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发展史.docx
- 文档编号:30130580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2.02KB
标准化的发展史.docx
《标准化的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的发展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化的发展史
标准化的发展史
【来源:
】【更新时间:
10—06-12】【点击次数:
151次】
l、古代标准化
刀耕火种是初始的标准化思想;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有目的的标准化,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说明标准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是古代标准化应用的里程碑,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标准化工作原理.
2、近代标准化
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
1798年美国人在武器工业中运用互换性原理以批量制造零件(来福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1927年美国总统胡佛就得出了“标准化对工业的极端重要性”的论断;从1916年-—1926年,有25个工业化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于1926年进而成立了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范围从机电扩展到其他组织;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
近代标准化的特点是:
提高效率,发展迅速。
3、现代标准化
现代工业伴随而来的必然是标准化的现代化。
显著特点是:
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标准化;现代标准化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WTO与标准化,标准化已成为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手段。
4、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
——解放初期,初步发展;
——改革开发初期,迅速发展阶段;
——标准化法颁布以后的健康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发展阶段。
重提综合标准化——兼论企业标准化的历史性转变(上)
【来源:
】【更新时间:
10—05-28】【点击次数:
95次】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0年颁布了3项《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推荐性国家标准,1991年又颁布了2项。
这5项标准颁布实施前后,曾经有过一段综合标准化热,还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效果.至今5项国标仍然有效,但综合标准化在中国大地上却嘎然而止、销声匿迹,无人知晓也无人再提起。
为弄清这其中的缘由和奥妙,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把综合标准化的来龙去脉以及重新提起的必要性向读者简要介绍如下。
一、综合标准化的由来
综合标准化是前苏联标准化工作者的创造,是标准化工作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方法论的价值。
他们为什么要创造综合标准化这种工作方法呢?
这要从苏联标准化的过去说起.俄国的工业标准化始于18世纪.1837年曾在兵工厂里开始应用互换性,同时采用标准量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工作图上标注公差,配合的种类仅3至6种。
1904年开始了铁路列车的标准化,1919年开始了公差配合的标准化(1929年完成).沙皇俄国给新生的苏维埃留下的标准化遗产极其微薄。
在从国内战争到和平建设的过渡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面临一系列困难,缺少工业标准成了当务之急。
因此,1924年在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内设置了中央标准化局,同年又创立了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总局工业标准化局,这充分显示出当时对标准化的重视和对标准的急迫需求。
从1925年到1929年初,共批准了大约400个全苏标准(OCT),其中257个在工业中得到了贯彻,但这时主管标准化委员会的劳动与国防委员会认为,标准化的规模与速度都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的要求。
随后,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制定1930~1931年标准化计划的决议。
从此,苏联进入了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的时期.
计划经济体制下,有计划的标准化工作怎么做?
这是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为此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学费。
首先,1931年的计划任务就大部分没有完成。
国家工业化把机器制造业提到了首位,但机器制造业的对象标准化计划只完成了24%,电工工业的标准化计划只完成了8%.在此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虽然制定了大量的标准,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潜在的问题越发成为标准化前进的障碍。
这个潜在的问题用科赫捷夫(,“如果把标准化作为一整套互相密切配合的、要达到一定目的的措施,则它一定要有一些原则方针作基础。
例如,要有标准化的计划工作方法:
标准化工作应按通常那种由零散课题来汇集年度计划呢?
还是按有助于解决像推行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一些重大国民经济任务的综合问题来进行呢?
"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方法问题.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被动状态。
尤其是在计划工作中采取的是那种“由零散课题汇总年度计划”的工作方法,它的弊端越发显示出来:
1。
标准化计划不能充分反映国家的需要,国家急需的标准没有制定或制定得很少;相反地却制定了大量的并不重要的甚至无用的标准。
例如,1930年和1931年的标准化计划工作量是制定9000个标准,虽然工作规模很大,但没达到预定的目的(通过标准化来解决当前生产上的问题),标准化与国民经济计划的结合看不出成效。
究其原因是全苏标准化委员会没有集中力量去制定有决定意义的基本标准,而是制定了大量的次要标准。
多年的标准化计划中都有不大重要的课题,可是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准,常常是草草了事.
