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纲要笔记.docx
- 文档编号:30113869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43.73KB
医学心理学纲要笔记.docx
《医学心理学纲要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纲要笔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纲要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定义:
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有关健康和疾病中的心身相关性,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3、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整体观
心身统一观
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4、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特殊性
⑴基础理论的多样性
⑵心理因素的主观性
⑶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
5、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行为定量
描述:
这是现象学的方法,一般通过观察、晤谈等方法。
间接定量:
主要指各类心理测验和临床问卷调查等方法。
直接定量:
在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这种定量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实际研究中,往往综合使用上述各种定量方法。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以研究使用的手段分
观察法:
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
调查法:
包括会谈法、访问或座谈法、问卷法。
心理测验法:
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量表,例如人格量表、智力量表、症状量表等等。
实验法:
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2)以研究对象多少分
个案研究与抽样调查
(3)以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分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1、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conscious)
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都属于意识层次。
如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和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感知力等。
潜意识(unconscious)
又称无意识,是人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一些不被社会标准、道德理智所接受的被人压抑着的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
前意识(preconscious)
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这就是指目前未被意识到,但在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下可以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人格理论
“本我”(id)
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是一种遗传下来的本能。
“快乐原则”
“自我”(ego)
存在于意识中,是在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
“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
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
“至善原则”
3、本能理论
口腔期(0-1岁)
肛门期(1-3岁)
俄底普斯期(3-5岁)
潜伏期(5-9岁)
生殖器性期(青春期以后)
4、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神经症性焦虑:
自我不能控制本我时体验到一种无对象、浮动性的恐惧感
道德焦虑:
自我受到超我威胁时产生,表现为羞耻和罪恶感
现实焦虑:
来自外界环境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性事件,有明确的对象
自我防御机制:
通过伪装或歪曲事实,从而减轻个体的焦虑(在无意识水平进行)。
二、行为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华生)
强化
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的促进作用
泛化
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CS)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
消退
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理论意义:
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2、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
某一种行为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
理论意义:
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
正强化:
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
R→S(积极)↑→R(促进)
负强化:
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
R→S(消极)↓→R(促进)
消退:
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
R→S(积极)↓→R(减弱)
惩罚:
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R→S(消极)↑→R(减弱)
塑造(shaping):
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促进其做出越来越接近最终要求的行为。
3、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米勒)
理论意义:
通过内脏学习过程可获得对内脏的意识控制。
4、示范作用(班杜拉)
理论认为:
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加拿大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
观察学习的四个环节
注意:
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选择并反复观看。
保持:
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主体对目标行为再编码为表象或言语符号形式的存储。
动作再产生:
模仿和再现目标行为
强化和动机:
属情境和个人的强化特点。
所学会的东西,必须在动机足够时才会表现出来。
三、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理论是在对行为学习理论的批判中产生的。
强调人的潜能。
与精神分析的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理论取向的不同)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对行为主义行为观的批判、对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批判、对行为控制的批判、对行为学派关于人类本性意象的批判)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以及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理论:
自我理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四、认知理论(艾里斯、贝克)
认知的概念:
是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
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艾利斯的ABC理论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Activatingevents)是否引起某种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s),关键在于个体的认知评价和信念(Beliefs)。
贝克的逻辑错误基模理论
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一种反应的基本模式),是在那些具有逻辑错误的思维的影响下促成的。
常见的逻辑错误思维(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
五、心理生物学理论
概念:
以生物学的方法探索心理过程和心身相关的规律
研究历史:
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CannonWB(1871-1945)有关情绪生理学研究。
二十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H.(1907-1982)创立应激学说。
二十世纪40年代,HessW首先利用电刺激方法研究猫的情绪反应,发现“情绪中枢”
二十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医生Wolff研究精神因素对胃瘘患者胃液分泌的影响
常用的心理生物学研究手段
六、意义与局限性
1、精神分析理论
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
通过对梦境的分析或病人的自由联想挖掘和疏泄压抑着的心理冲突,经领悟理解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就是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有很深、很广的影响,但缺乏实验室证据。
2、行为学习理论
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
人类的异常行为多是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尤其是在心理创伤体验中,通过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反复强化而固定下来的,既然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各种学习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治疗方法。
