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140993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8.72KB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单元说明
教
学
内
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知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主要包括根据不同的标准收集和整理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来解决问题。
在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上学时间》。
教
材
的
编
写
特
点
1.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悟知识。
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
如,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先在小组调查并记录,然后再和其他组交流,最后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再根据不同的标准来汇总数据,让学生知道要统计的数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编写时,没有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而更多地要求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材从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
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2.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1)1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2)1课时
练习十二1课时
上学时间1课时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第1课时)
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例题及第97~98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情景导入:
提问: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
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
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
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了解到结果吗?
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有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出示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出示例题1情景图。
(1)提问:
同学们你的生日在哪个月?
生:
………
提问:
我想知道全班同学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学生思考交流。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引导:
每人先写出自己出生的月份,再分类整理,可以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和其他组交流。
(2)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小组讨论后汇报调查结果。
提问:
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
生:
先把各组1月出生的人数相加,再……
提问:
把全班汇总的结果填入表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
要统计的数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3)提问:
如果要把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看看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生: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师:
通过按季度分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后总结:
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提问:
如果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样做?
得到的结果和你们班一定相同吗?
生:
不同。
师生总结:
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总结收获:
a.要统计的数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b.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c.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分小组做游戏,并记录结果。
再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1)
a.要统计的数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b.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c.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
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认识分类整理数据,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谈话: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那么你能根据整理的数据来解决问题么?
今天先整理数据再根据整理的数据解决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出示98页例题情境图。
(1)思考: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
同学们,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怎样才能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生:
把自己的身高与身高标准进行对照。
生:
了解全班同学最高的是多少,最矮的是多少。
生:
现在小组了解每人的身高,再在全班交流。
(3)按男、女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学生分小组调查并记录。
(4)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
②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
最矮的呢?
③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5)我们还可以讨论几个问题。
①⑵全班同学最高的多少厘米?
最矮呢?
②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
女生呢?
(6)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①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再把每组……
②先数出每个男生小组里有多少人身高在正常范围,把数出来的结果相加;再……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根据整理后的数据,回答问题。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小组合作整理数据,并回答问题。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2)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3课时)
课题
练习十二
课型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第1~3题及“你知道吗?
”
教学目标
1.会分类整理数据,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1、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服务于生活,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
(板书课题,口述目标)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十二第1题
(1)引导学生获取表中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2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第3题
独立完成第1个问题后反馈交流。
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课本第101页你知道么?
。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十二
习题讲解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4课时)
课题
上学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学过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来整理自己上学时间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解决一些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自己身上的数据,加强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会用自己收集整理的数据,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会用自己收集整理的数据,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一、提出问题:
你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和同学相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
学生独立思考:
1.先估计自己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再和同学比一比。
2.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
引导:
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每天早晨上学的出发时间和到校时间,并算出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
连续记录5天,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通过5天的记录估计出每天上学途中要用的时间大约是()分钟。
三、汇总讨论
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
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
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
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
五、回顾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估计上学时间时,可以把记录的几个数据排一排;
3.数据经过整理后,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板书设计
上学时间
课后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第九 单元 数据 收集 整理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