HClBa(OH)2Na2SO4BaCl2
C.H2SO4Ba(OH)2Na2SO4BaCl2
D.H2SO4NaOHBaCl2Na2SO4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BaSO4,可判断酸一定是H2SO4,碱一定是Ba(OH)2,故选C
考点: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10.【2015年重庆市B】(6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人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色。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墓本类型是反应。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只有氢氧化钠猜想2:
溶质只有碳酸钠猜想3:
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实验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
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现红色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溶液换成溶液。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
(1)红
(2)2NaOH+CuSO4==Na2SO4+Cu(OH)2↓复分解(3)Ca(OH)2+CO2==CaCO3↓+H2O反思与评价:
2氢氧化钙氯化钙
【解析】
试题分析:
(1)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l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红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反思与评价:
因为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可能发生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即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故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即使原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酚酞试液同样变红,故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2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在验证并除去碳酸钠的时候,就不能引入新的碱;故必须要换试剂,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钙溶液,这样发生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生成NaCl,对氢氧化钠的判断没有影响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1.【2015年四川省乐川市】(7分)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
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
CaCO3
CaO+CO2↑。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想】
Ⅰ.只有氧化钙Ⅱ.只有碳酸钙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
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Ⅱ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Ⅱ成立,其理由是。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
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
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Ⅲ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②
猜想Ⅲ成立
【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
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
(1)沉淀也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
(2)滴加的稀盐酸不足量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加水溶解滴加酚酞
②取样品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成立
思考:
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难溶的碳酸钙。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探究】
(1)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沉淀也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
(2)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只能证明含有氧化钙,滴加的几滴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但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钙;故理由为滴加的稀盐酸不足量;(3)丙同学的实验报告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加水溶解滴加酚酞
②取样品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成立
【思考】石灰浆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属于碱类物质,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沉淀。
考点:
碱的性质、物质成分探究
12.【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
(1):
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
(2):
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
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则猜想
(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
(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第一步第二步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
(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
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
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
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设计方案】第1组: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第2组:
Na2CO3+CaCl2===2NaCl+CaCO3↓
第3组:
第2组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拓展延伸】
(1)CO2+2NaOH===Na2CO3+H2O
(2)Zn
【解析】
试题分析:
【设计方案】第1组:
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则猜想
(2)不成立,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无法判断到底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使酚酞溶液变红
第2组:
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方程式:
Na2CO3+CaCl2===2NaCl+CaCO3↓
第3组:
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第2组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拓展延伸】
(1)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要使甲装置内的气球胀大,说明所滴加的溶液与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反应,故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那么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可能是Zn或碳酸盐
考点:
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装置内压强的变化
13.【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
(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
(1)不成立。
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
(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作出猜想】
(2)H2SO4(硫酸)【实验验证】红【总结反思】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知识拓展】
(1)不能
(2)NaOH(氢氧化钠)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
试题分析:
【作出猜想】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钠和水,考虑到反应物是否过量的问题,反应后的溶液可能是硫酸钠,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还可能是硫酸钠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若猜想3成立,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总结反思】由丙同学的实验可知溶液呈碱性,若是硫酸钠和稀硫酸的混合物,那么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知识拓展】
(1)根据资料,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故不能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2)根据资料和乙同学的实验结果可知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考点:
实验探究
14.【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为探究其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碱石灰样品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熟石灰微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③B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同学们分析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部分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
无明显放热现象
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
和
②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③从步骤②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④将步骤③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思考与分析】
小杰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
可以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实验探究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提出猜想】碳酸钠;【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思考与分析】Ca(OH)2+Na2CO3==CaCO3↓+2NaOH【解释与结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氯化钠、氯化钡和氢氧化钠
【解析】
试题分析:
【提出猜想】根据物质的组成及性质可知,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碳酸钠;【实验探究】因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和氢氧化钠;【思考与分析】小杰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因为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二者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不准确;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
可以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实验探究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
考点:
成分探究、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性质
15.【2015年广东省】(9分)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
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
已知Cu+Fe2(SO4)3=2FeSO4+CuSO4,请回答: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Cu2(OH)2CO3,俗称,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和。
(2)溶液A的溶质有(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方法II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2H2SO4+=2CuSO4+,操作②实验步骤为:
,
降温结晶。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
(1)铜绿漏斗
(2)硫酸铜、硫酸亚铁或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
(3)IIO2H2O蒸发浓缩
【解析】
试题分析:
(1)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操作I是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铜绿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铜绿中含有杂质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过量,因此溶液A的溶质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硫酸;(3)绿色化学是指不产生污染物,而方法I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方法II是铜与稀硫酸、氧气反应,再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产物为硫酸铜和水;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故操作②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过滤
16.【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10分)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
探究一:
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溶液、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1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