2。
“由零散课题汇总年度计划”的工作方法,不仅易于造成轻重不分、主次混淆、没有主攻方向的弊病,而且会相应地助长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标准本身质量的倾向。
古比雪夫(标准化委员会主席)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标准化的状况时说:
创造性的标准能够改变生产的面貌,标准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合理化和改造的重要手段。
但是标准和标准不同,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是指的现在这些标准,它们不是合理化的开端,有一些标准简直就是对现状的肯定。
3.由于标准化的目标总是不能适应国家重大技术经济任务的要求,就引起了标准化工作不断地动荡,忽而搞集中,忽而搞分散;标准化机构则不停地改组,它先后归属过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最高人民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总局、劳动与国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议于1931年2月决定将全苏标准化及其所有机构划归国家计划委员会管辖,同年11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又认为必须将其重新划归劳动与国防委员会管辖)。
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标准化机构如此动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标准化的实际作用不满意。
调整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改变主管部门来解决标准化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问题。
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标准化工程师们渐渐地悟出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就是变一个个制定标准为成套制定标准;变目标和重点不明确为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综合地、系统地解决问题.专家们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认识到标准化不仅要有一定的顺序步骤,而且在解决问题上要有一定的成套性。
他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标准化成就的大小不是看某一生产部门中现行标准的数目,甚至也不是看有多少产品制定了标准的相对指标,而是看综合性问题的解决结果如何。
标准化计划工作也应当以解决这种综合性问题为基点。
因此,工作成绩的标志不应当是颁发了多少标准,而是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哪些综合性问题。
”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指定成套的标准解决综合性问题,这就是最初的综合标准化思想.科赫捷夫把它叫做“成套系列原则”。
他认为“确立这一原则就是想寻求能最完善地实现标准化的最短途径"。
另外的一些学者还把这种做法叫作“成套典型化"。
总之,制定成套标准是它的特征,解决综合性问题是它的目的.
综合标准化的首选试验对象是内河船舶。
因为战争时期内河船舶损失惨重,而战前的内河船舶制造技术又非常落后,为要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重建内河船舶制造业,首先就需要确定河运船队所需要的各种型式尺寸的客船、客货船、拖船和驳船的合理组成,并为每种型式规定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适宜参数。
这是内河船舶型式尺寸、基本参数系列化的基本任务,也是内河船舶标准化和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制定这类标准就属于解决综合性问题。
船舶的型式首先要考虑燃料的种类(是用石油还是用煤炭作燃料),故主机的标准化会涉及到船用柴油机或蒸汽机.此外,船型又与船舱机械、甲板机械、管道附件和各种装置的名目、参数和特性密切相关。
然而,这只是船舶内部参数之间的联系。
必须考虑的第二个方面是:
内河航道的状况和航道界限变化的规律、发展的远景(不同时期航道的深度、宽度,河流和运河的弯曲半径,水闸门的限界尺寸、桥孔的限界尺寸).此外,还必须考虑码头停泊装置、升船装置(船坞、船台、滑道)的限界尺寸,以及运营的经济问题(每吨公里货运量的船舶投资和日常经费、每公里航道的管理和日常经费、整个航道和所有船舶每吨公里的投资和日常经费、每公里航道上的合理投资和按千吨公里计算的货运成本)等等。
所谓综合地解决问题,就是对这些相关参数进行全面协调,选定一个最佳答案。
当这些互有联系的参数确定下来之后,便可同时开展这些相关领域(对象)的标准化,从而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所有相关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为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铺平道路。
内河船舶制造业,由于实施综合标准化,很快地从一个十分落后的部门变成了苏联造船业的先进部门。
此后,这种成套标准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为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发布了一系列的决议和指示,1965年苏联部长会议发布了“改善标准化"的16号决议,首次提出了开展综合标准化的任务。
1970年苏联部长会议又发布了937号决议,要求深入地开展综合标准化。
随后,在1971年~1975年的苏联国家标准化五年计划中列入了25项产品综合标准化课题,在1976年~1980年国家标准化计划中列入了160项综合标准化课题,在1981年~1985年国家标准化计划中列入了40项综合标准化课题。
在苏联的影响下,经互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综合标准化。
可以说直到苏联、东欧解体前,他们的国家标准化(尤其是产品标准化)均走上了以综合标准化为主的道路.
