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3.docx
- 文档编号:3012951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11MB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3.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3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前言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在本学期学习了《土木工程地质》,紧接着我们就进行了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
3、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矿物与岩石
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
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
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
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
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一、南京地区地质概况
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它全长约10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400米,如钟山、孔山、九华山、华仑山、栖霞山、宝华山等。
这里地层三路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具有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成岩类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其中很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受盛誉。
2、地层
1、震旦系(Z)━━灯影组(Z
)
本组岩性主要为为灰白、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白去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白云石化含核石灰岩,顶部夹硅质页岩。
总厚度258米以上。
南京幕府山的灯影组与上述不同,主要岩性为藻白云岩、条纹状藻球粒(藻团块)白云岩,可见葡萄状结构。
该地仅出露灯影组上部,未见底。
总厚度大于227.7米。
目前幕府山所采白云岩作为炼钢的重要溶剂原料。
属于该组的点有:
点位:
三台洞
岩石:
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夹灰岩
主要化学成分:
碳酸镁、碳酸钙
分析:
由研制的形状来看,该地区至少经历3次地壳抬升运动。
2、二叠系(P)━━栖霞组(P)
命名地点在南京栖霞山,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的石灰岩为主。
可分为四个岩性段:
臭灰岩段为深灰色及黑色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
具沥青质,击之有臭味。
偶见燧石结核。
底部见灰黑色页片状泥质生物屑灰岩和青灰色中、薄层微晶生物屑灰岩互层。
共厚65米。
下硅质岩段为黑色薄层燧石岩及纹层状硅质生物屑微晶灰岩,见腕足类碎片。
厚约10米。
栖霞灰岩段为灰黑色厚层至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
燧石结核较多,成层排列。
化石丰富,产蜓类。
厚80米左右。
上硅质岩段为黑色纹层状生物屑微晶灰岩及燧石岩。
栖霞组总厚度约150米。
与下伏地层船山组呈假整合接触。
属于该组的点有:
点位:
栖霞山·彩虹明镜
点位:
栖霞山·鼓楼
彩虹明镜(栖霞组灰岩)珊瑚(栖霞组灰岩)
3、泥盆系(D)-上统五通组(D3)
岩性坚硬,常构成高山之顶,露头良好。
根据岩性可分成三部分,下部为含砾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中部为含砾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上部则以粉砂岩页岩为主,夹薄层岩石英砂岩。
本组与下伏茅山群呈假整合接触。
属于该组的点有:
点号:
507点位:
凤翔峰。
凤翔峰
4、白垩系(K)-浦口组(K
)
本组常出露于山麓或低矮丘陵地带。
可分二部分。
下部以紫红及紫灰色砂岩及细砂岩。
砂岩成分复杂,常因地而异。
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
厚达100米以上。
上部以紫红色为主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以及砺岩。
厚度大于100米。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本组下部以洪积和山麓堆积为主,中上部主要为河流及湖湘沉积。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属于该组的点有:
点位:
酒樽石
点位:
遇难同胞纪念碑
点位:
观澜亭
点位:
明城墙
点位:
明誓石
——酒樽石浦口组砾岩,局部有砂岩夹层
——遇难同胞纪念碑浦口组砾岩
观澜亭(砾岩砂岩结合)明城墙(石英砂岩)明誓石(砾石)
5、侏罗系(J)-中下统象山群(J1+2)
在南京南象山-北象山剖面中可分上下二个岩性段。
分布于南京南象山、北象山、钟山及江宁县张冲村石佛庵一带,是陆相河流和湖泊沉积。
象山群厚度大,出露不全。
在南、北象山其厚度大于1000米。
下段底部常有砺岩及石英砂岩,底部石英砂岩中含有较多长石。
中、上部为含砾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风沙岩及泥岩组成韵律有煤层,为灰白及灰白色,有时为灰黑色,富产植物化石。
厚度可达376米。
上段为灰白及灰黄色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石英砂岩)与紫红、暗紫、灰绿等色的粉砂岩及泥岩互层,未发现化石。
厚611.5米。
南京钟山象山群发育良好,唯上段顶部不完全。
象山群与下伏黄马青群呈假整合接触,有的地方(如南京西岗及栖霞山等地)为不整合接触。
属于该群的点有:
点号:
503点位:
隋舍利塔
点号:
505点位:
纱帽峰
