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题专项练习.docx
- 文档编号:30127212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87.44KB
生物大题专项练习.docx
《生物大题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大题专项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大题专项练习
29.(18分)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DNA重复序列和结合蛋白组成。
研究发现,随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
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时,细胞停止分裂。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是一段模板序列,可指导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
人体内大多数癌细胞都表现出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请分析回答:
(1)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
正常分化出的白细胞能够通过变形运动吞噬侵入机体的细菌,白细胞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
(2)端粒酶的作用相当于HIV病毒中的________________酶。
结合端粒酶的作用推测,癌细胞表现出恶性增殖而不衰老死亡的特点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自然菌群,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人员从双歧杆菌中提取出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检测LT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LTA浓度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此实验中还有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结果说明LTA能___________________,且LTA作用的效果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②选用LTA浓度为40μg/m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细胞,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
综合两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LTA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8分)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自然界中一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差。
下面是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糖带回实验室,用___________________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瓶中的液体经适当稀释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存活的酵母菌提取DNA,并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一种穿梭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质粒)上。
该质粒具有两种标记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
大肠杆菌被该质粒转化后,应接种于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将质粒导入酵母菌时,由于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应选择缺乏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从细胞结构看,酵母菌不同于大肠杆菌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对转基因酿酒酵母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将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___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最初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糖被快速消耗,随着发酵继续进行,转基因酿酒酵母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29.(16分)大花黄牡丹是我国西藏特有的濒危植物,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其种子具有休眠特性。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解除其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大花黄牡丹种子分成五组,置于5℃冰箱保湿冷藏,分别保存0、20、40、60、80天后进行萌发测试。
测试方法为,从各组处理结束开始测试,每5天统计各组种子的萌发率,共测6次,结果如图A所示。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萌发率越高,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越强。
(2)将大花黄牡丹种子分成五组,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h,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如图B所示。
实验中0mg/L赤霉素溶液的处理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实验的结果表明赤霉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下表是大花黄牡丹叶片发育过程中,影响光合速率的相关指标变化。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气孔相对开
放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1
-
-
-2.9
B
新叶展开中
85
1.1
56
1.7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8
80
3.1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3
100
5.9
注:
“-”表示未测到数据
①B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
Ⅰ:
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使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较少;
Ⅱ: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从而使净光合速率较低。
Ⅲ:
除上述因素外,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导致B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
②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是因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29.(16分)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含量
(mg·g-1)
光合速率
(μmol·m-2·s-1)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对照(自然条件)
21.5
35.2
54.5
1.65
2.0
2.0
8.86
B
UV照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浓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照射和CO2浓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光合作用中,CO2在_____________中与C5(RuBP)结合,形成的C3被________还原成三碳糖。
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__________。
(2)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______,加快了碳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____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
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_________,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_________紫外线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与了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
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的_________含量。
如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设。
30.(22分)烟草是一种种植历史悠久的作物,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育种。
(1)现有甲、乙两种烟草(2n=24),二者远缘杂交不亲和。
研究人员用甲、乙植株进行了体细胞杂交,将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制成_____________,在促融剂______________的诱导下,融合成为杂种细胞并最终培养成杂种植株。
在杂种植株中发现有一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的丙植株,将丙与甲植株进行杂交,F1中一些植株(丁)体细胞含有35条染色体,其中有22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能联会,其余不能联会,由此推测丙植株所缺失的染色体属于_____(填“甲”或“乙”)植株。
如果所缺失的那条染色体属于另一植株,那么丁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有_____条染色体能联会,其余____条染色体不能联会。
(2)甘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直接反映了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能力。
研究人员将未突变和已突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分别转入烟草中,测定比较了所得SPS的活性,为作物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①甘蔗中控制SPS合成的基因简称SPS3L,研究人员利用特定的试剂和技术手段将SPS3L基因相关位点的碱基TCA突变成CGA,从而使SPS的第153位丝氨酸变为丙氨酸,而其他氨基酸均无改变,此种突变基因称为SPS3L-A型。
由此推测在人工的处理下,SPS3L基因中的碱基可发生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改变。
另两种突变型(SPS3L-T型、SPS3L-G型)也用此方法获得。
②将目的基因与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烟草细胞,利用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培养。
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进行筛选。
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烟草细胞,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技术或PCR技术进行检测。
③取上述已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新鲜烟草,分别测定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四种转基因烟草中,导入__________的是对照组,_________型的烟草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与之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推测在153位的丝氨酸虽然被替代,但SPS的活性___________。
由测定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型SPS活性最高,最适合用来改良作物。
31.(10分)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相关研究。
(1)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_____中,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这时的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