二、综合标准化是标准化方法的创新
在由国家出资、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的国度里,特别是在政府直接管理标准化的情况下,国家乃至行业的标准化计划基本上都是自下而上汇总,然后再自上而下下达。
虽然在汇总和下达时也曾遵循一些原则,照应到一些方面,但实际上总是摆脱不掉“多而散"的特点。
几个年度的标准化计划执行的结果,不要说旁观者,连制定计划的人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标准化的作用有多大?
总是让人将信将疑。
标准化工作已经搞了几十年,但至今还要不断地宣传它有作用。
综合标准化不再把定多少标准作为工作目标,而是把解决重大问题、发挥具体作用作为工作目标。
这就是创新,既是观念的创新,又是方法的创新。
它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标准化的突出特点。
所谓综合标准化,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制定并实施标准的一种方法。
所以要在标准化活动中运用系统方法,那是因为当代标准化的对象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几乎每一项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系统地(综合地)解决问题或者叫做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因为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核心原则,而综合性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以往的标准化活动中,也曾强调“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但这只是一种原则性号召。
在一个个制定互相独立的标准时,根本说不清谁是大局、谁是小局,也无法找出具体的相互联系,实际上的协调是很困难的.可以说这是有分解而无综合的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则不然,它把整体性作为自己的首要原则。
在标准化过程中,首先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象,确定与目标实现直接相关的要素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综合体构成;按照统一的工作计划编制出系统成套的标准并有组织地实施;经过评价确认达到了预定目标,才予验收。
从而,不仅明确了要素(标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还有一系列组织、计划保证措施,实现有效地协调,形成确保总体目标实现的一整套标准(具备特定功能、产生系统效应的标准系统)。
这就是既分解又综合、以综合为主导的整体优化方法。
这是综合标准化方法论价值的一个方面。
2。
目的性(目标性)
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非常突出.当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接着,就要明确标准化的目的,即该对象标准化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
达到什么要求?
),为使目的更加清晰明确,必须规定具体的目标(如果标准化对象是产品,则要以参数值表示)。
只有标准化的目的和目标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相关的活动才能有所遵循、有所依据,即为保证目标实现制定相关标准。
如果没有目标或虽有目标但不明确,则为保证目标实现的相关标准便无法制定(不知道该如何规定和规定到什么程度,如参数值)。
综合标准化不仅一开始就确立明确的目标作为主攻方向,而且要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
根据分解的结果,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任务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综合标准化是企业实行目标管理的有用工具。
目的性(目标性)这个特点,听起来很平常,也很容易理解,但真正做到、做得彻底是很不容易的。
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标准化活动和标准的制定是目的并不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明确目的(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盲目的标准化随处可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
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目的是什么)?
这项活动为什么包括这些因素(因素与目的是否相关)?
这些因素各起什么作用(每个因素承担的目标是什么)?
许多情况是经不住刨根问底的。
我们定了许多无用的标准,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毛病常常出在盲目性上.
3.成套性
综合标准化不是一次只制定一个标准,而是同时(在限定时间内)制定一整套标准,这叫作标准的成套性。
这种同时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与单个制定标准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简单地说就是它能有效地、准时地保证标准化总体目标的实现。
例如,某一重大项目(如一项奥运工程)所需的全套标准可以用倒计时排序的方法规定每项标准的完成时间;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总体目标),同时规定各相关标准的分目标;可以对各标准之间关系同时协调。
在此基础上运用并行工程,在最短周期内将全套标准制定出来,立即发挥出系统效应,实现标准化总目标.