—隋舍利塔(象山群石英砂岩和长白石英砂岩)
——纱帽峰(长石和砂岩、产状凌乱)
6、第四系(Q)━━中上更新统下蜀组(Q2+3)
分布广泛,常形成阶地。
下蜀镇出露的岩性为黄色带红的泥、细砂及粘土,其中常含灰质结核。
产腹足类化石。
本组在南京附近沿长江一带发育最好。
厚达20米左右。
南京燕子矶附近剖面可为代表,分二段岩性:
上段灰黄色黄土质粘土。
结构颇紧,垂直节理良好,故常以大块柱状体崩解。
钙质含量较高,常呈拳头状结核出现。
透水性较好,古土镶痕迹较差,略具铁猛胶膜,孔隙发育。
下段棕红色粘土,结构紧密,粘性较大,常多具铁猛胶膜。
崩塌后呈不规则的棱状块。
透水性较差,古土壤痕迹甚为显著。
与下伏雨花台组呈假整合接触。
属于该系的点位有:
点位:
门坡
三、构造
1、褶皱
南京地区是由若干背、向斜组成的线状褶皱束。
在南京城东郊褶皱束最宽,由北侧的幕府山算起,经钟山到大连山,南北宽达25公里。
向东逐渐收缩,如从北面的龙潭算起向南到江宁县的汤山,褶皱束宽度变为15公里左右。
更东到镇江西边的五洲山、十里长山地段宽仅8公里以内。
褶皱束的走向在西端为北东、南西方向,过汤山以东转为北东东向,在五洲山十里长山一带明显地呈近东西向。
幕府山复背斜带
山露在南京城北面的上元门到燕子矶一线——幕府山,这里是宁镇山脉北带构造的代表,因长江大断裂切割,复背斜只剩下其南边的半个,北边的半个已断陷在长江河谷之下。
复背斜的南半个概略地看是由两个主要的向斜及其间的一个背斜组成,由北而南为劳头山向斜、嘉善寺背斜、煤炭山向斜。
背斜核部出露了中下三叠统青龙群。
地貌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十分清楚。
这一复背斜向东过燕子矶后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去向如何是不明确的,很可能是沿北东东向穿过长江河谷而去。
其西端经上元门向西后何去也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而不清。
2、断裂
南京地区断裂构造是十分发育的,也有若干规律性的东西。
首先,纵向断层很多,与之相伴随的有横向断层,它们形成格子状相交。
纵向断层常表现为逆冲性质。
断层面倾角一般是中到高角度。
它的效应是造成地层的缺失或重复,而以构成缺失为主;也造成岩层的破碎,局部形成断层角砾岩。
但角砾岩的规模不一定很大,常伴随着岩石发生硅化、赤铁矿化。
近断层处地层产状明显变陡或紊乱。
纵向逆冲断层在幕府山地区极为普遍,这里大部分地层的接触关系皆为这种断层性质。
这种断层在南带的汤山地区也有发育。
纵向断层中少数也表现为正断层性质,造成断层陡崖。
其发生时代一般较逆冲断层为晚,常常是在早先的逆冲断层位置上迭加着后期的正断层。
横向断层常常是平移断层性质(或兼有正、逆断层的性质)。
断层面常很陡,甚至近于直立。
相当层沿走向发生明显错开。
地层产状在近断层处发生拖曳和弯曲。
断层角砾岩不甚发育,有时可伴随着岩石的硅化。
沿断层带常有地下水出露。
横向断层带通过之处在地貌上常是沟谷或垭口所在,山脉为之切断。
由于纵向、横向断层发育,促进了纵向、横向沟谷的形成,加之沿着某些页岩为主的地层也极易侵蚀成为次成谷。
除此之外,斜交断层,即断层走向斜交。
这种断层一般为平移性质,规模不大。
点位:
品外泉
这是一个断层。
年代:
侏罗纪。
判断依据:
这里形成了一个沟,并且石壁上某些部位存在擦痕。
点位:
纱帽峰
这里都出现了两侧大落差的情况,所谓“逢沟必断”,沟是判断断层的标志,这两处点位均为断层。
年代:
侏罗纪。
点位:
观谰亭
时代:
白垩纪晚期。
这里岩层产状比较一致连续,但石壁上也存在一些擦痕和沟,可判断是断层,错位的位移不大。
点位:
御碑亭
此处断层为长江大断裂形成。
判断依据:
此处一面是悬崖,一面临长江,为明显的断层标志,同时,石壁上有很多擦痕,存在断层三角面。
点位:
石头城
此区域的新老地层产状较一致,时代连续。
某些部位存在褶皱,个别部位存在断层。
点位14:
老虎山南坡
这是一个滑坡的产物。
3、火成岩
(1)火山岩
南京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汤仑大背斜的南翼与句容盆地的结合部位,部分出露在宁镇山脉褶皱内的次一级山间盆地中。
此种类型有:
栖霞山及其西面的北象山。
4、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地下水(groundwater)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根据埋藏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
埋藏在离地表不深、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一般分布不广,呈季节性变化,雨季出现,干旱季节消失,其动态变化与气候、水文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潜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一般埋藏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孔隙及坚硬基岩风化壳的裂隙、溶洞内。
承压水:
埋藏并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承压水受静水压;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动态变化不显著;承压水不具有潜水那样的自由水面,所以它的运动方式不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流动,而是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以水交替的形式进行运动。
本次实习中的品外泉一年四季水位变化不大,故属于承压水。
五、地表性质
(一)风化现象
岩石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为适应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环境,都必然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广泛而缓慢。
岩石的这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称为风化。
其中又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空隙中水的冻熔以及盐类的洁净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它使岩石从比较完整的形态变成破碎。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实习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