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3、人本主义理论
创立了人本主义疗法,对自我体验、自我导向的信任也使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扩展到教育、培训、团体机构发展、人际甚至国际冲突的解决等方面。
主要缺陷是对人具有自我完善机能的假设未予证明。
4、认知理论
强调个体的认知对其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由此而发展了认知治疗。
将认知心理学结合行为学习理论和方法,形成认知行为疗法(也称第二代行为疗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
强调S→O→R的关系。
第三章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的脑基础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
(1)调节张力和觉醒状态的系统
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的上行纤维终止于丘脑、尾状核和旧皮层,对大脑皮层的激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而保证完整的心理过程和实现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向性活动。
(2)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系统
位于大脑外侧面的中央沟后部,相当于皮层的视、听和躯体感觉区、联合区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
其中的一级区用于接受特异信息,并产生感觉功能;二级区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和特征提取,并形成知觉功能;三级区则进行更高级、更抽象的加工和存储。
(3)计划调节和控制复杂心理活动的系统
位于大脑外侧面的中央沟前部,相当于初级运动区、运动联合皮层和前额叶。
负责运动计划、调节和控制的系统。
这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调节机制是在言语的参与下进行的,因而是一种抽象的高级心理活动。
3、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⑴左半球机能具有分析的、抽象的、继时的、理性的和主题的特性。
在语言的和与语言有关的概念、抽象、逻辑分析能力上占优势。
⑵右半球机能具有全息的、具体的、同时的、直观的和同格的特征。
在空间知觉、音乐绘画等整体形象、具体思维能力上占优势。
(表)
⑶两半球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
二、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人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社会化(socialization):
是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
(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信息)
三、认知过程(cognitiveprocess)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
1、感觉和知觉
知觉特征: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2、记忆
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
遗忘:
即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艾宾浩斯(EbbinghausH)对遗忘规律做了首创性系统研究,其所发现的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所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干扰理论、提取失败理论、压抑说(动机性遗忘理论)
3、思维
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化,体系化与具体化
问题解决:
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
认识问题(明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所具有的特点与条件)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关键)验证假设(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表征2.知识3.定势4.功能固着5.迁移6.动机7.个性8.情绪
4、注意
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种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
(注意广度:
同一时间内所注意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稳定性:
长时间保持对某事物的注意;注意分配:
同一时间内注意不同对象;注意转移:
根据新任务,主动将注意转移到新的对象)
三、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包括内心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
情感(feeling)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情绪:
生理性需要是否满足、情景性、冲动性、外显性;有情境性,由当时情境引起;强烈
情感:
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以上特性不明显
情绪的内容:
情绪的内部体验、表情、情绪的生理反应
基本情绪形式: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情绪状态:
心境(mood)、激情(excitement)、应激(stress)
高级社会性情感: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2、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由环境激起的内脏活动导致情绪
(2)坎农-巴德理论:
外界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反馈至大脑皮层,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3)情绪的认知理论:
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发生的重要作用,而且这种认知评价过程也以过去的经验和情景刺激对个体的作用为依据。
代表人物如阿诺德(ArnoldMB)、拉扎勒斯(LazarusRS)等。
(4)情绪的认知生理理论:
是认知、生理唤起和环境三因素说。
沙赫特(SchachterS)1972年提出。
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3、情绪的脑机制
坎农的丘脑学说
网状结构激活学说:
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大脑皮层对情绪也起重要的认知调控作用(其中多种神经递质与情绪有关)
情绪的外周生理变化:
往往是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躯体功能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似乎缺乏特异性。
(皮肤电意义)
4、情绪的意义和健康
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情绪与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情绪与人类适应
情绪与健康
情绪调节
五、意志过程
1、意志(will)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与认知、情感和个性密切相关。
2、意志过程:
①采取决定阶段:
动机斗争、目标确定、方法与策略
②执行决定阶段:
知、情、意协调;克服困难
3、意志品质:
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意志特点。
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等。
六、个性
1、个性或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特征:
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社会性
3、个性结构
①个性倾向性:
人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
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③自我意识:
在认识方面包括有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等;在情感方面包括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等内容;在意志行动方面包括有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等。
三方面紧密联系,构成自我调节系统。
4、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生物因素、环境与教育、个人生活实践
5、需要
需要层次学说: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探索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人的需要是在人的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6、动机
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影响挫折程度的因素:
包括动机是否重要、个体的抱负水平(期望值)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因素
7、能力
智力:
即一般能力或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等
8、气质
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9、性格
性格的特征:
态度特征:
指人在对待事物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
包括对他人、集体、社会的态度特征,例如同情心。
意志特征:
指人对自己意志活动的调节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例如在行为目标方面,有独立性、盲目性、易受暗示等。
情绪特征:
指人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和持久性以及情绪的积极性等方面的性格特征。
例如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人情绪表现强烈,难以控制
理智特征:
指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例如有的人感知敏锐。
性格类型
内倾型和外倾型(荣格)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A型性格、B型性格、C型性格
艾森克个性维度理论和卡特尔特质理论