成套标准化的方法在为各种生产对象、建筑物、重大设施、服务项目和基本生产单位规定相互联系的技术参数时,不仅非常有效,而且能在很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实现标准化,例如:
*机器设备的成套系列化(型式、型式尺寸、基本参数);
*相互关联的参数系列(如航运条件与航运设备);
*涉及供应链上下游的产品(相关参数最好同时确定);
*涉及多部门的产品制造(如生产飞机)。
苏联标准化专家在分析了两种标准化方法之后认为:
“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全部注意力不应当放在一些个别产品标准的制定上,而应当放在相互联系的成套系列的编制上.”这个观点至今仍对国家一级的标准化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4。
整体协调性
标准是协调的产物,任何一个标准产生之前都必须经过协调。
协调的目的,从技术层面上讲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所定的标准与现行标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大限度地互相兼容、互相配合、互相适应。
这才能在应用这些标准时做到无缝连接,产生系统效应.
单个制定标准时,是单因素协调(如参数协调),当所定的标准与现行标准有矛盾需要调整时,多数情况下难以对已有的标准进行调整,而只能调整新定标准,使之与已有标准相适应。
尽管这样做从技术上不尽合理,也只能让后法服从前法,协调的结果常常不是最佳的。
综合标准化是多因素整体协调,它将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标准通盘考虑,同时互相协调,极大地减少了前法与后法的现象。
由于整体目标已经确立,局部服从整体已成为共识的原则,易于使协调结果是最佳的。
此外,由于综合标准化项目大都属于关系国家重大经济利益、关系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的内容,政府不仅给予资金保证,而且还要以指令性计划下达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利用了政府主管标准化工作的特殊优势,有效地降低了协调的难度。
前文提到的苏联在战后为发展内河航运,制定内河运输船舶的型式和基本参数标准时与相关因素的协调就是一个多因素整体协调的典型。
它同时协调的重要技术参数有:
船舶的水下限界尺寸与航道限界尺寸(航道的深度、宽度,河流和运河的弯曲半径、水闸门的界限尺寸)。
船舶的水上限界尺寸与桥孔的限界尺寸。
船舶的限界尺寸与码头停泊装置的相关尺寸。
船舶的限界尺寸与升船装置(船坞、船台、滑道)的限界尺寸。
船型与燃料、主机、船舱机械、甲板机械、管道附件、各类装置的协调.
这样的多因素、跨部门的协调,如果不采取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协调了也难以达到整体效果最佳的目标.
5。
闭环控制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主导的标准化,有两个通病:
一个是标准质量不高或水平不高,一个是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
什么是标准的质量?
什么是标准的水平?
用什么来衡量这个质量与水平?
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至今还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
有人说“指标就是水平,提高指标就能提高水平”;有人说“要与国际标准对比,比出国际一般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这些理论,我们确实制定了不少国际水平的无用标准.
评价标准质量或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即应用的结果或效果。
未经实践检验是无法评定其质量的,因为标准是要用的,不是给人看的.
当我们制定一项标准时,如果对这项标准的用途、它应起的作用、它跟其它标准的相互配合关系等信息并不掌握,或只是大概的、定性的理解,缺乏定量的依据时,尽管想努力地制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却仍然不知道质量往哪里高、水平往哪里提?
高多少、提多少?
统统是未知数.制定高水平标准只能是一种良好愿望.