科研人员为研究红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功能,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
结果如下:
(“+”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膜蛋白名称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血影蛋白
锚
蛋白
带3
蛋白
带4.1蛋白
肌动蛋白
血型
糖蛋白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红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主要功能是把红细胞__________呼吸产生的ATP水解,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由此可知Na+、K+-ATP酶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1.(16分)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
在口腔或皮肤感觉的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
请分析回答:
(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___________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形式传导。
当兴奋传至____________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_______(加重,减轻)疼痛。
(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汗淋漓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参与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_________,此时人们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吹低温空调和喝大量冷饮。
在低温刺激下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和激素X增加;大量饮水,激素Y分泌减少。
激素X和激素Y的分泌均受下丘脑的调节,下图是下丘脑和垂体示意图,激素X的分泌与下丘脑____(A,B)处细胞有关,激素Y的分泌与下丘脑____(A,B)处细胞有关。
以上过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29.(16分)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5)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__________结合,将________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6)实验一:
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______________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µM)
根伸长区细胞长度(µm)
1
对照
175.1
2
0.20ACC
108.1
3
0.05IAA
91.1
4
0.20ACC+0.05IAA
44.2
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__________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________________。
(7)
实验二:
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___________来影响根生长。
(8)研究者将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
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根生长
(9)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____________实现的。
30.(18分)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
假说一:
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
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
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
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
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1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
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2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_________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3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__________(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
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1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2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3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4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2
30.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
下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
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_________呼吸,使产能减少;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_________供能。
(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
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____(激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_________(能,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3)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1/150。
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_________。
(4)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
经过家系调查绘出的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
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
此探针在一定的杂交和洗脱条件下,只要有一个碱基不匹配,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链而被洗脱。
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过程和结果如图3所示。
①体外扩增DNA时,解链的方法是_________。
②结合图2和图3分析:
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做出些判断依据的是该家系中_________个体DNA杂交检测的结果,其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③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结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贮积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1.(16分)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
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
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杨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a)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b)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
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29.(18分)扁担塘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一个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
实践中发现,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
为了使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_____________,调整食物链(网)结构,调整后的结构如下图。
此食物网中虾类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对于该湖泊的鱼类和河蟹产量来说,水草和______________极为重要。
(2)科研人员针对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能量KJ·m-2·a-1
动物名称
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铜锈环棱螺
516
15
231
270
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_____________能,它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KJ·m-2·a-1。
(3)铜锈环棱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
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__________(填“白色瓶”或“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
(“+”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实验处理组别
A
B
①预处理的湖水
+
+
②经48h饥饿的铜锈环棱螺5只
+
+
③水生植物(食物)
+
-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___________(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
实验3h后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铜锈环棱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
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铜锈环棱螺的代谢率_____________时终止。
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31.(14分)
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
测定某入侵地飞机草的不同器官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
(1)在图1中补充叶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柱状图。
(2)由图可知,除了叶片以外,其它器官中_____的光合速率最大。
飞机草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外,其余部分_______。
(3)飞机草分泌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多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并使一些食草动物中毒。
这有利于飞机草与本地植物_____光和生存空间。
长此以往,飞机草的大量繁殖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_____。
(4)关于飞机草成功的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
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飞机草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______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飞机草入侵种群_______,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专项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