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外倾性(健谈的、精力充沛的、果断的)
•宜人性(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亲切的)
•认真性(有组织的、负责、谨慎的)
•情绪性(稳定的、冷静的、满足的)
•创造性(有创造性的、聪明的、开放的)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较之气质,性格较多地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性格可塑性稍大。
联系:
气质可渲染性格特征;性格在一定的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着气质。
10、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自我效能)
自我体验(情感):
自尊
自我控制(意志):
自我监控(自控点)
第四章心理应激
一、发展
1.坎农的战斗—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response)模型(1929年)
个体在觉察到一个威胁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躯体被迅速地激活和唤醒。
2.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
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Selye)最早用“应激”这一术语来代表严重威胁机体内稳态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将引起应激的刺激称作应激源。
机体面临不同的有害刺激却表现出相同的、非特异性的生理生化反应和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不同的刺激共同的HPA轴。
据此,他于1936年提出了“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模型。
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二、总论
1、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综合体系:
其中包括应激源(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心身反应及其他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
2、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实际上或认识上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或多因素作用系统)
3、心理应激定义的5个要点:
(1)应激源:
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
(2)中介因素:
包括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个性等,认知评价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3)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反应
(4)各应激有关因素概念之间相互存在内涵上的交叉
(5)应激的本质就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需求的适应。
结
果有二:
适应或不适应。
4、意义
(1)、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
(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双重影响:
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过强的应激,不论是积极应激还是消极应激,都会使适应机制失效,从而导致某些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疾病。
(3)、应激可能与直接或间接发生疾病以及加重病情相关。
三、应激源(生活事件)
应激源是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刺激。
应激源与健康
数量太多对健康不利
消极的、不可控制的、涉及生活核心部分的、过分强烈的应激源
四、应激反应
强烈或持续的应激刺激-强烈或持续的心理应激反应-强烈或持续的生理应激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
1、应激的心理反应:
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
2、应激的行为反应:
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物质滥用(substanceabuse),失助(helplessness)“习得性失助”:
指个体在受到多次挫折后产生了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从而导致的一种在应对有害情境时的无能为力、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
3、应激的综合性反应:
心身耗竭(burnout):
现代职业领域与应激相关的职业病;创伤
后应激障碍(PTSD)
4、应激的生理反应及其心身中介机制
五、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
初级评价:
事件经过初级评价,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即:
无关的、积极的或消极(伤害、威胁、挑战)的。
次级评价:
是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条件的评价过程,主要对个体是否可以克服应激性事件所带来的“伤害”、“威胁”或“挑战”做出评估。
所以次级评价又被称为应对评价。
其核心的问题是:
“对这个问题我能做什么?
”以及“这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如何?
”
六、应对方式
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应激源、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激反应等。
应对的努力有两个方向,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身。
应对可以是有意识的,比如采用各种应对策略;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比如自发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应对方式可能是健康的,比如放松、锻炼、寻求社会支持等;也可能是不健康的,比如吸烟、喝酒、暴食、退缩、攻击等。
应对的目标是心身重新达到平衡,也即重新适应环境,并尽量减少痛苦和烦恼。
但是应对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
既然应对是认知和行为的措施,所以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可以学会的,因此,可以通过应对技巧指导帮助个体学会在应激状态下运用有效的应对策略。
根据应对的指向分类
针对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coping):
面对应对、有计划地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或为情绪)
针对情绪的应对(emotion-focusedcoping):
保持距离、承担责任、积极重新评价、逃跑/回避、自我控制
根据应对的过程分类
过程应对(process-orientedcoping)
特质应对(trait-orientedcoping)
根据应对主体分类
心理活动应对:
如再评价、幻想、自责等
行为操作应对:
如回避、服药、倾诉等
躯体变化的应对:
如放松等
根据应激系统中的因素与环节:
针对生活事件:
计划、回避、面对、分散、升华等
针对认知评价:
自责、幻想、淡化等。
针对社会支持:
如求助、倾述、隔离等。
根据特定事件对象的应对
医学应对问卷(MCMQ):
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问卷
应对研究意义(病因学、应对指导的临床应用包括问题解决、回避、再评价、求助、转移、放松训练)
心理防御机制:
属精神分析概念。
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客观条件发生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而心理防御机制则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
当防御机制不常应用时,其对减轻压力有适应性价值;但如果防御机制被频繁地应用,个体形成了回避现实的人格,这就会导致心理异常。
有自恋型、幼稚型、神经症型、成熟型。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repression)、否认(denial)、退化(regression)、幻想(fantasy)、转移(displacement)、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投射(projection)抵消(undoing)、转换(conversion)、反向形成(reactionformation)、升华(sublimation)、幽默(humor)
七、社会支持
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
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
社会支持对健康的保护作用:
社会支持可以增强疾病患者的康复能力。
社会支持可以减少个体在应激过程中的消极情绪反应,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可以降低患病的概率。
社会支持可以降低死亡的危险。
社会支持对健康保护作用的机制:
缓冲作用假说
独立作用假说
八、人格
应激中有利于适应的人格类型:
坚韧人格、感觉寻求者人格、乐观主义人格、幸存者人格
应激中不利于适应的人格特征:
A型、B型、C型
第四节认知疗法
一、认知治疗定义与理论假设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
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
Beck认为是自童年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心理模式(深层的人格部分),个体在生活中就是参照这些内部模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
如果这种图式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失调性的认知事物的方式,即为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
主要有脆弱性、吸引/排斥、完美主义、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等。
负性自动思维:
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某些严峻生活事件激发——负性自动思维(主要是浅层的认知结构,本人认真思考能发现,但太习惯了,不被注意)——情绪问题——负性自动思维加重
认知歪曲:
深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心理学 纲要 笔记