综合标准化则不同,它不仅通过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要制定那些标准,而且通过目标分解,将总目标细化分配给每一个具体标准。
这就使标准的制定有了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从而使提高质量和水平有了方向.所谓的高质量、高水平,多数情况下,是指恰到好处。
指标低了可能满足不了要求,指标高了会造成功能浪费。
适用就是好标准。
从理论上讲,综合标准化不应产生无用标准。
综合标准化是一个闭环控制过程,它把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数据资料收集、信息反馈,直到评价验收,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标准综合体和其中的每一个标准都要经受这个流程的检验,所有的质量不高、水平不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符合总目标要求的标准都必须改进。
标准综合体在运行过程中还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调整其总目标,相应的标准必须及时调整、改进。
在这个标准化过程循环中,不允许任何一个标准掉队,整体地、协同地在总目标的驱使下向前发展。
综合标准化是真正地“化”起来了.它使长期困扰标准化工作的“实施难、无反馈”这个顽症,有了攻克的对策。
同时,也为企业标准水平的提高找到了一条科学实用的途径。
6。
计划性和指令性
综合标准化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综合标准化成败的关键是协调和实施两个环节.为此必须由相关各方组成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由它拟定计划、进行协调、组织实施。
这是综合标准化成功的组织保障.
综合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个项目往往涉及许多相关单位;要制定和协调的标准,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要安排好先后顺序和限定完成时间.如此复杂、大量的、涉及众多单位和众多人的活动必须有一个严密、周详的计划。
规划和计划显得特别重要.综合标准化把计划这个管理工具运用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有计划的标准化。
在苏联和经互会开展综合标准化时,凡列入国家标准化五年计划中的综合标准化项目,均由国家标委牵头,共同拟定综合标准化计划大纲,并将所确定的目标层层分解后,由国家标委以指令性计划下达有关部门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把中央集权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也运用得淋漓尽致.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靠行政力量推行的标准化。
(
重提综合标准化-—兼论企业标准化的历史性转变(下)
【来源:
】【更新时间:
10-05-28】【点击次数:
94次】
三、综合标准化在中国
由于中苏两国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任何与苏联有关的问题都是政治敏感问题,随时都会被戴上反革命修正主义帽子。
因此,对苏联标准化的研究和了解,长期处于中断状态。
直到上个世纪80年,苏联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做法和经验才传入中国。
为了探索在我国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实施具有我国特色的综合标准化,原国家标准局于1983年组织了综合标准化试点。
试点课题于1986年前后陆续结束并见到了成效,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彩色电视机和建筑门窗等综合标准化项目。
恰在这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开始向标准化领域渗透,使许多标准化工作者认识到综合标准化符合系统观点,有许多优势,产生了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强烈愿望,迫切需要方法指导。
为了适应客观上的这种需要,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于1985年列项研究综合标准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并于1987年11月与中国标准化协会联合召开了我国首次综合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更大范围内总结了我们自己的经验。
但是,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有将其纳入标准才能对全国的工作起引导和推动作用。
1987年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科技引导性项目——综合标准化”研究任务,试图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指导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国家标准。
这项工作的大体经历是:
1.对前苏联综合标准化的分析和借鉴
综合标准化虽然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是高度集权、高度计划的标准化方法,但其基本原理是科学的,比起惯常的工作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合理的内核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我们在开展综合标准化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这样一条基本原则:
从中国实际出发,取别人之长,避别人之短,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
为此,联系我国的实际,对苏联的综合标准化如何为我所用做了如下的分析:
①关于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项目综合问题
苏联的综合标准化是吸取了以往那种重点不突出、作用不明显的工作模式的经验教训,一开始就把综合标准化课题瞄准了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和项目,并利用国家掌控的标准化资源和政府主管标准化工作的体制上的优势,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协调,在较短时间内使标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这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应该说前苏联重工业基础的建立,国防尖端产品的研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有综合标准化的贡献。
但是,任何一种方法的科学性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作为国家标准化机构,如能抓住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品或重大课题,每年或每五年搞上几个,把手中的标准化资源用到刀刃上。
这样做不仅可以突显标准化的作用和效果,而且还可以带动部门、地方和企业形成上下互动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如果这样的项目上多了,就可能力不从心。
苏联在1976年至1980年的五年计划期间就上了160个这样的项目,需要协调的标准多达数千个,这种超出人的能力的工作难免会失败。
因此,把握这个“度”很重要。
②关于多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 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